APP下载

由兴趣到使命感的形成

2013-03-27赵逵夫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学生

赵逵夫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关于引起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一)应该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一个观念

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学习,就必须要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学生没有兴趣,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教师只做到把课教好,不一定就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作为高校教师,其主要任务自然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基础深厚、有创造精神的学生。但“传授”“培养”,似乎只是教师的行为,学生是被动的。但教学工作应当包括教和使学生有效地学这两个方面。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注意教学技能与方法,认真研究教材,弄清重点、难点,计划好一学期中的教学步骤和每节课的教学安排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这都是教的方面的事情。如何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思考、钻研,我以为引起和不断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而这一点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有了兴趣,才会对相关的知识有迫切的要求,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

(二)从孔子的教学看启发式教学同兴趣培养的关系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说,不到学生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急于开导他;不到学生急于要说出来却无法表达的情况下,不强行启发他。物有四隅,为学生讲了其中一隅的特征而他不去推知同类另外三隅的特征,不必重复给他讲。孔子这几句话是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的。一个人没有迫切的求知欲,你为他灌输,他不一定能接受;即使接受,也不会启动自己的思维作进一步思考。而长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心智。

但是,如只考虑到这一层道理,对尚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学生放弃教育,也不是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同时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同“诲人不倦”这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作法都是以已经培养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他的“诲人不倦”是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的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填鸭式教学。孔子的“诲人不倦”也是在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情况下老师应有的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迅速提高。还有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既反映了孔子对受教育者阅历、特长的重视,也体现着他对受教育者兴趣的重视。汉代的桓谭说:“孔子以四科取士,随其所喜。”(《意林》卷三引)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从一本《论语》即可以看出,孔子是以他的博学、深思、善于启发和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的,而这些都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从而倾心于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果当老师的不喜欢专业学习,仅仅看作职业而上课,却要让学生喜欢这个专业,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你说说这门课多有意思、多么重要就能解决问题的。老师的态度已经从很多无声的语言中表现出它究竟有没有意思,重要不重要。

(三)从一些学生的专业选择看兴趣在学习阶段每一个三岔路口所起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在自己的言行方面让学生佩服、崇敬。其次要上好每一堂课。

能不能吸引学生,甚至决定学生的人生道路。我曾经问过一些学生,为什么报考了中文系?有相当一些是说由于中学时的某位老师语文讲得好,所以就爱上了语文;也有的说是受了家族中某人的影响;也有的说是读了谁的诗还是什么小说,喜欢上了文学。我也问过一些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为什么报考了中国古代文学,以至于选择了先秦两汉方向或元明清方向等等,大部分说是由于本科阶段某老师的课讲得好,爱上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某一段。

个人的体会。我们当教师的也可能有这个体会,上大学的时候,即使讲得最好的老师,我们也未必记得他讲的多少内容,但却因为他讲得好而使我们喜欢上了这门课,读了不少的书。就我来说,父亲和大哥都当过教师,我小的时候父亲也常写诗、读古书、给别人写字。因为家庭成份不好,60年代初准备考大学时,父亲让我考医学院,他说:“你学别的,人家说你错,或说你学的没处用,那你就错,就没处用。只有看病这一行,绝对假不过去,可以消除一切成见。”但我却已经喜欢上文学了。上小学和初中时读了《精忠说岳》之类的白话小说,后来读《聊斋志异》。一次家里常来的一位老邻居说:“年轻人不如看《古文观止》好些。”我就读《古文观止》。初中时正值大跃进时,上面号召写诗,我自己就负责办过油印的文艺小报。高中时成立了一个《海涛》诗刊编辑部,任主编。高中毕业时,除能背一些古文外,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陆侃如等先生的《楚辞选》中的作品全都能背诵。这时候叫我放弃学习文学,感情上割舍不了。这就像谈恋爱一样,心里头爱上了这一个,哪怕将来会受多大苦也情愿;和另一个不喜欢的一起生活,即使享不尽荣华富贵,也不高兴。“情人眼中出西施”,学专业也有这个问题。有的人穷一生之精力致力于某一学科的研究,这自然是因为他有很强的事业心。但事业心最早源于兴趣。

