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静脉置管术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2013-01-24汪际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
关键词:管术脐部脐带

汪际英 王 颖

(银川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宁夏 银川 750001)

脐静脉置管术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汪际英 王 颖

(银川市妇幼保健医院新生儿科,宁夏 银川 750001)

目的 观察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应用脐静脉置管的临床观察及常见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本科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对90例进行脐静脉置管术的的危重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患儿儿脐静脉置管成功率93.2%,平均留置(8.0 ±2.5)d。临床并发症中以喂养不耐受(12.5%)和感染(11.4%)最为常见,其他如脱管、堵管也可见到。结论 脐静脉插管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留置时间长,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是值得NICU中早期推广应用,但其也有一些相关并发症,特别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故严格无菌操作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拔管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脐静脉置管术;NICU;危重新生儿;并发症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项新技术,常用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入高浓度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营养物质[1],同时在抢救、静脉给药、静脉取血标本、换血术中也有重要作用,而且脐静脉置管术操作简便、又可留置较长时间[2],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痛,采用优质硅胶材料的导管遵循规范的无菌操作和护理程序,脐静脉插管的并发症逐渐减少,安全性日益提高,在各地NICU广泛开展。本科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开展脐静脉置管术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医院对90 例危重新生儿实施了脐静脉置管术,其中用于糖尿病母儿发生低血糖症6例,用于足月儿换血2例,早产儿82例。而早产儿中出生体质量1000~1500g的32例,1500~2500g的42例,>2500g的8例。孕周<28周1例,28~32周31例,32~34周35例,34~37周15例。入院年龄生后0.5~25h,平均入院年龄生后6.5h。所有患儿在脐静脉插管前均无感染证据。

1.2 方法

将患儿放置仰卧位,用纱布包裹双下肢固定于辐射台上,以稳定患儿(注意保暖),选择大小适宜的导管(脐静脉置管选用美国公司生产的专用一次性硅胶管,型号为3.5~5.0fr(体质量<1500g用3.5fr,体质量>1500g用5.0fr)。用0.2%安尔碘消毒脐带及其周围,铺消毒巾;戴口罩,帽子,手套,穿无菌手术衣;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1u/mL);将脐静脉插管与三通开关以及盛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相连,将肝素盐水充满插管系统,不得有任何气泡;用止血钳夹闭在脐带根部以上1cm处,以减少出血;用剪刀或手术刀切断过长的脐带,保留1cm的残端;可见2个脐动脉和1个脐静脉开口;静脉壁薄,腔大,通常位于11点~1点处。将脐静脉插管插入脐静脉——插管时,提起脐带与下腹部呈30°~45°,略偏左腿,导管插入时,方向稍偏右上方约30°角,可与腹内脐静脉成一直线;确定需要插入导管的长度;回抽见回血。在脐带切面作荷包缝合并将线绕插管数圈后系牢,用胶布粘贴固定插管于腹壁;移去注射器,将肝素帽与三通接头连接。观察30min,要求局部无渗血,并拍片定位。

1.3 确定置管深度

①脐静脉插管应放置到膈肌水平以上。首先测量从肩峰到脐部的垂直距离,为肩-脐长度,以此为横坐标,相应的纵坐标数字为脐静脉导管插入的深度,再加上脐根的长度[3]。②测量剑突到脐的距离,再加上0.5~1.0cm(脐根的长度)[4]。③可用体质量法[1.5×患儿体质量(kg)+5.6cm]估算导管放置的深度[5],实际中常按计算深度减1~1.5cm。拍片定位:仰卧位X线片,膈上0~1cm,第9~12胸椎水平。

