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翻译中的起始规范

2012-10-16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图里英文翻译充分性

刘 艳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河南新乡 453007)

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翻译中的起始规范

刘 艳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河南新乡 453007)

运用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对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找出了影响译者翻译策略决定和译本最终形成的起始规范。由于报告的特殊地位以及译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充分性必须被考虑。而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的目的也决定,最终的翻译必须考虑它的接受性。因此,报告的翻译实际上处于图里所说的充分性和接受性的中间地带。

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翻译;图里;翻译规范理论;起始规范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许多外国人都是借助于译文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政府,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对外形象及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一向由中央编译局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译本的质量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了翻译学习者的范本。那么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翻译中译者遵循的是何种翻译规范?作者希望在图里翻译规范论的关照下,探讨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中的起始规范,希望研究的结果有助于翻译实践者改进译文。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论

1.规范的概念

图里(Toury)认为翻译是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活动。他研究了大量翻译作品,试图找出译者们遵循的规范。他认为这些规范可用来确定翻译行为的合适程度,调整所有限制翻译的因素,掌握它们是在文化环境中成为一名称职翻译的前提[1]216。

他还认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限制[1]216。这里既有翻译活动涉及的不同语言、文化和篇章传统间的系统差异,又有翻译者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其他因素。其中限制力最强的是绝对规则,限制力最弱的是个人风格。两极之间的宽泛区域是通常称之为翻译规范的主体意识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工作的翻译者(如为不同对象翻译)使用翻译规范时通常采用不同的策略,最终产生明显不同的翻译作品。规范本身并不是显性的,但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两种语言、文化、篇章传统之间进行取舍,翻译规范便由此而体现[1]216。

在图里看来,规范制约所有种类的翻译,不仅是文学、哲学和圣经翻译(这并不是说用完全相同的规范约束它们),而且,规范能运用于翻译活动的任何阶段,能反映在翻译产品的每一层面。他把翻译规范划分为三大类:起始规范(initial norms),初级规范(preliminary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并认为它们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指导翻译行为[2]56。

在这里主要引用图里的起始规范来解释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

2.起始规范

起始规范指译者要么以原文为准则,遵循源语的语篇关系和规范,要么遵循译语以及译语文学多元系统(或该系统的一部分)的语言和文学规范[2]56。起始规范决定一个译者翻译某篇作品(甚至是文学作品)时的整体取向。图里指出,大部分翻译作品都不会处于两个极端,而是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一个位置,也就是说,译者会决定牺牲某些源语文化的“规范”,同时也会尝试打破某些译语文化的“规范”,具体位置在译者考虑过“起始规范”后决定。较少牺牲源语文化规范的翻译对于译语文化来说是一种“充分翻译”(adequate translation);而保留较多译语文化规范的翻译对于译语文化来说是一种“可接受翻译”(acceptable translation)[3]55。

图里[2]65指出翻译规范的建立需通过两个主要途径:篇章和篇章外。

(1)篇章:译文篇章本身是各种翻译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分析各种规范的资料总库,是形形色色的规范之源泉。

(2)篇章外:集半理论性或评论性的观点为一体,如翻译的规定性理论和译者、编辑、出版人以及翻译活动所涉及人员对个别作品、译者或翻译“流派”的评价等。

在这里作者也从这两点对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翻译的起始规范进行解释。

二、影响政府工作报告英文翻译起始规范的因素

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可见,翻译中的起始规范主要涉及到译者在翻译中对译文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的抉择。通常情况下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译者的选择。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影响译者起始规范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政治责任感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由中央编译局负责,而中央编译局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因此编译局的译者对于政府文件的翻译非常谨慎认真,并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是介绍过去一年的发展和将来一年的规划,因此每字每句都必须认真对待。