(四)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点

中国古代文学课除按一般的教学规律、教学技能作好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之外,还有三点应该注意。

第一,因为文学是研究作品的,中国的历史又很长,留下的文学作品和历代有关的研究论著很多。就每一个学生来说,读的书肯定不多,但学生读书的范围很不一致,一个班四五十、六七十个学生所读作品和相关书加起来,可能范围就很宽。他们会问到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老师要多读书、多读作品,要有较宽的知识面。专业基础深厚,讲课驾轻就熟,各种材料运用自如,举例随手拈来,分析作品鞭辟入里,一些复杂的问题,往往能一语破的,引人深思,学生自然会喜欢上这门课。有人说“讲课是一门艺术”,但要达到这个程度,不是只在技术、技巧的层面上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使学生在轻松而有效的讲授中学到知识,才能对这门课产生兴趣。说到古代文学课,应该使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和各个阶段、各种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选出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示范性讲解。既叫人感到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的无穷魅力,又叫人感到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无穷趣味,学生自然会爱上这门课。

第二,不能只把古代文学作品仅仅看作古代留下来这些东西,为了继承这份遗产才学习它,那是不够的。作品教学中自然要讲作品的艺术成就、构思布局、语言修辞等,但不能像完成程序一样千篇一律地做这样的论述。不同作品要讲出其中所体现的不同的情,不同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情感反应和作者倾注其中的思想感情。要叫学生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听到数百年前、数千年前人的心声。关于古人的生活、生产、衣食住行,除文字记载,还有古代留下来的绘画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大概,而古人的情感,他们在不同生活遭遇下的内心表白,就只有通过古代的文学作品来了解了。如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很多选本、评注本、教材和鉴赏文章都只从风格的雄奇豪放方面为说。如一本名家《简释》本说:“上片即景写实,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起笔,点江流浩荡,高唱入云,无穷兴亡之感,已先揭出。”“写赤壁景色,令人惊心骇目。”“述吊古之情,别出明月,与江波相映,此情此景,真不知人间何世矣。”这是从感染读者,引导读者用“艺术默契”的原则去打通各种滞碍。但理解上毕竟空一些。因为苏轼词的风格,大体都以壮阔雄奇取胜,每篇都这样只就字面加以发挥,难免雷同。还有一本影响很大的《唐宋词选》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除描绘了赤壁雄伟壮丽的景色之外,言其“歌颂了古代英雄人物周瑜的战功,并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并说“结尾流露了一种低沉的、消极的情绪。”“但主要的动人部分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也就是说,词主要动人的部分是对赤壁景色的描绘与对周瑜战功的歌颂。这就将词中作者的情完全抹杀了。而此词引人回味者恰恰是在下阕。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此前因一些官僚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名,弹劾他“指斥乘舆”,也就是说揭发他将矛头指向了神宗皇帝,从而将他在任上抓起来投进监狱,经过几个月的勘问折磨,最后贬于黄州。他所游的赤壁,实为湖北黄冈赤鼻山下的赤鼻矶附近,当时也误传为赤壁之战的地方。故词中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他只是要借周瑜得孙权的信任而成大事这一点来抒发他的感慨。“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国神游”句是说:我的思想向上跨越八百多年,到了三国时周瑜用兵作战之地。这是对上面“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句的概括,所谓“承上”。“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正是作者要抒发的“情”。什么情呢?就是周瑜因君臣相得,年纪轻轻即建立奇功;自己抱一片为国为民之心,却落得一身罪名。但他这个话不能明说,故只至“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即“应笑我多情”,因为格律的原因而倒装。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多情”指一个人,有的说指周瑜,有的说指一个女性,都是错的。“情”应指对国家、国君之情。诗人只是因诗文而获罪,故“话到口边留半句”而已。所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对当时一些事想不通、又不能说的一种无奈的表示,愤慨而以旷达出之,未必表现了什么消极思想。苏轼一生都是很旷达的。我们揭示出这一点,才能体会出以上写景与怀古的关系,体会到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数句与当时诗人激动的感情一样。这样古人的情与学生的心就沟通了,也就冲淡了时代距离感、语言距离感。这就是说,教师要讲出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感情,包含的人性,而避免千篇一律地作评价性分析。

