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废旧轮胎的利用

2012-08-15胡萍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外胎胶圈三角肌

胡萍丽

新课标指出:“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作为一名农村体育教师,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废弃的轮胎和自行车内外胎自制体育活动器材,实乃一举多得。

这种自制器材制作简单,不怕风吹、日晒、雨淋;是胶制不易碰伤人,安全性能高;既可固定室外,也可集中堆放,方便实用,是农村学校开展体育活动较好的代用器材。涂上彩色油漆,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可以增加器材和运动环境的美感,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挖掘废旧轮胎的新功能,既实现了一物多用,又为农村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乡土体育更具生命力和地方特色,在实践中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废旧轮胎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轮胎 “山羊”的制作与使用

1.特点:制作简单,只要场地允许,制作数量不受限制,不需回收,不占体育器材库的空间,便于学生课余学习。

2.制作。

(1) 用各种型号的汽车废旧轮胎数个,在轮胎的底边按三角形穿上三根圆钢筋,目的是为了加固底座;

(2) 把适量的黄沙、水泥、水中碎石子按比例配制成混凝土;

(3) 在地面上挖成相应的坑数个,把轮胎竖嵌在坑里,浇上混凝土,等过了保养期就可使用。

3.应用:

(1) 当“山羊”用;

(2) 当支撑物用,练习压腿、俯卧撑、仰卧撑、侧卧撑等;

(3) 当障碍物用,练习障碍跑;

(4) 当足球门用,可以做射门、踢定位球、踢准等练习;

(5) 游戏练习,钻洞、障碍接力跑、追逐游戏等;

(6) 当固定目标用,练习投准;

(7) 当“栏架”用,做跨栏辅助练习。

(二)轮胎 “踏板”的制作与使用

当今,踏板操(垫上操)较为盛行,现已从健身房流传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正规的踏板,价格昂贵,一两个又很难满足一个班级学生的需要。利用小车轮胎,上面加封木盖,与轮胎扣紧,即可成为一个稍带弹性的“轮胎踏板”。学生可进行踏板操练习或进行其它内容的练习,不但高度适宜,而且很稳,另外,可以多个交错,做跳跃练习。

(三)轮胎 “平衡桥”的制作与使用

选用多个轮胎,埋于地槽内,采用桥的形状逐一增高或逐个降低。学生可以像走平衡木或独木桥一样在轮胎桥上锻炼平衡能力。

(四)轮胎 “举重器”的制作与使用

利用小轮摩托车轮胎,先在轮胎中间部分和胎的内槽中,夹制一块圆形钢筋骨架,再灌注混凝土(中心留孔),插入一段钢管,就可完成一副周边是橡胶轮胎,中间是水泥圆盘的举重器,既经济又实用。

二、废旧自行车内外胎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我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每年有上千万计的自行车内外胎因破旧而被更换丢掉,回收极少,既造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本着“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可将废旧自行车内外胎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现将废旧自行车内外胎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介绍如下。

(一)旧自行车外胎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

1.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1)跑圈。将自行车外胎按一定的距离(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素质而确定)放成一路或几路,学生在进行跑的练习时每只脚必须落在圈内。此练习可提高学生的步幅和步频。

(2)接力跑。在进行接力跑教学中,用切割成30cm左右的自行车外胎代替接力棒,可使学生人手一根,提高学习效果,缓解器材不足的问题。

(3)跳圈。教学时将自行车外胎放成000形状进行单、双脚跳练习(圈间距离可根据学生不同素质确定),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4)纵向摸高。将不同尺寸废旧自行车外胎套吊在空中,做原地或助跑几步一脚(双脚)起跳手触摸练习。练习时根据学生不同身高、素质确定触高度,并根据练习情况不断提高要求,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

(5)跳远。在进行跳远练习时,可将自行车外胎放在踏跳区,要求学生在圈内起跳,提高学生踏跳的准确性,同时可在沙坑内放一只车胎,要求学生落在圈内(坑内车胎与踏跳点的距离可随时按不同素质学生调整)。

(6)投掷。两人协作,一人拉住车胎一端,另一人持车胎另一端作投掷的蹬转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发力正确的情况下,发展上下肢力量。也可向远抛掷练习。同时,可将自行车外胎切割成不同长度(可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做成管状物,进行投掷练习,可有效提高练习密度。

另外,在投掷的前方吊上一排一定高度的自行车外胎,让学生将投掷物从圈中掷过,提高学生出手角度、方向及投掷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

2.游戏教学中的运用。

(1)滚圈接力。每组学生用手推滚圈的方法行进一定距离,然后传给本组下一位,依此类推。

(2)钻圈接力。游戏学生在前进过程中,分别钻过一定数量竖放的自行车外胎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排头用双脚把胶圈从地面由下向上经头顶将圈逐次的套向全组的每个人(全组不得松手)。

(3)套圈接力。游戏学生在前进过程中分别从身上套过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外胎。

