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教学中的听力信息处理*
2012-12-20马晓梅
马晓梅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口译教学中的听力信息处理*
马晓梅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口译活动中,理解原语对译员来说,是用目的语通畅及时转达出来源语中所包含信息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听力理解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口译中的听力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凭借逻辑分析的平台,有效地获取原语意义,逐渐养成从讲话中抽离实质意义,在意念中建立信息点框架的思维模式。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原语信息进行逻辑处理,提高训练效率,使他们尽快掌握口译的基本技能。
口译教学;听力技能训练;认知过程
口译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极强时效性的交际过程,其中包括语言信息的接收、解码、记忆、编码和再表达等一系列认知处理环节。对一个口译员来说,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听入信息纳入认知记忆,并以目的语转译出来,透彻理解原话内容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口译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与其他的听力理解学习相比较,口译理解由于其所特有的目的和要求,对学生提出了更大的听力挑战。在口译训练中,对听入言语的理解不足往往是他们记不住,译不出的主要原因,且易会成为一些学生在日后口译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对口译望而生畏。可以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但是口译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解决的问题,也是贯穿整个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使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口译理解中的信息处理技能,教师应根据口译理解中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听力理解训练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一、口译理解认知过程与口译员的逻辑分析
(一)口译理解的认知特点
根据赛莱斯科维奇,勒代雷等法国口译研究学者[1]倡导的释意派口译模式理论,口译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阶段:
阶段1:语言的含义与语言外知识两者相互结合而产生意义。这时口译员听清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通过分析和理解,辩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语言想象。阶段2:随着意义的产生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时口译员抽离出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思想内容。阶段3:立即自觉摆脱原语语言框架,只保留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并使用恰当形式体现这些思想内容。这时口译员用另一种语言符号造出新的句子。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口译不是建立在信息的语言结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讲话内容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虽然讲话由话语组成,但讲话的意义却并非语言的词语意义相加之和。口译员要理解说话人表达的思想,必须启动自己的原语语言知识系统和其他相关知识系统,对讲话中的信息加以分析处理。也就是说,口译是转达意义,而口译理解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语言符号到言语意义的逻辑思维过程。对这个分析过程,刘和平教授是这样描述的,口译员听到讲话,即来源语后,必须“根据译出语 (这里指来源语)表层信息系统的符号和语言链通过大脑的积极整合、分析、判断和推理,并在认知系统的不间断参与下最终解决词语语义系统中的各类关系。”[2]
分析性思维对于理解听入信息的重要性在另一位法国口译学者吉尔教授(Daniel Gile)的理论中[3]也有充分体现。吉尔教授是一位资深口译员,同时从事口译研究和口译培训。对于口译的理解过程,吉尔教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这样一个概括性的公式:
C=KL+EKL+A
公式中符号意义为:C理解 (comp rehension)、KL语言知识 (know ledge of the language)、EKL非语言知识 (extra linguistic know ledge)、A 深入分析 (deliberate analysis)。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口译员对听入信息进行的分析处理是实现口译理解的关键一步。口译员要全面掌握说话人的讲话内容,除了要运用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文体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各种语言外知识外,还需要启动口译思维机制,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听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积极的编辑和处理。因此在口译中,有效的听力理解应是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和逻辑分析这3个环节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逻辑分析—译员获取原语意义的平台
口译理解认知过程中的逻辑分析 (Logical analysis)是指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运用特有的思维方式,脱离原语的语言外壳,对接受到的信息从各个层面进行迅速的辨识和推理分析。或者说,逻辑分析是口译员对原语的信息进行推导和加工,并获得原语意义所凭借的一个平台。
口译员进行逻辑分析时要透过语言的层面,对原语信息的点、线、面进行全面梳理整合,进而抽离出讲话的实质意义,或称主题思想。这其中,点=具体的信息内容 (ideas/pieces of information),线=各点之间的联系 (relations between the ideas),面=整体印象 (feel of w hat’s said as a w hole)。口译员以这种方式对原语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容易在记忆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也为下一步的目的语表达提供了有利条件。
口译员的逻辑分析涉及到语言知识及语言外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语法层次分析、语义和语篇分析、文化分析、社会心理分析以及对下文意义的推断和综合等等,涵盖了句子和语篇(discourse)两个层面。