第三,要揭示作品的历史意义,也要善于找古代文学作品同今天现实间的契合点。比如《尚书》,这是我国最古的一部文献,大部分文字佶屈聱牙,一般人读起来距离感很强。但如能从古今社会一些共同性的方面提点一下,就会马上叫人感到反映社会的深刻性,从而受到感染。如《无逸》篇一开头周公就说:

乌虖!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隐)。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自以为是),既(暨)诞(欺骗)。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文中说的“小人”指缺乏文化教养的人,说他们中有的子女缺乏教育,一直游手好闲,说大话招摇撞骗,还说他们的父母:“这些老年人什么也不懂!”这样的青年不是在当今也很常见吗?我们如果在讲明了字句之后,联系现实中此类事情说一说,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见闻而去理解这段文字,并体会周公对年幼的成王讲这番道理的深切用心。《无逸》第二段讲殷代中期中宗祖乙以诚信治民,谨慎小心,(“自度治民,祗惧”)“弗敢荒宁”,所以享国七十五年;高宗武丁久劳于外,和一些劳动者多有接触(“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即位后心怀诚信,不轻言,言则谦恭和悦,(“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享国五十九年;祖甲不愿其父废其兄祖庚而立己,逃于民间,久为小民,及其即位,深知下民的忧患,能爱护并施恩惠于下民,不敢欺侮鳏寡孤独之弱小百姓,(“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所以祖甲享国三十三年。而自此之后的国君,因为生下来都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没有听说过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只知道追求享乐,所以没有能长寿的,其享国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三四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湛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下面又说周朝建国前太王、王季尤其是文王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关怀下民的事。如仅限于疏通文字,好像只是学习了一段艰涩的古文,但如简单概括地提一下汉、唐、明、清这几个大的朝代国君与国家兴亡治乱的关系,就可以让学生想到周公言语的深刻意义,想到周公在西周初年要归政成王时的深深的担心,不仅认识到这篇文章它的不平常的历史价值和永久的现实意义,也会认识到周公旦作为一位数千年前思想家的不平凡。学习古代文学而引动了学生的思考,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反应,使学生对作品中各段、各句的思想内容去进行品味,从而沟通学生同3000多年前人的情感,自然也就使学生难以忘记作品中的一些话语,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一种喜爱之情。《尚书》中一般作品选常选的《盘庚》、《秦誓》等,同样是充满了感情,让人可以看到两三千来年以前那些卓越政治家的思想情怀和其中所体现的不朽的哲理性。

再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些古代小说名著,很多学者为之倾注过大量心血,出版过不少专著,发表过大量论文。无论哪一个学校的古代文学课,没有不讲这几部作品的。我以为讲课同学者研究一些学术性问题并不完全一样。学术研究可以着眼于一些很偏但又很关键的前沿性问题,讲课则要把一些基本知识告诉学生,还要叫学生认识到作品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1)《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刘备是个贩履织席的,关羽是因杀人亡命外地推车以力谋食的,张飞是杀猪卖酒的。而后来竟至三分天下而有其一,这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三人能精诚合作。这一点不用多说。二是尊重知识:后来他们请诸葛亮筹划军机,并言听计从。(2)蜀国之衰败也同这三个人直接的关系。三人身上的缺点均未能改正,终究造成蜀国的迅速衰败:关羽自负与骄傲,不按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行事,终至败走麦城;张飞待下属士兵粗暴,被下属杀死;刘备把结义兄弟的情感看得比国家利益还重,结果被火烧连营八百里,自己也病死白帝城。这两点也都是具有永久的教育意义的,应该点到,而不能只是讲正统问题、政治斗争和战争的描写以及人物性格之类。

