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胸食道超声引导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
2012-08-15康华
康 华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南昌 330006)
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在体外循环(CPB)辅助下行外科修补,或内科经导管介入行封堵治疗[1]。但前者创口大,影响美观。特别对于小儿,由于生长发育需要容易出现胸骨创伤愈合后隆起,出现畸形;而后者一旦出现封堵失败容易出现意外。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避免了内外科VSD治疗的不足,技术简单、手术时间短、无需心血管造影、无需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小,美观性较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现已在国内外多家心脏中心应用[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0年起引进并开展了此项技术,配合精心的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4—7月本院共收治50例进行外科封堵术的VSD患者,其中男 22例,女28例,年龄(6.03±3.74)岁,体质量(18.24±8.05)kg,室缺大小(4.36±1.47)mm。其中膜周部44例(并膜部瘤形成3例,与右冠瓣无边20例),干下型6例(与右冠瓣无边)。
1.2 手术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经口置入TEE探头,进一步确认VSD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毗邻组织情况,选取与之相适应型号的封堵器。胸骨下端剑突上正中小切口,约3~5 cm,劈开胸骨下1/3,纵行切开下部心包,暴露右心室,确定穿刺点。TEE引导下输送鞘管在左心室后,输送鞘管的外端与带有封堵器的装载鞘管对接,释放出封堵器左盘面,回撤整个鞘管使左盘面贴紧室间隔左心室面,再释放封堵器的腰部和右盘面,使右盘面贴紧室间隔右心室面,TEE证实封堵器位置良好,轻轻推拉试验无移位,无残余分流,无房室瓣活动障碍,心律正常,释放封堵器,撤出输送装置,收紧荷包并结扎缝线,心包切缘电凝止血。鱼精蛋白1∶1中和肝素。膨肺排气后常规关胸,入监护室观察。
2 结果
手术放置等边伞27例,偏心伞23例,并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无心律失常、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彩超复查,封堵器位置固定无移位,平均住院时间为(3.35±0.53)d,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由于外科微创封堵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对其了解不多,尤其对术后长远效果不确定性存在疑虑。在护理上要着重对该手术的方法、过程、优缺点进行详细地介绍,并且把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陈述,万一封堵失败必须改为开胸心内直视修补术等。还应该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以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术后需入监护室进行观察,与亲人分离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应性,术前除了需介绍
3.2 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患者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术后疼痛及烦躁有关。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随着麻醉药物的代谢及镇痛作用逐渐消退,患者切口疼痛加重,心率、血压均可能升高,尤其是基础血压高的患者更为明显。故应协助麻醉医生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使其情绪、血压、心率处于稳定的状态。镇痛药物应用后仍有高血压的患者,应适当使用降压药,但应密切观察血压,防止血压剧烈波动。低血压发生主要与麻醉药物残留以及患者血容量不足有关,入室后应了解患者术中的补液量、出血量等,注意观察引流袋、小便量及手术切口敷料是否干燥等,并及时调整补液速度。
3.3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患者麻醉恢复期发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躁动最为常见,这被称为“特殊性”麻醉并发症,危害较大[5]。躁动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手术创面及薄弱的脑血管破裂出血;躁动患者的体动与挣扎可使引流管、导尿管、输液管及气管导管滑脱,也可发生意外性伤害,如患者自伤及坠床等[6]。对于发生躁动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安置适当体位(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患者四肢,安置床保护,避免患者躁动损伤机体,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3.4 其他护理
低体温引起寒战可增加患者氧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患者保温,尤其是手术时间长、术中输液量大的患者,应予加温毯等措施。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应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给予止吐药。同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确保各种引流管的通畅。
总之,全身麻醉复苏期间患者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仔细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1]陈江辉,郭曲练.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81-82.
[2]张粉婷,王宁,牛晓丽.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9):24-26.
[3]G.Edward Morgan,Jr.摩根临床麻醉学[M].岳云,译.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0-201.
[4]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7.
[5]庞玲,张宝燕.全麻手术243例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8):109-110.
[6]朱虹,杨春霞,郎淑慧.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躁动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5):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