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借鉴意义
2012-08-15李伟
李 伟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借鉴意义
李 伟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和社会学传统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以及当代语言哲学与批判理论的综合。将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中,大学生主体性、话语权的缺失,教育内容脱离生活世界等造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缺失,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增进教育与现实的结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借鉴意义。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体间性;生活世界;话语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主要论著有《交往行为理论》、《交往与社会进化》、《沟通行动理论》等。他的学术思想包括社会学、哲学、伦理学以及法学,交往行为理论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该理论以语言为媒介,以主体间的平等沟通、对话为形式,旨在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对话达成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以实现彼此间的自觉接受的行为,实现主体间交往行为合理化。
一、哈马贝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交往行为概念的归纳与阐释
“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基石,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在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到 “如果参与行动者的行动计划不是按照自我中心的成就计算,而是因相互理解而形成合作化的活动,那么,我就把这种行动称为交往行动。在交往行动中,参与者不是首先以自我的成就为取向,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追求他们个人的目的,就是说,他们能够在共同状况规定的基础上,相互协调他们的行动计划。”[1]哈贝马斯认为这种交往行为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体关系,强调在理解基础上产生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明显的有以下几个特征:(1)交往行为的主体至少是两个以上具有行为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2)交往行为以语言为媒介;(3)交往的形式是主体间平等的对话,(4)交往行为目的是在沟通、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与认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至少是两个以上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平等的协商和对话为沟通方式的,以达成共识和认同的交往活动。
(二)提出了主体间性活动建构模式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范畴。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交往中形成的精神沟通与道德同情,主体的相互“理解”和
“共识”。它主要强调人与人,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交往关系。在相互交往中实现认同、达成共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主体间性”所体现出的活动建构模式为“主体一客体一主体”模式,这种建构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主体一客体”的模式,交往活动的主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交往,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占有、压制,这样有利于激发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强调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中的背景和基础
哈贝马斯为了说明理解过程中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引入了生活世界概念。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发生的背景与源泉。生活世界始终是交往行为者始终运行于其中的境域置身于其中。“进行交往行为的主体始终是在生活世界的视阈里相互理解的。他们的生活世界是由或多或少分散的,但总是无疑问的确定的背景构成的,这种生活世界的是用来作为确定性状态的源泉。”[2]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为主体交往和理解提供了场所和现实基础,交往行为者正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概括地说,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生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现实的。哈马贝斯实质是把生活世界作为了行为交往关系的产物,用生活世界来说明交往的特点、交往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
(四)重视语言在交往中的媒介作用
由于哈贝马斯强调以相互关系作为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的出发点,因此他特别重视交往关系中的媒介的作用。他认为交往是以语言作为媒介的,交往行为就是,行为者通过语言交流,相互理解,使自己的行动得到合作,以实现一定的目的,达到认同。哈贝马斯指出要达到认同必须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语言的有效性要求为基础。即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言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提供一个真实的陈述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言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相信他的话语;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哈马贝斯的语言有效性的要求其实质就是:在交往中言语行为要具有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为开放的、自由的、自主的、互动的、主体间的交往奠定基础,从而使不同主体间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解释过程最终确立共同的话语秩序实现认同。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缺失
(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不平等,受教育者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征服,教育者仅仅把受教育者视为是需要改造的客体,而不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与教育者地位平等有独立、自主意识的思维和实践主体。这种“占有式”的关系忽视了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压制了受教育者个体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了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话语权的缺失,使双方之间无法相互理解、交流、沟通与融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过程中“主体一主体”关系降格为“主体一客体”关系,交往一方不在将另一方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相同主体,而将其视为“占有”和支配的对象,使其失去独立性,导致交往的主体客体化,从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无法在语言的媒介下进行主动交流、沟通、理解、融合达到认同。从而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话语有效性的缺失,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道德交往
“教育的文化性、发展性决定了教育交往的主导性中介因素是文化性客体——语言”。[3]语言作为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精神交往的媒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话语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一种媒介,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成为一种纯表述性的话语,具有机械性,模糊性,抽象性的特点。这就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职能化和片面化,语言成了抽象的表意符号。在这种惯性模式下,在教育过程中使话语失去了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任何一方如果未全部或部分满足有效性的要求——“非领会和误解,自觉或非自觉的不真实,隐含或公开的不谐和”。[4]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出现非良性状态或称之为“负教育”。如果语言缺乏可领会性,主体间的对话就缺乏共同的基点,交往就难以发生,无法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进入“澄明之境”,达到“视阈融合”,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
(三)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阻碍受教育者知行统一
生活世界是个体生存和主体间交往行为合理展开的现实基础,交往行为者正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这就启示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主要存在以下二点弊端:一是教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内容,缺乏现实性和生动性,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重视对内容的讲授,而忽略了实践这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割裂化倾向。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不能够有效结合,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由此产生了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兴趣的降低,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或道德信念,造成“知而不信”或者“信而不行”的局面。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借鉴意义
(一)哈氏“主—主”模式有助于构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强调平等主体在理解基础上的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存。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建构的互动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中的地位。师生在思想政治共同的教育过程中,活动不再是以往“主—客”式的对象化活动,而是以“主—主”模式出现的交往活动。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其本质要义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地位平等的主体。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分强化教师主体的权威性和中心地位,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主动性和一定条件下的主体性,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单向度、非对称的关系,降低了教育对象在教育中的参与热情和对话能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以直达教育对象心灵。
哈贝马斯所体现的师生之间主体间性的关系是主体间教育的理论溯源,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的纠偏,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教育的本真。[5]主体间性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谐的交流方式,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人的生存方式,才是教育中个体生命的一种诗意栖居。[6]
(二)借鉴哈氏话语交往有助于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在哈氏理论中,语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地位,把语言作为交往活动的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活动中,语言是最基本的媒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良好愿望、美好心灵、热情态度、诚挚关怀等等,均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可领会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他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7]。因此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话语的表达,改变那种模糊性、概念性、抽象性、说教性的语言,善于运用正面地、可领会性的、真实地、正确性的有效性地生活语言表达自己,从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影响力,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乐趣和激情,使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深入教育对象的心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增进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三)哈氏理论对生活世界的重视有助于增进教育与现实的结合
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生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生活世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基础性的、本源的,滋养着每个人未来成长的各种潜能,陶冶人的精神情操,为个体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品质提供了主要的操练家园[8]。因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离不开生活世界这个大背景,它启示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一是教育者在把握原则和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必须走近现实,紧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充实教学内容。二是引导受教育者运用所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来分析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能对社会上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样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升华所学到的政治思想来规范,进一步指引自己的行为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心的自觉追求。即通过实践这个重要的媒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思想意识。只有当个体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发生一定的关联时,才能切实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意义,才能真正的从内心接纳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
[1][2] [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 陈秀兰.交往中的建构——大学交往活动的社会建构解读[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8.
[4]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6] 冯建军.主体间性教育理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7] 杨建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8]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G641
A
1008-7427(2012)06-0039-02
201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