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叙事的“认同”修辞功能
——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参选演说分析

2013-03-22袁影蒋严

当代修辞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梁振英伯克认同

袁影 蒋严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香港九龙)

提 要 叙事的功能性已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叙事的“认同”修辞功能还未获得系统探讨。本文借助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思·伯克的“认同”理论,围绕其同情、对立、模糊三种内容认同以及规约、重复和递进三种形式认同,分析了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2011年11月27日的参选演说。研究发现:此篇讲稿虽然主要为施政纲领,但赢得受众的却是安插在适当位置的几则精悍叙事;这些叙事实现了各种内容认同和形式认同。本文因此得出叙事是实现“认同”修辞功能的一种综合而又十分微妙的方法,如果运用适时、适度,将获得理想的修辞效果。

叙事的功能已受到许多叙事学者与修辞学家的关注,但迄今还鲜有研究者对叙事的“认同”修辞功能进行系统探讨。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思·伯克(Kenneth Burke)虽然在多部著述中深入考察了言说者与受众进行“认同”(Identification)的诸多内容策略(同情认同、对立认同、模糊认同)与形式策略(规约形式、重复形式、递进形式),然而他并未专门探讨过叙事的认同修辞功能。当代修辞批评者索尼娅·福斯(Sonja Foss)与罗伯特·罗兰(Robert Rowland)虽然分别在《修辞批评:探索与实践》(2004)一书和《叙事视角》(2005)一文中论及叙事的修辞功能主要在于叙事是否关及受众的基本价值观与需求、是否产生了认同等,但他们并未详述这些功能,与伯克的相关理论也只进行了十分简略的联系。①我国学者邓志勇在《叙事修辞批评:理论、哲学假定和方法》(2012)一文中论及叙事的修辞功能有:诱导功能、论题建构功能、认知功能和现实建构功能,但未阐述认同功能。本文尝试对叙事的“认同”修辞功能作一较为系统的实证性探研,以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2011年11月27日的参选演说为实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伯克的“认同”修辞理论

美国思想家伯克是西方公认的20世纪贡献最为卓著的修辞学家。他一生研究兴趣广泛,在文学、哲学、修辞学等多个领域著书立说,但其学术产生最深影响的领域则是修辞学。他的《动机语法学》、《动机修辞学》、《宗教修辞学》、《语言是象征行动》等都是修辞理论的力作,并为该领域提供了诸多新概念,如“认同”(Identification)、“戏剧五元”(Dramatic Pentad)、“辞屏”(Terministic Screen)等。其中“认同”(也译为“同一”)是贯穿于他整个修辞学体系的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也被视为西方当代新修辞学异于古典修辞学的关键所在。

关于认同,伯克在多种著述中论及,但对此概念的集中研究体现在《动机修辞学》这部代表作中。该书对这一术语的含义、功能、哲学基础、体现类型与应用分析作了深入研究,成为理解此概念的必读书籍,限于篇幅,以下聚焦于“认同”的界定和体现类型。

1.何为认同?

伯克有关“认同”含义的最具代表性的表述一般认为是在《动机修辞学》第二部分(共三部分)的第二篇文章中。该文即以此概念(Identification)命名,其中的第三段最为核心:

只有当你能够讲对方的语言,在言说、姿势、音调、语序、形象、态度、想法方面认同于他的方式时,才可能说服他……无疑,修辞者可能需要在某一方面改变受众的观点,然而只有在接受对方的其他观点时才能获得成功。修辞者需要借助这些观点,使其成为一个支点,以推动受众改变另外一些观点。(Burke 1969:55-56)

伯克对认同的阐释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的说服策略:先欣赏对方、赞同对方,然后将其引向自己的结论。事实上古今中外许多论辩高手都有意无意地践行了认同的基本规则,但鲜有象伯克这样对此作系统深入的考察。他不仅对此概念进行了哲学思辨,使之具有形而上的高度,还总结了实现认同的具体策略,因而使这一概念具有了结构性和可操作性,方便直接用于改善交流或进行修辞批评分析。

2.如何实现认同?

