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与使命
——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8-15焦炜,陈思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2年1期
关键词:研究者教授责任

责任与使命
——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教育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责任与使命”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1月在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多位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学者与会,围绕本次会议主题,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和交流了当前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的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

一、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责任与使命的认识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学科点不断增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学科建设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还不够明晰,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课程论与教学论还未得到有机整合,等等。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应如何履行作为知识分子、学者和实践者的身份,承担起学科建设的使命,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成为本次会议的主题。

在对责任与使命内涵的把握上,学者们一致认为,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者,必须具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做好份内之事并承担起学科建设的责任、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郝志军教授认为,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者而言,要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素养,其首要社会责任就是以丰富的知识和强有力的学术影响力去 “教化”和影响周边的人。他指出,学术建设和增强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影响力的责任,是具有长效性和持久性的使命。要做到这一点,一要通过理论的建构为世人提供思想、知识和方法论;二要关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课程与教学问题做出应答、解释、说明或提供建议;三要传承与批判教学文化。他认为,作为专业研究者,就要首先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并将现实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素材。青岛大学马勇军博士也坚持此种看法。他认为,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责任。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说,需要学术功底;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更多的是需要方法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要去改变一个教师或一所学校,就必须首先提出思路、落实到细节和行动上,最后落实到实践,而且要有效果。我们目前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虽不乏新名词、新视角,但并没有应有的学术价值。他认为,我们是为发明而发明呢还是真正有感而发,在实践中,我们是为了真正改变教师还是表面的东西,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武汉大学罗儒国博士认为,学术责任就是承担起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学科整合、学科本土化、学术共同体、实践改革的参与者以及学风建设的责任,并提出如何使学术责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方式的问题。西北师大王兆璟教授则认为,作为研究者,就要使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达到内在和谐的统一。

确立责任意识其实也就是培养责任感的问题。南京师大李如密教授指出,责任感包含三个方面的问题: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了什么,用什么方式?可以达到的是什么,是否已经达到?他指出,从非常多的想做的事中选一些能做的,方法的恰当与否对能否达到目的影响很大。他不无感慨地说:“要做就少留一点遗憾”,“我在做着,尽力地做着,尽可能把事情做得专业一点。”也有学者指出,理论建构,关照实践,价值引领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西北师大王鉴教授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是其承担的角色、职业本身所应完成的事情,包括社会赋予的、要求你做的事情,做了,就完成了你的使命。这两者之间,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行动的。他认为,当前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由四种人构成:理论研究者,学科理论研究者,课程教研员系列和中小学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就是理论建构,关照实践,结合实践。他指出: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性很强,只关注理论是有缺陷的。所以,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队伍要分化。结合自己近几年参与课堂实践的经验,他指出,从教学实践中收集丰富的理论素材 (即现象),研究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的生活,并用理论诠释现象,或用现象去发现、构建理论。这是我们的使命。河北师大索桂芳教授认为,立足现实,提炼现实;开发传统,超越传统;借鉴国外,跳出国外就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湖南师大刘要悟教授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主要是价值引领,为此要坚持学术品格、学术操守和责任操守。

当然,每个研究者不可能承担所有的责任,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责任是有限的,负责的对象也是有限的。扬州大学潘洪建教授指出,责任可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都应是有限责任,我们需要关注理论、实践、政策、结果等问题。南京师大徐文彬教授认为,谈课程与教学论的责任与使命,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需要现实主义的态度;二是做好份内之事。每个人的研究都是从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去看这个事物,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东北师大于海波教授从责任对象的角度指出,因为权力的有限性,所以负责的对象也是有限的。他认为,负责的对象包括: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 (树立社会的良知、正义感、责任心)。能做到这几点,就是好的理论工作者,好的研究者。

