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奈达翻译理论述评

2012-08-15袁继红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接受者源语奈达

肖 莉,袁继红

(泸州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泸州 646300)

奈达翻译理论述评

肖 莉,袁继红

(泸州医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泸州 646300)

奈达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翻译家和译论家,他的主要翻译实践在于圣经翻译,由此演化出他的翻译理论,功能对等是他翻译理论的核心,对于实践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的翻译理论的诞生对于翻译学建设十分重要.但是他的译论远非完美,本文将对奈达译论做一番梳理和评介.

奈达;翻译理论;功能对等

翻译,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语际翻译,这是翻译活动的主流.简而言之,语际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但是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转换,还需要考虑文化差异,文本类型,翻译目的,翻译标准,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因此,自从有翻译活动起,关于上述问题的争论就开始了,并且至今不绝.奈达的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引起轰动,并且给与中国译者很大的启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梳理和述评.

1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在奈达与泰伯(Nida and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前言部分,这两位著名理论家宣称“……翻译绝不仅仅是科学.它也是一种技能,而且说到底完全令人满意的翻译一直都是一门艺术.(…translating is far more than a science.It is also a skill,and in the ultimate analysis fully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is always an art.)[1](Ⅺ)正因为认为翻译是艺术或者至少有很大的艺术成分,所以奈达认为“真正杰出的译者天生的,无法训练出来的.”(…really exceptional translators are born,not made.)[2]笔者也认为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要成为一名伟大的杰出的译者除了需要技能的训练,更需要对文字的高度敏感,过人的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写作天赋,而这些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文学翻译需要极高的文艺修养、学识、才情;非文学翻译同样需要极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如果翻译仅仅是科学的话,那翻译家在这个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时代早就下岗了,因为机器翻译完全就能够胜任.

2 关于可译性的问题

奈达认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可能的,也就是可译性是存在的,因为“除非语言形式本身就代表了必要的信息,能够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任何含义,都能够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再现.”(Anything that can be said in one language can be said in another,unless the form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message.)[1]其实关于可译性的问题,原本不应该存在巨大争议,原因在于从古到今,翻译活动都是大量存在的,其次,人类在思维、情感等许多方面是具有共性的,这些共性也会反映在语言上.所以,不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是可以进行语际转换的.当然,正如上述引文所表述的那样,如果源语的语言形式本身就负载了很多意义以及美感,那可译性就会大大降低,例如,将格律、音韵等方面要求极高的唐诗宋词译成任何一门外语恐怕都难以让人十分满意.不过,即便是诗歌的翻译也从未停止过,这是因为,即便不能译得形神兼备,但至少能译出诗歌的意蕴,当然诗歌的形式也应该尽量保留.

3 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t)

其实,在翻译界,关于对等或者说等效的提法并不始于奈达,因为对于译者来说,译出的译文能够取得与原文相同的效果,而且既没有过载翻译也没有欠载翻译,应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境界.著名的泰特勒(Tytler)三原则其实就已经包含有等效和读者反映论的因素在里面.

奈达使用了同构体(isomorphs)的概念来说明等效是可行的.例如,他提到2-4-8和16-32-64可以被视为同构体,因为每组数字中的后一个数字都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此外他还举例说英文中的表达法“to grow like mushrooms”和中文里面的“growing like bamboo shoots”就属于同构体,因为尽管就字面意义而言稍有差异,但带给译文读者的反应和感受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尽管在翻译成语或俗语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能找到字面意完全相同的表达,比如汉语中的趁热打铁,译成英文就是:“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但我们并不总是那么幸运.这个时候,寻找一个能完成交际任务的固定表达同样是合情理的.

那么,什么是功能对等呢?

首先,贴近源语(SL).

