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体质指数对新生儿体质量影响调查分析
2013-01-22姚慕崑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产科杭州310012
石 吟 姚慕崑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妇产科 杭州 310012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巨大儿可致软产道裂伤、肩难产、手术产增加等,胎儿生长受限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围产儿死亡率。本研究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讨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以了解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产科进行正规产前检查并分娩、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资料完整的正常足月单胎孕产妇共4023名。有孕前准备行为2451名,占60.92%,属有计划怀孕。而在怀孕前无任何准备工作,孕前未控制体质量,计划外怀孕1382名,占34.35%;另190名有补充叶酸或运动,但有接触烟酒或药物,未刻意控制体质量者,也归为孕前未控制体质量。详细记录孕妇身高、孕12周内体质量、分娩体质量及新生儿体质量,计算孕前及分娩BMI。
1.2 方 法 应用自行编制的孕产分娩情况调查表,专职人员用磅秤测量身高、体质量,由于难以获得孕前体质量及身高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产前检查并跟踪随访至分娩前,所有研究孕妇均在孕12周内开始首次产前检查,且孕12周内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故将首次产前检查时测得身高、体质量作为孕前身高、体质量。分娩前测量产前体质量作为分娩体质量,分娩后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并记录其妊娠结果。计算孕前及分娩BMI。(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P<0.01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BMI统计 所选取孕妇身高为144~186cm,体质量为38.75~72.33kg,孕前BMI为16.42~32.51kg/m2,平均(23.01±3.63)kg/m2,其中 BMI低于19kg/m2539名,占13.41%。
近分娩时孕妇体质量为48.92~93.67kg,BMI为21.37~40.05 kg/m2,平均(29.03±3.72)kg/m2。分娩时的平均BMI已经处于肥胖范围内(29~34 kg/m2)。不过由于成人BMI数值针对的是普通人群,而临分娩孕妇处于特殊阶段,体质量过重标准并不十分准确,只具有一般参考意义。
2.2 新生儿体质量统计 统计新生儿体质量时,不考虑性别,体质量为2.34~6.11kg,平均(3.32±0.31)kg。由于所选取的统计对象为正常足月单胎孕产妇,所以超轻儿的概率较小,在4023例样本中,体质量低于2.5kg 327例,占总样本8.13%,未见有低于2kg的新生儿。体质量超过4kg的超重儿857例,占总样本21.30%,其中体质量超6kg 2例。
是否控制孕前体质量对新生儿的体质量范围影响不大。不控制孕前体质量组新生儿体质量范围为2.35~5.96kg,平均(3.34±0.32)kg;控制孕前体质量组新生儿体质量范围为2.34~6.11kg,平均(3.3±0.31)kg。两组体质量偏差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相关性分析 在不控制孕前体质量因素下,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237,r2=0.056,经检验P<0.01,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但控制孕前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系数r=-0.064,r2=0.004,经检验P=0.310>0.01,控制孕前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不存在,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有5.2%是由身高及孕前体质量的协同作用引起。
2.4 分娩时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相关性分析 在不控制孕前体质量因素下,分娩时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r=0.331,r2=0.110,经检验P=0.000<0.01水平,分娩时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但控制身高及分娩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分娩时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系数r=-0.042,r2=0.002,经检验P>0.01水平,可见控制身高及分娩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分娩时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不存在,分娩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有10.8%是由身高及分娩体质量的协同作用引起的。
3 讨论
3.1 BMI对新生儿体质量影响的研究 孕前体质量及身高与孕期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已为广大学者证实。考虑到BMI可以同时顾及体质量和身高两方面因素,199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医学研究所根据不同的BMI水平制定了孕期体质量增加适宜值推荐指南[1]。大量研究证实孕期体质量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2-4],孕期体质量增加作为监测胎儿发育状况的指标在孕期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考虑到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的相关性,有学者就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如韩爱红[5]、Frederick[6]、Lo¨f[7]、Mesman 等[8]均通过研究发现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赵菁[9]、金子环等[10]通过研究发现分娩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密切相关,并因此提出通过BMI也能较好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并通过控制BMI达到控制新生儿体质量,减少母儿并发症及合并症,促进母婴安全的目的。
