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小组合作效益

2013-02-01王静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求同存异学会

王静霞

【摘要】合作学习思想源远流长。如今,小组合作也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热点。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合作学习往往“误入歧途”。面对诸多小组合作的先进理念、方法,照搬照抄只是“邯郸学步”。只有合理借鉴,因材施教,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理解合作内涵;掌握合作技巧;学会“求同存异”;重视多方合作

合作是一种社会准则。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与人合作来促进社会和个体自身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一轮的素质教育的推进,合作学习也成为了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

一、历史发展:

合作学习的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在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论述,这是重视同伴在学习中作用的最早阐述。而在西方,合作学习的观念早年从英国传到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如今已经成为教学的核心观念和例行常规。许多研究表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具有其它教学流派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从浙江杭州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课题研究,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坦开展主持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北师大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性教学”,杜郎口中学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合作学习成为我国课堂教学的一大热点。从小学逐渐延伸到中学课堂,从语数外逐渐扩展到历史、科学、体育等各门学科。然而,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合作学习往往“误入歧途”。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引发了诸多质疑。

二、现状鸟瞰:

1、备课缺少合作意识

分组就是合作?在我校课堂,已经改变了以往“秧田式”的座位摆放形式,而固定为4—5人团团围坐的合作小组。相对于其它学校来讲,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措施。它旨在提醒每位上课的老师围绕合作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备课方面缺少深入的思考,甚至还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课堂,怎能焕发新的活力?

2、问题缺少合作基础

逢课就必讨论?在一些合作课堂上,不难看到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争先恐后的举手镜头。有的教师,干脆把一堂课的任务设置成若干个问题,简单地抛出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自己则在一边掐表计时,一到时间,匆忙叫停,难以达到既定的目标。这样设置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伪问题,伪讨论,课堂的含金量又有几多?

3、学生缺少合作技巧

讨论就有提高?在合作课堂,给人的一大感受就是“噪”、“乱”,学生的分贝明显提高,各组讨论形式不一。任务布置后,学生有的置之不理,有的高谈阔论,各行其是。教师往往到处“灭火”,而无济于事。或者干脆冷眼旁观,放任自流。小组交流时,或个别学生垄断发言,或“搭便车”,人云亦云。对于别人的发言,一些学生也会表现出不耐烦、不友好的情绪。缺少真正的交流,如何碰撞出新的火花?

4、评价缺少合作理念

分值决定能力?我们的合作课堂采用了加分的激励机制。课堂上,各学科老师会根据小组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加分,或者由各组组长做好相应记录。于是乎,学生就会变成“追分一族”:有加分,积极主动;错失机会,互相埋怨。各学科的老师在加分机制上的随意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功利性,这样的得分,真能衡量学生的能力吗?

其实,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这些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如何在“动”中求序,动静结合,使得课堂更加有效?反思这些现象,是合作学习理论的缺憾,还是在小组合作实践过程中的偏离?我们不妨停下脚步,认真审视那些孜孜不倦、在合作学习的探索之路上取得一些成绩的探索者。

三、他山之石:

美国:不管是从合作学习的研究历史,还是从合作学习的规模、成果来看,美国的经验都值得借鉴。就语文课堂而言,老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设计成不同的合作小组:如“同伴”系统、写作编辑小组、文学欣赏小组、口头报告小组、协作性小组等等。这些小组,往往是由老师创设机会,通过较长时间的培训,让学生逐渐熟悉小组的环境,进而加大合作的难度,最后才达到合作的最高级。小组成员往往根据学生的程度、背景、性别、成绩等情况混合安排,务求每一个小组都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同时在每个小组内设立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了。当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包括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教师对课程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相互协作,掌握真正的学习主动权。

杜郎口:虽说我国各地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早就有了一定的成绩,但2000年杜郎口中学却因“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显示出与其他学校不同的独特魅力,成为“小组合作第一家”,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育界的同行们来到杜郎口参观学习。在建立小组方面,杜郎口中学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六个小组,组内合理分工,职责明确。教学过程为“预习、展示、反馈”三模块,这些组织形式都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逐步养成了独立自主、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纪律的习惯,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四、躬行反思:

