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延谋反背后的权力斗争——试论魏延之死

2012-08-15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魏延蜀汉丞相

刘 岩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病死五丈原。魏延和杨仪争相上书,称对方谋反。诸葛亮临终留下锦囊妙计,马岱阵前斩魏延,成功地度过了蜀汉的又一次权力交接。于是魏延就被称为“脑后有反骨”的典型。但是以魏延在公元234年的地位来说,他似乎并没有背叛的理由。而魏延之死直接导致了蜀汉的人才凋零,于是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局面。姜维理所当然地独木难支将倾之天,蜀汉为曹魏所灭。

如果我们要了解此事真相,就首先要了解清楚公元234年(亦即蜀汉建兴十二年)蜀魏前线的战况。

据《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至第一百零五回中所载: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六出祁山,引蜀兵三十四万,分五路而进,令姜维、魏延为先锋,皆出祁山取齐;令李恢先运粮草于斜谷道口伺候。下五个大寨,按左、右、中、前、后;自斜谷直至剑阁,一连又下十四个大寨,分屯军马,以为久计。魏国以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悉听量才委用,各处兵马皆听调遣。司马懿聚集各处军马共四十万,皆来渭滨下寨;又拨五万军,于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过渭水安营;又于大营之后东原,筑起一城,以防不虞。又命郭淮总督陇西军马,据北原下寨,深沟高垒,按兵休动,伺机反击。

诸葛亮令魏延、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令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浮桥;令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分兵三路,去攻渭水旱营。结果三路俱失,约折了万余人。后诸葛亮又欲接连东吴,相约攻魏。设巧计火烧上方谷,却天不遂人愿,功败垂成。诸葛亮自觉神思不宁,诸将也就因此未敢进兵。后来诸葛亮镶星祈命,却被魏延扑灭主灯。于是开始安排身后撤军事宜,将大事委于杨仪,使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然而魏延烧断栈道,屯兵南谷,把住隘口,杨仪、姜维星夜引兵抄到南谷之后。杨仪在门旗影里,拆开锦囊,于是随着魏延的喊声,马岱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也就是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他军事生涯中最后一次兵出祁山,使尽平生本事,造木牛流马,火烧尚方谷,然而终于还是“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最后使出看家本领镶星祈命也终无济于事,命丧五丈原。对此,魏人称“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虽语带讥讽,细思却也不无道理。诸葛亮在他死前,召集营中诸将(除了魏延),安排身后的撤退事宜,再下来就是魏延“谋反”了。

由此我们不禁要问:魏延乃蜀之大将,当时已官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也就是说,当时的魏延已经是蜀汉军的第二号人物,仅次于诸葛亮。诸葛亮死后,魏延也就是蜀汉军理所当然的统帅,那么,诸葛亮死时就应该让魏延负责统军了。可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诸葛亮死后,他将“大事委于臣(杨仪),照依旧制,不敢变更,使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而他也恰恰知道魏延“平日恃功务高,人皆下之;仪独不假借,延心怀恨”。可是他却偏偏这样做了,为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魏延其人、诸葛亮其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魏延其人

《三国志·魏延传》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请诸葛亮驻汉中,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耀、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又“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也就是说,魏延积功而升,迁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领汉中太守,封南郑侯。比之诸葛亮的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封武乡侯仅次一级,是当时蜀汉不折不扣的第二号人物。魏延对士兵很好,而且作战勇猛。不过,却自恃功高,目中无人,不善与同僚相处。而且魏延也确实很难驾驭,即使对着诸葛亮也会“心中不悦,口出怨言”。

二、诸葛亮其人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先主即帝位,策亮为丞相。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赠丞相武乡侯印绶,谥为忠武侯。”

诸葛亮从初出茅庐到永安托孤确实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开府治国,位极人臣,在政治方面有很高的建树。可是在军事方面,他从建兴六年到十二年,短短七年间,前后四次亲自统兵北伐,不但未竟全功,简直可以说是寸土未得。虽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却可以看得出诸葛亮长于政务,而略逊于战阵。正如陈寿所评价的“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且诸葛亮用人,好为朋党,所重之士如蒋琬、费祎、杨仪、马谡都是荆州人氏,就算有个原为关西降将的姜维,也是他的亲传弟子。魏延作为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部曲,是刘备赖以制衡蜀汉内部权力结构的重要棋子,而在诸葛亮死前,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已经被贬谪,而经常与诸葛亮叫板别苗头的魏延,自然也就不为他的选定的继承人所喜爱,自然成了威胁诸葛亮一系权力顺利交接的最不稳定因素,岂能不让杨仪之类的心胸狭隘之辈欲先除之而后快?

