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痛痹验案举隅
2013-01-24徐博
徐 博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第二医院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3)
针灸治病有着几千年历史,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主要通过对穴位刺激和温煦起到调理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临床应用甚广,尤其对于以疼痛为主症的疾患,疗效令人满意。
1 头 痛
胡某,女性,50岁,2011年10月19日就诊。头痛10年,头巅顶部为甚,系40岁小产后头部感受风寒所致,10年来曾先后针刺、中药内服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易复发,此次来诊。因再感外邪,疼痛发作已2 d。现今每遇风即感头痛加重,外出常需戴帽,刻诊查:头巅顶部肤色无殊,周围有多处不同程度的压痛点,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滑,取百会穴及局部阿是穴,常规消毒后,每处均施以麦粒灸两壮,隔日灸1 处,每穴每次灸约1 min,共治疗7次。灸后不化脓不用膏药敷贴,以约半月后灸疮结痂脱落为度,嘱注意头部清洁,避免感染。据患者反映,灸后即感症状减轻,约2个月后,痛势大减,但病程历时10年,乃予艾条嘱其每日温灸患部,巩固疗效,随访半年已无明显不适。
按:本例证皆因产后体虚,腠理空疏,感受风寒,阻遏脉络,凝涩气血,使气血内郁而致头痛反复不已。证属风寒入络,日久成痹。《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麦粒灸多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疾患,能窜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百会穴及阿是穴,具有通运气血,温经散寒之功效,此类病久入络患者,病位较深,麦粒灸甚为合拍,取效易捷,
2 肩关节周围炎
史某,女性,76岁,2011年9月25日就诊。1年前,因过度劳累出现右肩疼痛,牵及颈背板滞,继而擎举受限,无法完成穿衣梳头等动作,入夜痛甚,严重影响睡眠,局部有寒冷感,经多家医院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曾服用扶他林片等药物,仅暂时好转,停药后又复发,今以右肩关节疼痛1年,加重3 d 来诊。查右肩髃及三角肌周围有多处压痛点,后伸试验(+),舌偏淡,苔薄白,脉弦,治拟通络逐痹,调畅气血,取右肩关节阿是穴及同侧手三里穴,常规消毒后均施以皮内针(揿针型),一般埋2~3 针,寻找阿是穴再补埋1~2 枚,即能得到最佳效果。埋注入体内3 d 后,重新埋置新针,并予适当肩关节功能锻炼,10次治疗,肩痛随之减轻,睡眠好转,同时关节活动功能亦开始改善,随访3月,未见复发。
按: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为“漏肩风”,属经络痼痹的痛痹范畴,患者大多中老年人,本例据其形体瘦弱,面色欠华及疼痛特点,参合脉舌,证属气血不足,经络痹阻,根据急则治其标原则,宜通络止痛为主,着重邻近取穴法,皮内针法由《内经》十二刺之浮刺演变而来,以治肌急而寒者,具有刺激量适中,疗效持久确切的特点,尤适合正气已衰的高龄患者,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常配伍手足三里穴,标本同治,筋骨得养,故诸症可渐愈。
3 退行性膝关节炎
汪某,女性,73岁,2011年8月3日初诊。主诉:左膝关节痛1个月,加重5 d。1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痛,伴轻微肿胀,在某省级中医院诊治,X 摄片诊断:膝关节骨质增生,经口服西乐葆,疼痛有所缓解,停药后,症状偶有反复。此次因天气炎热贪凉吹风症状加重,今来诊查:左膝关节轻度变形,膝眼及委中穴均有压痛,按之无凹陷,皮色正常,左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抗阻试验(-),研磨试验(+),伴腰酸、乏力、小便较频,失眠,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处理:针刺左膝双侧膝眼及足三里、三阴交,温针灸双侧膝眼及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共治疗5次。同时中草药薰洗,药物组成:当归、生乳香、生没药、五加皮、透骨草、威灵仙、制川乌、荆芥、独活各9 g,红花6 g,牡丹皮、淮牛膝、刘寄奴各15 g,杜仲、泽兰各12 g。每日2次,水煎薰洗30 min。二诊经过5 d 治疗,疼痛明显减轻,唯委中穴仍有酸胀感,研磨试验(-),针刺左膝双侧膝眼、阳陵泉、三阴交,温针灸双侧膝眼、阳陵泉,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阳陵泉针尖偏向委中穴,再针灸5次,并佐以中药薰洗5次。三诊膝关节疼痛已消失,随访半年,症状未复发。
按:退行性膝关节炎是因膝部的直接损伤或膝关节长期过度屈伸,负重等活动,出现关节疼痛,酸楚,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症的常见病。《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三邪结合后,性质属阴,遇劳累或受凉易诱发,病机多由肝肾亏虚,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失源,筋骨失养,外邪痹阻肢体,经络不畅,不通则痛,此类患者多为肝肾不足挟有瘀血,拟补益肝肾,祛风散寒,化瘀止痛,温针灸双侧膝眼温经止痛,三阴交、足三里补肝肾、益气血,又配以擅治关节不利之筋会阳陵泉,中药薰洗可直达病灶,便于吸收,及时清除局部的代谢产物,改善膝关节血液供应,迅速起到舒筋活血,散寒止痛之效。针药并进,相得益彰,疗效显著。
4 体 会
痛痹是临床常见病症,疼痛是其重要特征,诚如《素问·痹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究其内因是正气不足,外因往往是人体感受寒邪,主要病机为经络凝结阻滞[1]。综观以上3例,针灸取效的关键,应以痛为腧与循经取穴相结合,选择适当的刺灸方法,辨证施治,才能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