讲《西游记》,一般侧重于结构特征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讲唐僧只说他缺乏对妖魔的识别能力,所谓“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却忽略了两点:(1)没有唐僧对取经的坚定信念,取经的队伍早就散伙了!这四个人的组合,加上白马的默默无闻、长途跋涉,才完成了取经之事。(2)书中的那些妖怪,大都是神佛的童子、坐骑之类,偷了神佛的法宝或借了神佛的威力,为非作歹,残害下民。唐僧师徒为此吃尽了苦头,费尽了精力。有的连孙悟空也没有办法,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他的主子,也只是骂了一句“畜生”之类收了回去,原来是什么还是什么。如果那些神佛把他们的手下及法宝之类管理严格一些,唐僧能遇到那么多妖魔么?即便有,也远不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的对手。这在今天也都是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

《水浒传》一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古代长篇小说中评价很高,普及程度更是名列前茅。因为它是写农民起义的,宋江是农民起义领袖,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李逵则更是一次打死四只老虎,都是英雄。70年代由于毛泽东主席曾经评论到《水浒》,在全国掀起了一个评《水浒》运动,宋江变成了投降派,但《水浒》的地位未变。但近二三十年来,学者们感到《水浒》赞扬各种暴力活动,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尤其武松、李逵二人,武松鸳鸯楼杀了15个人,包括养马的、丫鬟、奶娘等下层人,看见人就是一刀,可谓凶残至极。李逵在江州法场为了救宋江抡着板斧见人就砍。书上说:“身上血溅满身,兀自在江边杀人,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砍下江里去。”好像是杀人成性,不分善恶。所以,我们今天对这部书人物的评价上应有所调整。但是,如顾城所说:“《水浒传》有它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看你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一个好汉……它就是看你是不是磊落;你看梁山的人,干什么的人都有,从小偷到皇亲国戚,到柴大官人都有,但是他们在这一点上是平等的。”[1]我想,我们讲《水浒》也应点出这一点。

当然,文学作品毕竟是以艺术感染力吸引读者的,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要有开阔的艺术视野。中国古代文学课包括文学史与作品选两部分内容,大部分学校是一门课,相关两部教材配合使用,穿插进行;也有的学校是作为两门课。无论怎样,《作品选》中所选作品,不可能全部讲完,只能选讲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其他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至于文学史中提到的,数量更多,这些都要学生找别的注本去读。只有教师讲得精彩,才能带动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这“精彩”除了艺术上的分析之外,三言两语中给人的启发提示也很重要。大段的照本宣科讲现实意义学生不一定能记得住,而联系人生经验的一句两句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由课内带动课外

教学工作要形成课内、课外的互动。从课外丰富课内的方面说,学生课外学习、研究中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解答,当然这个工作不一定在课堂上,但它是教师教学的一部分。不能因为不在教材范围之内而一句顶回去,带着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讲一讲。从课内带动课外的方面说,我认为有两点应值得注意:

第一,一定要给学生布置必读书和参考书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多,只靠课堂上所讲,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差得很远。即使集中对其中某一个历史阶段某一流派或某一作家有深入了解、研究,也要另外读一些相关的作品和研究性著作。但让学生自己去摸索,不得其门而入,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好,会走很多弯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使学生的兴趣保持下去,并不断增长。所以要有指导性书目。

第二,可以指导学生组织课外读书会、朗诵会,讨论会和专题研究活动等

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组织中文系81级部分学生成立了一个甘肃古代作家研究小组,发动学生搜集甘肃地方作家资料,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90年代初,我在中文系倡导组织古典诗词朗诵会,分班举行,由各班的朗诵比赛中选拔突出的参加全系的朗诵会,一年一次。2000年文学院(包括中文、文秘、新闻、历史专业)成立后,变为全院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由院学生会、院团委组织,古代文学老师指导,也曾邀请省广播电台的老播音员来指导过。后来这一活动变为西北师范大学每年一次的全校性“丁香花开诗词朗诵会”,定于每年丁香花盛开之时举行,延续至今。因为文学院承担着全校“大学语文”的课程。“大学语文”不只是为了提高大学本科生的语文水平,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无论文科、理科,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近代优秀古典诗词,受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教育,从林则徐、魏源、张维屏、谭嗣同、秋瑾等人之诗,受到爱国精神的教育。