(4)角力游戏。两游戏者互抓自行车外胎进行角力比赛。

(5)运输队。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各队排头用绳系着的胶圈做,手拿拖绳站在起跑线后。教师发令后排头拖着“拖车”跑至车间拿起一个胶圈用绳系好放在“车”上运回,然后把运回的圈解开放在“仓库”内,再把“拖车”交给下一人,依次运圈,最早把“车间”里的胶圈运回“仓库”的队获胜。

(6)撒网捕鱼。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全部依大圆间隔围成“鱼塘”,并各自站在自己的胶圈内。甲队扮“鱼”进入“鱼塘”内,乙队扮“渔翁”站在原地不动。教师发令后,先同“鱼塘”外选出的“渔翁”拿“网”进“塘”捕“鱼”,可以抓网套,也可撒网套。(把网抛出去套)。捕到的鱼站回自己的胶圈内,“渔翁”累了,可以换同队的人继续捕“鱼”,直到把鱼全部捕完为止。然后两队互换角色,捕“鱼”时间少的队为胜。

(7)踩双圈接力。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排头双手各正握竖放的胶圈;双脚分别踩胶圈的着地处,两手紧抓圈的上部,教师发令后,迅速通过两脚踩双圈向前走,绕过本队标志旗返回交接区内,把双圈交给下一人。依次往返接力,先完成的队为胜。

(8)抛圈大战。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两队先进入各自半场,拎圈面向对方站立;另两队边线后观战,教师发令后,场内双方把手中的圈用力抛向对方场地,然后拾起对方抛过来的圈,再快速抛过去,在规定的时间内本方场地圈少的队获胜。换另外两队继续进行。

(9)抢运伤员。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以1/3的人扮作“伤员”,在“包扎所”内休息,其余的人扮作“救护员”,三人一组站在起点线后,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组手持胶圈向“包扎所”跑去,用胶圈把“伤员”抬起运送到“医院”轻轻放下,然后把圈交给下一组后,站在本队队尾。下一组用同样方法抢运。依次进行,直到把本队“伤员”全部抢运到“医院”为止。以完成任务快,不出事故的队为胜。

(10)滚雷。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间隔站成圆形队(人站胶圈中),甲组先进大圈作目标。教师发令后,乙组用第一个“滚雷”(指定的圈),向目标滚去,目标在场内灵活地躲闪,一定时间后,用第二和第三个滚雷,直到把目标全部击中为止。记录游戏时间。两队交换场地继续游戏。以时间用得少的队为胜。

(11) 多人拔河。把学生分成6-8人一队,再分成3-4人为一组,每人抓圈两端相对站立于中线两边。教师发令后,一齐用力拉,把圈完全拉过界河线的组为胜。

三、废车内胎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

简易橡皮带是利用各种车废旧内胎自制的一种体育与训练器材,可以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及专项素质、技术训练。

(一)上肢力量训练

(1)臂屈伸:发展肱三头肌;

(2)正握屈举:发展肱三头肌;

(3)侧平举:发展三角肌外侧;

(4)俯立侧平举:发展三角肌内侧;

(5)直臂前上举:发展三角肌前部;

(6)直臂扩胸:发展胸大肌和三角肌前部;

(7)两手推举:发展肱三头肌和肩带肌群;

(8)耸肩:发展斜方肌;

(9)直立上拉:发展三角肌前部、斜方肌、肱肌。

(二) 腰腹力量训练

(1)鞠躬:发展腰背部肌肉

(2)划船:发展背阔肌;

(3)体侧屈:发展腹内外斜肌;

(4)仰卧起坐:发展腰腹、背部肌肉。

(三)下肢力量训练

(1)深蹲起:发展股四头肌、臂大肌、腓长肌;

(2)俯卧向前提拉腿:发展股四头肌、腓长肌、臀大肌;

(3)直立踢腿:发展股四头肌;

(4)俯卧撑拉腿:发展股四头肌、腰腹肌、腓长肌。

总之,学校的体育不能没有体育器材,体育课的器材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自我创新,只有我们不断的努力,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挖掘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在教学中加以灵活运用,创造出对我们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用具,才能让乡土体育更具生命力和地方特色。

[1]姜必祥.利用自行车外胎制作攀爬器械[J].中国学校体育,2000,(2).78.

[2]方春明.简易轮胎健身器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00,(5):2.

[3]体育运动学校《活动性游戏》教材编写组编[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4]安德利亚斯.科赛尔,盖哈德.海克尔.玩的工艺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外胎胶圈三角肌
海绵轮胎、轮子及移动装置
玻璃生产线胶圈辊加工工艺中的控制要点
2021年7—12月我国合成橡胶、轮胎和汽车产量
改良肩前下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胶圈控制机构探究
螺纹连接密封胶圈损伤分析
寓言的写作方法
肩峰下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结合PHILOS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高场强MRI特征分析
“Ω”形胶圈密封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