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语言特征研究
2013-01-31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山东淄博255130
周 静(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山东 淄博 255130)
说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说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说课是指说课者在备课的基础上,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评委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讲解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广义的说课有“备、说、评、验”四个环节。首先,“备”是指说课人准备好说课稿。“备”是说好课的基础,是教师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分析研究学生的过程,是进一步学习、思索教育教学理论的过程,也是吸收消化他人优秀教研成果的过程。第二是“说”,是“解说”。它是说课的重点,要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这一环节,不仅要说得流畅、清晰、明了、准确,而且要活说、说活。第三是“评”,即“评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最后是“验”,用课堂教学实践来检验“说课”。
说课,一个“说”字很好的体现了口语表达对说课效果的重要意义。说课将教师知识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很好的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往教师“会教不会说”的状况。所以,说课对“说”的要求极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1](P175)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修养和基本功,是教师能力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教师的生命。说课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一位语言平淡、逻辑混乱、没有趣味、情感匮乏的教师很难体现出说课的艺术性。而英国教育心理学家恰尔德也曾经这样总结教师在讲授时口头言语表达应该具有的特点:“描述简洁规范,重点突出;根据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运用易于接受的恰当语言;不用含混不清或拼凑的语言;多用简练而具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式语言;恰当的运用比喻或隐喻;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不间断性;讲授尽早进入主题,重点不繁琐,发音要抑扬顿挫,增强语言效果;利用副语言,辅以动作表情。”[2](P35)
说课说的是“课”,是自己对“课”的理解,是经过对“课”的研究之后的结果,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在群体关注下口头表达教学思想,展现教育智慧的机会。它要求教师运用清晰流畅、生动形象、精确标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教学思路,通过合理的语言节奏、充满激情的语调来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这一点上说课跟教学口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当说课的对象变了,说话的口气与要求也要随之变化。不少说课者尽管课标、教材钻研的很透彻,说课稿准备的也很充分,但说课的效果却很平淡,这与说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差不无关系。那么说课的语言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一、说理性
说课的语言必须要简明扼要、准确规范,因为它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正确揭示。说课中无论是说理,还是教学设计都要熟练应用符合教育理论、教育常规的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顺序,能清晰地反映出说课者的教学思路和理论依据。说课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说理,所以说课内容与说理内容的有机融合体现在整个说课过程中,同时还要保证说课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前后连贯、结构严谨、重点突出,以及把握好说课的时间等。
另外,说课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多用口语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式,少用生疏、冷僻的名词术语,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语言信息,不累赘、不重复、不絮絮叨叨、不结结巴巴,要表述流畅,在朴实的语言之中还要有文采。
二、创造性
说课过程中,听的对象不是学生,述说也不是知识传授,教师面对的是同行或者专家,说的是对“课”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说课应当以讲述语言为主,再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和朗读语言。所谓讲述语言,就是把事情和道理讲出来,它是说课者面对听者一种独白性的言语活动,因此也叫独白语言。说课应当以这种独白语言为主,这种语言便于说课者系统地介绍自己教学设想和所持的理论依据。要想说课精彩,就要综合运用多种语言。比如:在说教学过程的时候,为了让听者听清楚课堂教学是怎样具体实施的,有时候就需要说课者把自己置于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去,像实际的课堂教学那样,有读有讲、有问有答,这个过程就可以使用课堂教学语言。所谓课堂教学语言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一般来说,在说教学过程环节中的导语和小结时,可以适当使用教学语言。这样才能使听课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说课的效果。另外,有时候说教学过程时,还需要朗读语言。所谓朗读语言,就是有表情地运用各种语调、语气将文字读出声来的语言。如果说课者能在说课中根据说课材料的内容和所要反映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运用朗读语言,就可以增加说课的感染力,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所以,在说课中,说课者要根据说课内容的不同,创造性地采用独白语言、教学语言、朗读语言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说明自己的教学设想以及理论依据,使语言表达的科学性、艺术性、准确性及趣味性融为一体。
三、形象性