关于认同的实现方法,伯克在《动机修辞学》、《戏剧主义及其发展》、《语言是象征行动》等多部著述中论及,但较为分散。根据乔治·切尼(George Cheney)《认同修辞与机构交流研究》(1983)、索尼娅·福斯等《当代视角下的修辞学》(1985)、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2011)与鞠玉梅《社会认知修辞学》(2011)的相关总结,伯克的“认同”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组成。内容同一策略中又可分为“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模糊认同”,形式认同策略则主要有“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

内容中的“同情认同”(Identification by Sympathy)是指修辞者与受众在态度、思想、价值观等方面相似或相同。伯克在《动机修辞学》的《认同与同体》一文中举有一例,“A与同事B不完全相同,但只要他们的志趣相投,A就与B取得了认同。即便两人的志趣并不一致,而如果A假设或信以为两人志同道合,他也能实现与B的同一。”(Burke1969:20)此种认同应是人们在说服或影响他人过程中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对立认同”(Identification by Antithesis)主要是指原本对立的双方因为拥有共同的敌人或需要面对并合力解决共同的问题而取得相互的认同,如美国和前苏联两个意识形态相对的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对抗共同的敌人德国,而暂时放弃前嫌联合在了一起(Foss et al.1985:159)。“模糊认同”(Identification by Inaccuracy)属于一种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实现的认同。这类认同可以通过“我们”(We)、“大家”(All)、“人人”(Everyone)等将修辞者与受众模糊同一在一起的言语来实现,也可以采用易为受众欣赏的形象、姿势、声调等非言语或副言语手段来获得。伯克本人举了泛称“我们”在取得无意识微妙认同中的作用;福斯(Foss et al.1985:159)等则举了一个非言语的例子:购买万宝路香烟者可能会无意识中将自己与烟盒上的潇洒男子形象同一起来。此种认同的无意识,本文认为,主要应指受众方;修辞方(尤其经验丰富者)则往往会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策略来获取对方的模糊认同。

内容的认同往往需要通过形式的认同来获得或加强。关于修辞形式的认同作用,伯克首先在《动机修辞学》中阐述了一些修辞格(Tropes and Figures)在吸引听众参与完善的过程中,经由“形式层面的认同进而引发了对作为信念的命题的认同”(Burke1969:59),他举了古今言说中运用对照(Antithesis)、层进(Climax)、重复(Repetition)等辞格以实现与听众同一的典型例证。之后在《语言是象征行动》中伯克又归纳了三种易使作者与读者相互认同的形式②。其中,“规约形式”(Conventional Form)“指在遇到一部作品前对某种形式的期待”(鞠玉梅2011:84)。此处的某种形式可以指某一文类的总体形式,如散文、诗歌、小说、演讲、学术论文等各自的常规形态,也可以指某一文类的局部性标志特征,例如合唱是雅典悲剧中常受观众期待的形式。“重复形式”(Repetitive Form),指用不同的形式(如各种叙事)来重复呈现某一特征(如某个价值观)。“递进形式”(Progressive Form)则为引导受众期待和接受某一结局或事态发展的形式,通常体现为从大小前提到结论的三段论递进形式或从量变到质变的质量递进形式(邓志勇2011:51)。在以下对梁振英参选演说的认同策略分析中,我们将对各种内容认同和形式认同进行实例说明。

任何的分类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相关的复杂现象,并且都是在一定的逻辑维度中所做出的;因此,在不同维度的观照下,我们又可以命名一些其他类型的认同。本文发现,为赢得受众,修辞者还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已为整个人类所内化的古老而亲切的叙事形式来实现;并且叙事可以将内容认同与形式认同结合得天衣无缝,是一种自然而又十分微妙的同一修辞策略。伯克虽然在其名篇《文学形式的哲学》中研究了“文学如何成为产生认同的媒介”(Wolin2001:179),文学作品无疑是一种主要的叙事形式;然而,非文学作品中也大量存在各种叙事,当代的叙事范畴还包括许多其他类型的叙事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文学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叙事这一更为深层的认同产生媒介。

