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
2012-11-20毕冬华新乡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新乡453000
毕冬华 (新乡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
毕冬华 (新乡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西酞普兰;氟西汀;抑郁
抑郁症是多种老年女性疾病的共有产物,本文拟另一方面也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多种高效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2〕。对比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86例,年龄65~81〔平均(68.54±8.37)〕岁,平均病程(1.92±1.16)年。均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器质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临床治疗前经相关病史调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且患者意识清晰,无理解和表达障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各43例,两组年龄、HAMD评分、平均病程、临床表现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西酞普兰组加服西酞普兰(由丹麦灵北药厂生产),早餐后顿服,起始剂量为10 mg/d;氟西汀组加服氟西汀(由湖北远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早餐后顿服,起始剂量为20 mg/d。依据患者的具体耐受情况调整给药剂量。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可给予适量苯二氮艹
卓类药物。疗程均为6 w,并于治疗后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等。
1.3 评价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 w末由两名高年资医师交叉采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抑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疗效以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来衡量:痊愈为HAMD减分率≥75%;显著为减分率≥50%;好转为减分率≥25%;无效为减分率<25%。总有效率为痊愈与显效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比氟西汀组略有提高(P>0.05)。见表1。
2.2 两组不同治疗时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西酞普兰组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9例,恶心8例,嗜睡5例,腹泻4例;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10例,恶心9例,腹泻7例,失眠3例,头晕2例。两组不良反应均可逐渐缓解至消失,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TESS评分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程度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 w HAMD评分即呈现显著下降,治疗后2、4及6 w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P<0.05)。与氟西汀组相比,西酞普兰组治疗后2 w时HAMD评分下降明显(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n=43〕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期不良反应评分比较 s,n=43)
表2 两组不同治疗时期不良反应评分比较 s,n=43)
1 w 2 w 4 w 6 w西酞普兰组组别7.65±3.16 10.95±4.55 8.12±3.95 7.97±3.15氟西汀组 8.77±3.19 12.13±4.961)10.75±4.301)9.02±3.4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 s,n=4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 s,n=43)
与治疗前相比:1)P<0.05;与氟西汀组相比:2)P<0.05
6 w西酞普兰组 26.84±4.52 22.55±4.091) 18.90±5.121)2) 10.61±4.021) 8.82±4.671)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 w 治疗后2 w 治疗后4 w 治疗后氟西汀组 27.15±4.24 23.64±4.131) 21.98±5.081) 11.37±5.031) 9.56±4.48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其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并以明显而持续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表现,其轻者心境低落,而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由于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其并发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抑郁症老人几乎占据了整个老年人口的10%左右,尤其是已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抑郁症的发病率更是高达50%〔4〕。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其心理压力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长期处于一种情绪低落的状态,自身免疫系统不堪一击,极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其癌症等相关躯体性疾病〔5〕。因此,及时给予疗效好、显效快、副作用小的治疗药物已成为老年女性抑郁患者临床治愈的关键。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均隶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新型抗抑郁类药物,对于抑郁症以及其他多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6〕。西酞普兰往往具有较强的高选择性,其不论对内源性还是非内源性抑郁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会对患者的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造成影响,更不会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受到损害,可作为长期应用药物。氟西汀则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再吸收以增加细胞外可以和突触后受体结合的血清素水平,而对其他受体几乎没有结合力〔7〕。氟西汀虽然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其药物半衰期相对较长,且受体选择性相对较差,副作用较多,故不宜作为长期应用类药物。本研究结果表明,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均具有较好的治疗老年女性抑郁患者效果,但西酞普兰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1 朱毅平,费锦峰,杨胜良,等.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6):1769-71.
2 付晓雪,王笑嫔,殷丽萍.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79-80.
3 张 瑜.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焦虑症临床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2):152-3
4 方力群,杨子超.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7;41(1):73-4.
5 邹显巍.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16-7.
6 耿玉辰,蒋玉兰,耿姝霞.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5):65-6.
7 李志榕,黄 平,程 波.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26-8.
R794
〕 A
1005-9202(2012)22-501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79
毕冬华(1975-),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围绝经期疾病研究。
〔2011-05-17收稿 2011-11-15修回〕
(编辑 赵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