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识字教学方法对现代识字教学的借鉴价值

2012-08-15崔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新词汇蒙学课本

崔颖

(长治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 046000)

我国古代有关的儿童识字课本有很多,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优秀的范例,诸如《急就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等。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里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宋元明清之际,出现了许多总结蒙学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的书籍,这些经验、方法之谈大多出自多年从事蒙学教育之人,如宋代王日休的《训蒙法》、元代许衡的《小学大义》、明代王守仁的《训蒙教约》、清代王筠的《教童子法》都有好的见解。在他们的经验、方法中,有很多谈到如何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的问题,其中一些经验和方法至今还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用着,所以读来倍感亲切。

一、识字教育的开始时间

《周礼》载,儿童八岁入小学学习。但实际上儿童开始识字教育的年龄可以更早,如清人李新庵、陈彝重订的《重订训学良规》中提到:“子弟四五岁,先教字方,多则三千,少则二千。”唐彪在《父师善诱法》中说:“生子至三四岁,口角清楚,知识稍开,即用大小木板方寸许、四方者千块,漆好,朱书《千字文》,每块一字,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识十字,或三五字……然后从师入塾。”

儿童四五岁,或更提前一点至三四岁进行识字教育,这在现代的家庭中是不乏其例的,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这说明古人已经注意到了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识字教育的规律。正如唐彪所说,儿童到到三四岁,已经“口角清楚,知识稍开”,他们已经具备了识字的能力。

二、识字教育方式

这时的儿童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和兴趣,只要方法得当,增长他们的兴趣,识字教育是很容易进行的。但是,儿童“未脱孩心,眷眷堂前,依依膝下,乃其天性本真”,在对他们的识字教育中必须用劝诱的方式,引导之、鼓励之,这样的儿童才会对识字产生兴趣。除此之外,儿童天性好动,爱玩耍、嬉戏打闹,所以教学方法一定要生动活泼,使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强行限制,所以清代的一些学者认为,在儿童学习识字的初始阶段,应该先让他们“习坐”、“习静”,只有把“坐”、“静”学会了,学习起来才能专心致志,也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这说明,识字教育并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的教育,也包括对学生行为养成和个人修养方面的要求。

三、语言学习策略

(一)利用“六书”理论进行识字教学

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以汉字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基础,通过字形追溯文字的本义。不仅有利于儿童学习汉字的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更加有利于了解汉字的文化,正确理解汉字的嬗变。

《文字蒙求》,清王筠著,该书选取《说文解字》中的两千多个常用字,运用六书理论中的“造字法”规律,按照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分卷排列,同时作了较为通俗的解释。教儿童识字,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流传至今。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运用“六书”理论指导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二)语境策略

语境策略是指将听到的或者读到的词汇放到一个有意义的语境中,比如一次演讲和写作,以便于更好的记忆。举一个例子:Michel在联合国听到了“TheGreat Lake”的名称,他想要记住它们。为此,他使用首字母缩略词 “HOMES”,它们分别代表着 Huron、Ontario、Michigan、Erie、Superior,并将它们放入语境中,“My home’son theGreat Lake”(我在五大湖上的家)。

有时学生会遇到一些新单词或短语,这些单词和短语伴随在陌生的语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去创造他们自己的语境。例如:玛丽在学习英语时,遇到一连串有关于缝纫的单词或短语:hook、seam、zipper、button、snap、thread、needle、baste、hem、stitch。他为了方便记忆,于是写了一个小故事,并将这些词放到其中。我们古代蒙学识字课本的编写,大致都使用这样的学习策略,它们考虑到单个生字枯燥且不利于学生识记,因此将分散的生字编成有一定意义的文章或故事,使生字存在于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语境中,从而便于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三)分门别类策略

分门别类策略包括将学习内容分类或重新分类,这样可以减少无关元素的数量。有时也包括将分类的事物命名。比如,在学习英语时,可以在纸上写下听到或读到的新词汇,并将它们按语法的角度进行分类。如:you、he、she、they、someone,hard、easy、kind、soft,quickly、heat-edly、markedly、completely,然后将这些新词汇的类别命名为:代词、形容词、副词。同理,在我国古代儿童识字教材中也经常使用这一学习策略,作者将事物按照一定的类别分门别类地编写起来,不仅层次鲜明,而且便于学生了解同类事物、掌握相关的知识。早在《仓颉篇》的编写中,就将同义词语有意识地组合在了一起,这种方法后来被沿用下来。如《急就篇》开头就写明:“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而且命名为姓氏、衣着、农艺、饮食、器用、兵器、动植物、医药、人事等。《开蒙要训》全文介绍自然名物、社会名物、寝处衣饰、身体疾病、器物工具等类内容,

(四)图像策略

在语言学习中,记忆听到或者读到的新词汇的好方法是词汇附带图画。例如,一个西班牙银行家学习英语,他试图记忆他听到的词汇“tax shelter”,于是他使用图像:一个小房子里隐藏了一些便士;再如,海伦在学习英语词汇“seagulls”时,借助图像加深记忆:画了一些白色的海鸥飞翔在天空中。

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来说,图像可以使人印象深刻。我国的古人大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宋元时期编写了一种带插图的识字课本——《对相四言》,而《新编对相四言》是在《对相四言》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而成,可以说是它的升级版了。这种图文并茂的课本,学生喜闻乐见,且教学成效明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课本的枯燥,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后世很多蒙学教材都借鉴这种方式,如《日记故事》。包括现在我们的儿童读物都是图画本,很多成人的课本中还绘有插图,不得不说是受了《对相四言》和《新编对相四言》的影响。

(五)声音策略

声音策略包括将新学习词汇与记忆中的相似词汇或相似声音建立联系。押韵就是使用声音策略中非常著名的例子。在语言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使用押韵,尤其是在语境中去记忆他们听到或者读到的新词汇。例如刘明使用押韵的方法,学习听到的英语词汇的发音。如:goat、coat、boat、float、moat、dote,并将它们用没有意义的押韵形式组织起来。

汉字是单音节的表义文字,汉字不直接表音的特点,使得它们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句,也容易合辙押韵,这样的学习当然比学习单个汉字要有效得多了。从儿童的学习心理出发,结构整齐的词组和短句整齐、押韵,节奏强、有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被儿童接受。而且韵语便于记诵,这个特点在理解能力稍差,且凭借记忆能力学习的初级阶段,它的优势是无法取代的。

使用韵语的好处,古人也早有所见。宋人项安世在《项氏家说》中讲到:“古人教童子,多用韵语,如今《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三字经》之类,欲其易记也……”;“古人垂训,多用韵语,亦欲其易记也,又文字整齐,听者易晓……”古人关于韵语的说法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韵语的使用便于学习语文的规律;第二,合于汉语汉字的特点;第三,韵语的使用是千百年来长期蒙学识字教学经验的总结。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4,203.

[2]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58.

[3]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31,113.

[4]浦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50,113.

[5]陈曦,张小林.儿童学习汉字的阶段性特点及教育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5,20.

[6]蔡若莲.《三字经》与汉字识字教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06,108.

猜你喜欢

新词汇蒙学课本
基于CiteSpace的蒙学教材研究可视化分析
日新才能启蒙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新词汇研究及其在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新词语应用法则初探
宋明蒙学中的音乐教育对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的启示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教授经典的蒙学,还是蒙学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