从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大学语文”教学方面,我觉得也有很多工作可做。现在一个学校文理各个专业都用同一种教材,不利于学生通过交流扩大知识面,同专业学习一点也联系不起来,也不利于总体上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2007年我以两年之力编成一部《体育古文》,一直在我校体育学院“传统体育”专业学中使用,至今受到学生的欢迎,对于提高体育专业传统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体育发展水平和体育道德的认识,都有很大好处。培养学生对某一门课的学习兴趣或专业学习兴趣,既不是一个教学环节,也不是一种教学技能,它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有的一种意识,这个意识应从头到尾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认真读作品,肩负起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来。

二、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学风培养

(一)不同学科打好专业基础的方式与途径不完全相同

各门课程有各门课程的特点。学习数学,就要推导定义、定理、公理,试解各种难题;学习理化,就要常常做实验;喜欢上了历史,就要研读史书、搜集史料。学习文学,就要读作品。作品是文学研究的对象,又是相关作品与作家活动的背景,因为无论作家、作品,总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解读它、评价它,总要放到当时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它。所以,对同时代的其他重要作品、重要作家不能不有所了解。作品读得越多,越有发言权。

读作品少,读经典理论著作少,这是近些年文学研究领域风气浮躁的原因之一。近20年来,有些研究古代神话的人不读《山海经》、《淮南子》,研究《诗经》的人不通读《诗经》,研究诸子的人不通读诸子之书,然而论文一篇连一篇发表,专著一本接一本出,或者把别人的说法换一个标签,或者套用一些新名词、新概念,而其实连一些基本的事实也没有弄清楚,牛头不对马嘴,一时炒得十分热闹,到头来不过是些重复劳动,甚至造成文化垃圾。近些年由于很多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而图书馆建设并无大的变化,学生借书难,所以中文系学生读作品的数量大大减少,诗、词、散文和短篇小说只限于教材的范围,长篇小说、戏曲作品完整读过的很少。加上最后一年忙于求职,忙于复习考公务员等原因,有的连教材当中选入的也只读很少的一部分;考研究生复习也把精力放在复习文学史教材上。本科四年下来,只记了个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记住了一些作家评论,理性认识尚可而感性认识缺乏,这样的学生怎能做到创造性研究?考上研究生同样忙于找角度写论文。所以我以为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在研究性著作与作品之间,要多读作品;在教材与其他选本、注本之间,要鼓励学生多接触一些好的选本、注本,这样,一则避免全班几十个学生、甚至前后几届学生认识上的同一、僵化,可以引起学生的争论与思考,产生思想的火花。二则使学生的阅读范围突破教材的圈子,变为开放的、可以无限延伸的世界。

(二)要培养创新精神,也要养成守正的学风

文学课教学中要使“创新”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要体现创新精神,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首先要养成脚踏实地的作风。作品读得多,又有一定的语言、历史的基础和一定的理论水平,就可以自己分析作品,可以进入时间的隧道,穿越数百年以至数千年与古人的心思相通,从而克服前人或当代某些学者认识上的一些偏差。读古代作品要重视那些距作者时代较近、年代较早的注本,注意那些具有集大成性质的注本,以避免想当然地随意作解。这是求真。我们作各种理论分析,都要立足于文本,以文本内容为依据,有些内容难以明了,必须据当时人和距其时代较近的人的论著及相关材料来破解疑难。如果随心所欲,想当然地作解,难免出错。教师讲授中要体现一种严谨的学风、科学的精神。

