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爱的呼唤——以《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的成长为例

2012-08-15吴朝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安多菲比

吴朝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400067)

《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出版于1951年,是美国当代作家杰罗姆·大卫·赛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普遍认为此书是最能反映美国生活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崇高地位。小说讲述了霍尔顿——位第三次被学校开除的16岁少年在一家疗养院回忆自己在纽约游荡的三天里所发生的各种经历。《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学者和批评家广泛研读,或批判,或赞誉,只因人们研读的角度不同、情感各异,此书成为了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学者们主要以主人公霍尔顿内心的愤怒、焦虑和孤独为主题进行研究,本文则主要分析了霍尔顿对爱的种种呼唤,同时阐述了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霍尔顿社会及家庭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这一时期被誉为美国的“黄金时期”。但同时,经济大发展使得人们的创造性劳动价值减少,工作趋于乏味,体会不到以前时代中劳动所带来的满足感,[1]传统社会价值观逐步被现代资本价值观取代,金钱至上、人情冷漠。在这样的矛盾下,那些信奉自由主义理想、与社会格格不入进而玩世不恭、信奉自由主义理想的青少年被称作“垮掉的一代”,霍尔顿就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中的典型代表。

在此背景下,霍尔顿的家庭也是极具典型意义。父亲考菲尔德先生在公司当法律顾问。霍尔顿被学校开除了两次,第三次仍能在贵族学校上学,这说明霍尔顿的家庭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地位颇高,属于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显然,霍尔顿的父母适应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对子女的教育却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无法从其内心去关心霍尔顿。再者,霍尔顿极其反感主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虽然表面上他放荡不羁、无所忌惮,内心则非常孤独和痛苦。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下,霍尔顿并不缺乏物质条件,但他的内心世界得不到满足,渴望心理的安慰,呼唤爱的滋养。

二、霍尔顿对同学友谊的呼唤

霍尔顿一直渴望获得同学的友谊,期望能与同学和谐相处。虽然他在学校没有志同道合的同学畅谈、交心,但也尝试跟同学沟通,然而交流总是很苍白,有时候反倒让他倍感失落。倒是有像阿克莱这样的同学一天找霍尔顿无数次,可在霍尔顿眼里,阿克莱是卫生习惯极差的不可信任的邋遢人。即使如此,霍尔顿还是勉强自己与他们一起去看了令他厌烦的电影,极力表示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和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来争取彼此的认同感。霍尔顿情非得已的妥协换不来真正的友谊,但或许更多地显示出他的善良、纯真。

霍尔顿的另外一位个性鲜明的同学斯特拉德莱塔自以为相貌英俊,私底下却邋遢不堪。霍尔顿以自己弟弟艾里的垒球手套为主题帮助斯特拉德莱塔写了一篇作文,斯特拉德莱塔不仅没有用心欣赏,反倒以无情的言语藐视。霍尔顿脆弱的心灵被震怒了,因为他的同学理解不到霍尔顿是那么深深地爱着弟弟,有着对弟弟早年逝去的怜悯和纯真善良的珍惜,也希望饱含这样情感的文章得到理解和认可。然而,这样的努力只是徒劳。恼羞成怒的霍尔顿将文章撕得粉碎,亲手葬送那份对友谊的期盼。显然,霍尔顿周围的大多数同龄人成长在物欲横流、感情冷淡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理解霍尔顿寄予他们的真情实感。他们没有建立友谊的基础,便无法体会怜悯和关爱之情。

三、霍尔顿对成年人爱的呼唤

由于霍尔顿在同辈中找不到可以畅谈心声的人,转而期盼成年人的帮助。然而在成年人中,影响力最强的莫过于他的父母考菲尔德夫妇。但是,除了当霍尔顿向老斯特拉德莱塔卖弄时曾说自己是“混帐州长的儿子”[2](p27)之外,就几乎没有再直接提及他的父亲。霍尔顿并没有直接表达渴望父爱,实际上就说明他们父子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两代人存在着很深的隔阂。父亲考菲尔德先生寄予霍尔顿的希望是让他上耶鲁或普林斯顿大学,在精神意识上强迫他遵循这样的生活轨迹,这或许也是当时主流社会对霍尔顿这样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普遍要求。但是这只是外部强加给霍尔顿的意愿,并不代表他自己的理想,因为霍尔顿从来就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制度,也没有认同这样的生活观念,他反抗着,专做离经叛道的事,如幻想做一名麦田守望者或是逃离这样的世界去西部谋生。然而,本性纯朴善良的霍尔顿即使无法与父亲沟通,仍然认为,特别是自己的父亲“为人倒是挺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可他们的确很容易生气。”[3]p1在矛盾中孤独挣扎成长的霍尔顿,只能仰视高大的父亲,缺失了父爱的强大精神支柱,使他成为一个无法担当、颓废孤僻的人,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