口译员通过句子层面的分析可以在语音听辨的基础上,摆脱语言框架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处理,进而迅速把握句子的实质意义,为后续信息的预测和对讲话的全面理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语篇层面上的逻辑分析则可以使口译员了解口译活动的题材、场景,发言人的社会、职业背景等各个语域因素,并对话语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行预测、推理和判断,从而更准确、更迅速地理解讲话人的意图和要传达的信息。[4]
二、口译教学中的听力信息处理训练
(一)注重培养“得意忘形”的思维方式和反应能力
在口译听力理解训练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摆脱不了说话人所用字词和句型的束缚。他们按照讲话的语句出现顺序,一一辨识意义、加以理解。一旦语段较长,或者结构较为复杂,很多学生便应接不暇,手忙脚乱,这导致接受到的信息严重缺损,有时听到的只是几个孤立的,没有联系的字词。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口译的认知过程,并通过训练养成从讲话中抽离实质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反应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各种练习,帮助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习惯性地忘掉”说话人采用的具体词句,而只专注于其表达的意思,即做到“得意忘形”。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以原语复述一个句子,一个语段,甚至一个短篇讲话。在这种训练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复述时一定用自己的话而不是习惯性的背诵。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可不必过分强调话语的适当性(formality),只要用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表达出原话意义即可。类似的训练方法还有一句多释,一句多译等。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对于意义相同的叙述,人们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口译中要做到记得住,说得顺,就必须透过原语语言表层去理解讲话的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说,要掌握口译听力理解的信息处理技能,首先要把自己的思维由词对词的理解转到词中之义的理解,同时由于口译中听入信息转瞬即逝的特点,这个思维过程最终应成为一种自然的,“应境而发”的反应。
(二)建立意念中的信息点框架
在口译的听力理解训练中,为了使学生达到迅速识别和掌握讲话意义,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脑力”,也就是口译思维中的逻辑分析能力。在意念中建立信息点框架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把逻辑思维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并且使他们体会到,对信息的这种分析处理是通过反复实践能够掌握的技能。
意念框架形成的具体步骤可以是这样的:
1.确认信息点 (to identify the information points)
2.确认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to identify how these points are related to one another)
3.建立意念框架 (to set up in the m ind the logical line binding these points together)
这就是说,在训练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句子或语段根据词义和语法迅速加工成含有关键信息的意群。然后把每个意群作为一个意义实体,判断和分析各个意群,或各个意义实体之间的关系,在脑海中建立这些意义点所组成的逻辑脉络,进而全面领会讲话人的实质思想 (message)。
例如:Alink which exists between London and Shanghai is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which was signed in May by the corporation of London and Shanghai Municipality during the visit to London paid by the Mayor of Shanghai,M r Xu Kuangdi. I understand that a further step was taken at the beginning of September when,during the visit of the Lord Mayor of London to Shanghai,a further document was signed.[5]
对这个语段的信息进行处理时,可通过这样的步骤进行分析。
信息点:
* 伦敦和上海的关系是通过《伦敦上海谅解备忘录》建立起来的
* 备忘录签约双方是伦敦市政当局和上海市政府
* 备忘录是上海市长徐匡迪5月在伦敦访问时签订的
* 在9月初双方合作有了发展
* 伦敦市长此时正在上海访问
* 双方签订了进一步合作的协议
逻辑关系:
典型的时间顺序,也就是事件发展的前后关系。
意念框架:
这个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框架可以使学生看到语段中信息之间的逻辑走向,并把握住整个语段的意义。有了这样的信息理解基础,下一步的传译表达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了。这个语段可以译为:
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先生在5月份访问了伦敦,届时伦敦市市政当局和上海市市政府共同签署了《伦敦上海谅解备忘录》,建立起两个城市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也了解到伦敦市市长在9月份对上海市进行了回访,签署了另一项双方协议,使两市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对口译理解的听力要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对信息做出准确、敏捷的反应。[6]这种分步骤进行的听译训练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循序渐进地学会透过词语层面对信息进行排查梳理,进而快速理解原话意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应逐步加大阶段训练难度。比如把一个语段的信息点数量减少,但包含同样完整的意义。这就加大了每个点的信息密集度,或者说增加了每个点的信息“含金量”,这样可以降低记忆单位 (memory unit)数量,减轻短期记忆的负担,从而有余地来处理更多的信息。[7]
(三)从整体上对来源语,讲话的信息进行逻辑处理
要更有效、准确地把握原话意义,教师还应该训练学生进行语篇层面的信息分析和处理。对于这种语篇分析技能培养的训练内容,仲伟合教授概括为“首先要养成对发言者的立场观点进行背景调查的习惯,其次应强调对各种文体逻辑顺序的熟练把握,培养预测、印证、再预测、再印证的技能。”[8]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各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逐渐学会带着Whs(Who,What,Why等)跟踪讲话人的思路,也就是对以下问题中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现场分析和判断:这个特定的讲话人在这个特定的场合,就这个特定的主题,为了达到他/她特定的目的,在讲话中会有何种特定的内容和话语风格?
