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2019-03-09孙旭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神经介入科辽宁沈阳1101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管术进针锁骨

孙旭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神经介入科 (辽宁 沈阳 110101)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颈内静脉置管术在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150例,根据使用静脉置管术的不同分为实验组(颈内静脉置管术,n=88)和对照组(锁下静脉置管术,n=62),观察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穿刺置管一次的成功率。结果:使用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穿刺置管一次的成功率均优于使用锁下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置管术相比于锁下静脉置管术穿刺的成功率更高,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且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概率低,安全有效。

脑梗死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危险性很高,患者在治疗中常会有昏迷的情况出现。在患者昏迷期间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的输液治疗,因此对脑梗死长期昏迷患者建立静脉置管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输液通道,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创伤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需要为患者选择更加优质的输液方式。其中,深静脉通道的建立是经常使用的方式,且方法不一,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颈内静脉置管术是两种常用的静脉置管方法[1]。为了观察两种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本院进行了一次对比研究实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观察实验所使用的一般资料均来自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根据使用静脉置管术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n=88)和对照组(n=62)。实验组男45例,女43例,年龄28~78岁,平均(55.9±14.8)岁;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34~80岁,平均(49.3±15.8)岁。两组患者全部是在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昏迷长期输液患者,排除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身体功能不全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16G单腔的静脉导管。实验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具体操作为,患者平卧。将患者的头向左转大约45˚左右,将患者的背部垫高适当,选好进针点,进针点的位置在患者的胸锁乳突肌的前和侧面会有一个三角形的顶点,此顶点即为进针点,之后实行进针操作,进针时注意将针头与胸锁乳突肌侧面贴紧,在后面向锁骨推进,直到与患者的三分之一内中锁骨结合,进针的深度大约在4cm左右,之后观察患者的回血情况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之后将注射器取下,将导引的钢丝插入,将针拔出,之后放入中心静脉置管,将导引的钢丝撤出来。对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其进针点位于患者的锁骨中内三分之一的交界的下方,距离约1cm,在患者的胸骨上凹方向进行进针,进针保持缓慢并且负压,深度在4cm左右,之后同样在导引钢丝的引导下将静脉置管插入并固定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气胸,血肿以及局部渗血等[2,3]。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上使用SPSS20.0软件对上述患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为P<0.05。

2.结果

输液使用颈内静脉置管术的实验组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穿刺置管一次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输液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n/%)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高危疾病,在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患者常常会陷入昏迷状态,因此对于昏迷中的脑梗死患者要采用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采取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且能够极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颈内静脉置管术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是临床上经常是使用的静脉长期输液方式,目前颈内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因此本院对颈内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进行了对比试验。

颈内静脉置管术在患者的颅底开始,置管的内径为1.3cm左右,相比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较大,在解剖学上该处较少发生变异,并且还具有简单操作的优势。由于胸导管在左侧,而右侧的内静脉和上腔的以及无名的静脉在一条直线上,患者右面的胸膜顶相比于左侧较低,因此静脉穿刺从右颈内开始更有优势。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操作难度相比于颈内静脉置管术的难度较大,因此其风险性也较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会降低。穿刺开始于患者的液静脉第一肋的外缘,在患者的锁骨的下静脉处进行延续,在距离锁骨的下方大约4cm处,锁骨下静脉的下方与胸膜几乎挨近,而且在此处具有交通复杂的血管,且血管与胸膜紧贴,锁骨下静脉和患者的重要的器官紧靠,因而其穿刺的危险性较高,其气胸,心率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就相对较高。通过本次的对比观察实验可知,使用颈内静脉置管术能够将心律失常,血肿,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极大降低,且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较锁骨下静脉置管高,因此其解剖学的理论决定了颈内静脉置管术的优越性,其位置相比于锁骨下方置管术更加可取。由于颈内动脉距离颈内静脉的距离比较贴近,因此在穿刺的时候容易发生误穿动脉的情况,如果发现误穿,需将针立即拔出,压迫穿刺处15min左右,看好是否出现血肿,并决定能否继续实行穿刺。对于脉搏搏动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借助B超的帮助进行穿刺,反复穿刺会出现持续渗血的情况,会对患者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因此要尽量使穿刺顺利地进行[5,6]。

综上所述,颈内静脉置管术相比于锁骨下静脉置管术优势显著,其对于患者的血管造成的损伤较小,操作简便易行,在患者拔管以后还可以有较长时间的保留且可以较快的恢复,穿刺点距离胸膜较远,安全且易行。

猜你喜欢

管术进针锁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呵护锁骨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