而对母爱的呼唤,霍尔顿的言辞很直接,如“亲爱的妈妈,这儿的一切怎么都这样黑啊?”[4]p20、“亲爱的妈妈,把你的手给我吧。你干嘛不把你的手给我呢?”[5]p20表面上,这是霍尔顿用这些话挑逗着同学阿莱克,假装嘲弄着别人,实质上却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单纯和渴望母亲援手给予身体上的安抚和精神上的抚慰。或许当他竭尽自虐似地呼换“妈妈”时,希望妈妈能担心他、在乎他。他也承认当他说完这些后,心里“有时候能使我觉得十分快活。”[6]p20霍尔顿在自虐中寻求自己存在的快感、理解和自尊,霍尔顿极度渴望沉溺于母爱,永远做一个单纯、长不大的孩子。可是这种呼唤没有得到回应,霍尔顿没有体会到仁慈和温暖的母爱,反倒是母亲还把她的消极和神经质的敏感情绪无形中带给了霍尔顿。母爱的缺失导致了霍尔顿缺乏宽容和勇气,畏惧进入成人的世界。这样的情况一部分责任归咎于社会影响,一部分则要归咎于考菲尔德夫妇。如果考菲尔德夫妇能够担负起责任,将两代人的相互伤害转换为彼此的关爱,或许霍尔顿成长之路会平坦一些。但是这样弥足珍贵的教育和关爱,霍尔顿却严重缺失,这或许注定了霍尔顿的成长势必要经历一番坎坷,有一个痛苦的选择过程。

在离开学校前,霍尔顿去和70岁左右的历史老师斯宾塞告别。斯宾塞想让霍尔顿对学业不再冷漠,把在试卷里霍尔顿给他的留言读了出来。这本是霍尔顿想安慰老师的话语,反倒被老师当作教育内容来说教,这使得霍尔顿感到极其尴尬和难堪。或许霍尔顿最初希望与老师的交流能够让自己缓解一些被开除的失落,而且这可能也是斯宾塞的初衷。但是事与愿违,最后还造成霍尔顿难以承受的心里负荷,想迫不及待地逃离。霍尔顿努力尝试着想走出绝望,与他人建立一种希望,然而在找到真正的希望前,他大概是无法理解和接受别人的关爱,探寻之路还将继续。

霍尔顿与安多里尼先生的对话相对是有成效的,给予了他一定启示。安多里尼先生确实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以说教的方式来教育霍尔顿,而是以其幽默和坦诚,给霍尔顿以指导。安多里尼先生所担心的不止是霍尔顿,而是以他为代表的那一类人,“他们在一生中的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想要寻找某种他们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或者寻找只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7]p174除了担心外,安多里尼先生给予霍尔顿极大的鼓励,告诉他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道德和精神上都曾经历过彷徨期,建议他接受学校教育。霍尔顿感慨安多里尼先生是用心在关心他,而他确实也体会到了一些。但是因为安多里尼先生抚摸了霍尔顿的脑袋,霍尔顿误认为安多里尼先生是同性恋者,霍尔顿立刻逃离了他的家。霍尔顿主动求援于安多里尼先生,表现他对成人是有一种依赖和信任的,但是由于自己的敏感和脆弱神经质导致他无法正确和理性判断抚摸的真正含义。霍尔顿曾经渴望母亲能把手给他,而当真正有一只温暖的手安抚他的时候,他却无法接受。他深深地呼唤着一种爱,同时似乎又抗拒接受爱,除了成人表达方式的含糊之外,霍尔顿也该反思自己是否具备爱的接受能力,当逃避成为习惯后,能否还有勇气面对真挚的情感。

四、霍尔顿对儿童世界爱的呼唤

在成人世界里,霍尔顿一直在寻找和呼唤着成人对他的关注,可是在社会现实中却屡屡遭受挫败。在这样的情况下,霍尔顿由平视和仰视转为俯视,将最后的希望寄于他的小妹妹菲比。文中有一幕值得仔细的感受和分析,那就是菲比拖着行李想阻止霍尔顿离家出走去西部谋生的那一幕情景。当他们见面时,菲比没有直接阻止霍尔顿出走,而是四次央求霍尔顿让她跟着他一起去。每当霍尔顿听到菲比一次接着一次的可怜请求,他的情绪就震撼一次。首先觉得自己要晕倒,然后对菲比说狠话,有些恨菲比,甚至想动手给她一巴掌,然后当看到菲比哭泣时,他反倒感到高兴,到最后他改变主意,哪里也不去。从这个过程中,充分看到了霍尔顿由震撼、拒绝、愤怒、妥协到接受的心里变化。这一幕首先是以霍尔顿希望能见菲比最后一面为导入,从这以后,几乎都是菲比作为主导者,以自己对哥哥霍尔顿的爱,执着深情地在悬崖边上挽留住了霍尔顿。菲比的撒娇和哭泣可以看作是儿童幼稚或本能的表现,但却蕴涵着强烈的挽留哥哥的思想意识。她脸上是悲伤生气了,可心里期盼的是霍尔顿对她的怜悯,通过这样的祈求和自我牺牲的间接方式进行挽留,这何尝不是用心良苦、成熟和理智的表现,深深地体现了一种本能的亲情和对霍尔顿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霍尔顿体会了从寻求最初的爱,到逃避现实,再到面对自我这样的过程。虽然,此时的霍尔顿不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菲比的安排,但是他愿意妥协,或许他的内心也期盼被挽留、被需要。也许正是霍尔顿这样的不舍、对爱的寻找和菲比对他的爱感染着他,使得他有了勇气学着去成长,真正面对自己和为爱担负起责任。

