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科夫斯基十一月《雪橇》艺术特色与演奏风格*

2012-08-1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雪橇乐段

左 峰

(湖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柴科夫斯基十一月《雪橇》艺术特色与演奏风格*

左 峰

(湖北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柴科夫斯基是世界公认的近代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本文讲述柴科夫斯基十一《雪橇》创作背景,从不同层次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和演奏方法。

柴科夫斯基;雪橇;艺术特色;演奏

彼得·伊里奇 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出生于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维亚特卡省,1893年11月逝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中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是人类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柴科夫斯基性格孤僻,难以捉摸,他的作品沉郁抒情,具有典型的俄罗斯性格。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无比丰富的旋律,与俄罗斯民间音调紧密相连,他的作品主要有:十一部歌剧,如《黑桃皇后》、《奥涅金》等;七部交响曲(最重要的是《第六“悲怆”》);四部交响组曲,如交响幻想曲《暴风雨》;四首协奏曲,如第一、三首弦乐四重奏,一首钢琴三重奏,一首弦乐六重奏;舞剧三部:《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两首钢琴奏鸣曲,钢琴套曲《四季》,《儿童曲集》及大量歌曲等。

一、《四季》创作背景

1876年,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创作了《四季》,当时俄国处在革命民主主义者与沙皇专制、农奴制度激烈斗争的年代,他不仅从事教学和创作,还参加各种社会音乐评论活动。1876年,圣彼得堡杂志《小说家》的编者向柴科夫斯基约稿,邀请他每月为该杂志写一首与当月月份节气特色相关的钢琴小品,柴科夫斯基怀着对祖国大自然无比热爱的心情,完成十首钢琴小品创作,但在六月、十一月上出现了困难,创作灵感受阻,于是用《船歌》作为六月的一曲,用《在马车上》作为十一月的一曲,完成了这项任务。而正是这两首乐曲成为全套曲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钢琴小品。《在马车上》的旋律淳朴可爱,具有民歌风格,中段活泼生动,像一首俄罗斯农民舞曲,这部作品以自然风光、劳动生活、民间风情为题材,像一幅幅民间风俗画,富有浓郁的俄罗斯音调特色,勾勒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情景与作者的内心感受,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非常喜爱的钢琴作品。

二、《四季》艺术特色

《四季》整个句曲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中部为变奏乐段。作品第一部分(1-27小节)为再现的三部曲式(A+B+A`),音乐采用E大调,A乐段(1-8小节)为整个作品的音乐主题,采用双手八度平行齐奏和声伴奏的手法,音响效果浑厚宽广,旋律线蜿蜒起伏,犹如在宽广的雪原上一辆马车自由行驶,车上的人儿唱着动听的歌……B乐段改变了伴奏织体,由和声伴奏变为十六分音阶的琶音,增添了作品的舞曲特点,此段多处使用跳跃性的三连音,像马车的铃铛在欢快地跳跃,使乐曲充满了生机与朝气。A`乐段为A部分的再现,整个旋律线相同,改变了结构织体,将右手采用和弦来演绎A乐段的旋律,左手采用三连音,整个音响更加强烈,使人的情绪进一步推进。

第二部分(28-42小节)为作品的变奏重复乐段,(C+C`+扩展部)乐段一开始使用转调后的(G大调)I级和弦引入。C乐段(28-31小节)旋律轻快,采用欢快活跃的节奏型——大量使用前倚音,再次强调了作品的舞曲风格,整个旋律欢快、活泼,如雪橇在雪原上自由舞蹈,“蹄声阵阵向前兮”啊!C`乐段(32-37小节)为C部的重复与扩展,36、37小节的结构扩展起来有小连结的作用。(38-42)小节为扩展部分,开始两小节仍然采取了前部分带前倚音的跳跃性的节奏型,进而转为跳跃性的十六分音符演绎旋律部分,先是减弱伴奏部分,后又减掉伴奏部分,使跳跃性的十六分音符单独进行,像是外面飞驰的马蹄及铃铛声渐渐远去,留下的是屋内人儿对幸福生活、美好未来无尽的联想。

第三部分(43-75小节a+b+a`)是第一部分的再现,a乐段(43-50小节)不是A乐段的原样再现,而是旋律声部移到低声部进行,高声部接了前部分十六分音符依次进行的结构织体,似在飞驰的马蹄声与欢快的铃铛声中又响起了赶马人奔放、富有生活气息的雄浑的歌声。b乐段是第一部分B乐段的再现,好似屋内主人又重新勾起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思考。a’部分为a部分的再现,赶马人的歌声再次响起,力度减弱模仿赶马人逐渐远去,最后部分的结构扩充,描绘了雪橇远去,消失在茫茫雪夜的场景。

