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玻璃纤维桩结合牙本质肩领修复上前牙缺损的临床研究

2013-02-19冯巧肩张绍球区玉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佛山528211

吉林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牙本质抗折患牙

冯巧肩,张绍球,区玉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佛山 528211)

玻璃纤维桩由于具有良好的美学和机械性能,已越来越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近年来笔者对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的130颗缺损上前牙,以玻璃纤维桩及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进行修复,经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92例患者的130颗上前牙牙体缺损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50例,年龄18~57岁,上中切牙57颗,上侧切牙43颗,上尖牙30颗。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牙的临床冠龈上高度≥2 mm;②牙体缺损符合桩核冠修复的适应证;③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④X片显示根管根充完善,根尖周和牙周膜间隙无慢性炎性反应病变;⑤咬合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18岁以下青少年;②有明显的根尖周感染和临床症状,瘘管口未闭合者;③严重的根尖吸收,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以上者;④根管壁有侧穿,咬牙合紧、深覆牙合,和牙根不足者。

1.2 材料:D.T.LIGHT-POST纤维桩系统和根管预备钻系列(Biseo,美国),IPS e.max press 铸瓷全冠、排龈线、硅橡胶(DMG,德国)和超硬石膏粉等。

1.3 治疗方法:术前拍X线片检查,以确保患牙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根尖周无慢性炎性反应病变。并根据X线片估计根管的长度、根管的粗细和方向,选择相应规格的根管预备引导钻针和成形钻,按照桩核冠根管预备的一般原则进行根管预备,预备的深度为根管长度的2/3~3/4或桩的长度与冠的长度一致,横径为牙体横径的1/3,根尖部留有3~4 mm的牙胶充填物以维持根尖封闭。患牙龈上的牙体组织保留至少有2 mm高度,形成牙本质肩领。

选择合适直径的玻璃纤维桩插入根管内试桩,桩的冠部长度由咬合和最终修复体情况来决定,用金刚砂车针切割过长纤维桩部分;使用30%的磷酸对剩余牙体组织及根管内牙本质进行约30 s酸蚀处理,反复冲洗,用吸水纸尖吸出多余的水分并吹干;在玻璃纤维桩表面涂布One-Step粘结剂,光固化10 s;在根管和残余的龈上牙体组织的表面涂布One-Step粘结剂,吸去多余的粘结剂,光固化20 s;然后用注射器把DUO-LINK双固化树脂水门汀注入根管内,将玻璃纤维桩放入根管内并保持一定压力,光固化40 s;粘固完成5min后,在纤维桩和剩余牙体组织表面堆筑Light-Core高强度双固化复合树脂,形成核的外形,各个面光照固化40 s。树脂桩核制作完成后,按全瓷冠牙体预备的要求常规备牙,上排龈线、硅橡胶取模、灌注石膏模型,以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修复。让患者在修复后的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复诊,观察修复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修复后的6、12、18和24个月,患者复诊进行仔细的口腔检查,检查者为另一位口腔科医师,通过X线片检查评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并且详细记录。疗效评定标准是桩冠无松动、移位、脱落或折断;牙龈无变色、颜色与相邻牙牙龈一致,无炎性反应;X线片显示根尖周及牙周膜间隙无慢性炎性反应;则为成功。项内有一项不符合者视为失败。

2 结果

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92例患者130颗牙修复体中,127颗牙修复体完好,达到标准,成功率为97.69%。2颗患牙桩核松动,1颗患牙为桩核脱落,失败率为2.31%,均去除后纤维桩重新修复。

3 讨论

上前牙的大面积缺损,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以往多主要采用高强度铸造桩核修复,容易增加牙根折裂和粘结破坏的可能[1]。纤维加强材料制作的桩核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美学和机械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口腔医生所采用。玻璃纤维桩主要有以下优点:①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和支持力;②具有耐腐蚀、抗疲劳、高透明度、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③玻璃纤维桩的弹性模量在15~18 Gpa之间,可以有效地传递与分散应力,防止应力集中造成的根折;④纤维桩操作简便。另外,玻璃纤维桩不同于金属桩核,一旦发生桩折断或根尖炎,纤维桩较易去除,利于再次修复和治疗[2]。

王压冲等研究发现,2.0 mm高度的牙本质肩领可以较好地提高玻璃纤维桩的抗折性[3]。侯秀娟等研究发现,玻璃纤维桩的抗折强度明显小于铸造镍铬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出在修复咀嚼力较大且无牙本质肩领的患牙时,玻璃纤维桩的选择需慎重考虑[4]。另外,当上前牙桩冠承受过高侧向咬合力时,应注意调整咬合,避免应力过大传向根尖部,否则即使有箍设计,由于应力大,还是会影响修复预后[1]。

低弹性模量使得纤维桩在修复缺损较多牙体时易弯曲,进一步会使冠发生松动,基牙继发龋等,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修复失败。在进行箍结构高度与桩长的相互关系的试验研究中发现,箍结构与牙体抗折强度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既箍结构越高,牙体抗折强度越大,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应尽最大努力设计有足够高度的箍结构。

笔者对92例患者的130颗前牙残冠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外覆全瓷冠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了为期6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其中127颗修复体完好,成功率97.69%;2颗患牙在修复1年后应纤维桩深度不够导致脱落,重新桩冠预备,加深桩的长度,再次纤维桩核修复,调磨好患牙的咬牙合关系,疗效良好;1颗为咬硬物致纤维桩断裂,去除纤维桩并行冠延长术后纤维桩核冠重新修复并调整咬合,随访观察间无再次松动、脱落。实验表明,临床上应尽量保留前牙冠部剩余牙体组织,至少留有2 mm的牙本质肩领,玻璃纤维树脂桩核修复能达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当牙体颈部的剩余牙体组织不足时,可采用冠延长术,获得足够的牙本质肩领形成足够高度的箍结构。由于本研究病例样本较小,临床应用观察时间较短,有待于更进一步的、长期的研究。

[1]张新春,陈慧芝,滕 伟,等.动态载荷下三种形式箍效应的有限元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9):1646.

[2]任 琼,余穗华,何海燕.D.T.Light Post纤维桩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08,28(3):164.

[3]王压冲,冯云枝,陈 梅.玻璃纤维桩修复不同缺损程度前牙抗折裂性能的比较[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126.

[4]侯秀娟,高 旭,杨丕山,等.两种桩核修复系统对残根抗折性能的影响.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7,8(2):133.

猜你喜欢

牙本质抗折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治疗牙本质敏感验方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熟料中矿物含量与抗折强度相关性分析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壳牙)伴多生牙1例
Single Bond Universal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牙本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根管治疗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牙根抗折性能的影响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3M Adper Prompt自酸蚀黏结剂治疗超声洁牙术后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