三、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

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应该是整部《三国演义》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中魏延在长沙一战,杀韩玄,救黄忠,分明是有大功而无错之人,可孔明却教人推出帐外斩首。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且“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可就在这一章中,武陵郡的从事巩志杀太守金旋以降,是典型的不忠也不义,却得代金旋之职,明显的是自相矛盾。

如果说那时的魏延因为资历过浅而又苦不能说的话,那么第九十三回中的子午谷袭长安一策的不见纳就应该是两人本就紧张的关系推向顶峰。是时魏延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安长。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却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又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身为兵法大家的孔明不可能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可他却在这上面很是踌躇,不能出奇制胜。于是魏延自是怏怏不悦,多有怨言。

的确,魏延确实有很多的苦水要倒。因为刘备在时,魏延是独当一面的大员,而此时却是言不听、计不从。《三国志·魏延传》: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当时的蜀汉政权正是全盛时期,文有孔明、法正;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而魏延能力排张飞等刘备的原班人马,成为汉中太守,自然除了刘备的卓越眼光外,和魏延自身的才能也是分不开的。而在五虎将先后谢世,在诸葛亮的南征北伐中,他成了蜀军中最重要的上将。无论资历、功劳还是勇猛,已经无人出其右了。可是魏延却从来没能有过独当一面的机会,不是用来诱敌,便是用来打个小埋伏。如果不是魏延勇武,恐怕不是被王双所杀,便是陪同司马氏父子一同葬身于尚方谷的火海之中。假如有如果的话,镇守街亭的如果是魏延,而“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总守汉中咽喉”的重任由“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担任的话,恐怕饮恨街亭的便是司马氏了。当然,这个由不得我们假设,正如魏延也已经不能复作恶一样。

但我们却可以进一步论述魏延是不是真的要反。《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中:延在本寨中,夜作一梦,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醒来甚是疑异。次日,行军司马赵直至,延请入问曰:“久知足下深明易理,吾夜梦头生二角,不知主何吉凶?烦足下为我决之。”赵直想了半晌,答曰:“此大吉之兆:麒麟头上有角,苍龙头上有角,乃变化飞腾之象也。”延大喜曰:“如应公言,当有重谢!”直辞去,行不数里,正遇尚书费祎。祎问何来。直曰:“适至魏文长营中,文长梦头生角,令我决其吉凶。此本非吉形,乃刀下用也。今头上用刀,其凶甚矣!”祎曰:“君且勿泄漏。”直别去。费祎至魏延寨中,屏退左右,告曰:“昨夜三更,丞相已辞世矣。临终再三嘱付,令将军断后以当司马懿,缓缓而退,不可发丧。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延曰:“何人代理丞相之大事?”祎曰:“丞相一应大事,尽托与杨仪;用兵密法,皆授与姜伯约。此兵符乃杨仪之令也。”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祎曰:“丞相遗令,教且暂退,不可有违。”延怒曰:“丞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安肯与长史断后!“祎曰:“将军之言虽是,然不可轻动,令敌人耻笑。待吾往见杨仪,以利害说之,令彼将兵权让与将军,何如?”延依其言。祎辞延出营,急到大寨见杨仪,具述魏延之语。仪曰:“丞相临终,曾密嘱我曰:魏延必有异志。今我以兵符往,实欲探其心耳。今果应丞相之言。吾自令伯约断后可也。”于是杨仪领兵扶柩先行,令姜维断后;依孔明遗令,徐徐而退。魏延在寨中,不见费祎来回覆,心中疑惑,乃令马岱引十数骑往探消息。回报曰:“后军乃姜维总督,前军大半退入谷中去了。”延大怒曰:“竖儒安敢欺我!我必杀之!”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攻之。”延大喜,即拔寨引本部兵望南而行。于是魏延烧绝栈道,引兵拦路,从而错失了先占汉中,进而直奔成都,上达天听,造成杨仪背叛之事实的唯一机会。这也说明了魏延虽然勇武过人,能征惯战,但是在政治方面的素养却是很不到家!其实当时魏延真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率领本部军马阵前倒戈,投降司马懿;二,割据汉中,独树一帜,观望形势;三,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而,魏延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条路,他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事”,其心洞然可见,何其称为反叛?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里说:“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而在《资治通鉴》里也说:“始,延欲杀仪等,冀时论以己代诸葛辅政,故不北降魏而南还击仪,实无反意也。”

