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草醛葡萄糖苷希夫碱衍生物Ⅳ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2012-10-16王建华郭小宇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年2期
关键词:希夫香草醛苯环

王建华,郭小宇,渠 弼

香草醛(Vanillin,p-OH-o-℃H3-ph-CHO)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天然植物香草和桉树叶中[1],属于芳香醛类化合物。香草醛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可用于镇静、抗惊厥、抗癫、治疗神经性头疼等症[2-3]。希夫碱 (Schiff base)是具有抗炎、杀菌作用的亚胺类化合物。早在1966年,研究者就发现了希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抗癌活性[4-5],但当其浓度增大至可显示生物活性时,由于香味的原因而难以使用。香草醛转变为其葡萄糖苷—葡萄糖香草醛后,无挥发性,没有香味,水溶性好,而且体内和体外实验测定显示,其生物活性作用并没有改变[6]。本研究首先合成葡萄糖苷键的香草醛,此化合物再与不同的芳香胺或脂肪胺反应合成相应的希夫碱。依据药物拼合原理,将香草醛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7],合成含有香草醛结构的一系列希夫碱,以研究更有利于细胞吸收、疗效更好、毒性更低且兼具二者活性的药物。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及试剂 Kofer显微熔点测定仪表;Perkin-Elmer-2400型元素分析仪;IR-440型红外光谱仪(日本岛津公司,KBr压片);Bruker Avance 3001HNMR核磁共振仪(以MeOD为溶剂,TMS为内标);Waters Q-Tof micromass质谱仪(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方式检测,Capillary:3 000 V)。所用试剂香草醛、对氯苯胺等均为分析纯或化学纯。

1.2 合成部分

1.2.1 母体化合物的合成 ①溴代四乙酰葡萄糖(I1)的合成[8-9]:在500 mL圆底烧瓶中,投入 40 mL醋酐和0.24 mL高氯酸,混合均匀。缓缓加入10 g葡萄糖(冰盐浴)反应30 min,温度控制在40℃以下。加入3 g红磷,缓缓加入液溴18 g(约6 mL,比重3.14)和水3.6 mL,温度控制在20℃以下,用电动搅拌器反应3 h。加入30 mL氯仿,将混合液倒入80 mL冰水中,分取氯仿层,过滤。用等体积冰水洗涤2次,水层用氯仿洗2次,合并氯仿,以Na2CO3洗去痕量酸性物质至pH=6。加CaCl2适量及少许Na2CO3和0.5 g活性碳,于室温轻搅0.5 h,过滤,于60℃下减压蒸去氯仿,残留物加入等体积无水乙醚溶解。于冰箱中放置过夜,即析出白色晶体,过滤,得产品12.5 g,产率56.96%,熔点(mp):83~85℃(文献:84℃)。

②四乙酰葡萄糖香草醛苷(2-甲氧基-4-甲酰苯基-2',3',4',6'-四-O-乙酰-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合成(I2):取溴代四乙酰葡萄糖(I1)12.5 g(约30 mmol)溶于80 mL丙酮中,另取香草醛10.6 g溶于10.1 mL 26%NaOH溶液中。将两种溶液混合,电动搅拌器搅拌,室温反应12 h。反应毕,于水浴上减压蒸去丙酮,冷却后析出黄色油状物,倾去水层,水洗油状物,直至变为淡黄色饴糖状软块,干燥后用无水乙醇适当加热溶解,放置冰箱中冷却,析出无色针晶,过滤,得产品3.8 g,产率26.24%。mp:143~145 ℃(文献145~146 ℃)[6]。

1.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香草醛葡萄糖苷Schiff碱化合物Ⅳ的合成:取(I2)0.4 g(约0.75 mol)与50 mL无水乙醇混合,通过回流滴下1 mmol对氯苯胺的无水乙醇溶液50 mL于上述混合液中,3 h滴完。继续回流2 h,同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温度控制在50~60℃。回流结束后,蒸出部分溶剂,冷却,过滤,真空干燥,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合成反应式见图1。

图1 目标化合物Ⅳ的合成反应式(R为p-Cl-ph)

2 实验结果

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Ⅳ。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MS结构表征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验证,与预期结果一致。见图1的产物结构式。