对于绝大多数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而言,其身份既是研究者,也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责任、教学责任及责任教育也是此次会议的议题。武汉大学李保强教授认为,责任就是角色育人,是某一类角色需要做好的份内之事。但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自由是轻松、儒雅和负责的高度统一。主体在自由地选择自由的同时也相应地选择了责任,人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必须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和责任选择阈限。所以,我们必须承担责任,指导教师形成自己的责任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使命。南京大学王彦明博士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涉及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实践行为。教学责任是为己责任、社会责任、为他责任三者的统一,为他责任是最终的教学责任,我们应该建立基于教学良心和教学理性的生命价值论责任观。他认为,教学责任就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充实课余生活,强化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就是教学责任。山东师大车丽娜博士提出了教师自主责任意识的生成和完善的观点,认为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成熟的重要标志。她认为,在教师自主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教育机构需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建设,学校领导需要建立人本化的教师管理机制,而教师自身也要在德性的养成与砥砺方面下工夫。

二、关于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审视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问题,也是研究者最感困惑的问题。李秉德先生曾说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靠一次或几次努力就可长期奏效的,它是一个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此次研讨会的专家们也对此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天津师大和学新教授认为,教学实践的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课程与教学理论对现实的反映不够。他指出,在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反映现实问题的概念不够,未能反映学校中丰富的教学生活,也未能反映我们自身的教学实践。他认为,如何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二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内容、对象等视野狭窄。教材中的案例基本都是基础教育的,未能反映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的问题。三是教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未反映到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中,影响了教学效果。

关于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部分与会学者通过自身的研究经历,对此问题进行了解答。王鉴教授认为,把课堂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中观环节是一项切实可行的解决该问题的途径。在课堂中做研究,课堂就是我们的 “田野”,它对教学实践产生了影响。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和研究者各取所需,这是 “静悄悄的革命”。我们的使命就是用智慧的方式,让课堂和学校发生变革,同时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获得非常丰富的材料。他指出,研究者要分化,要多元,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周口师院李清臣教授认为,走进课堂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走进课堂,首先要关注教,其次关注学,第三关注过程。走进课堂,要研究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研究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他指出,关注实践,走进课堂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他认为,虽然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进实践,关注课堂,但做得还不够,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去做。

把课堂作为处理课程与教学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切入点意义重大。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本身也在不断创造着学习的情境和氛围,反过来又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会代表认为,从社会学的视域关照课堂空间并营造课堂精神空间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与使命。山西大学徐冰鸥博士认为,空间不是单纯的空洞的物化场所,而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空间蕴含着某种意义,具备建构性和生成性,并与主体双向互动;空间属于一种社会权力关系,包含着个体对控制的反抗;空间是身份认同与心理归依的生成域,与个体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对课堂中的空间及其意蕴加以再认识,转换研究视角,重视课堂空间的生成作用和学生对课堂空间的反馈和建构效应,关注课堂空间与个体情感的联系,使师生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同步。这些认识对于有效地发挥空间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大学刘庆昌教授认为,课堂精神空间是一定课堂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结构,人文主义的背景、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是课堂精神空间的品质。从理论上关注课堂精神空间,会启示人们对于教学生活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新的理解。关于这一问题,山东师大徐继存教授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精神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人是相互影响的。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在课堂就要营造良好的课堂精神空间。作为学者来说,课堂之外,每个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大学的或校园的空间。因为纯正、良好的课堂精神空间和学校精神空间会影响社会。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什么样的精神空间,这是我们研究者的责任。教师的责任是有限的,但教师要用有限的责任把课堂的事做好,如果教师连课堂都影响不了,还怎么影响整个社会。作为学者,要尽力而为,要用承诺、诚信等优秀品质影响学生。学者有学者的良知,这就是有限责任的本质。和学新教授认为,营造精神空间需要改变我国的教学机制。他指出,目前的学校课堂中,教学的各种模式、策略、方式、方法,改了又改,效果不佳,教师不是不懂这些问题,而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川师大张建琼教授也认为,精神空间应与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并要落到实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学科教学去营造课堂中的精神空间,如何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营造课堂中的精神空间,精神空间是否就是把这个空间局限在课堂上,还是从人类历史长河中去寻找精神家园?天津师大司成勇教授认为,课堂本身是个社会空间,对于社会空间,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对于精神空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营造良好的课堂精神空间固然重要,教师本身的哲学素养也不可或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智慧并努力践行,而作为教师的实践者则需要加强哲学素养的培育并不断进行 “自悟”。华南师大张广君教授认为,理论可以有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等多种形式,做理论研究的不一定每天要泡在课堂中,但一定要用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程与教学理论不能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实践上来,课程与教学理论不能说明和解释学和教到底为什么,该理论就是无意义的。他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的责任在于:搞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是不可以面对实践,而是可以用自己的视野 (哲学的、文化的)去看教学实践,在我们认为 “有意义”的、能做的、愿意做的,我们尽可能地努力去践行,这才是最基本的出发点。司成勇教授也认为,我们理论工作者最大的、最擅长的就是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这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中小学教师是实实在在的一线工作者,我们在与他们分享理论的基础上,他们如何接受这一理论,需要实践者的 “自悟”。他必须接受、喜欢或爱这些理论,才能有实践的 “进驻”。于海波教授认为,作为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发挥特长,理论关注实践,提高实践者的反思能力和理论素养,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是真正与教师有关的哲学,是关注教师生活的哲学。这种哲学是个人化的哲学,它不仅来源于哲学理论的学习,更来源于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反思和追问。教师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观念和行为。教师的哲学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教育内容、教育职业本质性的追问和价值判断。每个教师其实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只是有的教师对自己的哲学进行反思和提升,有的教师对自己的哲学漠视和放任。有思想、有追求、有信仰的教师知道如何利用各种资源来优化自己的哲学,提高个人品质。

