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2012-08-15马启俊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皖西六安市六安

马启俊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一、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状况

“皖西”既指安徽省西部,也是六安市的俗称,范围包括今寿县、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709.6万人。皖西地区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三苗部落就在此生息繁衍。尧、舜、禹时期,皋陶部落迁来皖西,与三苗部落融合为东夷之一支,创造了辉煌厚重的皖西古代文化。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这里又逐渐发展成为晚楚文化的重心。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在此置六安国,“六安”之名遂沿袭至今。此后六安的行政归属和区划名称代有沿革,直至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六安市所辖区域即皖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政治斗争的漩涡,金戈铁马的战场,也是农林畜牧水产品繁盛的鱼米之乡,又是民族文化产生发展、交汇融合的热土,民间文学的生态环境极为优越,民间文学遗产资源极为丰富独特,不仅种类齐全,数量众多,而且独具皖西地域特色,是我国民间文学园地里一朵鲜艳的小花,芳香四溢。

在对皖西地区自然特征、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六安市及各县、区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皖西各地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积极挖掘本地民间文学资源,组织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目前已成功列入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有3项,即六安市的庐剧、大别山民歌、寿县的肘阁抬阁;已成功列入三批安徽省“非遗”名录的有13项,即皖西大别山民歌、寿县的寿州锣鼓、金寨县古碑的丝弦锣鼓、寿县的肘阁抬阁、六安市的庐剧、金安区的锣鼓书、金寨县思帝乡锣鼓、舒城县小调胡琴书、舒城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寿县安丰塘的传说、霍山县的四弦书、寿县的寿州大鼓、寿县的淮词。六安市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非遗”项目也成功列入国家级(2项)和省级(11项)项目名录之中。六安市先后公布了两批共23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舒城县、霍邱县等县也先后公布了县级“非遗”项目名录。所有这些成功申报的民间“非遗”项目,和民间文学都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实际上也是国内对皖西民间文学等民间“非遗”调查、研究、保护和传承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也为皖西更多的民间文学等民间“非遗”的调查、研究、保护和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典型的示范,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非遗”项目申报,省内外的文史工作者和民间文化爱好者对皖西地区民间文学遗产及其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已经出版和发表了一大批学术专著和单篇论文,制作和播放了一些音像作品,取得了一些成果,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例如著名史学家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中对皖西在晚楚文化中的重心地位有详细论述,且有多处考古发现予以证实。宁波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许响洪先生在《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百家出版社,2008)中对皖西历史和荆楚文化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田耀农院长出版了《皖西锣鼓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推动了皖西各地锣鼓的研究和相关“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在皖西本地学者中,姚治中、马育良、程东峰、徐航、史红雨、许正英、胡传永、流冰、关传友、管亚伟、余学玉、江琼、黄克顺、马启俊等一批老中青学者关于皖西历史、民俗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其中尤以皖西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姚治中先生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他对皖西地区最早的居民及文明的起源,皋陶文化,六及六安名称的起源,皖西文化传统及其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都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最近20年多来,国内出版了20多部对皖西地方文化研究颇有影响的皖西民间文学等方面学术专著。例如:孟堃的《寿州故事传说》(黄山书社,1991),姚治中的《皖西古代史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和《走进古代皖西》(黄山书社,2009),史红雨、徐航的《皖西漫步》(解放军出版社,2003),管亚伟的《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和《根在大别山——庐剧》(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马启俊的《民间文化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等。还有属于国家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六安地区分卷、史红雨主编的《六安民间故事全书》(包括金寨卷、霍邱卷、霍山卷、舒城卷、寿县卷、金安卷、裕安卷、叶集卷八卷。黄山书社,2011),徐元华、徐航主编的《六安歌谣集成》(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六安地区文化志》、《六安地区志》和六安市历代州志、县志也都有专门的篇章介绍本地民间文学遗产的相关情况。《安徽日报》、《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六安新周报》、《皖西学院学报》(有“皖西文化研究”、“六安开发研究”等知名特色栏目)、《皋陶文化》、《淠河》、《映山红》、《皖西乡音》(安徽省民俗学会六安分会主办)等报刊经常刊登皖西民间文学相关介绍和研究文章,六安市人民广播电台、六安市电视台、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六安新闻网、大别山在线网、六安文化网、皖西民俗网等新闻媒体经常制作、播放相关声频和音像节目,共同介绍和研究皖西民间文学作品,或报道皖西民间文学相关活动。六安市有关部门还成功组织了五届大别山歌会、两届大别山民歌展示会、首届大别山山水文化节、三届金寨县天堂寨天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演出活动,“挣颈红”、“慢赶牛”等大别山民歌唱腔形式也因此而名扬四方。《欢乐中国行——魅力六安》节目2011年秋还走进中央电视台,介绍大别山民歌等皖西优秀的“非遗”项目。以上这些宣传介绍和研究开发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皖西地区目前还有很多尚未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古老珍稀、独特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散见于乡村城镇之间,不为人知,缺乏保护,自生自灭,急需我们去进行广泛调查,摸清家底,建立资源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制定保护和开发的政策,明确保护和开发的计划和措施,并尽快付诸行动,力争取得切实的效果;皖西地区还有大量的民间文学遗产传承人需要我们真诚地加以关心和保护,并依靠他们培养后继人才,延续大别山民间文学的余脉;皖西地区还有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需要进行抢救性的挖掘、采集、整理、记录、研究和宣传,使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学遗产得以保存,并发挥其精神影响和文化传承功能;皖西地区还有很多关于本土地域性民间文学遗产的理论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讨论,以便弄清真相,澄清认识;皖西地区还有让本土民间文学资源走进本地大、中、小学,为乡土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特别是民间文学专门人才培养)做贡献的问题需要加快解决。总之,在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皖西地区民间文学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急迫的任务,也是一个急需重点研究的课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高等院校的相关人员和有识之士齐心合力,共同参与,研究解决。

