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对支气管哮喘的机理及治法的研究
2012-12-09李岩
李 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呼吸系统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在每年因哮喘致死的人数逐年递增。祖国医学对哮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及总结,理出了中医对哮喘的一整套完备的理论,列举如下。
1 病名溯源
最早关于哮喘的描述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宋代王执中首次提出了哮喘之名,其所著《针灸资生经》曰:“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刺肺俞,不缪刺他穴。”元朝的朱丹溪首次把哮喘作为病名并独立成篇。明代医学家虞抟《医学正传》则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因此一般统称为哮喘。
2 病因病机源
哮喘的病因病机,传统中医[1]认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如《时方妙用》曰:“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前,痰案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之伤即发,伤酒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并表现为反复发作”。赵献可在《医贯》中也提到:“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赤水玄珠》云:“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哮之“夙根”为痰,由津液所化,其性属阴,易被其他阴邪所引发,如风寒、寒湿、寒饮等阴寒邪气最易引动“膈上宿痰”诱发哮喘。元·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喘》中说:“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
以上是古代医家对哮喘的病因病机提出的各种观点,分别在不同方面逐步完善了人们对哮喘机理的认识。因此,引起哮喘的病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宿痰内伏、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多种因素综合所致等。
2.1 宿痰内伏
朱丹溪曾说:“哮专主乎痰”。《诸病源候论》云:“肺病令人上气,兼胸隔痰满,气行奎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之鸣也”。《金匾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第十二》曰“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阵阵身润剧,必有伏饮”。这是宿根学说的雏形,这个说法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可与继承,成为哮病的最主要病因。因此痰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机。痰的产生主因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而成,如伏藏于肺,则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发作时“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清代医家李用粹在其《证治汇补·卷五》中曰:“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雍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仁斋直指方》说:“惟夫邪气伏藏,痰涎浮涌,呼不得呼,吸不得吸,于是上气喘促”。
2.2 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医治,导致邪气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成痰。《景岳全书·喘促》说:“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胃也,非风寒则火邪耳。”叶天士[2]曾说:“若夫哮证,亦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肺俞”。《素问·太阴阳明论》曰:“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这是祖国医学中最早提出伤人阳气的寒邪是引发哮喘的病因,其他如后世医家发现哮喘与吸入花粉、烟尘、动物毛屑、异味气体等有关,亦属此类,皆为影响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蕴,导致哮证发作。
2.3 饮食不当
贪食生冷,或嗜食酸咸甘肥,导致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升降不利,气逆而喘。湿痰郁久化热,或肺火素盛,痰受热蒸,痰火交阻,肺失清肃,则肺气上逆为喘。若复受外感诱发,则可见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合邪的错杂情况。明·孙一奎《赤水全珠全集·哮喘辨》说:“哮发之原有三:……,有食咸酸呛喉而得者”。王肯堂《证治准绳·哮》也提到:“是痰得之食味咸酸太过,……若味不节,其胸中未尽之痰,复与新味相结,哮必更作,此其候也”。从古至今,人皆将酒及肥甘厚味视为美味,却不知这正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陈修园医书》中明确提出“哮喘之病,寒邪敷于肺俞,痰案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伤酒伤食亦发”。清·何梦瑶《医骗·哮喘》指出:“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
2.4 情志失调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不遂,忧思气结,肺气痹阻,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则病发。《医学入门·喘》说:“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即属此类。