奈达认为对等应该是“最接近且最自然的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最自然”我们很容易理解,就是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以免译文叫人看不懂或者读起来费劲.奈达认为“好的译文听起来不应该像译文.”(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1]“译文应尽力避免翻译腔——即避免忠于形式而不忠实于内容和源语的效果”(That is to say,it should studiously avoid“tanslationese”—formal fidelity,with resulting unfaithfulness to the content and the impact of the message.)问题是“最接近”什么呢?应该以什么为参照系呢?是原文的形式、内容、风格还是别的什么?在奈达与泰伯(Nida and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第二章,开宗明义就阐明了“翻译值得就是以最切近、最自然的方式,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要的是再现源语的意义,其次是源语的风格.”(Translating consists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1]在这里,奈达交代得十分清楚,译文需要接近的应该是源语的信息,注意,这句话里所提到的信息既包含源语的意义又包含源语的风格,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由此我们也看出,奈达反对抛开原文,天马行空式的自由翻译.

其次,译文接受者为中心的交际翻译.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2],“重要的是目的语接受者对于译文的理解和认识与以源语为母语的接收者相一致.”(Accordingly,it is essential tha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be stated primarily in term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original receptors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the text and the way in which receptor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translated text.)[2]可以看出,对于译文的评价标准,奈达主张交际翻译,提倡以译文的读者或者听众的反应为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功能对等指的是以译文接受者为中心,让译文接受者不折不扣地感受到源语的内容和风格,得到与以源语为母语的接受者相同的体验并引发相同的反应.当然,我们都知道,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尤其是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要百分之百地获得这样的对等是不可能的,这只能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但却无法完全实现的理想.连奈达自己也认为“我们最好说明功能对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因为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的译文.”(In general it is best to speak of“functional equivalence”in terms of a range of adequacy,since no translation is ever completely equivalent.)[2]而且奈达也认为在文字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会有被扭曲或丢失的成分.(There is always some loss and distorti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2]奈达还为功能对等提出了最低和最高两条标准.最低标准的定义是: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即能设想出源语读者是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2]最高标准的定义为:译文读者能以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原文.(The reader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the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2]奈达认为,没有达到最低标准的译文是不可接受的.

翻译是一项复杂而且充满了诸如形式与内容,对等于同一等诸多矛盾,为了帮助译者解决这些困惑,奈达提出了一个优先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上下文等同优先于词汇等同;

(2)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

(3)语言的口头形式优先于书面形式;

(4)听众及读者通用、接受的形式优先于传统的享有威望的形式.[3]

(廖七一译,原文见于奈达与泰伯(Nida and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4页)

第一条原则实际上指的是反对逐字死译,而主张根据词所处的语境来确定其意义,离开语境词的意义就无法确定.动态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即考察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的反应是否与源语接受者的反应等值.奈达并没有强调在词汇、语法结构、词序等方面与源语保持形式上的一致.他认为有时候严格的形式上的一致甚至会让译文接受者不知所云,从而导致交际失败.而且奈达也强调在翻译希伯来诗歌这一类源于的形式本身就含有丰富且无法再现的节奏、音韵的美感时,因为这些东西很难再现“我们就必须乐于牺牲掉优美的形式而保存其内容.”(…so we must be prepared to sacrifice certain formal niceties for the sake of the content.)[1]第三条规则明显适用于圣经翻译,因为圣经多数情况下适用于牧师布道时宣讲用的,因此要照顾到其使用场合.但对于翻译其他类型的文本也有启发意义,因为,如果翻译出来的译文,即使原文不是诗歌等韵文,也须讲究音调的和谐.第四条原则也是主要针对圣经翻译的,主张译文的形式应该以译文接受者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整以便于圣经能够更好地得以传播.不过,以笔者之浅见,上述四条原则中的第一二条是十分科学的.而后两条原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这实际上是翻译的非文本目的对翻译的文本目的的一种干扰,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过分强调译文去迎合译文的接受者就有不忠于原文和低估译入语接受者学习能力的嫌疑.奈达在的翻译理论书籍里列举了大量的来自圣经翻译的实例,并且反复强调翻译圣经的目的是为了让接受者懂得译文,而且要译者根据接受者受教育水平的高低调整译文.同时奈达也提出,在翻译具有比喻意义的文字时,只要意思译出来了,源语具有比喻意义的地方可以译成没有比喻意义的文字,为了达到平衡,有可以将源语不具有比喻意义的地方翻译成具有比喻意义的文字.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动态对等,达到交际,即让译文接受者明白,同时唤起和源于读者同样反映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奈达强调的功能对等并非只要求译者准确地传达意义,也就是一文不仅仅要保留源语的信息功能,还要保留源语的表达功能以及呼唤功能.