三、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整合与教材编写

长期以来,课程与教学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各自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然而,自我国学科专业目录调整设置课程与教学论之后,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两张皮的现象相当普遍,课程与教学论的公共课教材缺乏严格的体系框架,学科体系混乱,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课程论与教学论学科能否整合,如何整合,如何发展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如何处理普通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如何编写出既能体现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或研究内容,又不失其体系的完整性与严密性的教材,这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潘洪建教授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普通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活动、教学制度与教学思想,其旨趣是描述课程与教学现象、检讨课程与教学价值、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变革课程与教学现实。他认为,职业教育课程论与普通课程论是完全不同的,普通课程与教学论若不涉及职业课程的编制、开发等,就是半个课程与教学论。如何处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编写出系统、简明而富有弹性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课程与教学论学者的责任。马勇军教授认为,普通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一直是颠倒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应该是基础,而课程与教学论应是基础之上的综合、归纳与提升。但学科的课程与教学论认为是从学科出发的,入不了课程与教学论的主流。他认为,高中、初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论有必要细化。他结合自己近几年的研究实践提出,做脚踏实地的行动研究和实践案例研究,是未来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向。刘要悟教授认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和普通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涉及到思维方式的问题,它们之间是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关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发挥的是单一功能,课程与教学论发挥的是决策咨询、实践指导、教师培育、思想引领及建构的综合功能。王兆璟教授认为,要研究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使其 “美美与共”。安徽师大段兆兵教授认为,课程与教学论的使命就是发展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当代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已经形成了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系统、思想系统、方法系统和表达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已经形成,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进一步系统化,个性化的研究与实验方兴未艾,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群日益壮大,本土方法论业已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要对中国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建设树立信心,正确对待外来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关注课程实践,走向教学生活。

“课程与教学论的责任与使命”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它需要我们有勇气、有魄力,敢于面对、敢于担当。徐继存教授在研讨会闭幕时的话表达了此次会议的意义及价值:“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身处这个功利的社会中,我们来探讨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责任与使命,每个研究者也都真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许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处境,各有各的经历,但都能对该话题提出不断反思的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各自在不同的大学已有了各自的生存空间,也许我们对这种空间并不满意,但我们毕竟有了。也许,我们会终生从事此项工作,因而我们相信在很多问题上完全能够取得一些共识。我们身在书房,但我们心在课堂;我们身在学院,但我们心系社会。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就能够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自己,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

(1.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2.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焦炜1,2,陈思1)

猜你喜欢

研究者教授责任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刘排教授简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