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黄式三、黄以周著述现存版本知见录

2013-03-27岚,张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定海黄氏影印

韩 岚,张 涅

(浙江科技学院,杭州310023)

晚清黄式三、黄以周著述现存版本知见录

韩 岚,张 涅

(浙江科技学院,杭州310023)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二人是浙江定海人,晚清时期的学术名家。二人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博物馆等地的著述(包括刊印本和手稿)尚有39种,600余万字。这些著述以承传和集成见长,又不乏创识,颇有学术价值。文章对这些著述版本加以整理补充,以期有助于定海黄氏学术及晚清学术史的研究。

黄式三;黄以周 ;文献;版本

黄式三(1789—1862)、黄以周(1828—1899),系父子,浙江定海人,晚清时期学术名家。黄式三字薇香,号儆居,《清史稿》赞“于学不立门户,博综群经”[1]。李慈铭评价其代表作《论语后案》“不专主汉宋,而悉心考据,务求至当。其诠释义理,亦深切著明,绝去空疏诘曲之谈”[2]。他的儿子黄以周,字元同,号儆季,曾担任江阴南菁书院院长十五年,钦赐内阁中书衔,在晚清与俞樾、孙诒让并称为“浙江三先生”。父子俩著作等身,现藏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等处的刊印本和手稿尚有39种,600余万字。这些著述基于传统,又不乏创识,其中经学中的礼学,尤可谓“集清代礼学之大成”,“极矜慎极通明”[3]。但是在20世纪中后期,因为政治革命和激进文化的因素,上述著述渐近湮没,以至许多学术史著作也缺略不知。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又受到重视,定海黄氏的学术贡献不应忽略。基于此,笔者把查阅到的黄氏父子二人现存著作整理如下,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些许方便。

1 黄式三著作版本

现知留存的黄式三著作,计有15种:

(1)《经说》四卷,清光绪二年黄氏家塾刻本;又五卷,清光绪十四年续刻本。

(2)《易释》四卷,清光绪十四年定海黄氏家塾刻本,1976年台北成文出版社《无求备斋易经集成》、1989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丛书集成续编》、1994年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又清光绪间广雅书局刻本,民国九年番禺徐氏重印广雅书局本。

(3)《春秋释》四卷,清同治十二年浙江书局刊本,清光绪十四年定海黄氏家塾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又一卷,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刊《皇清经解续编》本,清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石印本。

(4)《尚书启蒙》五卷,清光绪十四年定海黄氏家塾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5)《论语后案》二十卷,清道光二十三年木活字印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本,1966年台北艺文出版社《无求备斋论语集成》影印;2008年凤凰出版社张涅、韩岚点校本。

(6)《史说》一卷,清光绪二年黄氏家塾刻本;又五卷,清光绪十四年续刻本。

(7)《读通考》二卷,清光绪二年黄氏家塾刻本;清光绪十四年续刻本,2004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收入贾贵荣辑《九通拾补》。

(8)《周季编略》九卷,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藏清咸丰九年抄本四册,编号:史100.1—4441;清同治十二年浙江书局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2008年凤凰出版社程继红点校本。

(9)《翁州紫微庄墩头黄氏谱》,不分卷,清咸丰六年抄定本,开本41.8/19.5厘米,上海图书馆藏,编号917447。

(10)《黄氏宗谱》一卷,黄式三主修,有道光、光绪间刻本。

(11)《读子集》三卷,清光绪二年黄氏家塾刻本;又四卷,清光绪十四年续刻本。

(12)《儆居杂著》四卷,清光绪二年黄氏家塾刻本;又六卷,清光绪十四年续刻本。

(13)《黄氏塾课》(一名《经外绪言》)三卷,清同治二年刻本,清光绪间黄氏家塾刻本。

(14)《音均部略》四卷,清咸丰九年清稿本,开本29.1/18.8厘米。藏宁波天一阁藏书楼,编号:善430,与《诗音谱略一卷》合订4册。

(15)《诗音谱略》一卷,清咸丰九年手稿本,开本29.1/18.8厘米。宁波天一阁藏书楼藏,编号:善430,与《音均部略》四卷合订4册。

2 黄以周著作版本

现知留存的黄以周著作,计有24种:

(1)《群经说》四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2)《经说略》(一名《读书小记》)二卷,清光绪十四年南菁讲舍刻本,清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刻本。

(3)《经训比义》(一名《经义通诂》)三卷,清光绪二十二年南菁讲舍刻本,1977年台北广文书局《国学珍籍汇编》、199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哲学范畴丛刊》、2000年北京出版社《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又光绪二十四年重刊本。

(4)《周易故训订》二卷,民国十一年太仓唐文治刻本,民国十三年施肇曾刊本。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上卷,与《周易注疏剩本》合订。

(5)《周易注疏剩本》一卷,民国十一年太仓唐文治刻本。民国十三年施肇曾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不分卷,与《周易故训订》合订。