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明确评论魏延并无反意,是想杀夙敌杨仪。不过被杨仪击败,魏延被迫退往汉中,马岱奉杨仪之命率兵追击,在路上将魏延斩杀。于是乎,魏延“谋反”的真正原因就出来了:魏延不过是在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政治权力争夺中的失败者。中国自古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说法,但是很不凑巧的是魏延不久以前正是杨仪他们的同僚,那么,他也就只能很不幸地被戴上“谋反”的帽子了。而诸葛亮明知魏延与杨仪的矛盾,为什么还安排魏延为杨仪断后的疑问也就自然不再是疑问了。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蜀汉政权在他死后能够顺利地按照他的意愿交接,从而保证以后蜀汉政策方针的延续,或许这是他们心目中的不“以一人死废天下事”也未可知。

四、魏延“谋反”背后的权谋

正如前文所说,魏延难以驾驭,在诸葛亮在世之时,他尚且敢“心中不悦,口出怨言”,那么,在他死后,谁也无法保证魏延能干出什么事来。所以诸葛亮绝对不会让魏延在他死后能够独揽大权,主持军国大政。事实也证明诸葛亮心中己早有安排了,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发现和一手培养起来的支撑蜀汉后期人选。但是诸葛亮更清楚,等他死后,只要有魏延在,蒋、费二人未必能顺利继承自己的大业。不论功劳、资历蒋、费二人都无法与魏延相比,加上魏延手握重兵,他的存在对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政权是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这点诸葛亮很清楚,魏延的存在很可能会使蜀汉政局动荡,甚至内战。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魏延。诸葛亮既决定除魏延,当时魏延便在军中,随便找个借口都能让魏延人头落地。但是为什么不在自己未死之时杀之呢?这便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如果诸葛亮要杀魏延,必须要给魏延安上一个恰当的罪名(这个时候在借口魏延“脑后有反骨”的话,已经是不合时宜了)。诸葛亮是个谨慎、小心、周密的人,如果无端诛杀有功无罪之臣,一来于天下名声不利,二来杀魏延这般重臣,怕军中人人自危,军心浮动,就是有兵变也不为过。最好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谋反罪名是最好不过。这就要利用魏延骄傲自负、目中无人的性格,激起他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然后诛之。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明明知道魏延与杨仪水火不容,还要把指挥前线部队撤退的总指挥权交给了杨仪的原因。虽然诸葛亮对杨仪也不放心,但是还是选择了杨仪。因为诸葛亮对魏延的性格太了解了,他安排魏延为杨仪断后,料定魏延必不相从。安排“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大军竟然弃魏延而去,利用魏延的性格逼他有所行动,最后导致被杀,可以说魏延之死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是有预谋的。而对于杨仪,诸葛亮也很清楚他的品性,同样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与人难以相处,是典型的心胸狭窄,小人性情的恶棍,在《三国志·费祎传》中有段这样的记载:“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然而当马岱杀了魏延以后,“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对于这样的人,只要在关键时刻晓之以利,他就会唯利是图;而利用价值消失以后,只要稍加排挤,他就会不择人而噬,比起魏延,还是好对付多了。只不过牺牲一个魏延,换来蜀汉政权平稳延续了三十余年,以一州之地维持着鼎立局面,在诸葛亮看来是完全值得的。只不过,历史是公正的,蜀因战益弱,且自毁长城,而魏被兵不伤,终于有二士灭蜀之役;而曹魏政权也同样被逼禅让倒也应了那句“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也颇合《三国演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主旨。相信魏延如泉下有知的话,当浮一大白!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陈寿.三国志通俗演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孙武.孙子兵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裴松之注三国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魏延蜀汉丞相
诸葛亮死后留下四位人才 他们力保蜀汉江山30年
大小相形,巨细反衬——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蜀汉刘禅的治国举措及其成因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从猪倌到丞相——悠久的中国故事之一
原来如此
立刻·立即
原来如此
“以防万一”和“只怕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