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女干部成长的制约因素与能力塑造

2012-08-15王和红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干部能力

王和红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741018)

女干部是广大妇女中的先进代表,是干部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相对于男性而言,女干部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更需要党组织的特别关注和格外关心。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和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大批优秀的女干部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活跃着她们的身影,展示着她们的风采。但是,在当前女干部成长进步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笔者试就影响新时期女干部成长的制约因素和女干部能力提升作一些探讨。

一、影响女干部成长的制约因素

(一)影响女干部成长的环境因素

1.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女不如男”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强女不如弱男”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社会对女干部的偏见至今仍然较为严重。许多人包括一些女性对妇女从政抱有成见,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能力弱、水平低”,只能在家庭或单位从事默默无闻的家务性、业务性工作,不适合从政,把女性担任领导干部当作“点缀”和“陪衬”。此外,传统性别成见在社会分工上给女性的机会太少,尤其在世俗社会中,女性被看成一种视觉形象,各种媒体把女性置于被“欣赏”的位置。这与我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极不协调,严重阻碍了中国女性的进步和成才。

2.工作模式的困扰。由于我国传统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式的影响,现在的一些工作模式明显不适合于女性。例如:在工作方式上,是习惯于发号施令的“强权型”;在工作时间上,是不分白天黑夜的“操劳型”;在活动区域上,是疲于东奔西跑的“赶集型”;在人际关系上,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开放型”,等等。这样,使得女性干部较之于男性而言,明显处于劣势:要么是精力有限,要么是体力不足,要么是魄力不够,要么是措施不硬,要么是视野不宽,要么是思维不活,要么是点子不多,要么是办法不灵,要么是畏首畏尾、不够“开放”,等等,这些所谓的“劣势”,都给女性领导干部的脱颖而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双重角色的冲突。广大妇女干部肩负着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扮演着女儿、儿媳、妻子、母亲和“女强人”等多重角色,承受着多重压力,责任非同一般。在工作中,需要与男性一样奋力拼搏,必须做出比男性更优异的成绩,以求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在生活中,她们又必须为家庭尽职尽责,极力使自己成为贤妻良母,以求得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满意。这就使女性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发生较大冲突。在角色冲突中,女性领导干部常常会产生内疚心理,认为自己是个好同志、好干部、好领导、好公仆,但不是个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反之亦然。毋庸讳言,这种内疚心理,使女性领导干部在多重角色的冲突和价值观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抑制女性领导干部从政水平的发挥,同时也会极大地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家庭和事业的和谐发展。

4.干部人事制度上的制约。在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上,某些地方的女性进入领导层和决策层并不是从法律上男女平等的角度考虑,也不是基于对人才和女性作用的重视,而是基于完成“指标”来“关照”,女性实际上是被“组合”进入领导层的。另外,女性人才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地区或部门领导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而一些领导对女性干部的提拔使用往往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政策多,落实少的现象,满足于少数优秀女性人才的培养而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保障条例》、《母婴法》等主体的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妇女在政治、经济、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在法律上已经受到明确的保护。然而事实上的法律保护效应与文本上的法律保护条款还存在着差距,特别是女性干部的培养选拔还时时遭遇因法律不健全或执法不严而导致的性别歧视,从而挫伤了女干部参与的积极性。

(二)影响女干部成长的主观因素

1.生理因素的影响。生物学上一再论证了男女智力的无优劣性,但生理上的差异却是不容忽视。首先,女性生理存在着经期影响,伴随着经期的到来会给女性带来压抑、焦虑、紧张等症状;其次,女性还受妊娠、分娩、产期的影响,产生身体不适、情绪激动等现象。这些都影响到女性干部正常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女性干部的正常发挥。

2.心理因素的障碍。由于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的影响,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多重标准,也造成的女干部产生一些心理劣势,它们主要是自卑、依赖、成功恐惧、价值观矛盾等障碍心理。比如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意识和旧观念成了一种文化模式,不仅为男性所肯定,也被女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深深地影响着女性对自身的估量,并沉淀为女性的一种深层的自卑心理意识。

3.角色封闭性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以及社会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特别是社会舆论的严酷,使得不少女性干部存在自我封闭。对于这部分女性干部来说,她们早已习惯于把自己正常的情感锐气隐蔽起来。在公众场合,既不愿公开身份“露面”,也不敢发表独特见解,以致其社会交往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特别是独当一面大胆开展工作的能力,明显滞后于不少男性干部。这显然不利于女性干部尤其是女性领导干部在政治生活舞台上独领风骚。

二、新时期女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一)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女性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因此女性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凭直觉或经验思考处理问题。这种工作方式在工作单一的情形下,尚可应对,而当问题复杂或局势多变时,往往容易陷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女干部要做到运筹帷幄忙而不乱,就必须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归纳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方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历史辩证地分析处理问题,使自己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

(二)组织指挥能力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性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对男性依附心理较强,习惯于听从男性安排指挥。那些步入领导岗位的女干部,当作为副职组织协调一些关系时,似乎还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但当成为正职需独立工作时,往往就显得软弱无力缺乏威信。因此,女干部要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善于谋大事谋全局,善于独立作出决策和判断,从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协调控制能力

