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划成本法下残料入库与材料盘点核算浅析

2012-08-15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荣树新

财会通讯 2012年1期
关键词:待处理低值易耗品损益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荣树新

一、残料入库是否确认为材料成本差异

(一)固定资产清理的残料入库 企业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残料入库,按残料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按残料市值,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按差额,借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这样处理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清理损益(营业外收支);同时正确反映存货价值,从而未来正确反映耗用材料成本(生产耗用——产品生产成本;行政管理耗用——管理费用),进而正确划分各期营业损益和营业外损益。比如,企业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0000元,已提折旧17800元,现报废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

累计折旧 17800

贷:固定资产 20000

残料入库(残料市值为2500元,计划成本为2000元):

借:原材料 2000

材料成本差异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500

清理完毕结转清理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当期产生了营业外收入300元,增加存货2500元(2000+500),准确地反应了当期损益和资产(存货)。假定残料入库不确认材料成本差异,则影响当期营业外收支,后期影响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经营损益。依前例,按残料计划成本冲减固定资产清理:

借:原材料 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

清理完毕结转清理净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这样,当期产生营业外支出200元,增加存货2000元,虚减资产(存货)500元,虚减利润500元(营业外损益);未来生产或管理耗用该材料,使未来利润虚增500元(营业损益)。由此可见,固定资产清理的残料入库应确认材料成本差异。

(二)周转材料报废的残料入库 周转材料报废残料入库与固定资产清理的残料入库不同,前者只涉及营业损益内部的此增彼减,后者涉及营业损益和营业外损益的此增彼减,因此周转材料报废残料入库可不确认材料成本差异,以简化核算。比如,企业基本生产A车间领用工具一批,计划成本为100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应作如下会计处理:领用及领用时摊销低值易耗品分录从略。

报废时摊销低值易耗品:

借:制造费用——A车间——低值易耗品摊销5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5000

转销在用周转材料:

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摊销10000

贷:周转材料——在用低值易耗品(A车间)10000

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假设差异率为3%):10000×3%=300(元):

借:制造费用——A车间——低值易耗品摊销3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300

残料入库(假设残料市值为430元,残料计划成本为400元),按计划成本:

借:原材料 400

贷:制造费用——A车间——低值易耗品摊销400

二、材料盘盈与材料盘亏是否涉及材料成本差异处理

(一)材料盘盈不涉及材料成本差异的处理 如果盘盈材料,进行材料成本差异处理的话,会出现会计处理倒来倒去的现象。比如,盘盈乙材料200kg,计划单位成本为1元,当时市价为230元,则:

借: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异 3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30

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30

贷:管理费用 230

以后行政管理(或生产产品)按计划成本领用200kg,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假设按综合差异率计算,200kg乙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仍为30元):

借: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 230

贷: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异 30

盘盈材料直接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材料盘亏涉及材料成本差异的处理 比如,企业盘亏甲材料100kg,计划单价2元,由于盘亏材料可能涉及个人(单位)赔偿问题,因此应将盘亏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本例中假设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4

贷:原材料 200

材料成本差异 4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待处理低值易耗品损益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高校低值易耗品管理高效化探讨与研究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低值易耗品管理分析
非经常性损益对沪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内部控制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以A环境保护研究所为例
改进和加强铁路企业低值易耗品管理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政府会计核算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应用探究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