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水城市主题文化建设初探

2012-08-15王明亚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天水市天水特色

王明亚

(天水市行政学院,甘肃天水741018)

在区域发展的实际中,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一个地区,既具有引领作用,又具有推动作用和示范作用。天水市在建市以来的城市发展中,一直按照资源条件、文化积淀,寻求自己城市发展的特色,把一座内陆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方向推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在已有了自己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路径,有了明确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进一步确立城市主题文化的条件已经形成,下一步建设区域型大城市,需要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引领下实现。

从建市以来(1985—2005)的20年,在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天水寻找融合古今、格调和谐、环境优雅的城市文化氛围,以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建设特色城市的目标。

1985年建市意味着一个城市从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等城市综合功能方面进行重新定位。“甘肃省大城市,陇东南中心城市,和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这是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在省内发展战略目标,同时是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也是体现天水主题文化方面的一个标志。这一目标的确立,既是城市综合功能的扩张,也是逐渐形成特色,探索城市的精神特质、文化特质的过程。

从1950年置天水市(县级)到1985年升格为地级市阶段,天水市从城市功能上看,还处于低水平、低档次的建设之中。虽然处于向现代城市建设的方向转型,但由于身居内陆,交通发展缓慢,在城市建设的规模、档次、文化内涵的界定上处于模糊阶段。从建筑等物质文化层面看,城市的风貌基本是老城区占主体,代表天水原有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如百货大楼、邮电大楼、秦州电影院、南湖电影院、岷山文化宫等建筑,从建筑材料,装修,建筑形式等方面体现了这一时代的建筑水平。在建筑文化的理念上以对大城市建筑的模仿为主,如早期家属楼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居民楼的建设,外形设计、户型结构等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只有大、中、小户的区分。砖混,平顶六层建筑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模式,体现了简洁、方正、大气、没有差距,但同时又呈现出千篇一律、缺乏文化个性的倾向来。主要的现代建筑集中在国营大中型企业——甘电公司系统所属的长开厂、长控厂、长材厂、精表厂等,以及岷山厂、海林厂、轴仪长、红山厂等。这些企业的建筑设计理念,基本上还是借鉴苏联的设计模式,从总体布局上是符合城市发展理念的,但从城市文化、城市特色的形成上讲,这种小而全的城市发展理念,往往缺乏长期的城市发展要求,在中心城区以商业理念为主导,以百货大楼为标志性建筑,以此为中心展开商业网点的布局。对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如南北宅子、伏羲庙、城隍庙、瑞莲寺等古建筑,从狭义的发展理念理解,没有从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景观和城市形象方面在布局上做到良好结合。政治中心处在商业中心之中,文化艺术中心又和商业中心相连,(百货大楼对面是群艺馆和市政府大楼),表面上看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实际上这种过于集中的布局造成城市发展动力减弱、规模减小、空间拥挤,文化特色没有文化特色,商业特色没有商业特色,也缺少城市的精神风貌,文化底蕴被商业色彩所淹没,特色文化、特色经济、特色景观和城市精神不能协调统一地表现出这个城市的发展理念,体现这个城市的特色。使得这个阶段天水城市给人的印象是,在两山夹一川的狭长地带现代建筑没有特色,明清时代古建筑濒危,缺乏保护,城市主街道狭窄,人行道千篇一律,只体现实用性和经济功能,没有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再加上企业沿主城区周边依山而建的状况,基本上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商业特色、城市文化精神、企业文化精神,均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城市的规模小、档次低,城市面貌陈旧,对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理念,缺少深度和广义探索。

按照世界名牌形成的标志和基本经验,名牌城市的形成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1)城市形态的高级化。(2)城市价值的最大化。(3)城市品牌名牌化。在各个阶段城市发展的重心,城市形态、文化形态都有不同的效应和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投资重心东移后,相对于东部的发展速度,天水的地理位置,发展趋向,资源条件,城市建设,目标定位都处在不断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建市后,天水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在战略选择上,基本上是稳妥的,思路是清晰的。既能够正确把握城市的文化脉络和历史积淀,又能够合理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天水城市建设的历史积淀就是明清以来的直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这是一个城市的沿革和积淀,体现着城市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是新城建设的依据。在旧城基础上确立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又需要按照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来定位。如果做简略概括,1985年之前的天水城市属于古城,现代建筑只有零星的点缀。在此以后,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才正式开始。“建市二十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紧紧依托天水历史文化深厚的特点,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建设城市和经营城市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发展大城市,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的目标,推进城市建设,20年来,天水市的城市建设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由此看出,天水城市建设对文化底蕴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追求是明确的、稳定的,具有历史依据和科学性,其蕴含的城市主题文化内容也具有合理依据。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在城市的总体目标定位确立后,推进过程依旧是按照由中心向外围扩展的思路,以天水本地人认同的市中心开始向外围拓展。

