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社会认同研究评析
2012-08-15白亮,金露
白 亮,金 露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十年来我国社会认同研究评析
白 亮,金 露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 (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 (或她)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理论最早是由亨利·泰费尔 (Henry 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传入我国。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上,都有了稳定的积累和进展,已经产生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社会认同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或不成熟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视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国内;社会认同;群体
一、引言
社会认同 (social identity)是指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1]社会认同理论最早是由亨利·泰费尔 (Henry 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研究者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认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理论和经验方面的进步,后来特纳 (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由于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它的提出促进了社会心理学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致使社会认同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国内心理学界对社会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研究起始于香港学者林瑞芳、赵志裕等人关于香港青少年社会身份认同、地区国家认同的研究。[2]而方文在对北京一个基督新教群体的研究中,[3]以社会认同理论作为概念框架,对基督徒的社会认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则成为内地应用社会认同观点研究的开端。经过近10年的发展,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化,并且成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回顾了国内社会认同领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展开理论分析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国内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
(一)理论维度上的研究
自从20世纪70年代,泰费尔和特纳开始大力提倡社会认同理论,启发了很多有关社会认同历程的新思维。[4]在欧洲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就已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经过20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已渐渐掌握到社会认同历程的基本原理。欧美社会心理学者在社会认同领域已发展出比较成熟的理论,比如社会类别化 (social categorization)、群际社会比较 (intergroup social comparison)、自我类别化 (self categorization)、不确定性避免 (uncertainty avoidance)等。欧美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方文在分析社会心理学学科演化的制度视角时,曾把社会认同理论作为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理论资源,另外两大资源分别是社会表征理论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和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之一而加以介绍和评价[5]。
赵志裕等曾以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期间香港人所经历的社会认同历程为例,阐述了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原理。他们引介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认同研究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过程;(2)社会认同理论中有关重要概念的定义;(3)社会认同背后的心理动机、认知历程;(4)社会认同对社群观感、社群关系和社会行动的影响。他们还特别强调了社会认同的动态历程及其与社会中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信念之间的关系。[6]
周晓虹则从导源于由欧洲社会心理学的 “反叛”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论来源和相关经验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重点对泰费尔提出的社会认同所经历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进行介绍:(1)社会分类 (social categorization); (2)社会比较 (social comparison);(3)积极区分原则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7]
同时期,王兵对于社会认同理论的介绍和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8]一是系统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社会认同理论的经典文献;二是在仔细梳理有关社会认同理论的文献的基础上,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脉络做更为深入的梳理。研究发现,社会认同理论历经30多年,至今已经发展到第三代。20世纪70年代,泰费尔等人首先提出有关社会认同过程的的 “CIS”模式,即社会类别化、社会认定 (social identification)、社会比较;随后特纳等(Turner,J.C.et al,1987)提出 “自我类别化理论”;直到霍格等 (Hogg,M.A.et al,1999)又提出 “不确定性避免理论”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社会认同理论一直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二)经验维度上的研究
国内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验领域。在实际生活中,个体在给定的社会语境中可归于不同的群体和类别 (category)。因而,有关社会认同的经验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是同个体在不同社会语境中所属的不同群体联系在一起。学者们对不同社会语境中的社会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而这些研究往往又是同不同学科联系在一起的。
1.国家认同研究
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扩张。人类迁移工具的不断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这一系列原因,社会出现了所谓的 “跨国群体”和 “世界公民”,民族国家公民的国家认同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各国研究者们都非常关注公民的国家认同研究。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尚不多见。
佐斌总结了国外关于国家认同感的心理学研究,[9]认为国家认同感是人民对自己国家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这些成分可分为认知成分系统 (包括国家人群的分布地理和区域、历史传统、国民性格的了解和认同)、情感成分系统 (指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和人群的情感、情绪和评价等,如对自己国家身份的主观凸显性、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依赖程度、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等)。社会认同理论则认为,个人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可以被视为一个的复杂的心理结构系统,其成分又可以被区分为认知体系,即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知识和相关看法;情感体系,即人们对于自己国家的情感和评价等。
2.民族与文化认同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强调,在与外群体接触的过程中,人们的认同意识和身份意识会更为突出。因而,从社会流动者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认同成为非常好的研究视角。在这方面,有关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研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但是当社会流动出现后,这种认同可能就会出现分离或重构。早在2002年,万明钢,王亚鹏等就开始了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研究。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次实地田野工作,他们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此后,课题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对调查资料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以及与其他文化交往、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呈现出怎样的分化状态,他们的民族认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0](PP.1-74))
