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统计学创新性实验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2013-01-31张国珍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新性医学实验教学

张国珍

医学统计学创新性实验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初探※

张国珍

针对传统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内容零散、不成体系等问题,开展对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教学改革,初步探讨了医学统计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1]。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巩固理论课的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理论与相关的操作方法。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实验内容零散、不成体系,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医学问题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的实际工作能力薄弱。笔者结合教学中的体会,从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 构建多元化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

医学统计学课程强调方法的应用,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与实际应用的衔接[2]。实验教学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从课程大纲的设计、实践与生产指导、毕业环节设计、临床实践等多层次出发,把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搭建出以实践教学为骨架,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基础、专业、综合和创新四个层次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其基本特点体现在:基于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差异,将实践教学环节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基础实验主要在大二、大三年级开设,专业实验在大三、大四年级开设,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在大四年级和研究生中开设。在该实验教学体系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仅由教师传授或灌输,还需要加以自己对课程目的、课程内容的理解。在互动、相长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框架内,筛选现有实验内容,补充涵盖验证型实验、优化综合设计型实验、整合建立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

2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目的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手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方法,在实验课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引导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针对课程论题进行探讨,在交流和质疑中,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设置及追踪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与强化,最终达到学生在整合基本知识和提高实践的创新能力。实习课中将医学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融合,让学生对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统计分析软件SAS、SPSS以及Excel电子表格等统计软件熟练掌握,模拟真实问题让学生上机操作。以SPSS统计软件为例,学生要熟练掌握常用统计分析菜单的操作步骤,独立完成统计分析操作及正确解读结果,给出分析报告。

目前在我校预防医学本科生及留学生的医学统计学实习课中安排大量的上机课,从数据库的建立到数据分析整个过程都由学生主动完成,通过对软件的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强了对医学统计学原理和知识的掌握。针对我校研究生人数众多、医学统计学基础参差不齐、专业方向不同等原因,导致的对统计学知识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不同等现状,将大班分为数个小班,开设独立的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将理论课的一些内容调整至实验课上讲授,如一些高级统计分析方法就可对有更高需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专门开设18个学时的医学数据分析选修课程,以常用的SPSS软件为基础,通过对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和比较,加深对统计学方法的理解,对其今后的科研工作及资料处理打下基础。

3 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强调重视基础、强化能力、突出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内容、方法和手段要注重教学实验与科研活动相结合。在综合型实验中,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统计学学习的兴趣,老师指导学生,从研究目的开始,到调查表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到研究报告的撰写全过程,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在儿童健康状况调查与评价研究中,由学生对社区幼儿园或小学生等进行健康状况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我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每位本科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使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系统的训练。

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因此,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非常重视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制订了相关政策,每年派出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并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进修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都给予优惠和奖励,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和教学水平。同时积极举办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 建立有效的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质量监督及考核评价体系

我校实验教学管理也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标准,同课堂教学管理一样,建立了科学、完整的实验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4.1 建立质量监督系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建立质量标准。采取督学督导、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监控和评价实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水平。

4.2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参加操作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制定考评方案,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都可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公平的评价方式。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实验课程理论成绩评定(20%)、上机操作成绩评定(40%)、案例分析及综合性实验成绩评定(25%)、研究创新型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评定(15%)等四个部分。

在我校预防医学2007-1班及预防医学2008-2班中展开试点,具体方法有:①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案例讨论来学习统计分析方法。采取以老师设置的问题为中心,运用“双向式”讨论的教学方法;②引入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数据管理软件EPIdata,统计分析软件SPSS以及Excel电子表格等,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将学习重心不仅仅放在学到的知识上,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③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分成12个组,6人一组,根据实验条件和学生的自身兴趣爱好,设计5个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实验,由老师指导制定研究目标,在项目进行各阶段,老师对各组学生细化具体标准及要求,并根据目标做出详细可行的调查方案,各组同学须在规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展开调研,实际调研结束后再进行数据整理,最后运用所学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整个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对试点班级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培训,学生们反映对统计学理论知识理解的更为清晰,对统计方法的使用更为熟练,对SPSS、Epidata等软件应用更为自如,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现场应对能力、规范撰写总结报告及研究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和收获。

创新思维始于问题基于实践,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现在,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每一个大学能力的比拼。医学统计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较系统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统计分析的思路解决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为其进行数据分析、医学实践、和阅读专业文献,打下坚实的统计学基础,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教师指导时间有限,经费预算不够完善,部分不够主动的学生没有充分得到锻炼,监督机制不够系统等,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1] 方敏.统计学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统计教育,2008(1):24-25.

[2] 许涤龙,李正辉.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J].实验室科学,2009(6):23-25.

[3] 黄应绘.统计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J].统计与咨询,2008(4):51-53.

R-05

A

1673-5846(2013)06-0182-03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Ⅵ期教改项目“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YG2011047)

张国珍(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卫生统计学。

猜你喜欢

创新性医学实验教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