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调查分析
2012-09-30李花叶
李花叶 郑 妍
军队医院中现存在三种人员类别:现役文职军护、合同制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合同护士是随着医疗改革产生的特殊群体,非现役文职护士是军队医疗机构适应军队改革应运而生的一个新事物,是履行现役军人护士同类岗位职责的护理人员。随着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人们健康需求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紧张的工作环境使护士的职业压力加大[1]。本文旨在了解不同人员类别护士的压力差异,护士职业压力的因素,为对合同制护士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为军队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年龄<40岁的234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入选条件是参加临床护理工作至少1年以上、愿意参加本课题的注册护士。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李小妹等[2]修订的护士工作压力量表。本量表由35个条目组成,分为5个方面子条目:(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3)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4)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有效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方差检验分析不同人员类别职业压力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对象全部为女性。现役文职护士32名,占13.7%,合同制护士114名,占48%,非现役文职护士88名,占37.6%。年龄<30岁113名,占48.3%,年龄<40岁121名,占51.7%。最终学历:大专150名,占64.1%,本科84名,占35.9%。婚姻:已婚106名,占45%未婚128名,占54%。
2.2 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情况(表1)
2.3 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比较(表2)
表1 234名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情况(分,±s)
表1 234名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情况(分,±s)
变量 得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83±0.71护理专业及工作 1.47±0.55病人护理 2.34±0.42工作环境及资源 2.21±0.73管理及人际关系 1.95±0.51总职业压力0.49±2.33
表2 234名不同人员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比较(分,±s)
表2 234名不同人员类别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比较(分,±s)
项目 非现役文职护士(88)合同制护士(114)现役文职护士(32)F值 P值工作量及时间分配 2.71±0.54 3.78±0.57 2.68±0.56 109.3133 0.0000护理专业及工作 2.93±0.65 4.26±0.69 2.75±0.67 123.5698 0.0000病人护理 2.70±0.57 3.75±0.54 2.63±0.61 106.1788 0.0000工作环境及资源 2.44±0.82 3.45±0.74 2.31±0.76 0.74 0.0000管理及人际关系 2.44±0.67 3.35±0.64 2.29±0.66 62.2701 0.0000总职业压力 2.78±0.48 3.87±0.54 2.73±0.41 141.3353 0.0000
3 讨论
本次护士职业压力结果显示,不同人员类别护士最大的职业压力均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压力最低的是管理及人际关系。此结果与邹清华等[3]研究结果一致。这与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护理队伍的服务功能及工作量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加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病人服务需求不但提高,我国护士严重缺编,导致临床护士长年累月没有较长的假期休息,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建议管理者应对护士分层使用,合理搭配,科学排班,在优质高效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护士的休息,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3]。
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别护士职业压力的次压力源存在差异:现役文职护士现在只留少数担任科室的骨干,其余军护将在未来的几年中慢慢退出现役。这一措施对现役军护造成比较大的压力,部队服役10~20年,把人生的大好时光都奉献给了部队,而面临二次择业时,不但失去了人生竞争的最佳时机,而且到地方后还要面临着重新适应的困难[4]。其次大量非现役文职人员对护理队伍的填充,使现役军护队护士明显感到自己有被取代的紧迫感。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聘用需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竞争较为激烈,每一位能进入部队的非现役文职护士都是优秀者。但进入部队后并不能享有军人护士一样的职业安全感,需面临淘汰机制[5]。另外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期望值很高,但目前科室的领导者管理者依旧是现役军护,这两个因素导致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职业压力增加。合同制护士既没有现役军护的稳定、保障又没有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较高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努力工作却没有晋升的机会,而且同工不同酬,这就造成了合同制护士必定是承受压力最大的一组。建议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职业压力。
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管理者应予以足够重视,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使护士正确认识职业压力并将其控制在最佳程度,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职业自豪感,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 Wheeler HH.A review ofnurse occupational stress research:1[J].Br Nurs,1997,6(11):642-645.
[2] 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3] 邹清华,王翠平,杨玉美.不同护龄护士职业压力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3880-3882.
[4] 李玉玮,李洪瑞,芮 伟.非现役文职护士对军护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2):908.
[5] 贾 佳.非现役文职护士对疗养院军护的压力与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6):5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