三、《四季》演奏风格

十一月《在马车上》,又名《雪橇》以俄罗斯浪漫主义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别再忧愁地眺望大道,也别匆忙地追赶雪橇,快把那郁悒的担忧,从你心中打消”为题词。乐曲一开始引入了音乐主题,用双手弹奏空八度旋律,奏出一个豪爽、热情、明快的典型俄罗斯色彩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白雪皑皑、无限辽阔、天连雪、雪连天的俄罗斯原野。第一至四小节的用键,指尖集中力量,声音要通透、柔和,弹出来的音要传得很远,绝不能用力过度,使声音僵硬。第一拍跳音用前臂带动手腕跳奏,大臂要彻底放松,在通常况下,学生很容易用腕跳,声音比较短促,此处跳音从大臂上来,节奏要稳,从容弹奏,此曲拍号是四四拍节奏,许多同学很容易弹成强、弱、次强、弱,通过仔细观察,此处使用了的切分写作手法,改变了它的强弱规律,使重拍出现在第二拍上,第三拍一定要弱下去,贴键弹奏。第二小节第一拍的跳音,可以把它看成是半连音,用慢触键的方法柔和地把力量送到键盘上,造成语气上的亲切感,整个旋律呈起伏状,犹如马车在雪原欢快前行。第八小节情绪转为低落,好象心中有一丝伤感和忧郁的情绪,弹奏时注意临时变化音(升a和重升f)。为了准确演奏复杂和弦,可先分手慢练,再双手合练,尤其是右手旋律要有语气感,旋律线结束时,手腕轻轻带起。第九、十小节要把握好节奏,一拍弹两个音和一拍弹四个音。第十小节D音指法是用同音换指。第十一小节第四拍是带连贯性弹奏,旋律线的起落,用腕轻轻带起,情绪是渐慢和渐弱,左手弹后半拍,时值要把握好,指关节要有抓的感觉,用大臂弹奏八度大三和弦下键要快、敏捷,注意和弦之间要紧凑,不要独立弹奏某个和弦,整体上旋律性要强。接下来左手是带休止的连续3拍三连音,此处要注意乐句与乐句之间之间的呼吸,手腕要抚摸琴键轻轻带起,朝右斜方向横向移动,触键要控制好,切忌某个音突然加重,右手三对二节奏是一个难点,需慢速练习,再逐步加快,训练方法可先弹右手唱左手,再反过来唱右手弹左手,最后双手同时配弹。右手后半拍可在左手第二个音后出现,第二十八小节出现了二拍附点,音乐逐渐变得开朗、活泼,人们听到忽近忽远马车飞奔时响起清脆的玲声。此处弹奏时速度容易忽快忽慢,练习时必须先打拍子、唱准节奏,再慢慢练习。第三十小节右手模仿马车上清脆的铃声,弹奏时装饰音是一个难点,右手四、五指连弹时,手腕注意滚动,指尖要有力,手掌动作不易过大,肩要放松,触键要灵敏、快速。第四拍第一个和弦突强后马上弱下去,左手是一种固定音型,好似刚劲有力的马蹄声。第四十至五十小节右手一直保持跳音状态,好像马蹄声伴随着铃声在雪原上欢快前行,触键时应灵敏,切不可笨重,弹成连奏,此处很容易僵硬,肩必须彻底放松,用前臂力量带动手腕弹奏跳音。右手再次出现主题音乐,在演奏中,由于右手技术难度较大,左手的旋律随着右手技术难点跑,错误地弹成断奏,反之,顾及左手的旋律,右手弹成连奏,或忽连忽断,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在练习时必须分手把两种演奏方法反复练习好,再双手配合。总之,这一合奏效果使人想起欢快的马蹄声和清脆的铃铛声、车夫正高唱俄罗斯民歌奔向远方。

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富有歌唱性,线条委婉、悠长,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风情。要想演奏好柴科夫斯基钢琴曲不仅要具备良好演奏功底和触键时对音乐千变万化的处理,还要更深层次、全方位地了解柴科夫斯基不同时期的音乐特征。

[1]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6.

[2]李岚清.李岚清音乐笔谈[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

J624.1

A

1006-5342(2012)04-0104-02

2011-10-16

猜你喜欢

柴科夫斯基雪橇乐段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小雪橇
自制雪橇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做雪橇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滑雪橇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灵感从民谣中来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