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及其转向

2012-08-15娄淑华仲伟通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意识政治大学生

娄淑华,仲伟通,马 超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及其转向

娄淑华,仲伟通,马 超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迁及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上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在政治意识取向上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在政治角色取向上社会本位转向个性本位;在政治行为取向上从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本文分析了这些转变的成因、表现,以期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推进政治民主化与科学化进程。

大学生;政治参与;价值取向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政治权力体系的活动及重大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广泛而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和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大学生作为社会总体结构中的特殊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理应成为重要参与主体之一,理应以政治参与来了解、认识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价值取向作为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稳定趋向,在大学生政治参与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其参与方向、参与层次及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治意识取向:无序化转向有序化

大学生参与中的政治意识取向与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的民主制度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并随之发生变化和转向。当今之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速,并逐渐趋向于和谐、稳定、有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运行机制、政治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以及思想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加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被喻为“社会晴雨表”的大学生身上必然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光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取向明显地表现出时代特征,由过去的狂热偏激、盲目混乱朝着理性合法、适度成熟的方向发展,由无序化转向有序化。

大学生处于理性与情感的两极波动期,理性思维开始形成,但往往自律能力较弱,容易从众随俗。这一特点如遇不当的引导与鼓动,极易导致大学生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情绪化冲动。改革开放以前及改革开放后的一定阶段,大学生曾被卷入到一系列群体事件之中,表现出严重缺乏历史的、客观的态度和理性审视。这种失去理性,甚至近乎疯狂的政治参与意识倾向往往导致不应有的后果。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民主权利保障的提升,大学生政治意识取向的理性程度空前提高,也促使大学生政治参与不断趋向适度化、合法化、有序化。尤其是在北京奥运期间的火炬传递遇袭和“家乐福事件”上,大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能够做到有序表达、合理控诉及理性爱国,凸显成熟稳重。他们在政治意识取向上,政治感性化、情绪化和理想化色彩日渐消退,冷静思辨和自觉约束的理性自律日渐形成;政治参与中的意识形态原则倾向日益牢固,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政治热情和愿望更加合理现实。

当然,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取向由无序化转向有序化的同时,仍存在政治理性与政治感性交织、政治热情与政治冷漠并存的情况。相关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中许多根本性问题存在模糊、消极甚至错误的认识;漠视甚至主动地放弃政治投票和政治选举的权利,消极地参与党团组织活动;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对政治理论学习则表现出一定的冷漠感。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形成正确而稳定的政治价值取向,树立其科学的政治意识导向;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不断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的自觉性;要强化大学生的政治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热情和行动,同时引导大学生对政治现象及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矫正其浮躁、粗浅和盲目的政治心态,保障其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其政治参与能够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进行。

二、政治角色取向:社会本位转向个性本位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也会迁移到政治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利益已经成为了人们合理合法的追求;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民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加强,对传统政治权威的认同不断下降,传统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个体的约束力不断减弱,个人合理的需求也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肯定。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政治角色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调适,个人意识日益觉醒,并转向“个性本位”和“务实化”。

中国具有悠久浓厚的社会本位传统,这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也得以充分体现。大学生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时刻关注世界风云的变幻,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崇高的政治责任意识和诸多的社会人文关怀。五四青年以无与伦比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价值感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建国后,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怀着“为社会作奉献”的使命感,坚信共产主义理想。现今社会背景下,随着时代主题的转变,个体利益性参与动机呈上升趋势,个体自主性参与正在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角色取向也随之由社会本位逐渐转向个性本位。具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角色上崇尚自我,注重个人奋斗和自我设计,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关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政治主题及直接影响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尤为关注;往往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轻信、不盲从,政治认知、政治评价和自我评价更趋客观与自觉;拥有更加实务的判断标准,关注现实、注重实际,并且讲求实效。

大学生明确与明晰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且知晓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维护、争取和捍卫自我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个人本位”往往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化的倾向,需要我们对之保持高度警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原则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表现为功利性倾向呈上升趋势。例如,少数大学生为了综合测评加分、评优、评奖而参加学团组织的民主选举和活动;有的大学生入党只是为了能更好地就业或其他实用目的。这些问题看起来是表象,但深层次追问,则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内核。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个人意识。在集体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社会,要将政治角色取向完全转向西方的个人主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能容忍的。为实现大学生政治角色取向的协调、一致、平衡,我们既要倡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独立性与开放性,强调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又要维持适度的传统观念,加强引导与规范,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既要提高大学生的个性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又要鼓励其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三、政治行为取向:单一性转向多向性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大量涌入,传统观念和思维得以无形消解,大学生价值取向开始形成某种张力,愈来愈多元化,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伴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渠道更加丰富。加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高校飞速发展,为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和土壤,方便了他们与社会的交流、与政府的沟通。由此,大学生的政治行为由身不由己的无奈转向拥有选择的自主,由单一的行为转向多向的行为。

当代大学生摆脱了政治参与行为取向的“一根筋”,向着更为自主和灵活的多方选择迈进。在宏观上,既有选择政治性很强的制度性参与,也有选择随意性较高的非制度性参与;既能选择理想性强烈的信念型参与,也能选择现实性突出的功利性参与。在微观上,大学生可倾向于通过参与政治选举和游行、示威、信访、申诉、举报等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意愿,又可倾向于通过大众传媒、网络媒介等渠道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阿尔蒙德和维巴曾在其《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一书中指出:“个人确信他应当参与共同体或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他在事实上这样做。”这也就是说,人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当代大学生也存在着这种行为取向多向性的“虚假繁荣”,仅把它局限于意识里,而不付诸行动。与此同时,选择的多向性也可能鱼龙混杂,导致大学生的左右摇摆、无法决断,不知哪种更能充分参与,从而弱化了行动。因此,我们需要健全政治参与制度,疏通政治参与渠道,综合运用稠密的参与网络,让大学生的政治角色活跃起来,使其真正融入到政治体制中;需要拓宽现有的参与渠道,强化其功能,并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增设新的参与方式,以达到使大学生及时掌握信息、反映意愿的要求;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帮助他们习得参与政治的技能。

总之,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朝着积极有序、健康向上的方向转变,体现出自由、民主、和谐的特征。虽然还有不足和不完善之处,但通过国家、政府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价值取向能够更加成熟,凸显自身与众不同的群体优势。

[1]秦馨,等.社会转型期中国公民政治参与[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2]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王伟光.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程福财.从广场到身体: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状况的嬗变[J].中国青年研究,2011(9).

[5]林命如.广州市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2006(3).

[6]吴太胜.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实考量与态势期望[J].中国青年研究,2010(2).

[7]余喜,柳波.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矛盾状况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

The University Students’Value-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OUShu-hua,ZHONGWei-tong,MAChao
(School ofMarxism,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nges and the continued orderlydevelopment ofdemocratic politics,the university students’value-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changed accordingly.It turns disordering into orderingin the orientation ofpolitical consciousness,social standard intoindividual standard in the 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thought,and singleness into tropism in the orientation of political behavior.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se changes’reason and performances,in order tomake contributions toexploringthe orderly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universitystudents,and promotingthe process of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universitystudents;political participation;value-orientation

D64

A

1008-178X(2012)01-0037-03

2011-10-09

娄淑华(1955-),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意识政治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大学生之歌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