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原因及预防方法新探——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思考
2012-08-15王大磊
王大磊
(信阳师院 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河南 信阳 464000)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才会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反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乃至最终辍学。有人调查发现,有48%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能了解我的忧虑与不安”;有40%的学生认为“找不到一位能倾诉内心隐私的老师”;有38%的学生认为“老师常让我感到紧张与不安”。[1]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往往被蒙上了阴影,这将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加剧学生辍学的步伐。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是防止学生辍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实质及作用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师生之间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实质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这种关系使得教师和学生不断产生心理互动,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越近,彼此越易情感相悦、共同成长;师生间心理距离越远,则彼此越易产生敌视,使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乃至学习兴趣。
(一)师生关系的实质
在教育实践中,师生关系有力地促进着教师的教学情趣和情绪。现当代哲学认为,人与物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是主客体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则是主体间关系。海德格尔(M.Heidergger)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主体间性”看成是个体的“此在”与他人和世界的“共在”,人与人因“共在”而形成主体间性;哈贝马斯(J.Habemas)认为,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自我,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因为“这种存在的主体性从一产生就已经是一个主体际性”。[2]传统的主客师生关系中彰显的是个人主体性对客体的塑造和占有,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的对立和恶化。主体间师生关系彰显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沟通、理解。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对话、尊重、理解的主体间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与学生在平等中对话
主体间性视角中的师生关系消解了教育中主体中心和主客二元对立现象,强调师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尊重协同发展。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将教师和学生视为两个具有自主性的独立的教育要素,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流。“人的主体性只有在主体间关系中才能获得‘人’的特性,这种对人与人关系的重新界定体现于教育领域,则要求教学过程是人与人的对话过程。”[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沟通,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的交流,时时激发出创意和遐思的交流。
2.教师与学生在尊重中理解与欣赏
在师生关系中,从某种程度上说,尊重比平等更为重要。只有互相尊重,教师和学生才能在平等的前提下继续沟通;只有互相尊重,教师和学生在面临差异乃至争执的时候,才可以继续保持对话关系。这需要师生双方的相互尊重。如果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社会人,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会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学会欣赏学生,在欣赏中宽容学生。人与人之间不仅要学会自我欣赏,更重要的要善于欣赏他人,从而营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用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欣赏学生的可爱乃至不足之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视学生如同朋友一般;学生也要和老师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形成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出孤独、退缩、不合群、攻击行为,与教师和同学关系疏远,影响其课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国外研究表明,来自不同年龄和不同背景的,甚至那些看起来不合群的学生,也希望能有一个老师关心他们。[4]史蒂文森、埃尔斯沃斯[5]和卡雷[6]认为糟糕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辍学学生认为他们从老师那里得不到帮助,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认为在学校里没有人关心他们。管理者们也逐渐意识到师生关系对于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许多人仍然继续关注提高教育教学方面的技能,而对师生之间的关系熟视无睹,最终导致学生辍学。美国公共卫生协会的临时高层主管Alan Baker认为:“辍学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议题,也是一个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教育的成功源于健康的学生。完成中等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有更大的可能去拥有终生的健康和较好的经济发展机会。”[7]
国内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课堂交往,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师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迅速,童年期的幼稚性行为逐渐向成人期的成熟性行为发展,人际交往逐渐频繁,在学校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师生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习惯的养成,对社会的适应性以及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我认知。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家庭对学生期望值的增大,新时期的师生关系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突出表现在教师高压施教,学生在沉重的负担下极端厌恶学习,师生之间由于缺乏情感的沟通而产生隔膜,致使一些学生因此从厌学、逃学到最后辍学。所以,中小学教育不仅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教育,也是一种爱的教育,作为教育者要用“心”去爱、去教,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心将学生留在校园。
二、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被长期忽视的无助感
“老师们不关心我”,这是在辍学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退学理由。那些看起来冷漠、任性的学生就是被长期忽视的结果,他们认为教师不关心他们。在我的一次访谈中,一个女孩和我分享了她的故事。强压着失望和悲伤的泪水,她说:“我知道人们都不相信我们所说的老师不帮助我们的事实。我告诉我的妈妈老师不曾帮助过我,她一直不相信,直到她去我们学校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老师对我的妈妈说,‘如果我停下来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即使每个人帮助一分钟,每堂课也要浪费20到30分钟,所以我没有时间那样做。’那时我的妈妈才明白我为什么会选择放弃。如果你不能被老师理解,也得不到帮助,那你还能期望做点别的什么呢”听到这样的故事,我强烈地意识到教育者所肩负的责任。老师既有鼓励学生上进的力量,又有摧毁学生一切希望的力量。很多老师自认为很有爱心,对学生们很有帮助,许多学生也都认同。但是,那些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二)教师对学生的漠视与冷淡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都是比较好的,特别是那些学习积极努力的,能很好地与人交往的同学。但是教师和那些处于辍学边缘的同学的日常互动中,又有多少学生被给予关注了呢?而那些都是给教师带来巨大挑战的学生。一些可能成为退学学生有习惯性的缺课行为,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还有一些学生看起来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给老师制造任何的麻烦,他们只是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看起来没有动力,对什么都无所谓。他们只是慢慢地离开学校、离开教室、离开他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但却没有引起大家的任何注意。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中导致学生退学的关键原因是学生感到没有人关心他们。有些教师往往通过尖锐的、轻蔑的评论来表现出他们对学生极端的失望之情。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一些教师在内心已经对这些学生失去了信心,有些教师干脆是对学生不抱任何希望,并认为他们对学生的漠视与冷淡合情合理。
(三)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
每一位教师可能都会在无意中通过讽刺挖苦学生的方式来发泄他们自己在生活或工作中的挫败感。如“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为你们这些没用的人浪费我的时间”,这样的言论打击了学生心中脆弱的部分,也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但从学生的方面来看,教师所教的课程使学生们感觉到学校是一个让他们变得愚笨和没有价值的地方。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继续使自己处于尴尬和被粗鲁地对待的境地。到最后,学生们越来越相信自己不被喜欢、不受欢迎,也没有能力在学校里取得成功。[8]最后,他们退学了,选择不让自己承受更大的耻辱和失败。这些消极事件的影响对于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来说,远比那些成功的学生更具有破坏性。那些感情敏感且脆弱的学生对于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拒绝的事感到很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老师带上消极标签的学生在班级中也不断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和嘲笑,从而破坏了这些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强烈的自尊。