2.1 目标化合物Ⅳ的表征数据 化合物:乳白色针状结晶,mp:120~122℃。可溶于热的无水乙醇溶液,易溶于丙酮,难溶于水。熔点、产率、元素分析见表1。

表1 化合物(Ⅳ)的熔点、产率及元素分析

2.2 其他表征数据分析

2.2.1 IR 对照母体化合物I2和化合物Ⅳ的红外光谱,可看出母体化合物的醛基已经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中的亚胺基。母体化合物红外图谱中,1 690 cm-1(S)处有醛上羰基特征吸收峰,1 757 cm-1(S)处有乙酰基上羰基的强吸收峰。I2的红外图谱中,在2 847、2 724 cm-1出现双峰,是醛基碳氢的伸缩振动vC-H与其弯曲振动δC-H的倍频发生费米共振引起的,该双峰强度不大,但对确认醛很有价值,由此可知其是醛类化合物。而Ⅳ的红外图谱中这两个峰的信号消失,1 623 cm-1处为C=N吸收峰。1 590、1 508 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骨架振动,1 224 cm-1处甲氧基的强吸收峰825 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1,4二取代的面外弯曲振动,604 cm-1为苯环上C-H伸缩振动的强吸收峰。见表2。

表2 目标化合物(Ⅳ)的红外(IR)光谱数据

2.2.21HNMR 2.02(3H,s)、2.06(9H,s)为糖链乙酰基上12个质子的信号;3.91(3H,s)为苯环上甲氧基质子的信号;4.20(1H,t)、4.31(1H,d)、4.33(1H,q)、5.14(1H,d)、5.23(1H,t)、5.37(1H,t)、5.40(1H,t)为糖链碳上7个质子的信号。7.19(2H,d,J=8.76 Hz)、7.25(1H,d,J=8.28 Hz)、7.43(1H,d,J=8.28Hz)、7.54(2H,d,J=8.79Hz)、7.66(1H,s)为苯环上7个质子信号;8.50(1H,s)为亚胺上的质子信号;3.32及4.89均为溶剂峰,分别是MeOD中未被完全氘代的甲基峰和其中的水峰。

2.2.3 MS Ⅳ分子量 M=591.5(按12C,16O,14N,35.5Cl计算),在其MS图中,质量最高峰为613.9和615.9,减去TOF环境下 Na+的质量23,正好等于Ⅳ的分子量。质荷比m/z 591.9、593.9显然是该化合物溴的同位素(35Cl和37Cl)的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534.9与Ⅳ失去1个碎片CH3COO-的数值恰好吻合。见表3。

3 讨论

在溴代四乙酰葡萄糖的合成中,由于红磷的可燃性,要小心加入。液溴要缓慢滴加,加入速度快会使温度难以控制,产物也会部分碳化。在反应过程中,有时由于生成物在冰浴的条件下过于粘稠使搅拌停止,此时需要暂时撤去冰浴,暂时停加反应物使搅拌子恢复搅拌。在合成中间体(I2)的过程中,水洗黄色油状物时多洗几次更好结晶。

表3 化合物(Ⅳ)的质谱(MS)数据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有的产物不稳定,在重结晶过程中可能水解,故用无水乙醇重结晶时溶剂要预先无水处理[10]。原料结构中取代基的位置可能是造成产物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尝试邻溴苯胺希夫碱的合成没有成功)。另外,在回收溶剂时需减压蒸馏,以便溶剂在低温下即蒸出。

[1]吴兰儿.抗癫痫药新药香荚兰醛通过鉴定[J].药学通报,1982,17(6):11.

[2]Edelkraut F.Dissolved vanillin as tracer for estuarine lignin conversion[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1996,43:737-745.

[3]Cordano G,Pezoa J,Mu~noz S,et al.Inhibitory effect of vanillin-like compounds on respiration and growth of adenocarcinoma TA3 and its multiresistant variant TA3-MTX-R[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2,16(4-5):255-263.

[4]李先春,赫荣安.香草醛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1(6):33-35.

[5]刘远芳,董华泽,马文,等.一个新希夫碱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2,12(5):279-280.

[6]李雯,罗德林,刘宏民.葡萄糖香草醛的相转移催化合成法[J].河南科学,1999,17(3):250-253.

[7]仇缀百.药物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126.

[8]王先荣,王红萍,杜安全.异槲皮甙的半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3,3(3):195-196.

[9]Ghate M,Manohard,Kulkarni V,et al.Synthesis of vanillin ethers from 4-(bromomethyl)coumarins as anti-inflammatory ag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3,38(3):297-302.

[10]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5-56.

猜你喜欢

希夫香草醛苯环
饮料酒中香草醛的研究进展
芳香族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邻香草醛缩邻甲氧基苯胺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
对苯环上一元取代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系统分析
金纳米棒-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用于香草醛测定
2种新型3,5-二溴水杨醛希夫碱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Z型三叉树多肽聚苯环系统的Hosoya指标的计算公式
水杨醛缩乙二胺希夫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抑菌活性研究①
希夫碱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稀土钐邻香草醛缩甘氨酸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