1.扩展建城区的面积,目标和实际要求的差距。经过国家、省、地方人民政府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区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由1985年的22.2平方公里,到2004年底扩展到37.86平方公里。单从面积扩展上看是建城区面积增加了,但20年间每年增加的建城区面积为0.78平方公里,等于一年不到一平方公里。和东部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相比较,发展速度偏低,增速缓慢。如果按照建城区面积每年增加1平方公里计算,发展50年,在原来22.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增加到75平方公里计算,与东部中等城市(无锡市建成区面积188.12平方公里),相邻城市(宝鸡建城区面积93平方公里)相比较,差距在50平方公里以上。显然与发展甘肃省大城市目标,陇东南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的发展速度,通常用城市化水平来衡量。调查资料表明:天水市的城市化水平由1985年的10.9%,至2004年发展到30.0%,在1985年以后,国家发展战略格局打破原有的均衡布局,发展战略东移后,整个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推进和东部地区相比较,都处于低水平阶段。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999年的30.89%提高到2001年的37.66%但仍然低于世界水平10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70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水平作参照,2005年天水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处在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上。从1990年开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速增长,到2000年全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最高为上海88.30%,甘肃为24.01%,仅高于云南(23.36%)、贵州(23.87%)。天水市2004年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0%。从1990年到2000年,各省城市化水平均处于快速增长期,从不同水平的人口城市化水平看,大都在10个百分点左右,而甘肃增速为2.01个百分点,仅高于负增长的西藏,居全国倒数第二位。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天水市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是滞后的,既达不到西部的平均速度,也和全国水平相较差距很大。

3.交通瓶颈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的发展状况主要取决于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建市后,从1985年开始,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瓶颈和基础设施建设。1994年建成省内第一条双幅高速公路,改善了秦城—北道(今秦州—麦积区)运输瓶颈,缓解交通困难。1998年建成114公里的国道310线天水至牛背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2001年我市境内62公里的天江公路和84.5公里的天巉二级公路建设通车,礼洛公路、天水市城区外环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基本解决了进入关中、陇南和省会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提升,天水的城市文化功能和扩散力开始提高。这一阶段正是全国大范围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城市化发展最快的阶段。交通瓶颈解决后,周边地区的发展,对天水市经济、旅游、文化的冲击是多方位的。城区内的道路、景观、住宿、购物、信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都显得拥挤、紧张。从城市道路总长度(312千米),总面积(81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11平方米),城市综合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日),城市园林绿化面积26.57%,人均拥有绿地(7平方米),全市住房面积等方面,从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来说,有了长足发展。但从规模档次和未来的发展空间来看,这一阶段无论是国家投资和地方财政的支持,都显得在发展需要和现实感受方面存在较大的反差。如果把这一阶段国家对于沿海开放城市,在项目、投资上做一比较,可以看出,我们在旧城改造中发展现代城市的思路,和建设新型现代化城市的思路,在投资成本,规划设计,政策支持上始终不占优势。在20年的时间跨度内,才完成城市骨架的搭建,对城内18条道路进行拓建改造,40条城区小巷道完成硬化改造工程。新建伏羲路步行街,中华西路步行街,商埠路步行街等,改建渭河大桥,五里铺藉河大桥,东团庄藉河大桥,渭河2号大桥等重要桥梁相继建成后,才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连接国道省道为骨架的道路网络。在主体网络区域内,拓建改造的压力、工程量依然巨大,保护和扩建、改造和发展的矛盾依旧很突出。

4.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元素的缺失。一个城市的现代风貌如果以建筑物来见证,主要看其艺术水平。天水城区的现代气息主要是建市二十年来,各行各业的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来树立形象,标志文化信息的;羲皇大厦,东升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供电大厦,广播电视培训中心,人行大厦,保险大厦,建行,工行,农行等主体大楼的相继建成,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明确感受到了现代工业、建筑业、商业的危机和压力,现代生活的概念趋向高大、精美、豪华,上档次已经成为时髦和追求,此间随着国家对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城区内,天水师范学院的建成,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实施,省林校、市一中、二中、三中、建一、建二等教学实验楼、电教楼相继建成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文化氛围基本形成。建设中的城市中心意识,聚集了人们对商品对文化意识的现代追求,提供了居民在购物、旅游、休闲上的便利,但同时形成了交通等方面的拥挤。特别是市中心广场建成以来,围绕中心广场,除东部是仿古建筑文庙外,周围邮电、华西、邮政、天辰、金龙、商厦、天水大酒店等,高度集中了一批建筑样式变化不大,高低不同的现代建筑,成为天水市繁华地带的象征。出了酒店就是购物,其文化内涵基本趋同。最让人诟病的是,市中心广场西部的建筑,和金龙大厦相连的昊太大厦,应当是双峰并峙,现在只有底座,上半部主体没有竣工,残缺不全,影响了整个中心区域的建筑布局。在一个城市建设中,烂尾楼遗留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存在过,但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只有一半的情况,却非常少见。

