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2013-03-19胡怀翠
胡怀翠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120)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卫生职业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随之而来的便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以前的“包分配”到“双向选择”,学生就业压力猛增。如何指导学生就业已成为各高校的首要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指导学生就业。
1 就业指导的概念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1 就业指导的概念
就业指导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就业指导,是给要求就业的劳动者传递就业信息,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广义的就业指导,则包括预测要求就业的劳动力资源,社会需求量,汇集、传递就业信息,培养劳动技能,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
1.2 就业指导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当前,就业指导水平在我国各高校参差不齐,仍有很多高校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即使设置了就业指导部门,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在实际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尽如人意,成效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2.1 扩招背景下,低就业率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难度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毕业人数逐年攀升,而就业岗位却相应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即意味着失业。扩招背景下,大学的师资及专业设置存在问题,专业趋同,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造成很多专业人数饱和,而有些专业根本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存在与市场“脱钩”的现象,低就业率本身就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挑战。
1.2.2 学校不重视,师资队伍不专业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课程单一,只重视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教学,没有及时对当年的就业市场进行调研,就业指导课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授课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
1.2.3 学生就业自信心不够,觉得受学历歧视 医学类学习成本高,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大,许多学生往往在就业时好高骛远,非大城市不去。对于医学类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就业方向主要是基层,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而大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学历至少在本科及以上。因此,对于医学类大专学生来说,很难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加之专业的特殊性,医学院校学生只能毕业从事相关工作一年后考取助理医师或相关的执业资格证,这就使其就业面变得更窄,加之很多学生在工作后毅力不够,从而放弃了报考相关执业资格证的机会,导致其不能在医疗行业中立足。
2 应对策略
2.1 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在西方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专业化、职业化。在我国,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凸显。高职高专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要针对这一特点建设更为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通过选拔考核,建设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另外,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定期进行岗位培训、社会调研,与时俱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
2.2 学校、用人单位、政府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紧密联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通过学校、用人单位及政府职能部门三位一体的平台,学校能更广泛地获取就业信息,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从学校行政部门到各个教研室,一切都应以学生就业为首要任务。医学类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及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因此,从大一一进校就应该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降低自身期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并鼓励大学生创业。建立从学生进校直至毕业的全方位、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课也应从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对学生讲授面试技巧、相关法律、传达就业信息等。同时,学校还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3 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培训
医学类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型、操作型人才,为提高毕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应狠抓教学管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多举办技能大赛,巩固理论知识;经常让学生进入学校的实习基地进行“实战演习”;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医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的操作技术水平,使其就业时更有竞争力。
2.4 建立就业指导培训的反馈机制
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的评价方式和方法,调查已就业学生的工作情况,广泛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建立学生及用人单位的评价体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向在校学生传授就业经验和心得体会;完善就业指导网站,建立论坛,方便在校学生与往届毕业生互动交流。反馈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过程及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 结语
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就业是判断教育有无成效的试金石,只有考虑到这个出口,才可以判断教育培养过程是否合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医学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我国基层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1]刘轶群,张志宏.基于行业发展的医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