3.2 BMI对新生儿体质量影响的临床价值分析 考虑到采用BMI对孕妇进行分类,消除了身高差异对体质量的影响,但却忽略了相同的孕期增重范围对于不同身高的孕妇来说意义显著不同,因此有学者对用BMI预测孕期体质量增加提出质疑。Wolfe等[11]发现单独孕前体质量比BMI能更好地预测孕期增重;Voigt等[12]认为BMI预测孕期增重没有价值。张红等[13]对518例符合条件的孕产妇采用偏相关分析,发现控制孕前身高和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孕前BMI与孕期体质量增加无相关性。
根据BMI预测孕期体质量增加被证明临床价值有限,则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影响的临床价值亦需进一步探讨。Brynhildsen等[14]采用协方差分析研究了4330例孕产妇BMI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发现将BMI从模型中剔除后对结果无实质性影响,认为BMI不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在不控制身高及孕前体质量因素的影响下,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显著相关(r=0.237,r2=0.056,P=0.000);而控制身高及孕前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孕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无相关性(r=-0.064,r2=0.004,P=0.310)。同样在不控制身高及分娩体质量因素的影响下,分娩BMI与新生儿体质量有显著相关(r=0.331,r2=0.110,P=0.000);而控制身高及分娩体质量因素的影响后,分娩BMI与新生儿体质量无相关性(r=-0.042,r2=0.002,P=0.507)。表明BMI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主要由身高和体质量的协同作用引起的,控制身高及体质量的影响后,BMI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临床价值有限。
[1]Institute of Medicine(United States).Subcommittee on nutri⁃tional status and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M].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cs Press,1990.
[2]Nyaruhucha CN,Msuya JM,Ngowi B,et al.Maternal weight gain in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irth weights in Morogoro Municipality,Tanzania[J].Tanzan Health Res Bull,2006,8(1):41-44.
[3]Abrams B,Selvin S.Maternal weight gain pattern and birth weight[J].Obstet Gynecol,1995,86(2):163-169.
[4]Shapiro C,Sutija VG,Bush J.Effect of maternal weight gain on infant birth weight[J].J Perinat Med,2000,28(6):428-431.
[5]韩爱红.孕前体质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4-4535.
[6]Frederick IO,Williams MA,Sales AE,et al.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gestational weight gain,and other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in relation to infant birth weight[J].Ma⁃tern Child Health J,2008,12(5):557-567.
[7]Lo¨f M,Hilakivi-Clarke L,Sandin S,et al.Effects of pre-preg⁃nancy physical activity and maternal BMI on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and birth weight[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8,87(5):524-530.
[8]Mesman I,Roseboom TJ,Bonsel GJ,et al.Maternal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explains infant's weight and BMI at 14 months:results from a multi-ethnic birth cohort study[J].Arch Dis Child,2009,94(8):587-595.
[9]赵菁,褚玉玲.孕妇分娩前不同体重指数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72.
[10]金子环,马树祥,岳鹤津,等.孕妇产前体重指数与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6):1055-1056.
[11]Wolfe HM,Zador IE,Gross TL,et al.The clinical utility of maternal body mass index in pregnancy[J].Am J Obstet Gynecol,1991,164:1306-1310.
[12]Voigt M,Straube S,Olbertz D,et al.Body-Mass-Index und der Gewichtszunahme von Frauen in der Schwangerschaft[J].Z Geburtshilfe Neonatol,2007,211:147-152.
[13]张红,张玲,赵俊红.体质指数预测孕期增重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549-3551.
[14]Brynhildsen J,Sydsjo¨A,Ekholm-Selling K,et al.The im⁃portance of maternal BMI on infant's birth weight in four BMI groups for the period 1978-2001[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9,88(4):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