二、叙事与修辞

“叙事”(Narrative)的定义如“修辞”的定义一样众说纷纭。本文采用美国叙事学家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广为引用的《叙述学词典》修订版中的界定。该词条认为,叙事,简言之,是“由一个、两个或数个叙述者向一个、两个或数个受叙者传达一个或更多真实或虚构事件的表述”(杰拉德·普林斯2011:136)。此定义甚是清楚,其中可提炼出四个基本要素:叙述者、受叙者、事件与目的(为“传达”所蕴涵),但“事件”(Event)在叙事学中也是一个关键术语,与普通的理解有一定差异,普林斯将其界定为:“在话语中,以做(Do)或发生(Happen)的模式,由变化过程陈述显示的状态变化。”(同上:66)理解“事件”的关键在于状态变化,并且此概念还蕴涵了场景和人物,因此,为方便对语篇中所含叙事的确认,我们可将叙事的基本要素扩展为:叙述者、受叙者、场景(主要为时空)、人物、事件(主要由行动造成的状态变化)与目的/主题。而叙事的形式则多种多样,除了小说外,《叙述学词典》中还提到历史、史诗、神话、新闻报道等(同上:137),这些形式基本上都属于通篇叙事型,它们是较为典型的叙事作品;但叙事也可以以元素的形式穿插于一般认为是非叙事性的语篇中③,如演讲和学术语篇,虽然以阐明观点为宗旨,却往往会借助各种简短叙事作为例证,同时也起到了诱导、娱悦受众等修辞目的。

修辞学中对叙事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有关“布局安排”(Arrangement)的论述中就已经涉及,但亚氏认为与法庭演说和典礼演说相比,“政治演说中叙述的机会很少”(Aristotle1954:210),此观点已受到当代相关研究成果的挑战,本文中的参选演说亦是充分运用叙事的一个范例。对叙事首先进行系统研究的修辞学家可能是美国的沃尔特·费希尔(Walter Fisher)。1984年费希尔在《作为人类交际范式的叙事》一文中提出了引发热议的“叙事范式”(Narrative Paradigm)这一合成概念,并指出了其五大预设:人在本质上是故事讲述者;在交流时的叙事方式是提供“好理由”;“好理由”是建立在符合历史、文化等的认识上的;理性是由作为叙事者的人的性质所决定的;世界是由故事构成,而我们必须从中选择以获得美好的生活。(Fisher2005:247)在《作为叙事的人类交际》(1987)中,他进一步明确了叙事理性具有两个核心成分,即“叙事可能性”(Narrative Probability,指叙事连贯性)与“叙事忠实性”(Narrative Fidelity,叙事可靠性),并认为前者是评价叙事优劣的关键标准。此书中他将叙事连贯性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结构连贯性,内容连贯性,性格连贯性。而考察后者他认为应围绕如下问题:“叙事是否为我们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动提供了可靠的指导?……叙事的中心结论是否可作为自己生活的可靠或理想指南?”(Fisher1987:175-176)

费希尔的叙事范式推动了叙事修辞批评的发展,在其叙事可能性和叙事忠实性基础之上,福斯《修辞批评:探索与实践》(2004)及罗兰《叙事视角》(2005)分别推出了更为具体的叙事修辞批评模式,成功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电影、新闻报道、小组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叙事话语。他们的模式大体围绕叙事形式确认(针对非传统叙事)与叙事功能分析,其功能分析则在于观察:叙事是否关及受众的基本价值观与需求或是否体现和倡导了理想的价值观,叙事是否振奋了受众,是否产生了认同,等等。罗兰虽然在功能分析中提到了“认同”,但他只与伯克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略的联系,并未论及其具体的内容认同或形式认同手段。以下本文将通过对新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参选演说辞的分析,具体阐述叙事的修辞认同功能。

三、梁振英参选演说的叙事认同策略

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3月香港进入了行政长官选举的激烈角逐,数个候选人中梁振英和唐英年的优势较为明显,他们同在湾仔会展中心发表的竞选演说受到了普遍关注。11月27日梁率先作了《由心出发,稳中求变》的参选演说④,主要围绕坚毅精神的理念和稳中求变的施政纲领展开,广受好评。而打动观众或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是演说中穿插的几则感人故事,尤其是那则关于其裹脚妈妈辛劳打拼的故事。该演说共2423个字,根据前述叙事的六个基本要素(叙述者、受叙者、场景、人物、事件与主题),至少有以下五则较为典型的叙事⑤:

(1)写这篇宣言的时候,我想起已经过世的妈妈。很多人知道,我爸爸是清水衙门的警察,一家人在1960年代穿胶花买楼,但大家不知道,我妈妈是扎脚妇女。我扎脚的妈妈,扎住几十磅胶花,来回走20多分钟路到山寨厂的情景,令我毕生难忘。小学时候,我就每天扎着胶花陪妈妈走这段路。妈妈用坚强的意志为我们三姐弟,辛劳打拼。成长的经历,令我深刻体会到:人穷志不短,香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爬上来,成为国际一流城市。

