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研究范式新转变——第三届全国教育人类学大会会议综述
2013-03-27宋南争
宋南争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2013年4月15日-1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中山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共同协办的第三届全国教育人类学大会在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冯增俊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编辑室编审刘捷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丁文丽副校长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7所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这是教育人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自筹建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
此次大会以“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教育”为主题,聚焦中国教育研究范式的新转变,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致力于探讨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新路径。在为期三天的会议过程中,专家学者们围绕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观点综述如下:
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动力以及走向
在面对多元文化挑战和追求和谐的当代中国,以人、人与文化、人与社会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人的应然教育生态为旨归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不仅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进步的支点,也是谋求社会发展的逻辑分析基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动力以及将来的走向日益引起学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问题
来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吴晓蓉教授作了题为《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审视》的第一场报告,她着重指出了当前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中的问题主要是学科存在价值模糊,学科意义上的专业共同体缺失,研究主题模糊,研究范式狭窄以及研究方法缺乏专业性;她认为应明确学科价值(理论基础),完善专业共同体(社会保障),扩展研究范畴(现实路径),创新研究方法(内在支撑)。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晓博博士作了《人类学研究中的阐释及伦理难题》的发言。李晓博博士以在日撰写博士论文时与研究对象——日本教师“凉子”的故事深入探讨人类学研究中的阐释及伦理难题。她强调在人类学的研究中,要无条件地尊重和接受被研究者的解释和意愿。从她自己的亲身研究经历出发,提出了自己富有深意的观点“打算做被研究者的人一定要做好不断被人阐释的心理准备”。
(二)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动力及其走向
中山大学的冯增俊教授回顾了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展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前景。以史为鉴。冯老师总结了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内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有:教育人类学的后发性,从学科发展的需要到成熟是教育人类学的崛起,还有本学科走向服务型学科的需要;外在动力在于:变革教育演进的方法,让教育融入人的世界,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实现现代教育的转型需要,现代化的催生和实际教育需要。
他还指出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1)坚持人种志的研究方法;(2)坚持民族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社会底层人群教育;(3)坚持探究教育本性与人类进步互动方式研究;(4)坚持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的内涵。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教育
教育人类学在我国需要构建适合本土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从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现实出发,从跨文化视角对不同族群、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的关注,强调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教育。
(一)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突破
新疆师范大学赵建梅教授提出了用人类学研究方法研究新疆双语教学并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她对新疆双语教育课程的教学语言作了设定:首先提出了双语班教学模式;其次提出了汉语文教师应满足的条件以及学科双语教师需要满足的条件,提高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从而提升新疆双语教学的质量。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博士也对双语教师的相关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他作了关于《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培训面临的困境与突破》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解析了我国民汉双语教师培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探索路径:(1)建立多元化“双语人”培养的创新机制;(2)建立大学专业引领下职前职后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3)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双语教师培训协同创新机制;(4)建立中小学为基础的双语教师实训基地。
(二)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研究与探索
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
云南师范大学曹能秀教授在《依托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实践探索——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为例》指出该地方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包括:(1)引进项目,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意识;(2)寻找资源,让优秀民族文化浸润校园;(3)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3)与社区合作、拓宽学校民族文化传承路径。这些实践活动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加强了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同时促进了学校教育功能的变化,整个报告对于学校教育发挥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云南民族大学的普丽春教授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彝族烟盒舞进行研究,探索彝族烟盒舞传承在人形成过程中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学习烟盒舞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它还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培养彝家人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抒发真挚的感情。