在行文最后,霍尔顿与菲比在旋转木马旁的这一幕举动,是霍尔顿成长的关键转变,有如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微弱的希望和火种。当菲比骑上旋转木马的时候,霍尔顿心里十分担心菲比从马上掉下来,可是他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此时霍尔顿已经从之前的做一个麦田守望者的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一个旁观者,也是由保护捍卫者到自我解放的一个重要转变。菲比吻了霍尔顿一下,然后才去骑木马。这样简单的一个吻,可以再次确定霍尔顿不会走,也是她与霍尔顿心心相印的表现。另外一方面,霍尔顿也认为菲比是可以真正能听懂他的话、理解他的精神需要、用实际行动感召他的人。此时的霍尔顿已经妥协并接受了现实,直面惨淡、未知、或许还有些美好的明天。他带着猎人帽子,尽情地享受着雨的洗礼,洗掉以前的种种悲伤、痛苦、孤独、彷徨。他获得了一种释放,一种救赎,甚至看到菲比一圈圈地转悠着,第一次体会到了快乐,一种心灵上的极致快乐。这样戏剧性的强烈情感释放给予他重生的希望,使得霍尔顿的未来方向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出走到西部彻底成为抛之脑后的幻想,回归到家庭、回归到社会终究是现实所趋。

三天复杂痛苦的行程结束了,胆小懦弱的霍尔顿也完成了作为个体生命的成长和蜕变:从逃避到面对、从抗拒到妥协、从幼稚到成熟。在这个过程中,霍尔顿的善良在颓废中闪烁着微光,追寻的爱在挫折中依然引导着他的心灵。他虽然没有在成人世界找寻到能够救赎自己的力量,但最终在菲比那里寻找到了解脱。他曾经想以麦田守望者的身份保护像菲比这样单纯的小孩,但是反倒是年幼的菲比真正守护了霍尔顿。菲比对霍尔顿的爱,有着稚嫩纯真的感情,也蕴含了成熟理性和智慧的行为方式。这两种感情曾经是霍尔顿感到极为矛盾的两个极端,也正是他迷茫不前的一个根源。然而,菲比则将它们合二为一,并挽救了霍尔顿。也许正是经历了这段成长过程,霍尔顿才幡然醒悟,才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联系了起来,并逐渐明白生活和生命的本质。小说是霍尔顿经历了从一个正常人到一个神经质病人,然后又从病态中渐渐恢复的过程,他在疗养院用倒叙的方式来述说生命成长的变化,这就表明事后的他逻辑和思考能力是很正常的,有着勇气来正视和回顾过往的经历,这就是一种勇气和担当。然后,霍尔顿下一步要做的或许正如安多里尼先生所建议的那样:明白自己脑子的正确尺寸,然后恰如其分地把头脑武装起来,避免去瞎试一些对你不合适、不贴切的思想。[8]p177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人的成长大都会遇到各种迷惘,在一定阶段要经历一些困惑或变化。在人类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在生命完全独立这种发展倾向中,[9]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它们是成长和生命的一部分。幸运的是爱就在这个过程中宽容、接纳着不幸,并进行调解,对成长进行呵护,积极地影响着人成长的方向。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对爱的种种呼唤。从阿克莱和斯特拉德莱塔为代表的同学伙伴那里,霍尔顿没有寻找到友谊的情感,从考菲尔德夫妇那里没有寻找到家庭给予的温暖,从斯宾塞历史老师和安多里尼先生那里也没有寻求到足够的精神支柱,但是在纯真儿童菲比那里找到了一种爱的救赎,缓和了成长的矛盾。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爱的重要性和对成长的影响显而易见。霍尔顿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美国“垮掉的一代”成长的心路历程。

[1]刘瑶,李黎.霍尔顿·考尔菲德:矛盾的孤立者——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复杂个性 [J].文学评论,2008,(8): 20-21.

[2][3][4][5][6][7][8]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荣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9]傅燕晖.生——死——回归之旅——解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J].西华大学学报,2006,(6): 56-59.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安多菲比
安多“南木特”藏戏研究文献综述
一个精神行者的感知和领悟——关于梅卓散文集《走马安多》的一种解读
童话般的美好世界——菲比·瓦尔作品欣赏
果蔬PARTY
菲比熊 BCES4002A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安多藏戏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承
《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