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2012-08-15王晓丽
王晓丽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论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王晓丽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世界心理学正面临着本土化议题的不断挑战,随着西方主流心理学解释力的下降以及与生活现实问题的相互分离,心理学界正在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中国心理学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入了心理学本土化改革的大潮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框架,开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将中国心理学赋予中国的文化内涵,将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取向。
中国;本土心理学;文化品性;文化心理
实证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分歧持续了心理学发展的整个历程,实证主义心理学在过去的论战中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然而,当代实证主义心理学的解释力以及与生活相脱离的现象则重新点燃了人文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激情。随之而来的心理学本土化问题则再一次将心理学人文主义取向的研究推向高潮,心理学文化品性也随之彰显,中国心理学研究也于20世纪80年代拉开了本土化研究的序幕。文化品性探求的结果是: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1]种种文化品性的差异决定着中国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取向,中国心理学应该在中国文化框架下进行本土研究。
一、本土文化心理研究的逻辑起点
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实质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研究,主张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笔者的观点认为,在中国的本土文化心理研究中,中国文化不仅只是起到一个背景作用,它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共同构成了心理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心理的文化根植性问题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所回避的问题,但是,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必须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注重文化在心理与行为中的作用。[2](PP.14-38)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另一种是以社会为取向的人文研究。而从人文的角度来说,就必须要研究文化心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是必要的,而且要用适合于中国人的方法来研究,避免以西方心理学为参考框架来证明现象的思想存在,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对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位,应该是研究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门学科。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因为有利于揭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深层次内涵,通过文化心理的研究来寻求解决中国人价值层面的心理的文化机制,只有揭示出这些机制,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才能促进我们从传统的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素质转变,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 “我们的一举一动,虽似自主,其实多受死鬼的牵制”,纵观整个心理学界,重心是建立在西方的科学主义之上的,这与西方的实用主义文化是相关的,而社会人文的文化心理则备受冷落,虽然现代西方心理学也在自省,但是无论怎样自省,他们缺失的都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文化的思想。而这种文化的思想只有在中国才是丰富的。因此,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能够为我国心理学弥补上一笔空白,而且也能够为西方乃至整个心理学提供动力。要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中国的心理学者就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实证也要人文心理,这是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落脚点。
二、本土文化心理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中国人的社会化问题
中国人的社会化不同于西方,中国人的社会化是一个 “做人”的过程,而西方则是一个 “做事”的过程,但东西方对于社会化这一概念还是趋于一致的,即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西方差异是大的,中国人把 “做人”看做一辈子的头等大事,“人”做不成便不可做事。孟子说: “圣人,人伦之至也”;[3](P261)北宋邵雍说:“人也者,物之至者也,圣也者,人之至者也”。[4](PP.2-19)这说明中 国人一直将 “做 人”视为做社会人的传统源远流长,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的伦理道德特点的深层次根源之一。
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只不过是没有使用这样一个词汇,其中为人熟知的就是 “性成论”、 “慎染说”和 “童失心说”,这三种理论都是先哲在生活中归纳出来的,“性成论”是说习惯成自然便形成一种社会行为,笔者认为是可以与西方行为主义相媲美。而 “慎染说”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化的影响。“童失心说”则认识到了本我与真我之分,现实我与理想我之分。而以上这三种观点在当代心理学界仍是有一定价值的,而且也可以得到相关的印证。[5](PP.142-149)中国人的社会化过程是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中国人常说 “懂事”这是中国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懂事前与懂事后,父母对一个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与中国 “做人文化”相关,“懂事”后社会就给予严格的约束,要求服从权威,极力压制各种欲望和冲动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大人要求你是一个诚实人,而进入社会,要求你是一个现实人,而这两种要求又是相互矛盾的,诚实要求刚、正、公、直、信,现实要求圆滑,处世技巧,正是这个原因现代人也常说“做人难”。而中国儒文化正是要综合这两种思想,要求做事要适中,过犹不及,正所谓 “中庸之道”,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仍然受到中庸之道的影响,从国际上看中国的形象始终是一种谦逊,处事不紧不慢,有条不紊的原因,这就是现代的 “中庸”。