青海民族大学的卓玛老师讲述了藏族民间祭祀仪式的教育价值,基于热贡六月会的教育人类学考察。卓玛老师分析了祭祀仪式的教育价值体现在:(1)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2)民族认同感的强化;(3)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4)有利于社会与行为道德的规范。从中得出民族教育不仅仅只是学校教育,它还存在于学校外,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处。
(三)教育人类学研究应因地制宜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的李子华教授作了《“大灾后重建时代”青海玉树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报告,他提出了在大灾难之后的玉树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深入推进民族教育改革与创新;树立“以教育方略治理中国藏区”的战略理念;推动“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全面提高灾后中小学办学水平等七条具有指引性的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黄胜老师结合本地实际讲述了关于瑶山白裤瑶的教育价值取向变迁问题。他认为生产实践、国家制度和政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文化变迁都是导致白裤瑶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转变的重要外部原因;主体需要和观念的变化是白裤瑶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动力。所以这启示我们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进行合理的价值定位。
(四)教育整合的趋势与路径
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彦教授分享了她的研究《论“庙堂教育学”与“民间教育学”的整合》,她对“庙堂教育学”和“民间教育学”的内涵,庙堂教育学和“民间教育学”整合的必要性,两者整合的可能性以及整合的路径策略作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这种合作方式使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基于对人格和智能的双重尊重,在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基础上共同探索和创新。两者的整合实质上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互动的过程。
(五)开发多元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根。青海民族大学的马存芳老师以青海三所本科院校选修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多元文化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她对三所高校开发多元文化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她也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第一是政策支撑;第二是保持课程在一体与多元之间的张力;第三是加强校际间的合作;第四是培养教师多元文化理念和素养;第五是师生都要培育的自觉自为的课程文化意识。
云南师范大学的王凌教授以《阅读——开启乡村学生可持续发展之门》为题作了研究报告,他提出要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阅读模式,实现阅读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建构,并指出探索以农村师生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路径是转变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综合集成,整合资源,搭建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参与、合作、分享,在行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反思与创新,实现阅读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建构。
三、民族教育新展望
专家学者们憧憬着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未来,描述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未来新图景。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伊继东教授作了题为《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搭建民族教育发展新平台》的发言,首先强调指出当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困境是高校之间、学科之间与教师之间的封闭自我与分散短效;其次点明了实验室的任务;再次指明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发展的着力点应是提高战略性、注重协同性和追求创新性。他强调,要借助实验室建设文理兼容、学科交叉的优势,把握民族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的方向,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和实践探索,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和合作的契机。
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甘建侯老师更是系统地研究了《信息技术与民族教育有效融合的探讨》,首先畅想了未来民族教育的发展课堂是未来教室、智慧教室、示范教室;其次讲述了民族文化保护欲传承技术研究;再次带领团队完成了民族文化数字化开发;最后谈论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思考以及下一步实验室的发展方向。
四、总结与展望
知行合一,会议分享和田野考察相结合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特点。在一天的大会交流以后,与会人员于16日、17日行进500多公里,深入到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寻甸县回族彝族自治县甸沙乡进行田野考察。在广袤无垠的红土高原观赏地理风貌,感受风土人情,体验民族文化,考察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变革。与会专家学者对甸沙乡中心学校和九年制学校,以开展“依托学校建立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为契机,探索以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提高,以参与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以阅读文化和民族文化为重点,开展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探索性实践研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察结束后,本次年会在甸沙乡九年制小学部多媒体教室闭幕。在闭幕式上,刘捷博士代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秘书处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会议的精心安排和丰富的内容表示了高度肯定。冯增俊教授做总结发言,首先,对会议安排的教育人类学田野考察给予肯定,希望这样的会议形式得到进一步发扬。其次,他对项目点的研究给予充分认同:(1)“阅读项目”不仅仅使学生提高了阅读技巧,增长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师生的自信心,有益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2)把“阅读”作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切入点不仅符合农村教育的实际,而且对农村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奠基的意义;(3)“阅读”项目当中所采用的方法恰好就是教育人类学中倡导的方法,它是教育人类学方法的积淀,也是教育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展现。最后,冯教授对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提出以下展望:(1)充分认识到教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2)构建本土的教育人类学学科体系和理论,需要关注我国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3)坚持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不仅局限在学科本身,更要强调服务社会,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4)创新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