功能对等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部分,对于翻译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取自管心平与何志平二位合著的《汉英等效翻译》一书中的实例:

〔原文〕学雷锋见行动,神州处处有雷锋.

〔译文〕Te friends in deeds,you will meet friends everywhere in China.

〔解析〕如果翻译成“Learn from Lei Feng and do as leifeng did.You will meet Lei Feng in all parts of Cathy”,至少有两处不妥.其一,译文读者不知雷锋为何人,必须对译文读者进行交代,这样就违背了简洁的原则;其二,把“神州”直译成 “Cathy”这一古雅的术语,译文读者会感到困惑,甚至会误导读者以为“雷锋”是一位古人.[4]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同样符合功能对等的最切近,最自然的要求,而且不但一出了原文的内容也很好地传递了源语的风格:

〔原文〕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林译〕Of a slender figure,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in her eyes there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 refinement.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There was an air of tenderness about her which completely fascinated me.[5]

请看这一段对于《浮生六记》中女主角的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林先生在两个方面做得很好:⑴忠实,信息传递充分而不过火.汉语原文的几乎每一个字,如“削肩长项,瘦不露骨”对应译文中的“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 ⑵译文自然地道,不偏不倚,符合英文“native speaker”的习惯和心理.汉语是意合语言并且可以使用无主句,林先生在做汉译英时,根据英文的特点,添加了主语以及必要的形合符号,如译文加了下划线的“she”,“and”,“but”,和“which”.

从上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采取逐字直译的方法很有可能达不到交际的目的,但如果采取奈达的功能对等策略,从译入语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的角度出发,使用规范地道的译文,忠实地译出源语的含义同时又避免了译出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的不必要信息.

4 小结

奈达的译论建立在圣经翻译时间的基础之上,他的翻译目的是为了推广基督教,让上帝的子民更好地聆听圣经,而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和经济水平以及国民受教育水平千差万别,所以奈达提倡交际翻译理念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奈达的著作里面也少有涉及到不同文体的翻译差异,也极少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保留文学作品的形式、美感、神韵以及作家独特气质等方面的问题,这和他本人主要从事圣经的翻译及推广是分不开的.而且翻译不可能只是为了交际,译者固然应该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以及反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必须降低源语的难度来大致交际的目的,因为有的作品,比如弥尔顿的《失乐园》这一类作品,即使是译本,其受众也应该具有较高文化修养.这些是奈达译论的不足之处,但是奈达提出的注重译文接受者反应的观点任何译者都应是时刻牢记在心,因为这不仅包含了翻译就是交际的思想而且也表明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这并不是说要采取绝对的归化策略,而是说异化必须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另外,奈达在如何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以及具体的翻译策略方面都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观点,例如“核心句”,“逆转换法”等;而且奈达对世界上的多种语言和文化进行了研究和对比,明确了语言之间有着巨大差异,但是翻译是可能的,同时他也提出双文化能力比双语能力更重要.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尽管奈达的理论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甚至连奈达本人到后来也推翻了自己的说法,但是由于其理论本身源于实践而且对事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是翻译理论摆脱了长久以来关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以读者反映为翻译评判标准给译学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其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1〕Eugene A.Nid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FLEP,2004.

〔2〕EugeneA.Nida.Language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FLEP,2001.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管新平,何志平.汉英等效翻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林语堂.浮生六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H315.9

A

1673-260X(2012)02-0090-03

猜你喜欢

接受者源语奈达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Flu Study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