根据图里的观点[2]26,翻译是文化事实,翻译应该被放到文化中进行研究,这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文化转向。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的注意力转向了翻译发生的文化环境。在文化环境中,考虑到对翻译影响的大小,政治和意识形态是最明显的因素。翻译者经常感受到政治意识的重要性,他们必须按照源语和译语社会及文化中的政治环境和意识形态进行翻译,否则的话他们的翻译很难被接受。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同样如此。当翻译一些政治色彩很浓的术语时,译者必须要很小心。通常情况下,这些术语的翻译很少有自由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往往需采取忠实于源语的策略,要求很高的忠实性。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译者一般采用直译,就算在译语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也要采用生硬的翻译,以此来确保忠实,当然这样做会降低译文在译语中的可接受性。同时一些词汇的翻译在长期的使用和对外宣传中已经确定了下来,任何翻译上的改变就可能导致对中国政治和国家政策的误解,因此一些直译和生硬的翻译被保留下来。下面是报告中的一些例子。

例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例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Tohold high the banner ofDengXiaopingTheoryand carryout the important“Three Represents”thoughts.

例3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Essential for the Partytogive top prioritytodevelopment in governingand rejuvenatingthe country.

“politics”在英语中经常有点贬义的倾向,因此在翻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我们完全可以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翻译为“Socialist democracy”而不用字字对应翻译为“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同时“hold the banner”看起来要比“hold high the banner”更准确也更地道。还有,在“priority”前面不需要再加上“top”,因为priority本身已有优先做的意思。这些问题肯定不会没有受到译者的注意。但我们必须承认例子中出现的这些术语都是中央政府非常权威的基本政策。而译者正是意识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严肃性,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进行翻译,尽量让译文和原文看起来相似以确保没有漏掉任何重要的信息。

还有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可能伤害到中国政府政治主张的翻译是要被坚决果断地否决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更加敏感和谨慎。看下面术语的翻译[4]26。

汉语术语 不可接受的翻译 可接受翻译港人治港 HKpeople governingHK HKpeople administeringHK中国的统一 Unification ofChina Reunification ofChina中国大陆 Mainland China China’s mainland对外开放 Open-door policy Opening-up tothe outside world

翻译过程是要把源语意思准确地传达给译语读者。这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尤其如此。因为报告关乎国家政策方针及其它重要决定。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本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充分性和接受性的平衡上,译者尽最大努力做到首先保证充分性。

2.时间因素

除了政治责任感,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作者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有些词汇的翻译其实是经历了一定的变化的。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生活的改变和不断加大的全球化趋势影响到我们对从前某些概念的理解,同时也由于译者在不断地进行充分性和接受性的权衡。

比如对“外向型经济”的翻译。最初的翻译是“export-oriented economy”[5]110。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事实上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其他许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工厂或收购当地工厂。“走出去”已经变成当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式或新趋势。因此“外向型经济”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并不是仅仅包含出口。所以现在的翻译为“outward-looking economy”。这个翻译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听起来似乎有点太直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报告英文翻译中,“外向型经济”的翻译变成了“global-market-oriented economy”[6]。考虑到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global-market-oriented economy”更好地表现出了“外向型经济”的意思。

还有对“走出去”的翻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了改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走出去”翻译为“goingout”,随着中国的发展,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报告英文翻译中,它的翻译变成了“going global”。因为“going global”的意思是让中国变成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走出去”翻译从“going out”到“going global”的转变反映出译者在时间的推移中对国家政策策略有了更深的理解,发挥了积极的创新性,使得一些术语的翻译日趋完善。

还有些关于政治经济的词汇的翻译读起来不是很地道,而是带着浓厚的汉语气息。究其原因总是和人们对某些英语词汇的理解在一定时期不够充分有关。比如对“社会治安”的翻译,最初采用的是“public security or social order”或“social public order”,英语国家的人可能在理解上会有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也提到了“社会治安”,翻译为“lawand order”。这里的“lawand order”是英语中的俗语,意思是人人遵守法律的这样一种状况,用来翻译“社会治安”非常合适。

不难看出,因为时间的关系,译者对于国家政策和政策术语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更加关注译文的接受性。对充分性的坚持没有错,但是接受性使得翻译更具价值。而为外国朋友所理解所接受应该是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重要目的。