要抵制浮躁学风,不将不成熟、不正确的看法介绍给学生。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奇谈怪论很多。三十来年以前,杭州大学郭在贻教授给我的一封信中说:

有人提出“女嬃”为屈原之母,其“根据”是《北齐书》中曾有称母亲为姐姐的记载。此种怪说,殊堪喷饭,而其以南北朝时代的语言材料论证战国时代楚人的作品,则尤为荒谬也。而上海所出的《报刊文摘》竟作为重大发明加以摘引报道,中国人之不学,殊可惊也。[2]

为什么郭在贻先生对此特别感叹呢?因楚辞与《北齐书》一属战国之时的南楚,一属南北朝时的北朝,一则时代相去太远,二则地域上差距较大,三则北齐多鲜卑之风,民族风气上无共同之处,四则《楚辞》王逸注言“女嬃,屈原姊也。”虽然“姊”即今之姐姐,但从词形说“姊”、“姐”“女嬃”是三个词;称母亲为“姐姐”,并不是称母亲为“女嬃”。所以这个论证根本就不能成立。

在《楚辞》、《诗经》及诸子、史传、诗赋研究领域中,这类现象不少,只是没有这么典型和集中而已。十多年前看到报上将“《橘颂》为屈原的绝笔”以及“《诗经》为尹吉甫一人所著”的观点大加宣扬,看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如果教学中老师也轻易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介绍给学生,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中关注点的选择,从而影响到精力的支配,造成误导,使学生以为只要提出没有人提过的观点,就是创新。学术研究之所以要求真,是因为如果我们告诉人们的结论是错误的、假的,不仅对读者、对有关学者造成错误的观念,还会影响到其他问题的研究。

要有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张扬伟大民族精神、批判腐朽、落后思想意识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激浊扬清的学风。人文学科毕竟同自然科学不同,同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也有所不同。认识探索古代文化,一则是要认识其本来的面貌,二则看有哪些在今日及将来仍然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哪些可以作为建设新文化的借鉴。一些人把在历史上被完全摒弃了的文化垃圾又翻腾出来毒害读者,毒害青少年,就是因为经济利益等的驱动而丧失了责任感。教学中在挖掘优秀作品的亮点和批判一些作品所体现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观念上,都要有明确的态度。这一点既体现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也体现在思想内容的分析上。从这个角度说,老师讲课应该同搞科研一样,保持严谨的作风。

教学工作要守正。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露痕迹地、很自然地给学生以端正学风的教育。课堂气氛应该活跃,也要师生互动,但是,教师所讲观点应是学界所公认的;如果是新观点,也应该是证据充分,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同;教材上的看法如没有问题,应该遵循教材;其他有价值的看法也可以加以介绍,但不能地随意讲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学生如果提到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观点,也应讲出道理,说明其不能成立、不应当接受的原因。

我并不是说教学中不体现学术的创新,我只是说本科生正在打基础的阶段,古代文学教学中讲创新应该同强调扎实读书、培养求实的学风结合起来。代数、几何、物理等自然科学有定义、定理、公理,人文学科没有这些,不等于人文学科可以完全凭借主观想象胡说,它也有些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在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则立足于文本,二则坚持正确的理论,三则重视当时的社会历史、语言、社会习俗等影响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因素。如果前人的结论并无站不住脚的地方,就不能轻易地否定它,不能对它漠然视之。更不能没有证据地随口乱说或牵强附会地立新说。这就是“守正”。守正既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真正的事业心的体现。事实上,不仅学术创新要有勇气,守正也要有勇气。在文革中“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评水浒”中有的学者屈服于当时的政治压力,也写些颠倒历史的论文,做影射史学,但也有些人保持缄默,甚至议论,根据史料、依据原作品谈自己的看法。在今天来看,这是十分了不起的行为。真正的学术创新必然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创新和守正是联系在一起的。哥白尼、布鲁诺与伽利略是因在学术上的创新而受到教会的迫害,其实也是因为守正而受到迫害。

