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7例手术体会
2013-01-26崔丙周周武涛
崔丙周 王 博 张 喆 周武涛
郑州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我院自2009-06—2012-07收治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在显微镜下施行微血管减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男3例,女4例;年龄42~67岁,平均57.3岁。病程8个月~16a,平均3年7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卡马西平等药物常规内科治疗半年以上,术前行头颅CT 或MRI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住院后均在显微镜下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术中发现有明确责任血管。
1.2 临床表现 7例患者均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临床症状,左侧2例,右侧5例;疼痛位于Ⅰ支、Ⅱ支4例,Ⅱ支、Ⅲ支3例。均有明显扳机点,伴耳鸣、耳聋1例。
1.3 手术方法 患者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侧卧,头架固定,乳突后2cm,做平行于发迹长约6.0cm 的纵形切口,1/3切口超过上项线,骨窗直径2.5~3.0cm[1],上端暴露横窦下缘,外侧暴露乙状窦后缘,必要时暴露外侧乳突气房,骨蜡封闭开放的乳突气房。“Y”形切开硬脑膜并悬吊,打开小脑延髓池,缓慢释放脑脊液。自动蛇形牵开器将小脑向外下方向轻轻牵开并固定,显微镜下锐性剪开桥小脑角(CPA)区间隙内的蛛网膜,处理岩静脉,充分显露与探查三叉神经进入脑干的区域(root enter zoon,REZ),寻找压迫神经根的责任血管,仔细解剖、分离,植入一片或多片Teflon棉,绕成不同形状,将责任血管与神经分离,并处于一个新位置,从而解除该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严密缝合硬膜,缺损处以生物膜修补。颅骨复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肌肉、头皮。所有患者三叉神经根均完整保留。
2 结果
7例患者术中显微镜下均发现有动脉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部,其中小脑上动脉压迫5例,小脑前下动脉压迫2例,责任血管大多对三叉神经压迹明显。术后出现头晕4例,其中1例出现皮下积液,1例患者术后出现同侧面部一过性轻度麻木。本组随访观察3个月~2a,平均1年8个月,6例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症状减轻1例,无复发现象,总有效率达100%,均无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面部神经疼痛,其特征为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一支或多支的短暂性、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常有“扳机点”,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主要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三叉半月神经节后根甘油损毁术、γ刀放射治疗等。其中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针对病因,疗效确切可靠,复发率低,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已经成为首选方法[2-3]。
大约有85%以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是由于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1],导致受压部位的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继而使之发生脱髓鞘变,从而引起相邻神经纤维之间发生“短路”。外界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形成一系列的冲动,通过“短路”传人中枢,而中枢传出的冲动也可通过“短路”而变成传人冲动,如此往返反复的刺激就导致一阵剧烈疼痛的发作。基于上述理论,如果用手术方法把压迫三叉神经根部的血管移开,疼痛就会消失,这就是微血管减压术(MVD)。
本组患者通过改变三叉神经根根部责任血管的密切接触或压迫,术后治愈率达100%,也许本组病例数较少,致治愈率较高,但足以能说明MVD 的临床疗效。也有研究显示,MVD 治疗有4%左右的复发率[4]。三叉神经疼微血管减压治疗无效或者复发,大多数是手术操作技术方面原因,如减压材料脱落、移位;责任血管遗漏;减压不充分等。术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骨窗的上外方要充分暴露。因为岩上静脉就在小脑的外上方,小脑翼上外方的下面就是三叉神经,只有暴露充分,才能更大范围显示手术视野,便于操作。(2)认真探查,准确判断责任血管。责任血管多呈袢状接触三叉神经REZ,并造成压迫。在探查时,如果见到血管与REZ接触,并形成压迹或使神经变形扭曲,则可判定为责任血管。血管袢可能来自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可存在于三叉神经内侧、外侧或Meckel氏腔的远端。本组中有5例是小脑上动脉压迫,小脑前下动脉压迫2例,责任血管大多对三叉神经有明显压迹。(3)不同类型责任血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对于静脉血管压迫,常可直接电凝切断,随之减压;对于动脉血管压迫者,如果是微小动脉压迫,充分游离开即可,不需再在血管与神经间垫Teflon棉;若能判断不是重要的血供分支,也可直接电灼切断。对于较大的责任血管,要锐性分离周围蛛网膜,并切除增厚的蛛网膜,选择大小适合的Teflon棉,垫入责任血管和神经之间,从而解除该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4)在探查三叉神经感觉后根时,手术操作应尽量轻柔,为避免过多刺激和损伤面神经与听神经,可用棉片保护面、听神经,以防止术后同侧面部暂时性感觉减退,及术后听力减低。(5)术毕要严密缝合硬脑膜,缺损处以生物膜修补。颅骨复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肌肉、头皮。本组出现1例皮下积液,可能与肌肉缝合不严密有关。
综上所述,MVD 是目前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比较有效、安全的方法。术中能否准确判定责任血管,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是提高疗效的关键[5]。熟练的神经外科显微操作技术,是决定MVD 手术成功与否和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技术条件。
[1]王忠诚主编.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025-1 030.
[2]朱晋,仲骏,李世亭.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回顾[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3):206-209.
[3]陈寒春,王之敏,蒋栋毅,等.显微血管减压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08,12(12):1 201-1 202.
[4]Lagares A,Gomez PA,Perez-Nunez A,et al.Short-lasting unilateral neuralgiform headache with conjunctival and tearing syndrome treated with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the trigeminal nerve case report[J].Neurosurgery,2005,56(2):345-352.
[5]娄志刚,谭占国,彭凤云,等.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 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