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口译能力的培养*
2012-08-15胡静芳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胡静芳(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文化视角下口译能力的培养*
胡静芳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社会对口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来了很高的要求,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其中文化因素与口译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学生英语口译能力的现状,探讨了语境中几种主要文化因素对口译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译能力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跨文化交际;口译能力;语境
一、引言
深层次大范围的跨文化交往突出了英语口译的重要性,许多的口译过程虽译员的表现无太多词汇、语法错误,但译文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上下句听起来别扭、语义表达不连贯、意义晦涩难懂,文化不等值等。由此可见,口译不能顺利进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口译员的语言逻辑、非语言逻辑和文化意识不够,对交际语境的把握不够明确。要做到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交际的有效性,口译员除了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处理非语言因素的能力,特别是为促进有效交际而进行的文化性调整掌控能力。
二、文化与口译
(一)文化属性
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造就了不同的英汉表达方式,不同语种具有各自的语言表达风格。西方文化以个体本位文化为主,东方文化以群体本位文化为主,这决定了中西方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迥异。当交际信息在一定语境中被明示给对方时,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说话者、口译员、听话者三元关系就会显得更加紧密。因为口译员必须同时考虑其他二者的语境,在瞬间完成交际双方都能明白的转码工作。对双方文化的洞悉就成了口译员的头等任务。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Thomas[1]认为文化影响到人们的感知、思维、价值判断和行为。换句话说,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各种信息借助语言为交流载体来体现不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每一种语言在表达和内涵上的差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文化方面的特征,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发展历史背景造就了各自语言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差异性。所以,文化的理解和分析在口译过程中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二)口译特性
口译不能忽视跨文化的交际功能。双语能力是从“语言能力”发展到“交际能力”的提升,前者主要是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后者是对某种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培养译者在恰当的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当然口译首先涉及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信息符码转换,更重要的是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动态的逻辑推理活动。达妮卡[2]认为口译的性质是交流。口译员通过严密推理和口头表达的方式,在三元关系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准确得体地将所接收到的明示信息(语言和非语言的)编码转换。口译具有在跨文化间传递与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刘宓庆强调说“信息的理解和分析离不开阐释,阐释又以两种语言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基础,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渗透”[3]。因此,口译中要达到社交语用等效,实现客观、得体、完整地传译交谈双方的意思,口译员就要从交际语境和文化背景的角度去推理语言思维,必须具备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内在高素质特征,要使听者完全理解来自异域文化的信息,口译员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还需具备双文化能力。
(三)文化对口译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译员的语言表达方式、人生价值观念、待人处事理念、特别是语境领悟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第一,不同的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交际方式,尤其是一些涉及人生价值、语境信息和观念的文化是隐含在话语表层中的;第二,口译过程中语言的思维是抽象的动态的。所以口译时更注重逻辑推理和不同的信息整合,要特别强调形象思维发挥个人的语言敏感才华;第三,语言是非常复杂多样的,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感知信息的来源和进行推理的方法上存在差异造成的,文化的植入会严重干扰并导致口译进程中断或传递的信息令人费解;第四,双方交际的真实动机和表面明示语意常常不一致。交际信息一般都会隐藏在字里行间,只有进行听辨分析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结合一定的语境方能成功完成口译。
三、口译教学
比较受教师欢迎的口译教学模式主要是吉尔模式,这个模式强调双语知识、口译技能与跨文化意识是口译理解的重要内容,吉尔[4]在《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式》提出在口译过程中对源语信息理解的重要性,他的理解模式是: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也就是说,口译员在对明示信息进行理解、对跨文化语境交际做分析之后,要灵活应用技巧重组说话者的真实意图,进而完成口译工作。但是目前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主要问题还是比较明显,如大纲的指导性不强,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等,未能针对翻译市场和不同学生特点的需求因材施教,文化在口译方面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阻碍口译的顺利进行。究其原因在于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众所周知,口译活动中,信息在源语文化背景下被解码,又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进行编码,这个复杂的过程蕴含着人类的复杂思维活动。在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寻求在文化层面上最接近地传递源语信息的内涵,努力做到源语文体风格在目标语中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再现,也就是文化等值。
所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合格的口译员成了口译教学的目标,只有高素质的口译人才方能在实战环境中克服各种干扰,充分调动所学知识,发挥潜能进行编码转译,完成任务。那么,口译教学过程教师就要重视传授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技巧,结合各种性质的口译实例,分析并指导文化语言差异、非言语行为差异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以及在一定语境下如何促进有效沟通的策略等等。
四、几种有效途径
口译属于交际的一种形式,涉及到交际的三方,所以,作为中介媒体的口译员,必须实事求是,确保信息传递的得体有效,减少跨文化交际的误解,根据社会对不同层次口译人才需求确立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多层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口译人才。
(一)重视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以认知语言学、释意学派口译理论、吉尔口译公式等为理论基础,在宏观上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系列口译教材,具体落实到各个教学层次,切实解决教学目标、任务、内容、课程安排和评估管理等问题,一定要结合实际需求提供合适的教学设备和条件,避免口译教学的盲目性。根据不同认知主体的特征将整个口译教学体系分解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口译教学任务,互相衔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
(二)立足文化对比教学,增强文化意识
口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提供即席语言服务,因此在口译中对文化干扰因素进行处理时要快速联系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根据效度第一、信度第二的翻译标准以及口译的“现场、现时、限时”等具体特点,推理出符合双方文化的寓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主动引导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多结合案例分析文化差异的干扰,引导掌握交际的背景、思维逻辑的差异、语言的具体环境、非言语信息的差异等对交际的影响,跨越来自文化的交际障碍,培养对异域文化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和求同存异的宽容性。
(三)强化锻炼,提高实战能力
强化的口译专题训练和现场实践是快速提高口译能力的有效捷径。如今普及的网络技术为口译员直接感受来自各类口译现场的学习和观摩,我国许多跨国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博览会的召开,各国人员和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交流需求为口译实战练习提供了战场,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知识方面口译员都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任何纸上谈兵的教学都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在真实的口译环境中才切实有助于培养口译能力。学校有必要在这方面开辟市场,强化实践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提供便利。
(四)掌握交际语境提高口译质量
口译员对跨文化话语的理解和推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因为除了社会、文化因素外,言语交际向来受制于交际场合,和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点点场合都说些什么样的话,都必须纳入推理的范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毕竟来自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在特定环境中推理能力有很大差异。因此,口译能力的提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口译员对交际环境中诸多相关因素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程度,例如:
原语: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译语:君子之交淡如水。
如果直译为“中间修道篱笆,保持友谊长青”,直接翻译字面上的信息,文化差异就直接干扰了双方的理解,这个时候只有舍弃源语话面上的意思(a hedge between),放弃信度而寻求效度以完成口译交际。
五、结语
由于市场对口译人才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要实现跨文化语境中的口译交际,要求口译员理解并传达说话者的真实意图,结合认知语境进行信息推理,克服来自文化因素的干扰,处理好文化冲突的问题,努力避免不必要的口译失误。因此,口译员拥有一定的双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处理文化差异的逻辑推理能力。
[1]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4(2).91~112.
[2]达妮卡.赛莱丝科维奇.口译技巧[M].孙慧双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58.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60~63.
[4]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80.179.
I06
A
1006-5342(2012)04-0052-02
2011-12-22
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广西高校公共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桂教高教〔2011〕82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