(二)自我观问题
关于中国人的自我观,应该从中国古典文学与古典文献中深层次的挖掘中国人心中的 “我”。首先,从中国人的 “仁”出发,认为只有在 “二人”的对应关系中,人才能称其为 “人”,一个人只有与另外一个人形成对应关系中才能定位,说明中国人的 “人”具有共生取向,但是却缺乏一种独立取向,这也正是当代中国人与西方人对于 “我”的观点的显著差异。[6](PP.1-5)这也同样说明了中国文化为了彰显社会我的地位与价值,不惜忽略压抑个我的地位与价值,中国人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追求自由、独立、开放明显不如西方人,中国文化中小我的价值明显是小于大我的价值。中国几千年的“家天下”说明的就是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国的力量的彰显。我们中国人的 “我”不仅分成小我与大我,还可以这样分:人前我与人后我、公我与私我、表我与里我、真我与伪我,这是基于中国这样一种人性文化的结果。是怎样一种人性文化呢,论者认为应该指出的是 “道德文化”,在 “道德文化”的影响下形成 “道德我”,于是 “我”是私我、小我,他们的存在是次要的,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成就大我,这就是一种 “道德我”。儒家的这种思想在中国人中是相当受欢迎的,直至今天我们仍旧是以为公、舍我为道德标准受到称赞。自我和小我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大义灭亲”的行为使西方人很难读懂中国人,很难想像这种泯灭伦理人情的做法居然会受到社会称赞,尽管当代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自我的价值,但是这种舍我为公的思想在中国仍旧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我们看到儒家的 “道德我”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如此的激荡昂扬,然而在道家看来,人应该是 “柔我”,它的特点是贵柔、畏争、能忍、谦下,认为 “以生为大忧,以死为至乐”这是一种厌世观,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深刻影响中国人的自我观的。墨家则主张 “无我”,主张 “兼相爱,交相利”要求人们去除一己之私,要求忽略小我,一切为他人,这是与儒家有相通之处的。[7](PP.147-247)那么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小我始终被忽略,被压抑,倡导大我、公我、谦爱。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是有积极价值的,要求我们遵从一个积极的、道德的、向上的准则来对人对事。另一方面忽略小我,贬低自我的价值,压抑独立性,导致中国人缺少独立思维,缺少创造性,缺少批判性,主张服从权威而缺少自主性,这是束缚中国人发展的一个桎梏。既然这种文化影响之大,那么在我的行为表现上对中国人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呢,论者认为在这种文化下,中国人受 “礼”束缚;中国人怕彰显,怕出格,不敢为天下先,这样也就造成了中国人的一种压抑心的理气质;表里不一,人前人后两张皮,中国人自古就是双重人格。这就是说,中国人喜欢生活在一个群体之中,这个群体就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一切围绕“我”的思想而动,想张扬却不敢,一切以和谐关系为本位,这正和费孝通先生所说的 “差序格局”有相通之处。
尽管古代社会文化对当代中国人仍有所影响,但是随着一体化进程,中国人的观念也有所变化,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来塑造一个现代的我以适应一个现代的社会,正如汪凤炎所说,“健全我是刚柔相济的我”,“健全我是融道德我,理想我和审美我于一体的我”,“健全我是独立自主的我”[8]。因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人应该在中国文化基础上吸取其精华,建立一种适合于中国人特质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应该是吸收传统文化并吸取西方有价值的文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杂糅并统合一个真正的 “我”。
(三)尚和心态问题
关于中国人尚和心态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种以儒家为统治地位的思想长期统治中国,因而导致“和”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既然 “和”对于中国人影响是深远的,那它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不妨我们再回到古籍中来,中国人常以“和”为贵,“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将相不和,国有大祸”,“二虎相争,必有一伤”,以上这些习语说明中国人对于 “和”的丧失是怀有一种恐惧感的,怕失和。说到中国人的 “和”,不能不探讨中国人的从众心理,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信,三曰不敢为天下先”,[9]可见我们是怕出头的,既怕出头又想让别人高看一眼,这种矛盾心理使得我们学着不失和,而不失和的最好办法就是别人做我也做,便产生了从众。因为中国人是以关系社会为基础的,所以说在关系中,中国人喜欢迎合别人以求得 “和”,这也许并非刻意,而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在起作用。这样,我们就不得或主动或被动的压抑自己的欲求以求得 “和”。笔者认为中国人的这种 “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以尊重个体的多样性为前提的,承认个体差异,主张互补互济的。关于和的产生原因,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农业的发展为中国人 “尚和”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系于土地的农民是很少迁移的,这也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中便产生了 “人情”“乡情”,而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 “和”来维系的。
