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神经系统药物致抑郁

2013-01-25艾常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
关键词:托吡酯烯酸抗癫痫

艾常虹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警惕神经系统药物致抑郁

艾常虹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药剂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同时伴发抑郁性障碍,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疾病恢复。要判断这种抑郁是源于疾病本身还是患者所用的药物并非易事。本文旨在通过对多篇有关神经系统药物与抑郁发生之间联系的文献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神经系统药物;抑郁;导致

神经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原发性头痛及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常伴有抑郁性障碍。神经系统用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抑郁症状,包括影响中枢神经(CNS)递质水平而产生的直接作用,和因疲劳、食欲减退、嗜睡等不良反应的间接作用。要判断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基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还是药物所致并非易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部分神经系统用药致抑郁的可能性,供临床参考。

1 抗癫痫药

癫痫患者严重抑郁障碍(MDD)和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研究表明,接受抗癫痫药治疗的患者,特别是癫痫患者会有自杀意念。尽管抑郁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学、社会心理问题等,但抗癫痫药仍可能成为诱发抑郁的重要原因[1-3]。

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抗癫痫药都具有导致抑郁的可能性,其中以巴比妥类、氨己烯酸和托吡酯最为常见[1,4]。这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都与γ-氨基丁酸(GABA)有关,通过增强脑内GABA的作用,抑制病灶区神经元异常放电的产生或扩散从而控制癫痫症状,但同时可能产生疲劳、嗜睡、认知障碍和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2]。

苯巴比妥是临床上应用时间最长的巴比妥类抗癫痫药,也是首个被发现与抑郁症状发生有关的药物[5]。一项以具有两年以上癫痫病史儿童为对象的系列研究[5]结果表明,在排除应激性事件和家庭矛盾的前提下,苯巴比妥治疗组患儿抑郁症状发生率40%,卡马西平组仅4%。持续用药两年抑郁症状发生率稳定。在氨己烯酸系统双盲对照试验[6]中,氨己烯酸用药组抑郁症状发生率12%,而安慰剂对照组发生率3.5%。接受氨己烯酸治疗的患者,抑郁症状可能发生在治疗过程的任何环节,其中以用药之初和药物剂量增加之初发生率最高,有抑郁病史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可能性相对增加[7]。

托吡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偏头痛、戒烟等,经报道其致抑郁率约为10%[4,8],且抑郁程度与用药剂量具有相关性,剂量增加越快抑郁发生率越高,有抑郁或其他精神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增高。快速增加托吡酯剂量会导致无抑郁病史患者抑郁发生率提高5倍,使有抑郁病史患者抑郁发生率提高23倍[8]。因此,对抑郁易发患者缓慢调整托吡酯用量并监测抑郁症状的出现十分必要。

2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D)患者中有25%~45%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PD患者抑郁的产生与其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异常有关。目前,PD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多巴胺替代疗法,即给予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前体药物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在应用左旋多巴的人群中,有部分人出现抑郁症状[9],且在用药1年以上患者中抑郁发生率明显提高。金刚烷胺,因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多巴胺的功能而被用作PD辅助用药,也可导致少数用药患者出现抑郁症状[10]。

另有多个多巴胺促进剂由于不良反应少而被用于新发PD的治疗,庆幸的是,这些药物一般不诱发抑郁,其中还有部分药物被证实可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如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11,1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均可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但同时可能引起抑郁。

3 偏头痛治疗药物

血清素激动剂如舒马普坦和纳拉曲坦都是偏头痛的一线治疗药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数据显示这些药物与抑郁的发生有关,相反,这些药物可能在减轻患者偏头痛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同时减轻抑郁症状[13],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和双氢麦角胺也可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也不会导致抑郁。

氟桂利嗪及其他用于预防和控制偏头痛急性发作的钙通道阻滞剂,则可能导致抑郁。一项随机双盲试验中,氟桂利嗪治疗组有8%的患者因出现抑郁症状而中断治疗[14]。

偏头痛的预防还可采用抗癫痫药如托吡酯、丙戊酸;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或者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阿米替林和其他TACs均属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和抑郁伴发患者。

4 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

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抑郁发生风险很高。研究显示,其抑郁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3倍[15]。