(6)《易释》,不分卷,清手稿本,2册,开本37.7/30厘米。宁波天一阁藏书楼藏,编号:善50。

(7)《十翼后录》,二十四卷本,清抄定本,10册,开本19.7/22.2,国家图书馆藏。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据该稿本影印。又七卷,清手稿本,开本13.5/24.5厘米。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十册两函装,2008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8)《礼说》六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9)《礼说略》三卷,清光绪十四年南菁讲舍刻本,清光绪十五年上海蜚英馆刻本。

(10)《礼书通故》(一名《经礼通诂》)五十卷,清光绪十九年黄氏试馆本,重校后印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2007年中华书局王文锦点校本。

(11)《五礼异义》,不分卷。清手稿本,1册,开本22/13cm。宁波天一阁藏书楼藏,编号:善182。

(12)《尚书讲义》,清光绪二十一年南菁讲舍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13)《军礼司马法考征》二卷,清光绪十八年黄氏试馆刻本。

(14)《史说略》四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

(15)《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六十卷,清光绪九年浙江书局刻本,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2004年中华书局顾吉辰点校本。

(16)《晏子春秋校勘记》二卷,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据平津馆本校刻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光绪二十三年文瑞楼据平津馆本铅印本。上海扫叶山房民国十二年石印本。中华书局民国间铅印本。

(17)《定海厅志》三十卷,光绪十一年刊本,1993年上海书店《中国地方志集成》影印。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柳和勇、詹亚园点校本。

(18)《意林校注》六卷,清光绪五年手稿本,2册,开本 26.1/16.5厘米。上海图书馆藏,编号T43470-71。

(19)《子叙》一卷,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

(20)《子思子辑解》七卷,清道光十六年江阴南菁书院刻本。清光绪二十二年南菁讲舍刻本,1975年台北广文书局《中国哲学思想要籍丛编》影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

(21)《儆季杂说》,清光绪元年刻本。

(22)《儆季集外文》文23篇,清光绪二十年南菁讲舍刻本。

(23)《先考明经公行略》一卷,清光绪间刻本。

(24)《儆季子粹语》二卷,清南通州王兆芳辑钞本。

3 补充考述

另,国家图书馆藏《易传通解初稿》稿本四册,署黄式三撰。其索书号08752,已提入善本库,并复制胶片。此误。据王逸明先生查考后告知,其实为黄式三弟子成怀峤所著。又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称黄以周著有“《榕坛问业》,台湾有影印本,二册”[4],亦误。《榕坛问业》为明末黄道周(1585—1646)的著作,有1995年台北广文书局《中国哲学思想要籍丛编》影印本,与黄以周无关。

据《中国丛书综录》[5]、萧一山《清代学者生卒及著述表》[6]、顾颉刚《清代著述考(稿本)》[7]、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王逸明《定海黄式三黄以周年谱》[8]等考录,黄式三还有《炳烛录》二卷、《郑君粹言》(一名《汉郑君粹言》)一卷、《朱吕问答》一卷、《广韵部略》十七卷、《音摄考略》一卷、《切音考略》一卷、《古体诗》一卷、《诗丛说》一卷、《诗传笺考》二卷、《诗序说通》一卷(或二卷);黄以周还有《唐本说文真伪辨》一卷、《黄帝内经集注》九卷、《经训类编》三卷、《纂经室尚书讲义读本》、《读书小记》、《古文世本》、《唐诗约选》二册,均未见。《儆居集》卷五有《〈炳烛录〉自叙》、《汉郑君〈粹言〉叙》。

[1](清)赵尔巽.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520.

[2](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27.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87.

[4]洪焕椿.定海黄以周的经学著作[M].浙江文献丛考[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251.

[5]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萧一山.清代学者生卒及著述表[M].北京:北平中华印书局,1931.

[7]顾颉刚.清代著述考(稿本)[A].顾颉刚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2010.

[8]王逸明.定海黄式三黄以周年谱[A].新编清人年谱稿三种[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On existing editions of writings of Huang Shisan and Huang Yizhou in Late Qing Dynasty

HAN Lan,ZHANG Nie
(Zhejiang Uniy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0023,China)

Huang Shisan and Huang Yizhou,father and son,were from Dinghai,Zhejiang Province.Both of them were well known scholars in the academic world of late Qing Dynasty.At present,there are 39 published books and manuscripts respectively collected in China National Library,Shanghai Library and Tianyi Chamber Library in Ningbo,and so on,totaling more than 6 million characters.These writings are marked by both inheritance and integration,but also full of originality and new ideas,which are of great academic value.The investigation and permutation of them are naturally conducive to the study of both the Huang's learning and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late Qing Dynasty.

Huang Shisan;Huang Yizhou;literature;edition

G256.22

E

1006-1525(2013)02-0076-03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20010)

韩岚,女,副研究馆员。

2012-10-08

(编辑:王靖雯)

猜你喜欢

定海黄氏影印
百年黄氏,传续经典
狐生子
定海工业园:整治电镀行业 保护绿水青山
黄氏家风警世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神行定海山 畅享好空气
乾隆与黄氏响声丸
癌患者
三总兵血战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