三、协调师生关系防止学生辍学
“教育的作用仅仅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从而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到实现。”[9]只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是教育成功的表现。因此,真正解决学生的辍学问题,需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
(一)创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最基本特征,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马丁·布伯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你一我”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对话关系,是你与我之间活生生的精神上的相遇关系。正如弗莱雷所说,“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0]有学者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11]和一般社会交往相同,教育中师生间的往来也包含了交往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在学校中要提供一种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一位教师给予关心的模式,要连续不断地、有目的地关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情况,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状况作为评估教师工作成绩的一部分。老师可以通过私下找时间倾听学生们的经历和兴趣来建立和学生的良好的关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一个只会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要求背熟、背熟、再背熟的教师,定会激起孩子们的伤心感,而然后便是内心的愤懑。”[12]可见,师生关系不是抽象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生动地显现在师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之中,并因之提升或者恶化。
(二)尊重、帮助、接纳、宽容、欣赏学生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需要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互爱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一样,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学生不仅需要教师学业上的帮助,更需要教师在情感、心理、人格等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在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不足等保持最大的宽容与接受。正如布鲁贝克所言:“如果教师本着一种友爱精神与学生共享有关目标、课程和程序方面的某些决策职责的话,他们就更可能赢得为取得教学成功所必须的学生的认可”。[13]如果师生关系不能提供这种保障,学生的情绪就会受到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当学生的观点不正确时,老师可委婉地指出,而不是讽刺和打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诚心交流。曾有学者指出宽容 “表现为对别人的坦率、好奇、甚至尊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向别人学习。”[14]即使有些学生的行为不太恰当,教师也应该表现出足够的成熟以及自控能力来适当的回应,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使学生获得一种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改善教师与学生,特别是那些处于辍学边缘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作为学校工作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三)爱自己的学生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1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热爱。当教师带着满腔的热情亲近学生时,学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从而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如,当学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并打招呼。开展一些活动来发掘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然后利用他们的兴趣和学生们进行交谈。承认并鼓励所有学生的成功之处,而不管它们是多么地微不足道。要意识到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同时作为教师还要认识到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以及建立与学生的友好合作的关系与他们所教授的课程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四)建立学校健康中心
在美国,由于家庭贫困、吸毒和暴力犯罪等社会问题导致一些学生辍学,这也成为他们身心健康、安全受到保障的严重障碍。美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从中学毕业,黑人、居住在美国的拉丁美洲裔人和美国印地安人的学生辍学率竟高达50%。这些没有从中学毕业的学生有很大的可能去经历消极的社交,参与一些有关经济、政治、健康和其他一些犯罪,因而他们的生命和生活没有保障,经常处于危险之中。有数据表明接受学校健康中心的帮助支持的学生与没有接受这个中心服务的学生相比,他们有较好的学习成绩和较低的辍学率。基于学校的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帮助有压力的学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W.K.Kellogg基金会两年拨款的一部分,这个中心附属于美国公共卫生协会。协会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基于学校的卫生保健政策项目。这个为期六年的新方案使当地、州、联邦政府在稳定和发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卫生保健方面的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中心现在正在全社会不断增强基于学校的健康中心的角色,保证联邦政府为他们拨款,保证联邦政府的包括学生综合健康和健康措施的教育政策得到认真的贯彻实施。[16]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建立学校健康中心当是我们防治学生辍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师生关系正在发生一场深层次的变革,即从过去的师道尊严到如今师生之间平等地位的转变。这种转变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可以预见,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民主和谐、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定会诞生,这样,也就能够阻止学生辍学的产生。
[1]王雪.沟通·理解·发展——谈谈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2002,(4).
[2]大卫M·列文.倾听着的自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34.
[3]吴岳军.论德育过程中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构建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53.
[4]Benard, B.(1996).Fostering resiliency in urban schools.In B.Williams(Ed.),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5]Stevenson, R., & Ellsworth, J.(1993).Drop-outs and the silencing of critical voices.In L.Weis & M.Fine (Eds.),Beyond silenced voices: Class, race, and gender in United States schools (pp.259-272).
[6]Carly, G.(1994).Shifting alienated student-authority relationships.Social Work in Education, 16(4),221-220.
[7]New APHA Center for School, Health and Education Launches Website to Address School Dropout Crisis As A Public Health Issue.Targeted News Service.Washington,D.C.: Nov 15,2011.
[8]Jordon, W., Lara, J., & McPartland, J.M.(1996).Exploring the causes of early dropout among race-ethnic and gender groups.Youth and Society, 28, 62-94.
[9]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38.
[10][巴西]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
[11]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
[1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43.
[13]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115-116.
[14]迈克尔·沃尔泽.论宽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
[15]托尔斯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208.
[16]New APHA Center for School, Health and Education Launches Website to Address School Dropout Crisis As A Public Health Issue.Targeted News Service.Washington,D.C.: Nov 15,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