3.翻译目的

在翻译中,目的因素会影响到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一些译者认为为了在介绍中国的事物时具有中国特色,在翻译一些文化色彩很浓的词汇时,可采取以源语为导向的策略。用直译甚至是僵硬的翻译也是可以接受的。必要的时候,一些中国式的英语也可以使用。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上述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信息交流障碍,因为译语读者可能完全理解不了译文中太具中国特色的词,因为那些东西在他们的文化中是不存在的。因此这些译者建议采用以译入语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这样的话,译语读者可以很容易把译语中的某些中国特有的词汇和自己的文化关联起来,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翻译目的不同经常会带来相同汉语词汇的不同翻译。

其实上面两种观点或目的的纠结正是对翻译的充分性和接受性两者的抉择。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有很多例子都表现出这种情况。

例4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The problemofformalismand goingthrough the motions is still fairlyserious.

例5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要在“多予”上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To increase rural incomes,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the policy of giving more,taking less and loosening control.In particular,we need toadopt more measures togive more benefits tofarmers.

例6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

We will continue toproperlycontrol the availabilityofland and credit.

“做表面文章”经常在汉语中用到,可以说是典型的汉语词汇。但在译文中“goingthrough the motions”完全没有汉语的痕迹。“闸门”在译文中干脆就没有翻译出来。译者做这种省略和改变只是想让译文的接受性更强。但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对“多予少取放活”的翻译。可以看出译文是完全按照原文来翻译的,这是因为这个词组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翻译时难免谨慎,也部分地由于这样的直译和充分翻译并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上面提到的两种翻译目的,即介绍中国特色的词汇,采用直译,和让译文更具接受性,避免误解,采取以译入语为导向的翻译策略,这两者并不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不管是穿着漂亮的唐装充满神秘感去吸引世界的眼球,还是穿着朴素的衣服和大家打成一片。因此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译者并没有强迫自己必须要完全做到充分性和接受性的某一方。当一些中国文化信息浓郁的词汇可以很容易被外国人接受并且无关国家政府基本国策和立场时,用地道的英语翻译应该是最好的选择。而当有些词汇关乎政治,那么翻译的充分性就是翻译的第一任务。

三、政府工作报告的英文翻译中的起始规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政治因素和译者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中,充分性必须被考虑在内。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也迫使译者不断地寻找更好更准确的翻译。同时,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的目的及中国之外的可能的读者群使得译者不能忽视翻译的可接受性。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实际上是位于图里提到的充分性和接受性连续体的大概中间的位置,因为这两者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都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译者们在保证源语主要精神和内涵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译文的可接受。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渴望的是信息的准确和快捷。评判一个译文的好坏应该看它多大程度地保留了源语中的要素和特性,而更重要的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进这些要素和特性使之更好地适合和融入译语文化。

四、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译者在翻译中体现的起始规范,即对充分性和接受性的权衡处理,对于广大的翻译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在争论直译好还是意译好,归化好还是异化好,试图想就什么是最好的翻译方法做出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但是根据图里的翻译规范论,这样的讨论已经没有进行的必要。翻译不必要被局限于词词对应或句句对应的框架,而是应该被放到文化这个环境中来。根据翻译的目的,全盘考虑译语和源语的语言特点,翻译结果自然会趋于满意。

[1]赵宁.Gideon Toury翻译规范论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216-219.

[2]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Toury,Gideon.In Search ofa TheoryofTranslation[M].Jerusalem:Israel Academic Press,1980

[4]刘力文.汉语新词翻译的描述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

[5]杨原.关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翻译[J].邵阳学院学报.2006(2):103-116.

[6]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3).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1173.htmReport on the Work ofthe Government.

The Initial Norm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LIUYan
(Department ofCollege Foreign Languag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453007,China)

In this thesis,through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in the light of Toury’s translational norms,the author digs out their initial norms.Due to the factor of politics and translators’high sense o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the adequacy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work reports,and the changing world forces translators to keep on finding out the better translation.Meanwhile,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ofwork reports and the possible readers outside China urge translators not toignore acceptability.

government work reports;English translations;Toury;translational norms;initial norm

H315.9

A

1008-178X(2012) 02-0065-05

2011-12-01

[收稿日期]河南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0qk54)。

刘 艳(1979-),女,河南济源人,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图里英文翻译充分性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找不同
找不同
找不同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找不同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