这篇位于演讲开头的叙事,场景为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梁振英小学时;主要人物是妈妈,主要配角是作者本人,其他配角为爸爸和姐弟;主要事件即每天陪着裹脚的母亲步行20多分钟运送几十磅塑料花的奋斗历程;主题即“人穷志不短”或“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础”这一普世人生理念。叙述者(梁振英)通过这则亲切感人的家庭故事即刻拉近了他与受叙者(主要为香港大众)的距离,并通过所揭示的共有人生观,十分有效地实现了与目标受众的“同情认同”。

(2)当然,今日香港的生活已经大有改善,但社会仍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需要迫切面对和解决。过去几年,我经常落区,探访社会各阶层的市民,听他们讲生活问题,和对政府施政的意见、建议和期望。只要有一张凳,只要你肯讲,我就肯听。我非常感谢市民大众的真心说话。无论是商店老板、中产家庭、基层工友、退休长者、青年学生,抑或少数族裔,你们的心声很清楚:部分人对香港不明朗的前景感到困惑迷失,不敢憧憬,少了希望。他们的说话,令我一次又一次反思。

这则紧随其后的叙事,其场景换为今日的香港;主要人物则是叙述者梁振英本人,次要人物是各阶层的市民大众;事件即梁过去几年在基层的虚心探访;主题为“我”了解并重视市民的心声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段的生动叙述旨在表明,以“我”为代表的政府和各阶层民众所面临的是共同的敌人,即香港的各种社会问题。对照前述伯克的三大内容认同策略,这则叙事可归属于“对立认同”。

(3)从1984年中英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开始,我参与和见证了香港回归整个过程的工作,在长达15年的过渡期中,香港社会曾经出现过不安,但我们凭着克服困难的斗志,顺利回归。我深信,香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除了国家的支持,靠的就是香港人的意志和承担。我相信,只要香港以坚毅精神面对未来,香港人一定能够携手克服任何挑战。

该段的叙事性较前两段弱一些,但我们仍然可以提取出其中的叙事要素。场景为香港回归整个过程及回归后迄今“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主要人物是香港人或我们,次要人物是我(作为施事者只出现了一次);主要事件是靠港人的意志和承担,香港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次要事件是我参与和见证了香港回归整个过程的工作;主题是以坚毅精神面对未来,香港人一定能够携手克服任何挑战。根据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及主题,这则叙事颂扬的是港人的坚毅精神(与第一则呼应),使得每一个当地的受叙者不自觉地或无意识地欣然认同于此共有人生观,巧妙地融合了伯克所阐述的“同情认同”与“模糊认同”。

(4)4年前,专业联盟举办专业事务所见习计划,参加过的一位天水围中五学生,在分享会上说:“我跟大律师做见习,最大的体会是:他是人,我也是人,他做到的,只要我努力,我也可以做到。”

当时,我心里想:我们要的香港,就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香港。香港精神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此则叙事出现在全文近结束的部分,呈现方式与其它的几则不同,用到了直接引语与内心独白,因而显得尤为生动。场景为4年前专业联盟举办的专业事务所见习计划;主要人物是一位天水围中五学生,次要人物是大律师及梁振英本人;事件是这位学生的励志分享发言;主题则为重复了三遍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香港精神。叙述者通过与代表普通市民的主要人物在人生理念上的认同,进而再次实现了与其目标受叙者的“同情认同”。

(5)我走向今日宣布参选的每一步,都有如我扎脚妈妈走过的路,标志着我对理想的追求。我相信每一位香港人都能够延续上一代的坚毅精神,凭意志和努力迈向目标。香港需要新希望、新气象,需要价值观和理念,需要有效领导,需要稳中求变。香港需要我们,希望700万香港人,能够齐心,一意,撑香港。

这则出现在全文结尾的叙事巧妙地综合了“同情认同”与“模糊认同”。演说者先将自己的参选与扎脚妈妈为代表的上一代的坚毅精神相同一,再通过“每一位香港人”、“我们”、“700万香港人”这些泛称,将自己与所有港人模糊地同一在了一起,最终发出此次演讲的总主旨:“希望700万香港人,能够齐心,一意,撑香港。”亦即希望大家能够都来支持演说者,因为他崇尚并拥有香港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理念(坚毅精神),并能够进行有效领导,实现所需要的稳中求变(其施政纲领之核心)。