2 护 理

传统采用常规的桥状粘贴固定法,在更换敷料的过程中因操作繁琐,容易造成导管移位,我们在导管与脐残端缝合固定后,用胶布粘贴固定插管后,用康惠儿无菌透明贴覆盖贴于腹壁,将脐带根部暴露,使其自然干燥,每日进行脐部消毒。这样的操作简单,减少污染。置管成功后接微量输液泵持续静脉输注,速度不低于2mL/h。每6h用肝素生理盐水(1U/mL)通管1次。若临床上出现脐部红肿、渗血、渗液,腹胀明显或全身感染症状等并发症则立即拔管[6],改为外周继续维持静脉通路,拔管后必须检查导管的完整性,并且导管末端常规留2cm送细菌培养。

3 结 果

3.1 成功率

90例中1(1%)例插管失败(脐带扭曲严重),1例因插管过浅,固定欠牢固,第2天脱管。余88例均成功置管,导管末端位于第9~12胸椎的腔静脉内82例(93.2%),位于第1~3腰椎的脐静脉内6例(6.8%)。1例导管入肝者将导管退出肝静脉和5例导管前端未达第12胸椎者继续使用,归为插管过浅者。

3.2 导管留置时间

导管留置时间1~13d,平均(8±2.5)d。

3.3 并发症及其措施

3.3.1 插管时并发症及措施

90例患儿插管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因插管过深引起心律不齐、肠穿孔、肝脏实质损伤、肝坏死等并发症;无1例导管穿破脐静脉;无1例脐部渗血。

3.3.2 插管使用中及拔管后并发症及措施

喂养不耐受:11例发生喂养不耐受(12.5%,11/88),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胃潴留,但无感染证据。应对措施为对症处理,少量多次喂养,其中4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后拔除导管。

感染:10例(11.4%,10/88)发生感染,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反应差、皮肤发花、反复呼吸暂停、胃潴留、腹胀,实验室证据包括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或末梢血涂片杆状核粒细胞升高、核左移,血小板减少,血清CRP升高。其中感染灶不明确5(血培养及管端培养均为阴性),败血症3例(血培养及管端培养为同一菌),腹部感染2例包括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应对措施为一旦疑似或明确感染,立即拔除导管并行管端培养、血培养,早期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治疗,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拔管后无1例发生脐部出血及局部感染。脐静脉插管管端培养阳性6例(6.8%,6/88):败血症3例包括D型链球菌球菌1例(1.1%,1/88),表皮葡萄球菌1例(1.1%,1/88),粪肠球菌菌1例(1.1%,1/88);脐静脉插管管端培养阳性而血培养阴性3例包括屎肠球菌1例(1.1%,1/88),前庭链球菌1例(1.1%,1/88),表皮葡萄球菌1例(1.1%,1/88)。

3.3.3 脱管、堵管及其他并发症及措施

90例中1例因插管过浅,固定欠牢固,第2天脱管;1例因输液量较少(2mL/h)而发生堵管,应对措施为及时拔管,并严格消毒脐部。其他并发症如脐周感染、血栓形成或栓塞、空气栓塞、肺水肿等无1例发生。

4 讨 论

4.1 脐静脉插管适应于早产儿、极低体质量儿因体质量低,血管细扎针困难,长期应用静脉高营养需反复扎针;糖尿病母儿因血糖低,需输入高渗溶液,而因体态肥胖而输液困难;生后窒息患儿需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溶血病患儿换血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但对于有新生儿出血、水肿、脐带局部感染、脐膨出;下肢或臀部有血运障碍;腹膜炎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因时间紧迫、没有适合新生儿的中心静脉导管等情况下应禁忌脐静脉插管。

本研究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NICU开展脐静脉置管术的总结分析,结果显示了脐静脉插管最常用于早产儿82例(91.1%、82/90),其次为糖尿病母儿发生低血糖症6例(6.7%、6/90)。静脉插管的置入率为97.7%(88/90),其中置管成功率为93.2%(82/88),留置时间为1~13d,平均(8±2.5)d,与文献报导相似[7]。