女性在家庭中,对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协调控制能力,但在领导岗位上,尤其面对复杂局面时,采用靠亲情和血缘协调控制家人的家庭管理模式就无法适应。因此,女干部要及时转换角色,使自己尽快适应领导岗位,尤其要锻炼自己的协调控制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女干部协调控制组织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当组织目标一致时,要善于调动一切力量,合理配置有效资源,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二是当组织行为与目标发生偏差或出现混乱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及时防止偏差的扩大,控制事态的发展。现代社会崇尚兼容并包互利共赢团队精神,女干部要特别注重亲和力的培育,亲和力是大智、大度和大气的表现,它要求女干部把精力放在想大事做大事有大量上,尊重别人,善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说,具有亲和力是女性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女干部群体中的一种值得彰显的能力。

(四)凝聚人心能力

团结力量凝聚人心,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团结搞好了,才能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女性与男性相比,从事领导工作的最大优势在于,女性具有先天的亲和力,女干部平易近人感情丰富细致入微,更能以其柔韧和较强的沟通能力驾驭人心,更具有凝聚力,更加人性化。因此,女干部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使领导班子形成合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朝着同一目标不断奋进。

三、女干部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强化措施,大力优化妇女干部的从政环境

首先是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各级领导务必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培养选拔妇女干部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使性别意识能更好地进入决策主流的迫切需要,以便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一个尊重、理解、信任、关心妇女干部以及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是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党和国家有关妇女问题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规以及妇女从政、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妇女干部在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再次是注重实践,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干部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基层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创造条件,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等多种方式,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妇女干部大胆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要有目的地让她们多接触一些矛盾多、困难大的工作,不断提高她们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增强其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二)加大力度,健全完善妇女干部的选用机制

首先是科学规划,健全完善妇女干部的培养机制。着眼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妇女干部的培养纳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注意拓宽渠道,发现各级各类优秀女性人才;注重健全网络,壮大女性后备干部队伍。其次是注重倾斜,健全完善妇女干部的选拔机制。对于妇女干部的选拔,各地要结合实际,注意适当放宽政策,以尽量扩大妇女干部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的比例。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选拔男女干部一视同仁,不重男轻女;坚持选拔标准,对妇女干部不苛求;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妇女干部;坚持为妇女干部排忧解难,搞好服务。再次是加大力度,健全完善妇女干部的任用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创造机会,积极组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将妇女干部放到关键岗位上去锻炼和考验,不断丰富广大妇女干部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使其在实践工作中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必须打破常规,大胆启用一批政治素质好、专技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妇女干部,并注意把她们放到重要部门单位和“一把手”的位置挑重担。

(三)勤勉自励,努力塑造妇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要切实消除妇女干部成长的不利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妇女干部自身参政素质的高低与能力的强弱,这就要求广大妇女干部必须面对自身弱点和社会挑战,不断地充实、完善、提升、发展自我,努力塑造当代妇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是应充满自信,切忌软弱自卑,重点解决好信心问题。成功源于自信。妇女干部,必须彻底根除软弱自卑的思想,努力克服畏首畏尾的心理,充分发挥女性潜能,尽情张扬女性风采,广泛参与社会生活,不断增强自我实现的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毅力。特别是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世俗偏见和社会舆论、性别歧视的心理障碍,用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迎接挑战。

二是应积极进取,切忌自我满足,重点解决好态度问题。妇女干部必须踩准社会的节拍、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新理念、打破常规,时刻注意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牢牢抓住遇到的各种机遇,并正视自己的种种不足,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只争朝夕、永不停息。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从碌碌无为的琐碎家务之中走出来,真正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是应勤奋好学,切忌虚荣浮躁,重点解决好学习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和知识折旧加速以及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对于体力不如男性的妇女干部来说,要想在男性政权为主的社会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具有宽广的视野、敏锐的思维、广博的学识,练就足智、多谋、善断的本领。一方面,要特别注重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要学习政策理论和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注意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经营管理、领导科学、中外历史和社会心理以及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的新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工作本领。另一方面,要十分注意讲究学习方法。一定要善于挤时间、利用好时间,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更要向男同志学习。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目标地学、有计划地学、有选择地学、有重点地学,始终坚持在泛览、精读、勤问、善思、多写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是应吃苦耐劳,切忌贪图安逸,重点解决好实践问题。妇女干部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吃得苦中苦,耐得难中难。广大妇女干部千万不能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要有自我加压的意识,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到问题多、矛盾大的地方去磨炼自己,不断提高洞察思考能力、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律己自制能力赢得社会的尊重、组织的信任、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同。

五是应知节明责,切忌顾此失彼,重点解决好统筹问题。女干部是一个敏感的角色,她肩负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责任,也往往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女干部在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应十分明确自己的身份,找准自己的位置,注意把握好人际交往尺度,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注重运用独特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示女性的良好形象。一方面,注重在工作中多重角色的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与男性领导、同事和下属的关系,始终做到尊敬领导与保持距离相统一,团结同事与平等相处相统一,关爱下属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努力塑造女性严谨、豁达、仁慈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注重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一旦回到自己家中,应当尽量减少外出应酬,尽力多做家务,尽心孝敬公婆,尽责教育子女,尽可能关爱丈夫,尽情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始终坚持用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和美德,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使家庭真正成为自己事业的后盾和生活的港湾。只有这样,妇女干部才能在改革开放和激烈竞争的时代,最终取得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

六应把握自我,切忌随波逐流,重点解决好自律问题。把握自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是妇女干部成长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女性特有的坚韧、细腻、善良、贞节、豁达、宽容、廉洁、无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传统美德和优良品质不能变,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方方面面注重发挥女性的优势,克服女性的不足,始终坚持以女性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感召人,从而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大家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干部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幽默是一种能力
“五拍”干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努力拓展无人机飞行能力
抄能力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