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民族舞蹈价值方法的初步研究

2013-01-21孔庆伟

中州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民族舞民间舞民间舞蹈

孔庆伟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遵循着文化的特征而发展,它通过人的形态、神态动作来传情达意,其产生和形成都受到自然和社会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它的表达方式也因表演者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不同而有着明显差异。[1]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舞蹈中得到遗存,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民族文化就像一个纽带,将舞蹈文化与民间风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舞蹈艺术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而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都会不同程度地积淀着其民族的心理,审美情趣,风格习惯等文化现象。[2]

这些文化因素是通过舞蹈者的表演,转化为信息成为舞蹈符号,被人们所理解并得到广泛传承。[3]当代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是源于自然界的相思树与夫妻树。[4]她把人间的深情赋予在这两棵树上,使它们人格化,从而体现出这对青年男女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强烈的人体动律情感化,使观众们受到了巨大的艺术感染,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赞美和追求。舞蹈虽具有流动性,但在动作之间的间歇和停顿中,给观众的视觉造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短暂停留,所以,舞蹈在造型上富于雕塑性。例如《飞天舞》及其敦煌舞蹈,都取材于敦煌壁画与雕塑中的造型。首先是雕塑家把宗教祭祀舞和宫廷舞蹈造型凝固化,使许多佛寺的雕塑作品在其都有神妙的再现。其次舞蹈家又把凝固了的造型、演绎活化在现代的舞台上。这人的神化雕塑,和神的人化舞蹈,全都是源于社会生活中的舞蹈艺术。

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与荣耀。[5]舞蹈艺术家与舞蹈研究者对民族舞蹈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6],然而,在发掘舞蹈的价值,适应日新月异的文化市场方面,研究得不多。本项研究,将发掘民族舞蹈的价值,以及何种发掘价值的方法才能适应当前文化市场。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界定及现状

(一)民间舞与民族舞的界定

民间舞蹈是相对于宫廷舞而言的,它是由舞蹈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而来的。它强调的是民间文化形态的形式表现。民间舞来源于原始舞蹈,当社会发展进入到奴隶社会以后,原始舞蹈也随之而发展、分化:一部发展成为宫廷舞蹈,另一部分就是奴隶们的舞蹈,从祭祀性或其他功能性的舞蹈发展而成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也是指舞蹈形式及流传的社会层面具有民间性;民族舞则是从其地域性、民族性的角度来界定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年积累所得,是指具有某种民族特性的舞蹈内涵和形式。比如中国民族舞蹈,在中华民族特定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及风俗习惯等影响下,形成其独特的样式及舞蹈艺术个性。民族舞蹈也指舞蹈的内涵和个性具有民族性。

(二)民间舞与民族舞的现状

1.民族性的流失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背景,积淀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说。目前,由于受外来文化侵袭尤其是西方现代文艺因素的影响,中国民族舞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变化,西方的节奏、动作、叙事等手法,不断冲击着中国民族舞的发展,其形式化,民族性的元素正在减弱。一个民族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并赋予强烈的情感,才能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而民族舞这一特有的风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现在众多舞蹈打着民族舞的名义,却完全没有民族舞蹈的内涵,壳是民族性,而魂却已不具备民族性。

2.民间性的流失

在中国文化史研究中,自“五四”以来,普遍认为传统的东西就是有害的、陈旧的,应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的文化。所以,一度造成重视现代创新,压制传统发掘,最后造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甚至是对立。而当市场经济大潮涌来时,刚刚向本位靠拢的民间文化又一次偏离轨道,深受冲击,不再保留其民间性本色。而在其变化发展过程中,民间性则只是形式化的宣传口号,已逐步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民俗活动相差甚远,也不能在民间普遍流传和发展,这也是众多民间舞只适应舞台的表演要求,而丧失广大群众基础的主要原因所在。

二、如何发掘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层面

要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应首先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层面。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大体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

