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岩藻糖苷酶和腺苷脱氨酶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2-12-03滕晓梅
滕晓梅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徐州 221002)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外报道PHC患者a-L岩藻糖苷酶(alpha fucosidase, AFU)活性显著升高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主要来源于肝脏,因为它是肝细胞的胞浆酶,所以任何原因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就会增强,致使血清中的腺苷脱氨酶的活性升高[1]。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清晨空腹采血,分离血清。PHC组82例,经AFP,CT,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等证实,70例有病理证据。肝硬变组66例,除有典型病史和临床表现外,还需肝功、B超、内镜、吞钡或CT等检查证实,良性占位组100例,慢性肝炎组80例,胃肠道癌肿组76例,对照组80例。
1.2 仪器
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分析指标均进行同步质控检测。
1.3试剂 a-L岩藻糖苷酶
试剂、腺苷脱氨酶试剂均为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 方法
采用双波长速率法。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各组AFU、ADA值情况比较详见表1。
表1 各组AFU、ADA值比较
由表1可知,PHC组阳性率明显升高,α-L-岩藻糖苷酶和腺苷脱氨酶的联合检测相关性采用方差分析得出阳性率更高。(正常参考值 AFU:0-40U/L、ADA:3-24 U/L。)
3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肝癌,尤其是在早期,常常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即使有如右上腹不适、腹胀、乏力等症状,也往往是肝硬化而非肝癌本身的临床表现。直至出现腹部摸得到的肿块、疼痛等症状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肝癌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与能否早期发现,α-L-岩藻糖苷酶和腺苷脱氨酶的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肝癌的早期发现。
α-L-岩藻糖苷酶是一种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α-L-岩藻糖苷酶在血清中的分子量为270~390KD。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胎盘、胎儿组织、脑、肺、肝、肾以及血清、唾液中均含有AFU[2],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基的各种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3]。由于肝癌患者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明显升高,敏感性好,阳性率高,是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目前它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肝癌标志物。
腺苷脱氨酶(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类,属于巯基酶,每分子至少含2个活性巯基,其活性能对氯汞甲酸完全抑制。ADA能催化腺嘌呤核苷转变为次黄嘌呤核苷酸,再经核苷磷酸化酶作用生成次黄嘌呤,其代谢缓和终产物为尿酸。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的核酸代谢酶。测定血液、体液中的ADA及其同工酶水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日趋受到临床重视[4]。肝内90%腺苷脱氨酶存在与细胞浆水溶性部分,其余在细胞核内,腺苷脱氨酶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其临床意义类似ALT。但有人认为腺苷脱氨酶分子较ALT小,在肝细胞损害时较ALT容易释放入血中。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因此,应用和推广AFU作为原发性肝癌新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与ADA无明显相关可互初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原发性肝癌患者AFU和ADA活性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肝癌细胞破坏有关。AFU和ADA持续高值或进行性升高,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可能系肝硬变恶变的标志[5]。笔者认为对肝硬变患者出现与肝功损害不平行的AFU,ADA持续升高,应视为良性肝病恶变的线索,有待进一步检查和定期对AFU和ADA检测。这对及时发现肝硬变等高危人群中的PHC,特别对早期PHC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郭平,黄杰,杨克勤,等.血清腺苷脱氨酶在肝病诊断中的特异性[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7,29(1):36.
[2]侯振江,张宗英.a-L-岩藻糖苷酶测定的临床应用[J].华夏医院杂志,2003,16(1-6):742.
[3]赵惠柳,黄玲莎,陈艳华.PHC术后测定血清AFU活性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05,33(6):141.
[4]王春翠.浆膜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7):811.
[5]曾维政,蒋明德,邓桂英,等.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对肝癌的意义[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