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探讨
2012-12-09万升标
万升标,江 涛
(中国海洋大学 医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信息化不断普及,我国创新药物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1]。为了与世界接轨和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2]。这就要求医药专业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不断获取国外先进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并重。通过双语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英语水平,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双语教学亦是教育部评估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3]。
1 《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药物合成反应》是由闻韧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内容涵盖了卤化、烃化、酰化、缩合、重排、氧化和还原等常见的单元反应和药物合成设计原理。各单元反应着重介绍反应机理,讨论反应物、反应试剂、反应条件与反应产物之间的关系,力求突出药物合成反应中反应物骨架、官能团或化学键变化的最根本特征和选择性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药物合成反应》章节编排突出了有机药物分子合成中的官能团转化。《药物合成反应》是以《基础有机化学》为基础,但有别于《基础有机化学》对有机官能团的介绍。同时《药物合成反应》参考了《高等有机化学》对基本反应机理和反应类型的阐述。但《药物合成反应》强调的是有机官能团转换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反应》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有关基础课程后能系统地掌握药物制备中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和合成设计原理,培养学生在实际药物合成工作中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药物合成反应》已成为新药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参考书。
从《药物合成反应》教材的内容分析发现,其中的单元反应的原理和机理选自各种中英文《基础有机化学》和《高等有机化学》参考书,且以英文参考书为主。《药物合成反应》单元反应的实例和药物合成进展多数来源于英文文献。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药物合成反应》的内容,亦为了提高学生对药物合成反应英文文献的跟踪能力,并把药物合成技术和能力应用于药物研究和开发中,我们很有必要开展《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必要的专业英语知识,以利于提高学生英文文献的跟踪能力和药物合成技术应用能力。
《药物合成反应》的课程特点适合双语教学。我国的药物自主创新处于较弱的地位,因此学习和参考国外经验是药物研发的必经之路。以英文为主的药物合成及反应的书籍、文章、专利、会议论文和网络信息蕴涵着许多先进的药物合成反应的原理和实例,对学习和掌握《药物合成反应》有很大的帮助。中文版《药物合成反应》主要是总结和借鉴了上述英文出版物的信息。因此结合英文书籍等参考资料进行《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成为必然。
《药物合成反应》是药学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它是药物研发和药物自主创新的专业基础课程。三年级的学生已完成基础课和大学英语的学习,大部分已达到大学英语4~6级水平,较厚实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为本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从高年级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和英语水平以及本课程特点等方面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特别适合进行双语教学。采用英汉双语进行《药物合成反应》教学对学生了解世界新药研制开发的最新信息和追踪临床新靶点药物研发的新动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难点
中文版《药物合成反应》是由闻韧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根据药物合成官能团转换的特点介绍单元反应。由于目前没有与《药物合成反应》相关的英文教材,所授内容均来自于文献总结。因此进行双语教学必须基于《药物合成反应》中文教材的编写讲义。
药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包括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和药剂学等二级学科,学生所修课程多。《基础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尤其是药物化学二级学科的基础,学生掌握上述两门课程的程度对学习《药物合成反应》至关重要。此外对药物合成化学兴趣也是决定能否学好此门课程的重要因素。
《药物合成反应》是一门与实验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学生有机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能力以及兴趣对本课程学习有重要辅助效果。同时任课教师的药物合成经验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此外学生的英语水平、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因素。
3 《药物合成反应》教学实施措施及教学方法探讨
《药物合成反应》是药学学科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如何让学生克服专业语言障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成为双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分类讲解也是《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重点。本教研组从双语教学英文讲义的编写、双语课件制作,教与学方法的探讨和实践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准备和深入研究。
双语教学探索得到了学生积极响应。总结教学实践和学生反馈信息,我们发现《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需要进行多方面建设,使本课程的教与学更系统和更完善。在目前《药物合成反应》没有相应的英文版教材条件下,本教研组对《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包括教学参考书、参考资料的甄选和编选,双语教学讲义、课件和教学资料的制作,双语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课堂及课后师生互动模式的优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性的评估,以及学生考评体系的建立等。
3.1 编写英文教材、讲义和课件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参考国内外专业教材和资料,编写合适的双语教学讲义和课件,使其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同时也要传达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英语信息。
本教研组根据闻韧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材《药物合成反应》中文版章节顺序和内容,参考了Michael B Smith主编的《Organic Synthesis》和Jerry March主编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以及其它英文文献编写完善的双语教学讲义。更重要的是把有机化学基础内容融合在本讲义中,如原子的电负性、酸碱理论、手性、脂肪和芳香取代机理以及周环反应原理等,以便于学生对药物合成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同时在讲义中添加了本实验室已有科研实例或本课题组熟悉的药物合成实例,以便于更清楚和深入地讲解。讲义编写力求准确、简洁、易懂、易掌握且实用性强,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双语教学大纲和课件,提供了参考书、参考文献、习题及参考答案等。
完成《药物合成反应》的《双语教学参考资料选编讲义》,印刷保存,供今后各届学生使用。
3.2 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培养
教研组成员一直承担《药物合成反应》课程,并进行了两年双语教学探索;此外承担着《高等有机化学》、《高等药物化学》、《药物设计》、《有机化学实验》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有丰富的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教学经验;此外本教研组以有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国外留学经验的教师主讲。授课教师积极参加了校内外教学培训和研讨班,并参加中国海洋大学双语教学培训,这为《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教学基础。
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常规性地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在双语教学方面有建树的专家和学者,介绍其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并共同探讨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一直从事药物研究和开发,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科技部基金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参加国家863和973科研项目,研发了包括维库溴铵等多种仿制药物。这些研究项目为《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授课奠定了专业基础。
3.3 教与学互动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英语薄弱的现状,课前向学生分发《药物合成反应》英文讲义,鼓励学生先行预习。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并在每堂课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此外还在课外组织学生进实验室学习,上网查找英文文献,以及参与课题研究等。采取了上述各种有效措施,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文水平和《药物合成反应》学习效率。
3.4 加强双语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双语教学改革最好的方式是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后,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方法逐渐解决问题。逐步完善讲义、课件、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和文献及考核方式,培养和锻炼师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在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使《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课成为一门既传授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优秀课程。
4 结语
“双语教学”顾名思义是指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双语教学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专业英语教学,而是既要传授基本的专业英语,同时也要讲授专业内容[4]。《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的实施目的是为了让本课程的教学与国际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接轨,同时探讨符合中国实际的《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贡献。《药物合成反应》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必定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加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为本专业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医药研发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陈凯先.创新药物研究的趋势和对策思考[J].齐鲁药事,2010,29(10):577-579.
[2] 桑国卫.创新药物发展战略与现状[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7):14-19.
[3] 鲁卫东.药剂学双语教学体会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1(5):55-56.
[4] 周有丰.双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