首先,它是物质的,是受原始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产生其形式的。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出现的早期原始舞蹈,即民族民间舞蹈的雏形,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其次,它是制度的。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性使它逐步变化成为一种稳定的艺术形式。并把它作为庆典、祭祀、群众自娱等,民族民间舞在表演中呈现可见的物质性等符号,符号象征着具有指称、记忆和意味等功能,使之有选择的保存和新形态的重新合整,并形成较稳定的舞蹈语言。最后,它是心理的,也是核心的。因为心理是维系一个民族情感的最重要稳定的因素,民族民间舞作为民间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承载着一个民族心理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这乃是一个民族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的方法

经过研究整理我们总结了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的方法。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1.技巧应为表现内容服务

技巧,固然在民族舞的上千年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其稳定的表象性、象征性符号,而这仅只是局限于制度的和物质的层面体现。

重视形式轻视内容的作品成为欣赏者和创作者的普遍现象,不关注作品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而只关心“文本是如何构成的”。大众普遍认为,只要美、只要好看、只要让人快乐,那就是“好舞蹈”。而这恰是本末倒置,完全将内容与技巧形式的关系颠覆。

2.内容应表现为人与民族的心理体验

民族舞蹈文化深层次的结构,不仅是一种心理上的体验,也是一种文化状态,是指民舞的载体,舞群的思想,也是宗教信仰、价值观、婚姻观、审美等等。舞群的思想观念不仅受到社会主体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还受到舞群者的年龄、职业、接受教育的程度的制约,对其思想观念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文化观念集群中,其核心观念是价值观。例如,原生态祭祀舞蹈的核心就是万物有灵的观念。

3.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呈现价值

民族民间舞源于生活,经人们的创造而升华。挖掘民族舞蹈,不仅能丰富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完善我国优秀传统民间舞蹈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向世人讲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通常会在一个民族长期战胜与适应自然灾害与野兽等搏斗过程中得到体现。而一个民族战胜迷信和自然灾害的勇气,逐步形成的传统美德也会在民族文化中得到体现。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可以从中体现出潜在的历史价值,也是研究民族舞的价值所在。

纵观历史,民族民间舞几乎是一块“活化石”,它承载着某一个时代、某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某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艺术意识以及生活方式。以此为例,追根溯源,可以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这种特定的艺术形态,了解、研究这个民族的过去历史面貌。由于民族概念属于社会的范畴,拥有相对稳定民族心理意识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来反映出这一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因此,民族民间舞所映射的正是它所处的时代的艺术创作层面的真实写照。可见,研究民族民间舞蹈有利于对其所处社会的深入探索。所以,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研究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价值在于同时必须从根源内涵价值——着手,以本正末。了解过去,服务现在,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片面追求舞蹈的形式,而忽视、轻视其内涵价值的挖掘,是造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歧途的原因。只有从根源内涵价值着手,正本清源,才能让中华民族民间舞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得绚丽多彩。

三、结语

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个性、审美意识、文化底蕴等都会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得到集中的体现。同时民族民间舞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好发展着,因而在现代生活中,中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仍然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要想使民族舞蹈艺术能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认为光是在总结、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其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说民族舞蹈来源于民族民间,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在深入民间、深入生活的同时,就更需要去宣传、去普及、去播种民族舞蹈艺术事业,并通过细化整理,使其更加完美地反映出民族民间艺术的精华,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3]梁一儒,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海涛.非遗的抢救与开发:从民族舞蹈遗产保护的角度谈[J].文艺与争鸣,2011(10):154-155.

[5]邢颖.关于民族舞蹈的改革发展问题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5).

[6]金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创作的发展状况及前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2):3-7.

[7]沈竹韵.试论如何保持民族舞蹈的生命力[J].北方文学,2011(8).

猜你喜欢

民族舞民间舞民间舞蹈
浅析民族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地域特色舞蹈在高校课程中推广的思考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晋中民间舞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民族舞在普通高校开展的措施意义与对策研究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影响下民族民间舞表演新模式研究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探讨民族舞在广场舞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