干扰素(IFN)-β-1a和IFN-β-1b是治疗MS最常用的两种药物,鉴于INF-α在用于丙型肝炎治疗中可能导致抑郁,人们对INF-β是否具有相似的不良反应表示担忧。早期研究表明,接受IFN-β-1b治疗的患者抑郁和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16],另一项持续65个月的研究中,IFN-β治疗组也没有显示出更高的抑郁症状发生率[17]。

其他MS治疗药物还有4-氨基比林、格拉替雷、芬戈莫德、米托蒽醌和那他珠单抗。研究表明,那他珠单抗和芬戈莫德不会增加抑郁发生风险[18,19]。尚没有研究考察米托蒽醌、格拉替雷和4-氨基比林治疗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但关于这三种药物的其他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很好,提示它们引发抑郁性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5 结 语

很多神经系统药物曾被报道可能引发抑郁,但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部分曾被认为可能导致抑郁的药物其实并无致抑郁性,且可用于抑郁易发人群。但是,由于前瞻性研究数据的缺乏,对于接受神经系统药物治疗患者的监测十分必要。有些药物如巴比妥类、氨基烯酸、托吡酯和氟桂利嗪则已被证实确有致抑郁可能,在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则更需引起注意。抑郁一般不作为某些药物临床应用的禁忌症,但临床医师在药物的实际应用中仍需权衡,考虑所用药物对患者病情的意义、是否有可选的非致抑郁性药物、患者的抑郁病史、一旦患者出现抑郁如何控制和调整方案等问题。

[1] Miller JM,Kustra RP.Depressive symptoms in epilepsy: prevalence,biological correlates and effect of treatment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J].Drugs,2008,68(11):1493-1509.

[2] Kanner AM,Nieto JC.Depressive disorders in epilepsy[J]. Neurology,1999,53(5 suppl2):S26-S32.

[3] Arana A,Wentworth CE.Suicide-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J].N Engl J Med,2010,363(6):542-551.

[4] Mula M,Sander JW.Negative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 on mood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J].Drug Saf,2007,30(7):555-567.

[5] Brent DA,Crumrine PK.Phenobarbital treatment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J].Pediatrics,1990,8 5(6):1086-1091.

[6] Levinson DF,Devinsky O.Psychiatric adverse events during vigabatrin therapy[J].Neurology,1999,53(7):1503-1511.

[7] Thomas L,Trimble M.Vigabatrin and behaviour disorders:a retrospective survey[J].Epilepsy Res,1996,25(1):21-27.

[8] Mula M,Sander JW.The role of titration schedule of topiram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J].Epilepsia,2009,50(5):107 2-1076.

[9] Lemke MR.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J].Eur J Neurol,2008,15(suppl 1):21-25.

[10] Imamura K,Okayasu 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the effect[J].Acta Neurol Scand.2011,124(3):221-222.

[11] Barone P,Scarzella L.Pramipexole versus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J].J Neurol,2006, 253(5):601-607.

[12] Pahwa R,Stacy MA.Ropinirole 24-hour prolonged releas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in advanced Parkinson disease[J]. Neurology,2007,68(14):1108-1115.

[13] Miranda H,Ortiz G.Depression scores following migra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attending a specialized center[J].Headache ,2001,41(7):680-684.

[14] Sorensen PS,Larsen BH.Flunarizine versus metoprolol in migraine prophylaxi[J].Headache,1991,31(10):650-657.

[15] Patten SB,Beck CA.Major depression in multiple sclerosis[J]. Neurology,2003,61(11):1524-1527.

[16] Verbeek DE,van Riezen J.A review on the put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beta-blockers and depression[J].Heart Fail Clin,2011,7(1):89-99.

[17] Mohr DC,Goodkin DE.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mproves adherence to interferon beta-1b therapy for multiple sclerosis[J]. Arch Neurol,1997,54(5):531-533.

[18] Patten SB,Metz LM.Interferon beta1a and depression in secondary progressive MS:data from the SPECTRIMS Trial[J]. Neurology,2002,59(5):744-746.

[19] Porcel J,Rio J.Long-term emotional state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 treated [J].Mult Scler,2006,12(6):802-807.

R971

A

1671-8194(2013)19-0073-02

猜你喜欢

托吡酯烯酸抗癫痫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花生四烯酸甲酯
Sn-2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单酯的酶法合成
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二十二碳六烯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疗效观察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托吡酯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花生四烯酸和二磷酸腺革浓度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增加骨折风险
奥卡西平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67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