从这些前行者的足迹中,不难看到他们在探索中付出的努力,不难看出他们在实践中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与美国相比,我们在现行的教材容量、师生配比、班级规模、教室空间、教学技术手段配置等方面有很大差距。而相对于杜郎口中学先进的理念、对学生的关注、坚持不懈的实践,我们在合作学习的探究上只是蜻蜓点水。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照搬照抄只是“邯郸学步”。只有合理借鉴,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1、教师要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内涵。约翰逊和霍勒别克将合作定义为“一种以小组学习为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合作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它不是简单的围坐,单一的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着眼于同伴人际互动的变革,将合作性的小组结构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构建了师生、生生之间多边、立体的互动结构,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体系的全面转变。教师不再是信息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师生、生生共同学会学习。在备课中,我们借鉴了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反馈的模式,要求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围绕重难点,挖掘教材内涵,每堂课设计1—2个合作环节,从而强调了教师的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但是,这些环节也不必成为教师的“紧箍咒”,成为每课必有的形式。不同的科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因材施教”,相机行事。如在语文课堂中,综合性学习采用合作的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效果显著。而作文批改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文中的得失,轮流写评语,班级交流佳作,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自己作文的关注。在这里,合作的动机是学习,是一种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方式。

2、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技巧训练是美国和杜郎口成功经验的共同点。在课堂上,教师到位的指导和及时的点拨对课堂的合作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安排小组的基础上,要创设“人人有事做,有事人人做”的角色分配,如计时员、记录员、总结者、噪音控制员、观察员;要灵活采用多种合作技巧,提高合作的效益。如谈话筹码,可以促进所有成员有效参与,信息交叉可以突出成员之间的积极依赖等等。当小组交流时,由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而代表发言的需要归纳大家的意见,从而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在合作理念的启发下,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课堂“四声”,即:发言大声、讨论轻声、倾听无声、质疑有声。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会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另外,还要重视小组反思,定期评价小组合作活动的情况,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元认知水平也进行思维,并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的成功提供手段。具体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各小组汇报交流,也可以采用小组值日的方法促进小组对其它小组的监督,汲取其它小组的经验,从而取长补短,更好地保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3、小组合作“求同”也要“存异”。合作要倡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允许在“合作”的同时也有“保留个人意见”。因此,要避免课堂上“凡问题必讨论,凡答案必统一”的现象。否则,组内容易被个别“声音”控制,长期下去,一些学生就会养成依赖性,缺乏自己的思考与原则。在课堂上,预习时间的保证至关重要。与杜郎口不同的是,我们的预习时间没有一堂课甚至更多,而是把每堂课的前10分钟作为固定的预习时间,主要任务是根据前一天的回家预习思考老师“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准备在课堂交流。其次,在课中要保留三分钟。合作学习任务布置以后,老师不要立即让学生讨论。而是先让同学自己思考三分钟,然后再允许交流,确保独立思考的有效进行。尤其是语文学习,“潜心”才能“会文”(叶圣陶语)。而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它强调阅读是学生主体的心智活动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独特体验和独特理解,不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能代替的,同样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小组合作所能替代的。因此,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为后面讨论交流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把问题讨论得广阔和深刻。

4、小组合作要重视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间的合作,主要是促进评价机制的合理化和逐步完善。首先,要组织教师以班级为单元教学的学习小组,定期开会,经常交流,增加对班级学生的了解,观摩课堂,共同完善教学方法。其次,共同设计课堂,试行相同或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相互反馈,提供有益的见解。再次,课堂加分标准要统一,反馈要及时。作为班主任,我根据学校的“五自”规范,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规范》。两年来,坚持学生每天的自评和互评,让值日班长轮流进行一天小结,汇报一天的得分情况,每周上墙公布,每月评选星级学生。期末,把学生平时的得分情况作为年级星级学生、特色小组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形式,基于学生的平时各方面的表现,公开、公平,更有效地促进了小组合作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中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精神面貌产生了显著影响。

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符合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学习形式。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深入理解,结合实践,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求同存异学会
学会给自己发糖
学会保护自己
中职少数民族学生德育问题及其对策
腾讯、阿里系银行“求同存异”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