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Meta分析

2012-11-10胡益民宋士萍袁伟红张新庆赵惠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偏头痛异质性

胡益民* 吕 莹* 宋士萍 袁伟红 张新庆 赵惠敏

(1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疾病中心,北京 100022;2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22)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血管神经性头痛[1,2],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732.1/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3],反复发作的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4]。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借助于某种媒介(通常是电子仪器),让人们能够认识自身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感觉到的生理信息(如肌肉紧张程度、脑电波等),转变为可以被人感觉到的信号,患者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功能的治疗或训练方法[5,6]。皮温生物反馈用于偏头痛治疗方面的有关报道在不断增多,本文通过Meta分析阐述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的疗效,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meta分析文章。

表1 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入选条件

1.2 资料收集方法

中文期刊网CNKI数据库中以“生物反馈and偏头痛”进行标题检索,共检索到16篇文献,筛选后无相关研究符合入选标准。PubMed数据库中以“temperature biofeedback and migraine”进行主题词检索,共检索到文献40篇,其中25篇符合入选标准。根据摘要查出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并获取原文,按所需文献及有关综述的引文查找所需文献。最终,对符合条件的25项研究进行了分析。

1.3 资料评价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即基于其随机分配的方法、分配方案的隐藏、盲法、失访与退出分为三级:A,所有评价指标均为充分,其偏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最小;B,只要有一项指标为不清楚,其发生相应偏倚并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为中等;C,只要有一项指标为不充分或未用,其发生相应偏倚并对结果产生影响具有高度可能性。

1.4 资料提取

摘录的内容包括:①受试者的特征,如受试者的例数、平均年龄、年龄范围、性别分布;②试验设计细节,如分组方法,随机、开放、单盲或双盲,失访者例数等;③皮温生物反馈治疗的期限;④随访期限;⑤干预前后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强度的变化;⑥不良反应及例数。

1.5 统计方法

将各结局指标的效应值及其合并标准差输入到Review Manager 5.1软件中,应用方差倒数法进行合并分析,检验水准α=0.05。

另外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还对合并效应值的异质性进行了检验,当异质性检验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计算合并效应。

1.6 出版偏倚

考虑到本研究仅仅收集了发表的文献,因此用失效安全数来估计出版偏倚对在α=0.05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的合并检验结果的影响。失效安全数(fail-safe number,Nfs)=K×(Z2-1.6452)/1.6452,其中K为纳入本研究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数目,Z为本研究中某一检测结果的Z检验值,Nfs值越大说明出版偏倚的影响越小,结论可靠性越好。

1.7 敏感性分析

为了检验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治疗效应量的可靠性,剔除1篇权重指数最高的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

2 结 果

2.1 纳入RCT研究的基本特征

共25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297例患者。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评价见表1,其中10项研究质量等级为B,15项研究质量等级为C。

2.2 Meta分析结果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的森林图

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的异质性(χ2=18,I2=0%,P=0.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合并治疗效应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结局效应值的加权平均值为0.59,95%可信区间为0.46~0.73。皮温生物反馈组的结局效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3,P<0.01),提示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偏头痛有效。

2.3 发表偏倚

在α=0.05水平,计算失效安全数Nfs,结果显示皮温生物反馈治疗的失效安全数为1141。

图2显示所有研究围绕中心线对称排列,表明发表性偏倚对合并效应量可能无影响。

图2 纳入研究的漏斗图

2.4 敏感性分析

为了检验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合并效应量的可靠性,剔除1篇权重指数最高的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即敏感性分析。所得结果见图3,与剔除前结果相似。

图3 皮温生物反馈对偏头痛疗效的敏感性分析

3 讨 论

生物反馈推荐用于偏头痛治疗方面的指南及有关报道在不断增多[7,8],Mullally[5]等应用肌电联合皮温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重度偏头痛患者,3个月后发作率减少了65%。Walker JE[9]应用定量脑电生物反馈预防反复发作的非先兆性偏头痛,发作频率减少>50%。,本研究系统回顾了25篇有关皮温生物反馈疗法预防(或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之间无明显的异质性,说明各研究之间纳入的资料有较好的相似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合并治疗效应后发现,皮温生物反馈组的结局效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偏头痛有效。剔除1篇权重指数最高的研究重新进行Meta分析并作敏感性分析,所得结果与剔除前结果相似,提示所纳入研究的数据稳定性较好,计算所得的结论可信度较高。

为检验发表偏倚对分析结果的影响,采用失效安全数对合并效应有统计学差异的检验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在P=0.05水平,皮温生物反馈治疗的失效安全数为658,由此说明了本研究结果受发表偏倚的影响程度。

综上所述,本Meta分析作为循证学选择依据,皮温生物反馈可以推荐作为预防偏头痛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收集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多水平模型进行Meta分析,才能得到更可靠的合并治疗效应。

[1]Moloney MF,Johnson CJ.Migraine headach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11,56(3): 282-292.

[2]Bartleson JD,Cutrer FM.Migraine update.Diagnosis and treatment[J].Minn Med,2010,93(5): 36-41.

[3]步怀恩,王泓午,王建华.偏头痛流行病学特点[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8(2): 82.

[4]Lipton RB.Chronic migraine,classi fi cation,differential diagnosis,and epidemiology[J].Headache,2011,51 (Suppl 2): 77-83.

[5]Mullally WJ,Hall K,Goldstein R.Efficacy of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nd tension type headaches[J].Pain Physician,2009,12(6): 1005-1011.

[6]Dzhafarov OA,Donskaia OG,Zubkov AA.Biofeedback computer games[J].Med Tekh,2007,(4): 41-45.

[7]Silberstein SD,Neto W,Schmitt J,et al.Topiramate in migraine prevention: results of a large controlled trial[J].Arch Neurol,2004,61(4): 490-495.

[8]Stark RJ,Stark CD.Migraine prophylaxis[J].Med J Aust,2008,189(5): 283-288.

[9]Walker JE.QEEG-guided neurofeedback for recurrent migraine headaches[J].Clin EEG Neurosci,2011,42(1): 59-61.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偏头痛异质性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代谢异质性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生物反馈治疗仪联合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镇脑宁神胶囊治疗血瘀质型偏头痛8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