因此,对于 “和”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必须要考虑的事情,“和”乃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把钥匙,了解 “和”是有利于理解中国社会关系的,“和”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维系了长期的统一,那句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成为中国的一句至理名言,这不是与 “和”文化没有关系的。在当代“和文化思想”仍旧深入中国人骨髓,然而现在对于 “和”这样一种文化,我们也不是一定要全盘接受的,我们也是要在批判这种思想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彰显我们的个性,维护我们的正当权利。
(四)人情与面子问题
中国人 “尚和”,为人处世是以 “和”为前提的,而 “人情”一词也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在中国文化里面中国人的 “人情”是有其特殊含义、特定范围和特定方法的,正像费孝通先生所说的 “差序格局”一样,[10](PP.25-34)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各种关系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这种相对小的流动性便形成 “熟人社会”,而熟人社会则必是重人情的社会。按照梁漱溟先生所讲:“儒家学说的特色不是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着眼,重交换”。因此说中国的农业文化底蕴决定了中国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而中国这种人情社会势必会与西方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但是随着发展,费先生所讲的 “差序格局”势必会被打破,这种以伦理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同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这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循环与发展思维”。
而如果说到中国人特性中还存在许多暗锁还未被我们打开的话,那么 “面子”或许就是打开这把暗锁的金钥匙,“面子”是理解中国人一系列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人的面子文化确实是在中国这种特有文化下的特有现象,关于 “面子”问题的研究我想是必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深层次的人际关系问题的症结在中国人的 “面子观”。[11]如何打开中国人的暗锁就是必须要研究中国文化下的“面子”问题。尽管脸面问题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中国人的面子却形成了一种特有的 “面子文化”,而归结起来,中国人的 “面子文化”是一种 “耻的文化”,而西方人的面子则是一种 “罪的文化”。中国人面子一旦受损便可以产生一种可耻和自责心理,而西方人则是产生负罪心理。中国人对于自己的面子如此的重视乃至认为没有面子便做不成人,这种深层次的原因还要归结于中国古代文化,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注重 “礼教”育人,一个人只要违背了 “礼”就要被惩罚,被嘲笑。其次就是中国的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强化了一个人对于面子的错误理解,“孩子要长脸”大人才会有 “面子”等等这些事例在生活中是不胜枚举的。再次,“面子”本身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的,促使人们倾向于爱 “面子”。中国人的这种 “面子文化”其实在生活中是一种无形的思想,我们既不能看到也摸不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需要打开中国人的心里世界 “面子”是必须要理解的,因为这是打开中国人社会交际问题的金钥匙。
(五)迷信心理问题
剖析中国人,解读中国人的心理,也许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研究,不探索,那就是中国人的迷信心理。通俗的迷信是指人类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反映。古今中外,在生产力低下的生活条件下这种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西方和中国的 “图腾崇拜”就是一种对信仰物的膜拜。然而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殊文化背景下却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中国式的迷信心理。中国人的迷信心理应该分以下几个问题,[12]首先是中国人的忌讳心理,如,忌言死,从中国的文化角度来说还要当属儒家思想,儒家认为人生观应该是积极的,人不应该以死后的彼岸世界作为归宿,而应该以治理好人的现实世界为终极目标,并且主张生命的价值在于现世的功绩。其次是宿命心理,信天、信命。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思想的存在一样是有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的,在古代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往往是不能够掌控的,并认为存在一种外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人的一生是被安排好的,孔子对于这样一种看法的态度是肯定的,他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这种思想往往又被一代代统治阶级加以神化,成为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的一种手段。正是因为自古中国人这种意识就深刻,导致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是很有市场的。另外我想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产生了诸子百家,而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就不会产生单一的宗教信仰,而这种宗教信仰的缺失我想是会导致中国人没有统一的思想意识,而诸子百家之言有相当的市场,所以造就了今天中国人心理的一种信仰的缺失进而导致迷信心理泛滥。再次是迷信家庭,中国人普遍有一种观念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落叶归根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期望的,为什么家永远是好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命终结的归宿呢?究其原因是深受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马斯洛曾说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要。而这些需要在中国只有家庭才会给你,只有家庭才会给我们归属感。我们暂且可以把这种迷信家庭的意识归属为东西方不同的 “家庭伦理观问题”。中国人的这种迷信心理是有着一种深远的传统文化的烙印的,而这种文化的印记却无时无刻不对当代中国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反思与展望
