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方案的开发
2012-12-07范滢
范滢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方案的开发
范滢
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照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职教师能力标准和教师的需求情况,对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培训方案分为上岗、提高和骨干三个层次,培训内容以模块化进行设计,培训形式设计包括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开放研讨、实地考察、现场教学、观摩交流、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培训方案;开发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的文件精神,教育部批准并启动了80个中等职业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研究计划,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奠定基础。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服装系承担了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研究计划,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开发。
一、培训方案制定的依据
(一)根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职教师能力标准
根据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分析所获得的情况,拟定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职教师能力标准。能力标准分为课程开发、制定授课计划、设计教案、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一级指标。根据能力标准,并对照目前服装专业中职教师的基本特征起草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职教师培训方案。
(二)根据目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职教师的工作特征
1.职业道德培养的需求。目前,社会上注重普通高等教育,重学历,轻技能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调研结果显示:中职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生源质量总体较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很差。教师工作量大,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虽然很多教师都能胜任工作,但由于自身修养和素质的限制,教学成果不够显著。许多教师认为,除传授专业知识外,教师应具有德育教育能力。因此,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的需求,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应是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
2.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在课堂教学中大于75%的教师能较好的完成日常教学工作;70%的教师能够针对教学目的,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知识,注意开发新课程,结合学生水平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25%教师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进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实验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调研结果表明: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教学评价能力和教案设计应是培训方案的主要内容。
3.实训教学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中职服装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中职服装教师不仅要当好“理论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服装领域的新技术,具有“技师、设计师、师傅”的能力。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教师普遍对服装领域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不强,导致教师的实训能力不足。中职服装师资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指导实训的教师大都是聘请服装企业人员或退休人员做兼职教师,这些教师虽有实践经验,但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上课效果较差。而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中等服装学校任教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驾驭教学的能力相对较差,在服装企业实践的经验和能力不足,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在调研中发现,也有个别学校利用教师与企业的各种联系,与著名企业合作办学,采用订单式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人单位欢迎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的毕业生。
4.获取信息能力培养的需求。由于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很少有进修的机会,大部分教师依然通过传统方式获取信息。调研结果显示:70%的教师通过学术杂志、书籍、报纸、电视获取信息,40%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学术交流会获取最新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目前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调研结果显示:在教学中,76%教师主要使用计算机查阅资料,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教学的仅占23.4%。大部分教师查阅文献的能力欠缺,对计算机的使用也较局限,在教学中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特别是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加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使用呼吁强烈。
5.职业发展与劳动组织分析能力培养的需求。调研结果显示:能把握职业教育本质特点和理解职教师资教学实践以及职业工作实践的这种“双重”实践能力的教师占35%;能开发专业教学中的学习工作任务,熟练运用工作分析方法,将岗位分析的结果归类重组并形成新的教学内容;系统地进行技术、工作以及职业教育过程的分析,组织与评价的教师小于21%。调研结果表明:职业分析方法、服装业劳动过程分析、服装业各工作岗位研究、服装业各工种操作技能训练应是培训方案的重要内容。
6.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需求。服装专业中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普遍较弱。调研结果显示:教师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仅有47.8%的教师能做到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撰写发表论文。65.5%的教师认为,应加强教学创造能力、更新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师德素质、教学方法能力、实训教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职业发展与劳动组织分析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在各个层次的培训计划中。
在充分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讨论统一编写格式后,选择一些办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校商量起草培训方案。这些学校分别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苏州工艺美校、湖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苏州职教中心、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东辉职业技术学校,然后由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进行汇总。在江苏常州召开服装职业界、企业、生产管理、教学方面的专家参加的专题讨论会,修改后形成培训方案。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培训目标与对象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培训方案制定的技术路线图
根据国家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按照中等服装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将中职服装专业教师的上岗培训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型、技能型教师;提高和骨干教师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和“双师型”的教师。总之通过培训,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在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提高,使之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能)型”专业骨干教师。
中职服装教师划分为上岗、提高和骨干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教师所具备的能力有所不同。根据服装专业中职教师能力标准,对中职学校服装专业三个层次教师各自所应具备的教学能力作如下区分。(1)上岗教师。应具备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如对教学大纲的把握能力、备课能力、课程管理能力、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履行班主任的基本职责;(2)提高教师。提高教师除应具备上岗教师的所有能力外,应具有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能力和实训能力;(3)骨干教师。骨干教师除应具有提高教师的所有能力外,还应具有教改研究和教材编写能力;制定教学大纲、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的能力;开设新课程能力;指导年轻教师,对年轻教师进行业务考核、培训的能力;指导学生就业的能力。
根据能力标准,培训方案的适用对象也分为三类:初次从事服装专业教学工作或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一线教师;在中职服装专业具有高级职称一线教师。三类教师所具备的能力要求不同,故培训的重点不同,各类别教师对应于相应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形式与内容框架
培训形式设计为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开放研讨、实地考察、现场教学、观摩交流、教学实践、企业实践和总结等。培训时间为2个月,每天8学时,总学时为320学时,其中教学实践和企业实践应约占总学时的50%。
各部分以模块化进行设计。模块分教育类和专业类两部分,教育类有职业道德、职业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法、职业教育心理学;专业类有职业发展与劳动组织分析、系列专业“四新”讲座、系列专业核心课程(含技能)、企业实践和总结。为适合中职教师工作的特点,各培训方案均包含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规、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服装企业文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现场教学与观摩练习、企业实习和总结等内容。专业理论模块重点使学员熟悉(或掌握)所担任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的教学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掌握服装专业主干课程知识。这些课程以学员已经学过相关课程为前提,故以选修的形式出现。
上岗培训主要针对工作时间不满3年的新教师和从文化课或其他相近专业转岗教师。这部分教师多数来自非师范类院校,在校期间未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法及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缺少实践教学经验,不熟悉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培训应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初步了解服装职业教育本质特点;培训重点为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理解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能掌握一到两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熟悉所担任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在老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熟悉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注重培养专业教师仪态仪表、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
提高培训主要针对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骨干教师。这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年富力强,是中职学校的中坚力量。培训时应考虑基本把握职业教育本质特点,理解职业教育与其它相关学科联系;能够运用工作分析方法对具体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开发和各种专业教学方法的培训,同时,培养熟练的操作技能。培训重点为掌握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提高实训能力。
骨干培训主要针对长时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资专业带头人。这部分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熟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但由于毕业时间长,对新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培训重点为培养深刻把握职业教育本质特点和理解职教师资教学实践和职业工作实践的这种“双重”实践能力;能根据不同教学情境熟练地完成教学活动,善于把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环境,开拓学生在专业工作中学习的可能性;善于开发专业教学中的学习工作任务,熟练运用工作分析方法,将岗位分析的结果归类重组并形成新的教学内容;能够统筹总领课题项目研究、设计研究方案、控制研究过程、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实施,在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本专业教改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四、培训考核要求
针对上岗、提高和骨干三个层次不同的培训对象分别提出培训考核要求。培训考核采用笔试、实践和综述相结合的综合考评办法。考核的重点分别为: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30%);企业实践活动(20%);教案与试讲(20%);教学研究论文(20%);平时作业与出勤(10%)。综合考评考核合格,由培训基地发放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
“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师资培养培训项目(项目编号:LBZD064)
范滢,女,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
G715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17-0058-03
[责任编辑 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