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学生公寓文化阵地,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2012-11-04崔群颖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医学教育

崔群颖,刘 芳

(1.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开辟学生公寓文化阵地,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崔群颖1,刘 芳23

(1.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

通过在医学生生活区——学生公寓加强文化建设,开展与职业精神相关的同伴教育活动、小型多样学术交流、规范要求医学生日常行为等方式培养职业精神,是继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临床实习等途径之外,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做法,分析效果,具有实际借鉴意义。[关键词] 公寓文化;医学教育;职业精神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和十项职业责任。医学生是否知晓职业精神的内容,能否养成和具备职业精神,关系医学教育的成败,关系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也关系医疗改革的效果,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但目前职业精神教育仍较多停留于理论教育层面,缺乏操作性和切实可行的做法。

学生在课堂或书本学习了职业精神的相关知识,接受了理论,但还必须将知识和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对职业精神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因此,职业精神教育应在理论学习之外,从全角度考虑,从全方位做起,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促进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除了人文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临床实习等方式,更应考虑医学生的特点和所处的生活环境,把学生公寓这一主要生活空间开辟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环境建设、平台搭建、建立制度、落实检查等方式渗透职业精神教育,以使医学生在几年的医学教育过程中牢固树立职业精神的信念。

一、基于调查的分析

2010年,笔者就医学生对职业精神的认知、教育现状、教育途径和学生期望等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其中涉及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途径、效果以及学生的认可度等问题,结果如下:

表1 你认为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效途径是(多选)

表1设计的问题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需求。结果显示,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日常行为养成”,选择比例为69.1%。而学生的日常行为、良好习惯修养主要在课堂以外和专业活动以外的环境中习得和养成。学生认可的学习培养职业精神的方式如表2。那么,在课堂和专业活动以外的生活环境中,职业精神教育的氛围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呢?

表2 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学习和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

表3显示,在“生活环境中有关职业精神的文化宣传和舆论”选择“经常有”的比例为23.4%,选择“偶尔有”的为59.4%,选择“没有”的17.2%。而这种情况给学生的感受因为“很少,所以没感觉”的比例高达65%,见表4。这表明,虽然医学生对通过课堂之外的途径来强化自身职业精神这种方式比较认可,但现实中这方面仍比较欠缺。

表3 生活环境中是否有涉及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宣传、氛围、舆论或文化

表4 生活环境中有关医师职业精神的文化宣传和文化氛围给你的你的感受是

医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其特殊性在于他们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极高。而职业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和依赖单一的方式就能培养起来。基于对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需要和对以上调查结果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对医学生生活和活动的主要空间——学生公寓着力进行文化建设,营造提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行为修养的氛围,开展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提高有关的活动,以期在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渗透职业精神的要求,并将之具体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使他们从学生时代就有意识强化自身的职业精神,明确职业责任。

二、做 法

(一)建设有医学生特色的住宿文化景观,营造职业精神教育氛围。

医学生在校期间有超过一半时间是在公寓和宿舍里度过的,公寓是他们学习、生活、娱乐、交友、休息的主要场所。在建设公寓文化景观时,除了进行生活化的装饰和布置之外,着重突出医学生的特色和职业要求,规划名医名家简介、名言、职业精神解读、医学生誓言、职业礼仪规范等板块,按系列设计制作成画框、宣传板,设置多面主题墙,遍布于学生公寓的楼道、活动室、文化墙等公共空间,创造浓厚的氛围,使职业精神的涵义、要求和榜样充满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受到学生的热评和高度关注,文化浸染作用显现。

(二)搭建临床阶段学生和基础阶段学生交流平台,同伴教育现身说法,强化职业精神的实际意义。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群体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可以激发组员的潜能,充分利用同伴间的互助系统和面对面互动产生的小组动力促进组员共同成长。”[1]医学生在住宿区有共同的生活空间,便于采用座谈会、联欢活动、讨论会、定向联系走访等形式,将不同群体交叉联系组织起来。这种交流是发挥同伴教育优势的良好平台。特别是临床阶段学生和基础阶段学生的互动,内容主要包括临床学习中职业精神的感悟、职业精神在临床工作和处理医患关系方面的指导意义、临床工作对职业精神的要求等。这些均是临床学生根据切身感受对基础阶段学生职业精神的传达、交流指导和解说,生动而亲切,现实而又有说服力。经验分享式的同伴教育比老师课堂的说教效果好,比班级联系更生动多样,比同乡联谊更有深度内涵,学生参与热情极高。

(三)开展学术活动,促专业之进步。

多数人认为公寓是生活空间,不可能开展什么学术活动。其实不然。公寓区往往居住着来自不同学院、医院、年级的上千名学生,这个空间非常适合在课余、晚上开展各种小型学术活动。跨专业、跨医院、跨年级的学生根据感兴趣的题目组织小型论坛、研讨会、辩论会、座谈会、高年级或临床研究生主讲小型讲座等,内容涉及专业学术问题、专业论文写作、临床案例等,形式多样,聚散灵活,组织方便,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年级、医院和学校的界限,自由而开放,增加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业务水平、道德境界以及学术目标等方面大大提升。

(四)医学生日常行为修养的要求和检查。

医疗行业对从医者的职业规范、职业礼仪和行为修养有特定的要求。而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职业风范和气质的形成,仅靠课堂教育难以完成,需要不断实践。“高年级的学生认为培养医德医风和学习医术都很重要,……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技能,还要学会人文关怀,学会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学会管理能力,等等,他们认识到了‘做人’的重要性,‘做好人才能做好医生’,更加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自觉性。”[2]把对学生日常行为、文明礼貌、举止仪表、礼仪规范的要求具体到学生的生活区,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面对专业教师能做到,在生活区面对普通管理者和服务者也必须做到,同时,制定制度,对学生宿舍等生活空间的卫生、安全、行为表现进行检查。通过这些具体措施,促使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个人修养逐步达到从医的职业要求。从表1的结果看,医学生对于通过日常行为养成的途径强化职业精神认可度也是很高的。

三、效 果

以上几种职业精神教育在学生公寓的实践做法,实施一年以后,结果表明,学生在公寓生活中经受这种渗透式的职业精神教育之后,对职业精神的知晓认同率大大提升,对职业精神的作用和内容涵义的理解逐渐深刻,在各种交流中体会和了解到职业精神十项责任要求的具体化,促使他们反观自身,对职业责任、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外部行为言行规范方面,既有学生主动约束自己,亦有要求和检查,长期下来整体改善了学生的观念认识和精神面貌,医学生言行仪表规范,举止文明,逐渐符合职业要求。

四、结 语

生活环境的文化建设和氛围营造对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作用,对职业精神形成的促进意义应得到新的认识。医学生高度认同生活环境中教育氛围的重要性,弥补了专门教育的不足。因此,生活环境和住宿文化建设充分渗透职业精神的内容,不割裂课堂教育和临床的职业要求,使职业精神教育从课堂走向宿舍、医院等生活场所,一以贯之地延伸到课堂之外,无处不在,潜移默化,必然会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马志勇,郑 兵.同伴教育在构建高校健康型组织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3):30.

[2]解凤先,贾建国,王香平,等,浅谈临床医学院文化建设对医学生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19.

2011211

崔群颖,女,本科,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生德育教育、卫生法学研究。

北京市教委课题“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培养研究”,项目编号:SM201010025002。

3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2.09.007

G412

A

1002-1701(2012)09-0014202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加强新媒体宣教阵地建设的主要路径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