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老年患者180例
2012-08-22孙东杰赵宏伟刘文启
孙东杰 赵宏伟 刘文启 王 力
(辽源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吉林 辽源 136200)
胃食管反流(GER)是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的发病基础〔1~3〕。笔者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时,按设计方法重点进行胃食管交界处的X线观察,分析老年人GER的临床特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一年内申请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者作为观察对象,有上消化道手术史或上消化道癌肿者除外。分为老年组(60~78岁)180例,男116例,女64例;青年组(20~29岁)122例,男68例,女54例;中年组(30~44岁)366例,男242例,女124例;老年前期组(45~59岁)416例,男290例,女126例。
1.2 观察方法 常规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后,受检者于仰卧头低左前斜位时吞一口钡,在电视监视下观察胃食管交界处的运动、有无裂孔疝和GER的发生,必要时摄片;保持头低位,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转动体位,观察体位变动中有无GER出现。
1.3 诊断标准 确认已进入胃内的钡剂经贲门反流入食道者为GER。显示部分胃底位于膈上,膈上见胃黏膜、A环、B环等其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征象者为食管裂孔疝。
2 结果
各组GER检出率见表1。GER的发生随增龄而增加,老年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老年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胃食管交界区有无解剖关系异常,GER可分为单纯性和伴食管裂孔疝性两种类型。老年组伴裂孔疝明显高于单纯性;而其他各组单纯性多,伴裂孔疝少。单纯性GER中,老年组与其他各组的检出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伴裂孔疝者则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说明单纯性GER的发生与增龄无关。各组男女的GER检出率见表1。老年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虽有男性高于女性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表1 各组GER检出率〔n(%)〕
3 讨论
老年人GER检出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老年腹肌张力及肠壁蠕动减弱、幽门梗阻等有关。本组伴疝性GER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单纯性GER的检出率与增龄无关。笔者认为老年人GER检出率较高可能是由于机体的退行性改变,膈食管膜松弛、膈肌食管裂孔增宽等外在机械性抗反流作用减弱的结果。
GER对机体的影响在于胃酸与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慢性长期反复刺激,造成食管黏膜一系列病理改变。Rotterdan〔2〕认为这种病理改变的大致过程是:慢性GER→食管黏膜鳞状上皮增生→消化性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胃或肠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柱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本组49例老年人GER中,X线片显示有黏膜纹增粗、管壁僵直、轮廓不规则、管腔狭窄、黏膜溃疡等反流性食管炎征象者15例,占30.6%。伯运宽等〔3〕认为预防和治疗GER是防治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重要途径。
1 Laufer I.Radiology of esophagitis〔J〕.Rad CI N Am,1982;20:687.
2 Rotterdan H.Contributions of gastrointestinal biopsy to an understanding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J〕.Am J Gastroenterol,1983;78:140.
3 伯运宽.Barrett食管——附19例报告〔J〕.中华消化杂志,1986;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