例如,在练习商务活动口译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主要的商务讲话场合,如to inform,to persuade,to motivate,to entertain,etc.之后进一步研究相应的内容和文体。进而在他们听一篇商务讲话的时候就要分析在不同场合,为了达到交际目的,讲话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会按照一定的模式说什么。比如,如果是一篇某公司营销经理在某交易会上对其公司的产品进行推介的讲话,他的语篇逻辑顺序一般会是:
Top ic(主题)+ Points of view(论点)+ Facts(事实或例证)
在这里,Top ic:推介本产品;Points:产品的性能、规格、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市场欢迎度等;Facts:数据、实例等。这样的分析处理可以帮助学生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辨认句子意义上,而是更要从全局着眼,养成整体上处理信息的习惯。这样才能从转瞬即逝的语言信息中抓住其思想和精神,并从容过渡到表达阶段。
(四)口译理解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辅助练习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说话技巧,思维方法辨析等方面的训练,作为话语逻辑分析学习的辅助手段,增强学生从全局出发进行语言信息处理的能力。
教师使用的辅助练习方式可以包括:1.在课上在屏幕上展示一个语段(中文约300字,英文约180字),让学生在限定时间之后说出其中的语篇逻辑;2.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一篇指定书面材料中的要点,以原语在班上或小组做出总结;3.提前或当场给出话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说明自己的看法;4.用限定字数说出几个主要概念;5.将一篇结构较松散的讲话浓缩等。
三、结论
教师在组织口译听力理解的教学时,需要始终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课程的训练应促使学生学习运用自己的“脑力”,并逐渐做到习惯性地对说话人的语言信息进行“听+想”的分析处理。因为口译具有即时性、技能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师还应该把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过程化解为具体的,循序渐进的实际练习。提高口译听力理解的训练效果,是很多口译教师关注的问题。希望大家共同思考和研究,并发掘出更多,更科学的训练方法。
[1][法]M·勒代雷.意释学派口笔译理论 [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3-6.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1.
[3]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 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 sterdam:John Benjam 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179.
[4]仲伟合.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3):6-7.
[5]雷天放.口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53.
[6]鲍 刚.口译程序中的思维理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46-71.
[7]付必琼.语域限定下口译技巧的应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7-88.
[8]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1.
The Processing of Listening Information in Interpreting Training
MA Xiao-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 524048,China)
The interp reter’s full comp rehension of the speaker is crucially fundamental for his true and smooth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In training,the teacher should help the students enhance the ability to process the listening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features of listening comp rehens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sp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language by logical analysis.And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the thinking mold of extracting substantive meaning from the discourse and establishing the information frame in their m inds.The teacher should guide the students to logically process the source language as a w hole,promote th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and help them to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of interpret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interp reting training;listening skill training;process of cognition
刘志新)
H315.9
A
2095-042X(2012)02-0118-04
2011-12-01
马晓梅 (195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口译教学及比较教育研究。
湛江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ZW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