郑雪,王磊以对澳大利亚10所大学144名中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作为基础,研究了留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国留学生对澳大利亚主流的文化认同增强,而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减弱;文化融入进程对个体取向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间接地减弱了集体取向;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感;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感,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感产生间接的影响。[11]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非常丰富的社会流动现象,无论是跨国 (比如国际移民)的流动还是跨地域 (比如农民工)的流动。国际移民和农民工虽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社会流动这一点上却存在着共同性。如果能够采用类似的研究策略和研究工具对国际移民和农民工进行比较 (比如流动动机的形成、社会流动对流出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社会流动者在流入地的社会适应和社会认同问题,当地群体对不同群体地位的流入成员的接受过程等),也许可能产生更为有价值的成果。
3.社会群体认同研究
在一个既有的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和阶层,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正因如此,社会认同问题才得以产生和存在,也才存在所谓的社会类别化和自我类别化的问题。因而,在社会认同研究中,有大量研究是有关特定群体的社会认同的。有关特定群体社会认同的研究主要是在社会学领域内进行的。这方面的研究同社会学中有关社会分层的研究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在社会变迁和转型的背景下,研究者主要研究了一些特定群体 (比如农民工、企业职工、宗教群体等)的社会认同。
王春光在研究中将流动农民社会认同分为身份认同、职业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组织认同、管理认同和未来认同7个方面,由于农民工是离开自己所生长和熟悉的农村社区而进入城市社区的,城市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往往会呈现出所谓 “内卷化”的趋势,他们既不可能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和被城市人所接纳,又不能认同农村社区,而只认同自己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从而很可能成为 “夹在中间”(trap in between)的人群。[12]
方文曾对北京的一个基督新教群体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实地研究。他以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基本的概念框架,对基督徒的社会认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外,从具体的研究出发,他还试图揭示出在社会生活中群体符号边界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和机制,以期对社会认同理论做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他提出:(1)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都存在符号边界;(2)群体符号边界的建构是以社会范畴化 (也称社会类别化)作为认知基础的;(3)在社会范畴化的基础上,我群体 (也称内群体)与他群体 (也称外群体)之间的区分,通过社会比较得以强化,并产生出内群分化 (in-group differentiation)和外群同质性 (out-group homogeneity); (4)我群体在社会行动中,通过群体记忆,不断地表征和再生产自身的群体风格和社会表征体系,进一步再生产群体符号边界。[13]
4.组织认同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组织成员身份是人们重要的身份标志之一。因而,社会认同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关组织认同的。有关组织认同的研究主要是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内进行的。在过去的30年里,组织认同一直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更显示出心理学的 “定量”研究特色,即研究者往往通过特定的测量工具、大规模取样来对组织认同的主要维度、影响因素及对其他组织行为结果 (比如满意感、组织承诺、组织效率等)的影响进行研究。国内学者有关组织认同的研究同样体现在理论与经验这两个方面。
王华,李原曾对西方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认同理论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eory)进行过译介。组织认同理论是把社会认同理论用于有关组织认同的研究中,同时用于有关组织行为学具体领域的分析和研究中,比如组织社会化、角色冲突、(组织中的)群际关系等。郭金山,芮明杰对西方管理学和组织学中的组织认同理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介。他们阐述了组织认同的内涵、考察了组织认同理论的内容及其相关研究、澄清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4]
姜铠丰,孙健敏 (2007)专门对有关组织认同维度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他们认为,虽然有许多关于组织认同的实证研究,但针对组织认同这一概念本身进行的研究却不多,人们对于组织认同的维度也存在不一致的观点。在此考虑下,他们从组织认同的理论背景、概念本质和构成维度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了相对广泛的回顾和评述。最后,他们还提出了有关组织认同研究的展望:(1)组织认同概念的进一步澄清;(2)组织认同的维度及维度之间的关系;(3)组织认同维度的跨文化研究。他们尤其强调了文化差异 (比如家族文化和关系)对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维度的影响。[15]
三、问题与展望
(一)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重要议题。社会认同理论的出现首先从概念上解决了这一问题。该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激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致使社会认同理论成为了欧洲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理论资源之一。对于社会认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个人和群体、社会的深层互动关系,也可以说明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比如社会影响、群体凝聚力、合作关系、集群行为、社会流动等)。因而社会认同是非常富有价值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社会认同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开始,国内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上,都有了稳定的积累和进展,已经产生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由于国内有关社会认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认为,现有的研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社会认同理论的应用研究方面,缺乏关于认同和社会认同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过程的研究。而且随着社会认同概念的发展,研究也应转向社会认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由于基础研究缺乏,造成了应用研究的理论支撑不足、水平普遍偏低。另外,新近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些差异例如: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强度差异,他们的社会优势倾向的不同,表现偏见的意愿不同。同时应整合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对社会认同的影响进行研究。[16]当下,在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群体偏见和冲突,为研究如何消除群体偏见和冲突起到积极的作用,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多停留在思辨水平,或是对国外测量方法和工具的简单翻译,社会认同相关实验的生态效度比较差。未来的研究应寻求更恰当的实验范式和实验任务考察社会认同,以此来加强现场研究可以使研究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度。