以上分析围绕此篇演说中的叙事与伯克的三个内容认同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叙事是实现三种内容认同策略的有效手段,与同情认同的关系尤为密切。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叙事与三种形式认同也不无联系。五个叙事中,三个出现在开头部分,两个出现在结尾,这是观众通常对演说的情感诉诸所期待的位置,符合认同中的“规约形式”。而五则叙事中四则(第2则除外)通过不同的故事来反复揭示“坚毅精神”这一人生态度,属于典型的“重复形式”。伯克形式认同中的“递进认同”体现为三段论递进形式与质量递进形式。最后一则叙事中“我相信每一位香港人都能够延续上一代的坚毅精神,凭意志和努力迈向目标。”就是建立在之前三则相关叙事中个人的、集体的、老一辈的与年青一代的坚毅精神之上,由量变到质变(每一位香港人)的递进形式。而结尾中的“香港需要价值观和理念,需要有效领导,需要稳中求变”可视为大前提,从五则叙事中我们可提炼出小前提:“我崇尚坚毅精神、能够进行有效领导(探访了解民声和参与香港回归)并且提倡稳中求变”,并进而推导出该修辞三段论⑥的隐含结论:“香港需要我这样的行政长官。”由此,我们得出叙事不仅可以实现伯克的三种内容认同,还可以成为其三种形式认同的基础。

此篇演说精心选择了这些看似孤立却基本服务于同一主题的故事:坚毅精神乃成功之保障。而且以精悍的长度、准确的焦点,投放在适合的位置,与施政纲领相映衬,既为纲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又避免了此类演说的直白、单调与沉重。在深深打动观众的同时,与他们实现了有效互动与认同。一位香港资深政治评论员指出,梁作了一个感人的参选演说,通过突出他的草根背景成功地获得了普通市民的认同。一位选举委员会成员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评论道,当梁振英说到自己的背景时,相信许多人与他一样深受感动,那个故事为梁赢得了不少额外的好评。⑦而香港著名时政专栏作家张志刚于《东方日报》发表的《情辞并茂无懈可击》⑧中则写到:“周日下午,在家看梁振英宣布参选的直播,听完梁先生的参选宣言之后,评语是情辞并茂、无懈可击。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这大概是我听过的最佳演说。”从受众各方面的反应来看,此篇演讲获得了巨大成功。毋庸置疑,几则针对香港民众的认同叙事功不可没。

四、结 语

通过分析香港新任特首梁振英的参选演说,我们发现此篇讲稿虽然主要关及施政纲领,但是打动受众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其中穿插的几则精悍叙事。与伯克的三种形式认同相联系,我们发现演说中的叙事片段可以同时满足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而在内容的认同方面,除了容易建立与受众共享价值观的同情认同以外,也能够达成对付共同敌人或共同问题的对立认同,还可以促使受众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与叙事中的泛称或所树立的形象进行模糊认同。由此,我们得出叙事是实现认同修辞功能的一种综合而又十分微妙的方法;如果运用适时或投放在语篇中的适合位置,并且用得适度,既简要又不失关键细节,言说者易成功赢得受众从而获取理想的修辞效果。

注 释

②因笔者没有该书,关于伯克的这三种形式认同综合参考了邓志勇(2011:51-52)与鞠玉梅(2011:84-85)的相关阐述。

③参见James Jasinsk《i当代修辞研究中的核心概念》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1)中“叙事”词条下有关叙事在公众话语中的三种表现形式,作为元素的存在是其中的第二种。

④唐英年于12月19日以相近的长度发表了“明天在你我”的参选演说,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中亦不乏生动的叙事,限于篇幅在此不作分析。

⑤以下叙事片段取自《明报》2011年11月28日发布的全文,原来的繁体转换成了简体。

⑥关于修辞三段论的特征与形式,参见袁影、蒋严《修辞三段论与寓义的语用推导》(《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⑦见香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 于2011年11月28日发表的Phila Siu《触动基层的演说》(Speech Hits the Grassroots Spot)。政治评论员名为James Sung Lap-kung,选举委员名为Bernard Charnwut Chan。⑧见http://www.cyforhongkong.org/cyhk/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2012年7月16日访问)。该网站上介绍此文的锺思扬评论(2011年12月3日11:32:08)说:“很多人同张志刚先生的感受一样,可见,梁振英先生宣布参选的宣言是最佳演说。”

猜你喜欢

梁振英伯克认同
第七页 知识点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梁振英斗胆求职
梁振英斗胆求职
新高 特雷·伯克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港首梁振英的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