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性镇痛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13-01-25张力文陈文磊杨志芬崔国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9期
关键词:镇痛药吗啡年龄

张力文 陈文磊 杨志芬 崔国庆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广东 阳春 529600)

麻醉性镇痛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张力文 陈文磊 杨志芬 崔国庆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广东 阳春 529600)

目的 探讨麻醉性镇痛药在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56例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在分析其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剂量、方式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不同给药方式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理制定麻醉性镇痛给药剂量并加强术后监测的情况下,老年患者在术后实施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镇痛有相当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患者;麻醉性镇痛药;术后镇痛;吗啡

基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临床方面对其在术后镇痛方式的选择及相关用药情况向来都非常重视[1]。现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56例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重在分析其术后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剂量、方式及相关并发症情况,以期为提高老年患者术后麻醉镇痛的安全性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4年时间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5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之对象,其中包括男407例,女149例;年龄70~97岁,平均(81.4±5.8)岁;手术类型包括普外科273例、胸科119例、骨科108例以及妇科手术56例;将此5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58例行分次给予麻醉镇痛药,另一组398例行持续性给药,以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以及麻醉分级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均采用硬膜外腔给予吗啡1~2 mg进行首次镇痛,然后按前述分组分别进行分次主要或持续给药,其中,分次给药组中,凡年龄不超过80岁或麻醉分级I级者的吗啡注药剂量为2mg/次,若年龄超过80岁或麻醉分级为Ⅱ~Ⅲ级者的吗啡注药剂量为1mg/次;持续给药组中,凡年龄不超过80岁或麻醉分级I级者的吗啡持续给药的剂量为60μg/h,若年龄超过80岁或麻醉分级为Ⅱ~Ⅲ级者的吗啡持续给药的剂量为40μg/h。

1.3 观察指标

进行以上术后镇痛处理后,观察所有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状况以及有无出现呕吐和皮肤瘙痒的情况。其中镇痛效果考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患者镇静状况采用RAMSAY评分方法进行判定,达到Ⅴ级或以上均认为患者伴有呼吸抑制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所有患者的镇痛效果其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其中158例分次注药患者未发生1例呼吸抑制或皮肤瘙痒的情况,仅有1例发生有恶心呕吐,占所有分次注药患者的0.63%,398例持续给药患者发生有呼吸抑制与皮肤瘙痒各1例,恶心呕吐2例,共占持续给药患者的1.00%,不同给药方式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段来看,不超过80岁患者共486例,其中发生呼吸抑制与皮肤瘙痒各1例,恶心呕吐2例,占不超过80岁患者的0.82%,超过80岁患者共70例,仅发生1例恶心呕吐,占不超过80岁患者的1.43%,不同年龄段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3.1 老年患者生理与药理特点

老年患者机体的老化程度必然会相对更高,此方面对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与消除速度与非老年人群存有较大差别,而以上差别的程度又主要受其自身机体的成分及肝肾功能状况的影响[2]。老年人群的肝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其相应肝脏血流量自然就会降低,因此合成蛋白的能力受到不同程度限制最终可导致血浆蛋白的不足[3]。与此同时,肾脏组织也会随年龄的增高而产生萎缩,肾单位的减少可同时伴随出现肾小球的硬化及其滤过率的降低[4]。基于以上原因,如吗啡等主要依赖肝肾功能进行代谢的麻醉性镇痛药在体内的清除率可表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以至会逐渐增大在体内的容积分布,在反复用药的情况下患者体内的药物蓄积可能超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减少是导致具药理活性的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的主要因素,继而可出现药效增强或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5]。因此对老年患者而言,术后采用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进行镇痛的时候必须重视患者的年龄因素。

3.2 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最值得引起临床重视的问题就是老年患者在术后应用吗啡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的情况,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吗啡的敏感度会持续升高,在体内的清除时间会更长,也会有更高几率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尤其在术后12h内[6]。基于此,在本研究中,对年龄超过80岁或麻醉评分超过Ⅰ级的老年患者所给予的吗啡剂量相对较大,否则给予较小剂量,同时通过RAMSAY评分配合观察呼吸频率与脉搏氧饱和度坚强监护。本研究结果显示,最终不同给药方式组别以及年龄组别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高于国内相关统计数据。由此可见,特别是针对老年人术后对麻醉性镇痛药物敏感且清除较慢而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在临床用药时需视情况酌减剂量,必要时可先行采用滴定的方法。最后,术前均应停留导尿管,对给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皮肤瘙痒的情况,积极给予对症处理即可。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556例老年患者实施术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其临床效果满意,因此我们认为在合理制定麻醉性镇痛给药剂量并加强术后监测的情况下,老年患者在术后实施硬膜外腔小剂量吗啡镇痛有相当临床应用价值。

[1] 凤旭东,钟成跃,鲍乐乐.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方法比较和选择[J].中原医刊,2005,32(15):42-43.

[2] 石芳柯,贤柱.从老年人用药现状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谈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6):76-77.

[3] 曾祥海.临床药师参与老年人群合理用药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1,22(34):3263-3264.

[4] 陈卫东.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2):88-91.

[5] 车洪柱,于宪基,田叙萍.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4,13(5):287-289.

[6] 周玉.高龄患者全麻术后呼吸抑制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学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2012,9(4):805-806.

Narcotic Analgesic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ZHANG Li-wen, CHEN Wen-lei, YANG Zhi-fen, CUI Guo-qing
(Yangchun TCM Hospital, Yangchun 5296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arcotic analgesics in elderly patients safety application. Methods 2009 year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dur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55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medical records of the review analysis,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postoperative narcotic analgesic drugs dose, mode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situation. Results Different medicine way with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paragrap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asonable narcotic analgesic drug dose an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mplementation epidural space small dose of morphine analgesia has quite a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elderly patients; Narcotic analgesic,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Morphine

R614

B

1671-8194(2013)19-0027-02

猜你喜欢

镇痛药吗啡年龄
变小的年龄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年龄歧视
吗啡镇痛个体差异的遗传药理学进展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