(三)要让学生做好学术创新的准备,为推动学术的发展而认真学习和工作

古代文学作品,只从阅读、铨解的方面说,古代、近代一些人的注释评说中,也确实有许多不正确、有待后人订正、补充的地方。比如《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段,差不多所有的高校《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都选入,但至今有的教材在标点和解释上都有错误。文中说“齐师败绩”之后,鲁庄公要追击齐国军队。曹刿曰:“未可。”然后写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是说曹刿下了车,看齐军的车辙是乱的还是整齐的。如果车辙整齐,就可能是有意后撤,引鲁军进入伏击圈;如果是乱的,则是真的败退了。为什么要下车看呢?因为在没有下雨路面硬的情况下车辙很浅,从上向下看不清,要下车后弯腰侧着头看其阴影。看完后再登车,手扶车轼而远望。“轼”这里用为动词,指手扶车轼。因为马动车摇,人专注时会站不稳。但现在大部分教材上的标点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如一种影响很大的教材把“登轼”作为一个词组论道:“攀登车前的横木。”车前横木手可以握住,并不粗,也不平,轼之上又没有可以抓手的地方,除了杂技演员,一般人是登不上去的。但很多书、教材都这样标点、这样注释。可见确实也有不能盲从的地方。

所以我说,我们在教学中还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只是要同严谨、求实的作风结合起来。要把中国古代文学学好,除了认真读作品这一点之外,我以为还要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

(1)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心理学的基础;

(2)文字、音韵、训诂与文献学基础;

(3)古代史与古代文化方面的基础,包括历史、民俗、官制、历史地理等在内。

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不但难以解决问题,也难以发现问题。这三方面的知识如鼎的三条腿,支撑着一个鼎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要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给他们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容易发现问题,怎样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如医学的教学,要教给学生如何才能准确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如何才能做到对每一种病都能很快提出治疗方案,并且实施之后有好的疗效,而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敢于提出任何的结论。我认为本科生教学中首先应强调扎实读书,读作品,读相关研究性著作和基本理论著作,以使自己手里多几把打开学术奥秘之门的钥匙,多几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我自己的一些研究,也是在长期读书、积累的基础上完成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屈原《橘颂》的作时问题的解决,大部分学者认为《橘颂》情调轻快,其形式也与《九章》中其他篇不同,应是青年时代的作品;但也有认为是中年或老年时期作者,甚至有主张是屈原的绝笔者。屈原已死两千多年,无法起诗人于江海之中而问之,便给一些学者的“学术创新”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似乎这个问题再无法解决了。我读《仪礼》时发现《士冠礼》篇所载八首冠词,在形式上同《橘颂》一样,都是四言,内容也都谈到“德”(“以成厥德”、“秉德无私”),内容也都侧重要美其德行、增其内秀等,有的词语也同《橘颂》大体一样,如“弃尔幼志,顺尔成德”等。看来,《橘颂》是屈原在20岁行冠礼时所作,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志向。古代冠词也称为“颂”,《孔子家语》中有一篇即名《冠颂》,而且其中“去王幼志”一句,也同《橘颂》中的“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相近,都是说从此要去掉未成人时的一些想法,树立大志。那么屈原为什么借橘树来抒发情感呢?因为楚地云梦之橘在战国之时很有名,《战国策·赵策二》记苏秦合纵说赵王说:“大王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海隅鱼盐之地,楚必致橘柚云梦之地……”,则云梦之橘是楚国丰饶土地的象征,故屈原用以自喻。所以,我以为《橘颂》为屈原20岁时之作。这样,不但究竟作于屈原生平哪一阶段的问题得以解决,作于哪一年也可以肯定了。但如果不是同《仪礼》、《孔子家语》中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所以,我一直主张古代文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思考问题。

