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项针为主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
2013-01-23曹丽艳王东岩许春月
曹丽艳,王东岩,许春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因小脑功能障碍所致的运动笨拙和不协调,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的速度、节律、幅度和力量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还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1]。由于小脑萎缩所致的共济失调属于神经系统变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遗传性和内源性原因造成的神经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变化。目前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据有关临床报道[2]头项针治疗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所致的共济失调有一定的疗效。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阶段,接触到采用电项针为主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介绍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61岁,因进行性双下肢走路不稳3年,加重伴言语不利3个月,于2012年7月来我院针灸科就诊。该患于2009年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无力,随后出现走路不稳、步距增宽、左右摇摆,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曾于2011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头CT、MRI显示小脑沟裂增宽、增深,第四脑室扩大,示脑萎缩。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小脑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近3个月患者走路不稳加重,站立不稳,表现为不能独立行走,需家人搀扶,或手持拐杖方能行走,逐渐出现语言不利,吐字不清,发音障碍,失去自理能力。病程中不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饮食、二便尚可。查体:BP:120/70 mmHg,神清,语言不利、断续,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无面、舌瘫,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尚正常,未见明显感觉障碍。共济运动检查:闭目难立征检查睁眼、闭眼皆不能,指鼻试验(+),快速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复查CT示:脑萎缩。诊断为小脑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
治疗方法:项针选穴:取双侧的风池、供血[3]、翳明。头针选穴:平衡区、运动区。操作方法:患者取端坐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双侧风池、供血、翳明选用0.35 mm×60 mm长毫针,刺入约40 mm(风池穴向喉结处刺入,供血穴直刺向对侧口唇处,翳明穴直刺向喉结处)。用KD-808型电麻仪分别以正极连接双侧风池,负极连接双侧供血,波形选择疏波,以患者头轻微摆动为度,通电30 min。双侧头针运动区、平衡区用0.35 mm ×40 mm 长毫针,平刺 25 ~30 mm,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施以约200转/min捻转手法,至少3~5 min。持续治疗30 min。每天1次,每周日休息,持续治疗6周。
治疗首次30 min起针后,嘱患者站立,其家属感觉搀扶患者时较前轻松。持续治疗2周后患者自觉走路较前轻快,可自行拄拐行走,不用家属搀扶。查患者指鼻试验(+),但较两周前指的准确;闭目难立征检查睁眼、闭眼不能;跟膝胫试验(+),但较两周前稳。再持续治疗4周后,患者说话较流利,可自行站立、走路欠稳。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基本正常。根据Berg平衡量表进行总疗效评定,评分结果为78.6%。
2 讨论
本例患者为小脑萎缩所致共济失调,属于多系统萎缩疾病,其病理表现包括神经元的缺失、胶质细胞的增生,其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少突胶质细胞涵体密切相关,还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或酶代谢异常有关[4]。本病电项针治疗为高维滨教授治疗脑源性疾病的多年临床经验。供血穴为高教授的经验穴,位于风池下1.5寸。风池、供血、翳明穴,根据其解剖位置,供应后循环的椎动脉在其深部,通过针刺和电刺激使局部肌肉收缩,节律性的跳动,挤压血管内的血液,促进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循环,加速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小脑部的血液供应[3],使处于衰老、变性的神经元得到修复、再生、神经递质重新分配进而改善其功能,达到改善肢体的共济失调。头针取穴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对小脑在头皮的投影区(平衡区)和运动区针刺,通过快速捻 转、强刺激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穿过高阻抗颅骨[5]作用于小脑、大脑皮质,从而调节了小脑、大脑功能和神经递质间的平衡,使得大脑和小脑重新建立网络联系、共同维持、调节肢体的姿势,改善肢体的共济失调。
[1] 朱长庚.神经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98-599
[2] 韩文文.头项针治疗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1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4):722 -723
[3] 高维滨.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16-117
[4]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5-306
[5] 王玉琳.孙申田教授治疗神志病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09,29(8):63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