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

2013-03-19燕颖军尹芳秋许崇亮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12期
关键词:组训士官演练

燕颖军,尹芳秋,许崇亮,刘 辉,贺 森,刘 杰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81)

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是卫生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学员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卫生士官任职培训、预选卫生士官资格培训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对于培养卫生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提高卫勤保障水平、保障完成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07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为“总后院校百门优质课程建设立项项目”,学校对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几年来,我们以党的军事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坚持“全面建设、突出重点、发挥特色、注重质量”的课程建设思路,努力吸取军内外院校课程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教学内容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手段、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和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1 课程的作用

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是战(创)伤伤员分级救治的起点,是伤员救治过程中的首次急救,是组织战(现)场伤员急救的关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对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掌握的多少、运用的好坏、熟练的程度、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伤员救治的质量。战(现)场急救在部队卫勤保障活动中占居首要位置,发挥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急救及时、准确、有效,将有利于降低阵亡率、伤死率和伤残率,可提高救治率、治愈率和归队率;有利于鼓舞部队官兵士气,维护部队战斗力;有利于促进我军军事医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2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本着“贴近部队、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的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整合,确立了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军事技能、增强体质体能、锤炼优良作风、提高组训能力“六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一是将专业技能、军事技能和组训能力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全面提高卫生士官岗位任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增加课程内容,包括特殊类型战(创)伤现场急救、不同部位特殊战(创)伤现场急救、不同环境战(创)伤现场急救和特殊武器损伤战(现)场防护技术等。培养学员掌握特殊类型、不同部位、不同环境和特殊武器损伤的战(现)场急救措施与方法,以满足不同战区和军兵种学员的岗位需求,还增设了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综合连贯作业与演练,培养学员掌握综合连贯作业与演练程序及动作和组训方法。三是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卫勤演练、部队实习“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练、做”四合一的教学过程。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订并严格执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一是提升学历层次。几年来,有3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人已取得相应学位回到了工作岗位。二是坚持部队代职见习。先后已有8人到部队代职见习,多人参加部队演练、演习,1人作为联合国军事观察员赴黎巴嫩执行任务。三是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我们把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作为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先导,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加深对卫生士官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建立了教员培训、交流和深造制度。采取岗前培训、以师带徒、在职学习、专题进修、代职见习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员的任教能力。目前,部分青年教员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3 探索多种教学方式

一是在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课程教学中,每堂课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员轮流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个人防护器材使用等组训。学员每3人为一组,1人组训、1人受训、1人模拟伤员,之后进行“角色互换、轮流组训”,以达到最佳训练时效。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培养组训能力,两者必须合理安排,相互融合才能提高训练效果[1]。二是“四会”一体化教学。按照“四会”教练法的要求,将战救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于“四会”一体化教学中,突出以学员练习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理念。三是“示范式”教学。(1)在各学员队卫勤实践课开始前,根据各学员队人员情况,每队选拔责任心强、领悟快、动手能力强、军事基础较好的部分学员,由卫勤教研室利用自习课或课外时间组织分组分项强化训练,训练内容为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后由教研室统一测评,优中选优,由6~8人组成示范班。(2)教学练习时由教员宣布作业提要,每个训练问题按理论讲解或理论提示→示范操作→组织练习→小结讲评的程序实施。教员在讲到技能内容时,要讲解动作的步骤、方法和要点,示范班学员同步进行演示。演示之前,要交代演示目的,向学员提出要求,让学员带着问题去观看,教员要结合动作的特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然后分组组织练习,将示范班学员分配到各组,协助教员组织训练。(3)示范班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训练质量,节省了教学时间,调动了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培养了学员的组训能力[2]。

2.4 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改革了实践课的教学方式。实践课开展了“组训式”、“示范式”等教学方式。二是完善了教学性卫勤综合演练模式。提出了教学性卫勤综合演练的概念,对卫生士官教学性卫勤综合演练的准备、实施、演练内容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三是开展了专业技能竞赛。每学期学员在临床实习前,各专业集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比武,将战(现)场急救与防护课目列入比武项目,通过训练和比武,学员的战(现)场急救与防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四是规范了岗位实习内容。实习大纲明确要求,学员实习期间要组织部队官兵进行战(现)场急救训练,并规定了组训方式、内容和考核标准。

2.5 改善课程教学条件

一是健全教材建设。编写的《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被确立为“总后院校百部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并已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双百计划”审核验收;编写的《战(创)伤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已公开出版发行;拍摄的《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已用于教学训练;编写的《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训练指导》、《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组训教案》为培养学员战救技能和组训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完善教学装备、器材建设。按照“四个一体”的标准开展建设,即“四联一体”,就是针对课程的培养对象、岗位特点和部队卫生工作保障要求,按照陆军、海军、空军、二炮等军兵种卫生工作保障要求和基本卫生装备的配备标准,以配备品种、数量齐全的通用基本卫生装备为主,辅助配备部分专用的军兵种常用卫生装备、器材,以满足对不同军兵种卫生专业士兵培训的要求,增强装备使用的适应性;“四与一体”,就是与部队卫生机构列装装备的周期同步,与部队各级卫生机构所配备的品量、标准一致,与部队卫生机构所配备的野战卫生装备存放条件、规定一致,与部队卫生机构所配备的野战卫生装备适用范围、保障任务衔接,增强装备与部队的一致性;“四有一体”,就是野战卫生装备有管理规定,有专用场所,有专人管理,有统一的装箱单、规范的品量表和明细的管理账,增强装备管理的规范性;“四能一体”,就是既能保障不同类型的卫生专业士官培训,又能适应各军兵种卫生专业士官教学训练,满足课程教学、野营拉练和教学演练,完成多样化的卫勤保障任务,增强装备使用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场地建设。近几年,学校投资数百万元,建立了野战卫生装备室、模拟野战救护练习室、战(现)场急救技能组训专修室等室内训练场所;改建了战(现)场急救综合模拟教学训练场,使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课程在教学、训练、比武、演练、考核等方面更加贴近实战。四是开展信息化教学建设。建成了战(现)场急救与防护技术网络课程和试题库。网络课程为学员提供了网上学习的信息资源库,汇集了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大量信息资源,开设了知识交流、电子教材、资料浏览、远程考试、批改作业、网上答疑等栏目,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满足了学员的自主化学习和教员的分类指导。

3 课程建设成效

一是教员授课能力显著提升。近几年,学校教学督导组课堂授课的主讲教员全部在B级以上,教学双向测评均名列前茅。二是学员战(现)场急救课程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在各专业、各期课程考核中,优良率达到了95%以上。2010年在军队院校教学工作评价中,多名专家考查了我校战(现)场急救教学模式,并抽测了40名学员进行战(现)场急救组训,优良率达到100%。三是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近几年,我校获得军队级、院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文章20多篇。四是部队评价高。通过基层部队调研及信息反馈显示,我校毕业学员在军兵种、军区、集团军、师等各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多人名列前茅,尤其在组织官兵自救互救训练中发挥出色,受到了基层部队广大官兵的欢迎和较高评价。

军校课程建设是衡量一所院校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尺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范畴[3]。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能力,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燕颖军,张宇辉,支国成,等.培养卫生士官学员组训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6A):115-116.

[2]燕颖军,尹芳秋,吴继军,等.卫勤实践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医学信息,2012,23(12):4712-4713.

[3]董会瑜.现代军校教育学教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组训士官演练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未雨绸缪演练忙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
95式自动步枪精度射击的组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