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影响
2012-12-09雷文婷陶功定
雷文婷,陶功定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道”本是哲学范畴,经引申演化,已具有人行的道路、方法、规律、准则、学说等意义。在《黄帝内经》中,则把研究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医学经验及理论称之为“道”。《内经》开篇就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里的“道”就是修养之道,“阴阳”是指天地盈虚消长的规律,“术数”是指个人修身养生的方法,说明上古之人之所以健康长寿,是因为懂得修养之道,不妄作劳。又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所以《内经》中“道”就是关于天地自然变化及人类社会现象的各种规律与人体生命关系的探讨。
1 老子的“道”与《黄帝内经》中的“道”的联系
老子的道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一部《道德经》,浓缩起来,无非“道法自然”,即遵从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这里的“自然”,并非仅仅实指星象原野、河流山川的大自然,更多是指人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世间的各种关系时,要顺应和适应自然、体现自然的法则。因此,在老子的思想中,人是不应该刻意追求有所作为的。比如他强调清静无为的“俭啬”之道,认为这才是人生正道,而躁动妄为则充满人生的危机。而俭、啬二字字面是节省的意思,深层次强调在心理、性情、思虑等方面保持清静,不可偏激、狂乱。这些思想在《黄帝内经》中得到进一步体现。《黄帝内经》也认为清静无为是养性的首要任务,指出人若能不纵欲,保持清虚、恬淡的性情,就能保持精神而长命百岁。
《黄帝内经》秉承、发扬和深化了道的思想,并把它引申到了形和神的关系上。如《黄帝内经》明确肯定了形与神的统一,并且从病因学的角度说明精神的不同变化对身体的影响,如“怒伤肝”、“悲伤肺”、“喜伤心”、“恐伤肾”等。这就要求医家在为病人诊治时不能仅限于了解生理状况,更要联系病人的精神生活状况,这样才能标本兼治。《脉要精微》说:“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距,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说明治疗也要尊重“道”的规律性。《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指出:“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将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升为“道”的规律。
2 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的研究状况
“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研究已颇具深度,择其要者简述如后:周旋教授[2]用充分的论据证明老子的《道德经》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辩证法的体现,我们必须抛弃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借鉴和汲取《道德经》中的天人和谐思想的积极因素。这种辩证的思维在《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树立尊重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通过合理、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界建立一种和谐相处、同存共生的关系。但是不足之处就是在《黄帝内经》中阐述颇多,对生态医学思想的阐述相对较少。李国江教授[3]阐述的养生学与认识论较全面,但忠实于道德经在情志方面的阐述,没有明确指出“道”文化在思想情感中对黄帝内经中养生的影响,更甚少涉入“道”文化在思想情感中对生态医学影响。邓敏教授[4]运用道法自然、和谐无为的思想阐述了环保意识,拯救自然环境免遭人为破坏的重要启示,但只是提及生态环保的思想,甚少涉及医学生态。刘立莉教授[5]的观点很可贵,但只提及《道德经》对治未病的影响,与前两位的相比另辟角度,但很有参考价值。潘明环教授[6]的观点很深入,他深刻剖析了《道德经》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强调了“无欲”、“无为”、“无争”等道家思想对于医学养生的需要,然而偏重于养生,未能点明“道”文化与医学,特别是将其放在大生态医学的环境下来,从宏观的角度更深入地体现“道”文化对于医学的融汇。李振良教授[7]通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侧重于“人道”思想,与生态医学中的“医道”涉及较少,使“道”在其研究中略显不足。以上思想观点和认识成果为今后道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关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源于老子的道文化对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文化有深刻影响,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道文化对《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影响。在历史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认为“道”不仅是自然的规律,也可视为宇宙间一种最原始、最精细、最根本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涯无际,在体态上无形无象。它大而无外不可量,小而无内不可测。虽无形无象,而无与不化;虽无方无所,而无适不宜;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能孕育大千世界,生化万事万物。简而言之,道是物质的本体。由此反观《黄帝内经》,讲述精气神以及意识、血液、体液和骨骼为一个生命系统,既统御了肉眼可见的生命组织器官结构,也同时把握着肉眼不可见的精气神系统。
辩证法讲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不仅存在于人与自然的表象方面的关系中,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阴阳的对立统一。如“阴在内,阳之使也,阳在外,阴之守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等等。而在养生方面,“道”文化中提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养生应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其方法则主张“清净为本,虚无为常”;“为之未有,治之未然”。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经》在生态学中体现的美学。《道德经》认为万物从自然环境中产生,又复归于自然环境,用谦卑的心态去面对自然,与生态学的态度、准则较为接近,都追求的是生态平衡。
老子的道与《黄帝内经》倡导和形成的医道一脉相通,它们直接影响了后世大生态医学模式的构思和形成。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陶功定教授挖掘了《黄帝内经》的生态医学思想,认为道家的法自然和中医的天人合一相通,更着眼于人的身体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并尝试建立以追求这种关系的和谐与良性互动为目标的、可以指导医学未来发展的大生态医学模式。大生态医学模式不仅强调了生物属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且倾注了强烈的人文情怀,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在积淀《黄帝内经》医学思想的历代医家实践中早已得到验证。如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要求医者必须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的水平,做到广博多识。医道是远大而深邃的,《素问》认为对这种“精光之道,大圣之业”(《灵兰秘典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掌握的,做到爱护这门学问才是正确的态度。这些思想要求医者不仅要有治病救人、仁爱救人的准则,更要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显然,它对现在的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陶功定.《黄帝内经》告诉了我们什么?——关于生态医学思想的潮流及其现代意义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周旋.从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辩证法”看人与自然的关系[N].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26(3).
[3]李国江.《道德经》的养生论与认识论[EB/OL].http://d.g.wangfangdata.com.cn/Per-Iodocal_zgdj200403021.aspx,2004(3).
[4]邓敏.解读老子《道德经》中生态环保思想[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6):14.
[5]刘立莉.《黄帝内经》治未病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24.
[6]潘明环.《道德经》与养生保健[J].现代养生,2002(9).
[7]李振良.《黄帝内经》“人道”思想探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