4.2 脐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简便、易行,相对于PICC 置管更易掌握而且价格便宜,已在NICU中作为救治早产儿及开通外周静脉困难的足月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如喂养不耐受、感染、出血、空气栓塞、堵管、脱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等并发症。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操作者应是受过中心静脉置管培训,熟悉脐静脉解剖结构,严格按无菌手术、进行无菌操作;插管系统,应充满肝素盐水(1u/mL),不得有任何气泡。穿刺时握住导管尖端,缓慢向前推动导管,动作应轻柔,避免盲目用力穿破管壁,使导管能顺利通过,到达预计计算长度回抽有回血后即停止;固定导管后,用康惠儿无菌透明贴覆盖贴于腹壁,将脐带根部暴露,使其自然干燥,并将肝素帽连接三通接头。拍片定位后方可使用(正确位置应该是导管的头部在膈肌上0.5~1cm)②每日进行脐部消毒,消毒外接三通,并更换输液导管,用1u/mL肝素钠每6h冲管次,防止血栓形成,保证有回血抽出,确定导管在脐静脉内。③输液速度不低于2mL/h,在置管使用过程中一旦脐部出现红肿、渗液、脓性分泌物应及时拔除脐静脉置管,局部碘伏消毒,避免深部感染发生。④拔管后必须检查导管的完整性,并且导管末端常规留2cm送细菌培养。

该组病例中所有患儿置管过程安全,生命体征平稳,1例脱管(插管过浅),1例因输液量较少(2mL/h)而于置管后第7天发生堵管而拔管。无1例发生脐周感染、血栓形成或栓塞、空气栓塞、肺水肿。

脐静脉留置管使用过程中最常见并发症为喂养不耐受,均发生在早产极低体质量儿,占12.5%,临床主要表现为胃潴留、腹胀,但无感染证据,我们知道喂养不耐受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本身就很高,本组病例中11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患儿经过微量、多次喂养母乳并予促进胃动力治疗等对症处理,仍有4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而拔管。拔除导管后好转,提示可能与脐静脉留置插管有关,早产儿本身存在肠道动力减少,再加上导管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肠道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引起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之一,当然二者间的确切关系还需大样本、进一步的质控研究来证实。故应注意患儿腹部情况,特别关注置脐静脉导管的患儿,应每天观察胃内潴留情况。应对措施为对症处理,少量、微量、多次、母乳喂养,可同时给予促进胃动力治疗,症状仍无明显改善者,拔管。其次为感染,占11.4%,临床表现包括精神反应差、皮肤发花、呼吸暂停、胃潴留、腹胀,实验室证据包括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或末梢血涂片杆状核粒细胞升高、核左移,血小板减少,血清CRP升高。其中感染灶不明确5例(血培养及管端培养均为阴性),败血症3例(血培养及管端培养为同一菌),腹部感染2例包括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感染率、病原学特点均与文献结果相似[8]。应对措施为一旦可疑或明确感染,立即拔除导管送管端培养、血培养并应用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总之,脐静脉置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能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了多次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能入高浓度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营养物质。可作为NICU中救治早产儿及危重足月儿维持静脉通路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值得NICU中早期推广应用,但其也有一些相关并发症,特别是喂养不耐受和感染,故严格无菌操作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腹部情况、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拔管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1] 王颖,冯琪,蒙景文,等.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294-295.

[2] 罗爱明,高薇薇.脐静脉插管留置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5):297-298.

[3] Dunn PM.Localization of the umbilical catheter by postmortem measurement[J].Arch Dis Child,1996,41(1): 69.

[4] 魏克伦,杨于嘉.新生儿学手册[M].5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7-226.

[5] 陈秀丽,魏贤娇,钟奎英,等.脐静脉置管术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91.

[6] 兰美倩.脐静脉插管的临床应用与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7):900-901.

[7] 燕云,麦友刚,赖文玉.静脉置管在超低或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志,2012,27(1):85.

[8] 余波,李莎莎.新生儿126例脐静脉插管末端细节培养的临床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4):201-202.

R722

B

1671-8194(2013)20-0259-02

猜你喜欢

管术脐部脐带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