二、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意义

对皖西民间文学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研究,其意义是深远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有利于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并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既是与国际接轨,响应国家号召,也是从皖西实际出发,切实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皖西地区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民众生活,明确皖西地区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从而加强对皖西“非遗”的性质、特色、作用、影响的认识,加强对皖西民间文学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文化载体、文化生态、文化魅力的认识,推动对皖西重要的民间文学遗产的传统特色和表现形式的深度研究、广泛宣传、积极抢救、妥善保护、合理开发、有效传承。可以改变过去人们对皖西民间文学遗产认识的肤浅零散状况,引起社会各界对宝贵的皖西民间文学遗产的关心和重视,提出保护与传承的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方案,建立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保护原则,为其提供理论依据、决策参考和成果支撑,有效地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动皖西“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向前发展。

(三)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安徽省文化强省、六安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的步伐,推动六安市民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动六安市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六安市文明创建的长远目标。有利于六安市实施文化创新引领工程、文化品牌示范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工程等“八大工程”,推出六安市的民间文学精品力作,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品牌,申报更多的民间文学“非遗”项目,提升六安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有利于六安市范围内的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充分利用皖西民间文学遗产进行乡土教学、素质教育和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皖西民间文学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皖西民间文学遗产,六安市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发挥领导和组织功能,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专家学者和民间文化爱好者,积极投入到保护和开发的行列中来,形成氛围与合力,为民间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保护与传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肥沃的土壤。

具体来说,六安市各级文化部门应行使政府职能,组织人员,制定计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分步实施,力求实效。

首先,要扩大调查范围,挖掘更多和更有价值的皖西民间文学遗产资源。组织人员全面调查,具体统计,详细介绍和宏观描述,详细登记皖西各地各类民间文学资源信息,建立资源信息库和传承人信息库,用文字、音像、实物资料等形式建档保存,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奠定基础。

其次,组织专家学者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编辑《皖西民间文学遗产分布地图集》,摸清皖西民间文学遗产家底,建立市、县级民间文学拟推荐代表作名录体系(和国家级、省级构成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为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和条件。

第三,深入、细致地梳理皖西民间文学遗产项目的历史源流、形式内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传承脉络、流传区域、历史贡献、目前处境,研究其产生的条件、生存的环境、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新时期发展的前景、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具体方案、面对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等,撰写皖西民间文学遗产状况分析报告,深入探讨,理性分析,加深认识,提升研究水平。

第四,在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皖西民间文学遗产进行宏观描述,对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理清其历史发展和传承延续的脉络,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历史贡献、重要影响、优点和不足,正视其目前的生存发展状况,为六安市各级政府部门、地方团体和相关人士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民间“非遗”提供对策参考和方案设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和传承的方案,为申报更多的国家级、省级民间“非遗”项目提供理论和资料支持。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论文和结项报告,全面总结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为各级政府部门、科学界、地方团体、教育界和广大群众提供可以应用的方案、策略。

第五,进一步认识皖西地区的历史发展、社会状况、民众生活,明确皖西地区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加强对皖西民间口头与“非遗”的性质、特色、作用、影响的认识,加强对皖西民间文学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空间、文化载体、文化生态的认识,推动对皖西重要的民间文学遗产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的深度研究、广泛宣传、积极抢救、妥善保护、合理开发、有效传承。

第六,在广泛调查,深入研究,全面保护、合理开发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推出皖西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遗产项目,除了申报各级“非遗”保护项目外,还要积极宣传,扩大影响,推出精品。还可以在保护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新的符合大众口味,具有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可以将皖西民间文学保护与旅游开发、城乡建设、环境治理等等结合起来,发挥更大效益,增加保护与开发的活力,为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皖西民间文学遗产提供对策参考和方案设计,为申报更多的国家级、省级民间文学“非遗”项目提供理论和资料支持,争取更为有利的保护和传承条件,进一步为媒介宣传,民间文化展示,人员培训,学校教育,文化产业开发,旅游发展,经济建设,商业贸易,“非遗”主题公园开办,文化馆、博物馆建设等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在互利共赢中推动皖西民间文学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只要政府重视,社会支持,民众参与,皖西民间文学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一定会取得明显成效,并发挥长远效益。孕育于皖西大地的民间文学之花,在新的时代一定会绽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1]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许响洪.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非常态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3]田耀农.皖西锣鼓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

[4]孟堃.寿州故事传说[M].合肥:黄山书社,1991.

[5]姚治中.皖西古代史探索[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6]姚治中.走进古代皖西[M].合肥:黄山书社,2009.

[7]史红雨,徐航.皖西漫步[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8]管亚伟.六安大别山民歌精选与赏析[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

[9]管亚伟.根在大别山——庐剧[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1.

[10]马启俊.民间文化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11]史红雨.六安民间故事全书[M].合肥:黄山书社,2011.

[12]徐元华,徐航.六安歌谣集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13]段宝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4]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M].合肥:黄山书社,2008.

猜你喜欢

皖西六安市六安
六安六面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艺术天地
《晨曦》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回马枪
六安茶香也袭人
回马枪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