教师应赋予说课语言以形象美,声音不仅要清晰明朗、悦耳动听,音量还要适中,语调应丰富和谐,如音乐旋律般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刚柔相济,切忌一个调子照念说课稿。说课时语言的速度和轻重要适当,要使听者从语言的轻重快慢中体会出说课的层次和内容的变化,给听者清晰、流畅、明快的感觉。这样才能调动起听者的积极性。因此,说课时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低则低。当然说课者语气和语言节奏的变化,还应当依据说课稿的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因为听者始终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难免会“走神”。说课者只有在说课中把握住语言艺术的灵活应用,才能抓住听课者的“神”,才能让自己的说课有色彩。还有,为了使说课更加形象,教师还可以通过语言情境的创设,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说课的语言还需要有幽默感、有节奏感,说课中语言的幽默是说课者通过比喻、夸张、诙谐等手法来表现的。说课语言的幽默体现了说课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幽默是说课者人格魅力的展示。说课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能使听课者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领会说课的内容,获得鲜明的形象,从而优化说课的效果。幽默是说课者教育智慧与创新能力的展示。风趣幽默的说课语言充满了磁性和魅力,能让听课者在开怀大笑中加深对说课者说课过程的记忆。如在一位老师在课后说课《力的作用》这一节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考试不理想,回家老爸踢了你一脚,也就是对你施加了一个力。你想想这个力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有的学生回答“屁股肿了。”有的学生回答“把我踢跑了。”老师接着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两个知识点。教师就是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例子,让力的作用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了。
四、情感性
说课同上课一样也需要情感的调动。有的老师说课时不温不火,听者如听催眠曲;有的老师一副旁观者的姿态,面无表情,严肃有余而活力不足;有的老师说课时正襟危“站”,目不离说课稿。教师说课没有激情,听课者自然没有了听的兴趣。
有人说教师就是演员,就需要善于表演,表演的好正是感情投入的缘故。有的人说课声音很响,但总比声音如蚊的好;有的人走动频繁,但总比一动不动的好;有的人虽然普通话不标准却抑扬顿挫,这总比普通话很准却有气无力的好。听课除了听内容设计还要听气氛,这气氛恰恰是通过教师的激情营造的。没有激情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掀不起一点波澜。李吉林曾经讲过她朋友的一个故事:朋友的儿子小时候不愿意听录音机里播放的故事,非要妈妈讲故事。被缠得不耐烦的母亲很生气地说:“妈妈发音不标准,读的怪声怪调,有什么好听的?”这个母亲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撒娇,结果儿子的回答却让她茅塞顿开。儿子说“妈妈,你是带着感情在讲,但录音机不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老师带着感情进行说课,永远比任何豪华的教学“硬件”都重要。[3]
情感是说课语言的法宝。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平淡乏味的,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在说课中打动人的是情,感染人的是情,震撼人的依然是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语文教学中也莫不如此。“情”要求我们要有“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说课中,老师设计一进课堂,就用深沉、悲哀的语调说:“岁月的风雨,可以洗去我们许多记忆,历史的车轮,可以磨掉我们许多的往事。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最敬爱的周总理。江河鸣咽,群山肃立,亿万人民悲痛欲绝,泪水洒遍祖国的大地。1976年1月11日下午,总理的遗体被送往八宝山火化。几十万群众聚集在十里长街,向总理告别。这是一个国人洒泪,普天同悲的时刻。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到十里长街去送送敬爱的周总理吧!”再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录象,这样的导入,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在情感上与作者达成共识,产生了共鸣,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情”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有经验的教师登上讲台,往往不是匆匆开讲,而是用亲切的目光,关切的询问架设一座信任理解的桥梁,给这堂课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中求知。教师如果能根据课堂的需要精心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在说课时能把这种情境通过教学语言的方式带到说课的讲堂。这样,以“情”促学,以“情”促教,我们的说课也就更加充实丰富而声情并茂了。
在说课过程中,要想有效地缩短说课者与听课者的心里距离,还必须十分注意“亲和力”的问题。说课是否具有“亲和力”,体现了说课者能否在情感上引起听课者的共鸣,使人乐意听。所以,要使你的说课具有“亲和力”,就必须注意尊重他人,不要显得高人一等,也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要表现出与听课者有许多共同点或相似之处,使听课者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是容易接近的人。只有这样,你的说课才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着听课者。
五、交流性
说课的功能载体很大程度上在“说”的语言交流与沟通上。“传播不仅仅是传播者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单向过程,而是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质。这是因为传递者在发出信息后,总是根据受传者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以便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4](P82)从某种意义上说,说课就是“传播”,其必须建立双向互动与交流关系。
说课要求说课者掌握说课的节奏,树立交流意识,恰当使用不同的说课语言,如独白用语、课堂教学语言、朗读语言等。不同的语言要用不同的口吻有条不紊的娓娓道来,确立与人交流的意识,给听课者留下产生共鸣、联想及受到启发的空白。同时,要尽量避免语言的啰嗦、穿靴戴帽和言之无物,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和感染力。
说课时大部分用的是独白语言,但仍然要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课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切忌从始至终一个腔调的念稿或背讲稿,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比如在说教材分析和教学方法时要简明扼要,教学目标的分条款要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说课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还要说“为什么要这么教”。说“怎么教”实际上就是要说出你准备怎样上课。这一步骤虽然不要求说课者将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详细地显露出来,但是也要让听者知道你的教学设想和具体步骤。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听课者带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听者的感觉是没进入课堂,却仿佛看见了你上课的影子,推测出了你的课堂教学效果。这里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另外,课堂的总结语应具有课堂教学语言和独白语言的双重性,需既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我们的结束语要求不但能打动听者,还能让听课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出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听课者与说课者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李兴良,马爱玲.教育智慧的生成与表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祝智庭,闫寒冰.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赵国忠.说课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