当代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过度模仿、复制、跟随西方心理学体系,已经严重阻滞了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西方心理学尤其是美国心理学,其发展历程是一部民族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心理学史,它完全根植于西方本土文化,是西方社会在社会变迁中形成的有效地针对本土社会,解决本土社会民众心理的心理学。虽然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共同性的,但是恰恰文化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最终将导致文化心理、社会心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维体系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往往是建构社会与文化的基础,因此往复循环将形成两种不同的东西方文化品性。[13]故此,中国心理学需要反思,反思心理学文化内涵的差异会给我们的心理学研究带来哪些弊端,而扎根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及心性心理学思想则是世代影响中国人心理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已内化为世代遗传的集体潜意识,形成集体人格,这才是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学框架,只有在这样一种文化框架下进行心理学本土的研究才是真正解释与预测中国人心理的心理学之路。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社会化问题、中国人的自我观问题、中国人的尚和心态问题、中国人的人情与面子问题、中国人的迷信心理问题等都是中国文化框架下的心理学研究议题,是在不同文化的心理学中很难以获得的,况且这还只是中国文化品性被挖掘的很小一部分。中国心理学当代研究正在从以前的复制、跟随和模仿转向中国心理学文化品性的理论创新与构建,这一过程是艰辛的、痛苦的。但是,中国心理学新世纪的发展议题必须要根植于我们自己的主位文化中来,通过对中国文化自觉性的觉解,立足本土,挖掘本土文化,借鉴国内外有效方法论,包括实证的、人文的、历史传统的以及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身心一体的体征功夫,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研究。因此,中国心理学研究应该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中国心理学也应该具有自己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乃是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1] 汪凤炎.中国文化心理学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炳全.文化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杨伯峻.孟子译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 迈克·彭.中国人的心理 [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5] 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 杨国枢,陆洛.中国人的自我:心理学的分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7] 杨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四辑)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8] 汪凤炎.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我及其启示 [J].心理科学,2004,27 (2):374-375.
[9] 陈萍.中国人尚忍心态的心理学研究 [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0] 费孝通.乡土中国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 杨国枢.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征研究: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 [J].本土心理学研究,2004(22):11-80.
[12] 雒焕国.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迷信的形成 [J].甘肃高师学报,2001,6(4):85-89.
[13] 孟维杰,葛鲁嘉.论心理学文化品性 [J].心理科学,2008,31 (1):253-255.
ON Several Problems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y Research
WANG Xiao-li
(School of Education,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he world of psychology is facing constant challenge of localization issues.With the decline of its explanatory power and its separation from the real life,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s calling for localization.Chinese psychology keeps up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by joining into the tide of reform and localization of psychology.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ll add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 to Chinese psychology,which will become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indigenous psychological study.
China;indigenous psychology;cultural character;Cultural Psychology
B 849
A
1674-5779(2012)01-0096-05
2012-01-09
王晓丽 (1967—),女,吉林舒兰人,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 苏二利/校对 舒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