2.5 劳欲久病
幼年患麻疹、顿咳,或慢性咳嗽、肺痨等疾病,久病体虚,气失所主,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肾元亏虚,肾不纳气而致短气喘促。因此《证治准绳·喘》云:“肺虚则少气而喘”。《医贯·喘》言:“真元损耗,喘出于肺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原也”。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喘》中指出“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如宋代《圣济总录·呷嗽》曰:“喉中呷嗽不止,皆因肺藏虚损,致劳气相侵”。另外哮喘除与后天因素有关外,也于先天禀赋息息相关,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曾云:“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将小儿哮喘说成“幼稚天哮”,也说明了本病与先天禀赋的关系密切。
2.6 多种因素综合
随着历代医家对哮喘认识的深入,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认为哮喘不仅仅是单独一种因素所致,而是多种病因综合而致病。多为内因与外因结合,即久病体虚,复感外邪,导致邪气盛而正气虚;或宿痰伏于内,又恣食肥甘厚味,过食生冷,致外邪入里,引动宿痰而致病。劳倦久病,又因情志失和,也可致病。清代李用梓在《证治汇补·哮病》中精确地把哮病病因病机总结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奎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
因此,经过后世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最终发现哮喘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宿痰为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亦不可缺少,皆可致病。
3 辨证论治
由于历代医家所处环境的不同,哮喘有很多分型方式,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哮病的临床指导原则》[3]将发作期分冷哮、热哮、风哮、虚哮;而缓解期则分肺气亏虚、脾气亏虚和肾气亏虚型。史氏将哮喘分成五个证型:寒饮伏肺证、痰热蕴肺证、风痰证、肺肾气虚证、肺脾两虚证。江氏分为型肺气不固、营卫不合型,脾失运化、痰浊犯肺型,肾不纳气、肺气上逆型。
关于哮喘的治疗原则,朱丹溪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基本原则。因此,可分为以下几种治则:
3.1 发作期治则
(1)温肺散寒,化痰定喘。此法主因外感风寒,痰饮内伏导致使肺失宣降,痰升气阻而发病,以辛温散寒,祛痰化饮为具体治则,主要用于冷哮证。为汉代张仲景所创,其《伤寒杂病论》中的射干麻黄汤和小青龙汤正适用于此证,选药多以辛散、温降为主,如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化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紫苑、款冬花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甘草和中。李东垣的参苏温肺汤、虞传的温肺汤也是代表方剂。
(2)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本法是针对痰热壅肺,肺失清肃,气机上逆而发的热哮证。清代医家根据此病机采取了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之法,应用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治疗。顾靖远在《顾氏医镜》的论述“麻杏石甘汤,治哮喘。……合上加瓜萎、苏子、桑皮、枳壳。此降气消痰清火而兼散邪之剂”。使此治法更加完善。
(3)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此法是针对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所致的寒包热哮证,以解表散寒,清化痰热为主要治疗原则。代表方有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前方用于外感风寒、饮邪内郁化热,而以表寒为主、喘咳烦躁者;后方用于饮邪迫肺、夹有郁热、咳逆喘满烦躁而表寒不显者。
(4)降气豁痰。此法是因哮喘痰饮内停,清肃不行,痰奎气逆所致的痰哮证。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应以调畅气机、以除痰浊为主。治痰必先治气,凡理肺、宣肺、通腑、和胃等法,能调畅全身气机者均可应用,惟以气机疏畅、痰浊得化为要。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哮证》中具体提出了此法的治疗方药:“痰壅气急者,四磨饮、苏子降气汤。气降痰自清”。
3.2 缓解期治则
缓解期患者主要是因哮喘病程长久,体虚气亏,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肺虚难以主气;肾虚精亏,摄纳无权,脾失健运等导致喘促日久,动则气喘。治疗主要以补肺益肾,健脾益气为主。方剂主要以补肺汤、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为主[3-5]。
4 结语
综上所述,只要辨证精确、用药合理、药量准确,祖国医学对哮喘治疗的效果将非常理想。历代医家都在研发治疗哮喘的中药,但是现在仍没有一个公认的、被普遍接受的药方,许多尚在临床观察阶段,需要对其中药确切有效成分进一步研究。因此,笔者认为,中药要想发挥其重要作用及被世界所公认,首要问题就是要确定中药的具体成分,有何毒副作用,配伍之后又会产生什么特殊成分。以上问题不研究清楚,中药很难被世界所承认。现代中医学家们的工作任重道远。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新世纪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2.
[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1-62.
[4]史锁芳,张华强,申春娣.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3):43-44.
[5]江兵.辨证分型治疗支气管哮喘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4,22(7):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