同时,以往的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多数以大学生为样本,多采用实验研究,主要在行为水平上展开。而未来的研究除了问卷调查、内隐测量之外,需要在研究策略、实验任务、样本选择、测量方法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进而在行为数据基础上,结合脑成像数据、生理指标数据、结合实验室研究和观察研究,以寻求汇聚性的证据,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认同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未来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研究应加强实验研究进一步研究在我国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的内隐过程的分析,为理解群际现象的心理机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再次,在研究的学科视野方面,认同和社会认同已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但不同学科之间缺少共同的理论基础,各个不同学科都在遵循着自己的方法、视角、内容和兴趣点进行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研究者均采用了诸如 “社会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组织认同”及 “性别认同”这样的概念,但实际上每位研究者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之间均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具体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使人们很难对在相同术语和主题下所进行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区分、比较和整合。目前,国内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多从研究者自己的学科视野出发,只关注在自己学科领域内所具有的科学性和价值,缺少从多学科视野进行研究,学科之间缺乏渗透和整合。
(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近10年来,整个欧洲社会心理学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融合,社会认知研究与社会表征和社会认同以及话语分析也出现了合流的趋势。当前的社会认知范式也成为当代欧洲社会心理学主导的研究范式之一。[17]随着社会认同理论的发展,研究也转向认同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理论将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断进行研究,比如:对社会认同理论自身的进一步深度研究;对社会认同的内隐形成过程和形成模型的深入研究;在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的应用研究等。同时,社会认同理论的研究兴趣点由早期主要研究群体偏见和冲突,即解释社会认同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转向研究如何消除群体偏见和冲突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方面。新近的社会认同的研究中发现通过群体接触和重新分类等策略可以消除群体偏见或冲突,所以该理论今后的研究也将不断在这些重要领域中展开研究,同时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整个人类消除不平等、促进全球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前,国内学者在社会认同领域展开的研究必将带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更为积极的探索和发现。通过研究本土的社会认同现象来验证、增补和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将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事业的稳步发展。尤其是在群体偏见、群体刻板印象污名和歧视的研究中社会认同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流动和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都可以借助社会认同的观点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排除偏见与分歧是国家的重大发展命题,社会认同理论也可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而在我国文化背景下考察群体认同对群体态度和行为如性别、职业、民族刻板印象等的中介作用,也将会是心理学本土化,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本土化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hv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l ~ 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2]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社会学研究,2005,(1):202-227.
[3]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J].社会学研究,2005, (1):25-59.
[4]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社会学研究,2005,(1):202-227.
[5] 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136.
[6]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J].社会学研究,2005,(1):202-227.
[7]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46-53.
[8] 王兵.群体认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R].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1.
[9] 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33-37.
[10] 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1] 郑雪,王磊.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与主观幸福感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1):48-54.
[12]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13]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体为例 [J].社会学研究,2005, (1):25-59.
[14] 郭金山,芮明杰.当代组织同一性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6):2-9.
[15] 孙健敏,姜铠丰.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的结构——一项探索性研究 [J].社会学研究,2009, (1):185-216.
[16]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17] 方文.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 [J].心理学报,2002,(6):651-655.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Social Identity in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BAI Liang,JIN Lu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Social identity refers to a person's sense of his/her membership in a relevant social group,and the awareness of the emotional and value significance adhered to that membership.Social Identity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Tajfel et al in 1970s,and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te 1990s.Lots of research into social identity has been done in our country in the last decade,with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gained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However,compared to the research abroad on social identity,the research at home is still immature and much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content,research method and th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domestic;social identity
C 91-03
A
1001-9162(2011)05-0025-05
2011-12-27
白亮 (1981—),男,甘肃武山人,西北师范大学讲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
(责任编辑 苏二利/校对 舒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