(四)认真阅读作品是古代文学研究创新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手段

文学研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借助其他材料,有些就是要从作品本身看问题,依据文本的结构、上下文的文意、用词等来寻求答案。近20年古代文学鉴赏文章很流行。教师讲课中可能也会参考一些学者的鉴赏文章。但有些鉴赏文章见到什么就说什么好,用一些漂亮的词语,给读者一个朦胧美的印象,却与原文文意并不相合,或者与当时背景、抒情主人公处境不合,或者难以落实到字句上。这种情况在诗词的鉴赏中较多。因为诗词受到格律的限制,常有字词省略、紧缩、倒装等现象,抒情论事又常不直接说,而用比兴手法,所以理解上往往分歧很大。如差不多各种教材都选的传为李白的《菩萨蛮》词解说上学者们的分歧就很大。词开头二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关于后一句,有的教材只注了“伤心碧”,言指“一片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带”没有注,自然是以今意理解为“寒山附近”。但“寒山”并非山名,只是由于作者心境的原因感到远处的山引起人寒凉之意而已。所以,这“寒山一带”实是说远处清冷的山脉连绵如一条带子挡住了视线。“伤心碧”也不是说使人伤心的碧绿色,而是说绿极了。“伤心”在这里相当于一些地方口语中的“要命”。杜甫《滕王亭子二首》之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写春日清丽美景,没有一点伤心之意,则“伤心丽”是十分美丽的意思。据何满子先生说:“现在四川还盛行着这一语汇。人们常常可以听到 ‘好得伤心’或 ‘甜得伤心’之类的话。”[3]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有人以为是诗人悬想家中之人。但前二句与后二句之间看不出有转换主语的提示。同下阕前二句“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一样,应是写诗人自己,即一个羁旅在外之人。对于下阕前二句,学者们在句意和所指究竟为何的上面也有分歧。有些注本对上一句不加注,那么,按照常义不注的原则,这一句是说玉阶(石台阶)徒然立在那里。但实际上是说人在玉阶上没事地立着。然而,这个人究竟是作者,还是别人,一些注本的解说又有分歧。如上面提到的那本教材中说:“上句写所想(遥想家中爱人期待的失望心情),下句写所见。”[4]我以为这样解释过于随意:上阕全是写诗人自己所见及诗人在楼上黄昏远眺时的情景,上下阕之间未见表现主体转换之语,则理解为家中人显然欠妥。“玉阶空伫立”是说诗人下楼中因忧心忡忡,思绪不定,在台阶上又停下来,无事而久久不动。下面“宿鸟归飞急”是说站了很久,直至黄昏。“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是诗人忧愁之所在:回家的路途很远。因为曾在楼上远望,所以这里想到“长亭更短亭”。实际上是远望中想到了家乡,但当时只看到大片树林与远山,挡住了视线。所以,全词是抒发羁旅在外之人思家之情的。

另外,还有些学者认为此词是闺情词,作品的抒情主人公是闺妇,表现的是思念在外之人的心绪。这也是说不通的,因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明显是在外之人的口吻,如果是在家中者的语气,则归程的终点即自身所在,怎么能问“何处是归程”?

还有的学者认为上阕前两句是诗人所见,下阕后两句是诗人所思,而当中四句是悬想家中之人。这些解释都过于随意。如果这样解释一首诗、一首词,则每首诗、每首词都会提出七八种、十来种解释,大家都借古代文学做学术创新,古代文学作品会被搞得一塌糊涂。

一个人从喜爱某一专业到不断扩大这方面的知识,到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如果养成了良好的学风,他肯定也就认识到了这个专业研究的意义,从而产生一种使命感。比如中国古代文学,那大量的优秀作品不仅生动反映了古代一些历史事件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也是我们祖先的心灵史,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有责任正确地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介绍给后代。认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

总之,我认为本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首先要引导其认真地阅读作品,并重视前人研究成果,同时不断增强研究能力,以便养成脚踏实地、用科学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将学风教育同增强其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社会责任感。

[1]顾城.顾城哲思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202.

[2]郭在贻.郭在贻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265.

[3]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6.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23.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学学生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问题意识”探究一一以《诗经》为例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