5.城市绿化和宜居环境。天水市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就是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素有“陇上江南”的美誉,对于天水气候资源,宜居条件环境的认识起步较早,从20世纪90年代就在城市建设中,开始“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1999年又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到2001年又提出“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目标,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住条件的改善,对城市的资源条件,文化底蕴逐步认识深化的。城区南北两山,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退去了原先的面貌,呈现一片葱绿。城市绿化率只有26.57%,建成区绿化率22.43%,人均绿化面积7m2,园林化城市的目标已经实现,从城市中心向外围推进的建设中,公共绿地园林,休闲场所与周围的住宅小区集中的需要作参照,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经营城市理念提出后,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对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住宅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天北小区、罗玉小区、东团庄小区、铁路小区、安居小区、金桥小区、金宇小区等一批住宅小区。这些小区功能配套设施等都基本完备,但居民的休闲、文化、娱乐、健身等所需的场馆设施都不完备,居民生活的文化品位档次不高,趋同化倾向严重。

建市二十年天水城市建设处于突出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特点,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阶段。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大量投资,能够体现天水历史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文物古建筑,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恢复了历史面貌,焕发出文化的活力和光芒。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住宅小区的迅速崛起,居民的住宅条件大为改善,使得天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对城市的规模定位、特色定位、文化品位又有了新的需要。城市的发展空间问题,向大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中的城市规模、城市交通、能源供应、水资源供给等诸多问题,又成为影响城市品位提升的主要问题。

1.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弘扬。对天水文化品牌的形成和认同,是从“旅游富市”战略提出以后,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的经济文化建设才开始的。经过长期论证和整理,形成了极具内涵和价值的五大文化。以卦台山、伏羲庙为主体的伏羲文化,以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为主体形成的石窟文化,以大地湾遗址为依托形成了大地湾文化,以先秦早期历史遗留为依据形成先秦文化,以三国时期古战场为依托形成了三国文化。这五大文化能够代表天水历史文化的最高品位。这些文化品牌的概括和形成,不是没有原则的拼凑,也不是没有档次的升级,是放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参照和比较的。麦积山、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大像山、水帘洞既是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又是国保单位,其文物价值的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既可为旅游带来神奇的魅力,也为进一步发掘整理提供持久动力。从城市文化产业的带动方面,也具有依据和可操作性。正是这些文化资源成为天水旅游的核心资源,以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提高了天水旅游业档次和竞争力,为天水市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推动了天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天水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虽然五大文化在概念产生和形成后,从特色的挖掘和整理深度,资源开发的广度,品味档次、内涵上不能给人们留下非常震撼的印象,并在城市文化符号、文化元素上创作出形象生动、概括力强的作品。但它在城市主题文化构建上的意义和作用,创造城市景观,为城市主题文化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2.特色文化的传播和城市名牌。在整理文化遗存、弘扬传统文化、依托旅游资源、寻找文化与旅游资源结合的过程中,对五大文化的认同基本明晰。但五大文化从资源存在的地域上处于分散状态,即使在市民意识中,也没有将五大文化形成一个完整印象。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市民意识和行动,是形成城市主题文化的基础,也是决策层面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对五大文化的传播上,从2000年开始举办伏羲文化节,举行伏羲公祭大典,开始对伏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逐步加大,2005年升格为省级,同年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节会之一,说明伏羲文化的影响力正在加大。在这个节会的带动下,清水县举办轩辕文化节,秦安县举办桃花会,这些节会的文化内涵同样是以伏羲女娲、大地湾文化为核心。麦积区花牛苹果节,这一节庆活动又是以宣传推介麦积区石窟等景区风光,以佛教石窟艺术为主要内容。这些节庆活动一年一度的举办,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一种民俗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伏羲文化为首的五大文化扩散力越来越强。五大文化都存在档次上升格和规模上发展的空间。伏羲公祭大典没有像轩辕黄帝公祭大典一样,上升为国家级。麦积山石窟还没有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地湾遗址正在发掘整理之中,场馆建设滞后,三国文化作为古战场遗址,在选址、观瞻、规模的挖掘和整理上存在严重不足,形成景点尚且不足,更谈不上文化产业的延伸。秦源文化同样存在遗址、文物、场馆建设等问题。

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概念和形象,是促进城市文化特色形成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天水市在特色文化建设上依据文化资源,近些年推出《伏羲颂》、《麦积圣歌》《麦积山的呼唤》、《秦州大宅门》、《一画飞天》等剧目,都是比较成功的尝试,是对旅游文化的升华。对天水的知名度和文化产出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样,这些剧目对特色文化的推介,也注重对伏羲文化和麦积山石窟文化的传播,挖掘天水特色文化资源的路径是合理的,但这只是形成主题文化的一个部分。从文化产业的延伸和市民文化品牌意识的形成上,只处于初步阶段,与城市主题文化要求的吸引力、融入性,感受特色文化的魅力,产生恒久的主题文化效应,存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的差距。

资源的特质、产业的特质、文化的特质是形成城市特色产业的基础,只有将这些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掘、利用和有效发挥,形成特色产业,既可提高城市的经济总量,又可以促进城市特色的形成,构建城市主题文化,使城市向名牌城市方向迈进。从天水建市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天水历史文化的整理发掘,文化和旅游融合,促进城市品位提高的成功实践,也有工业产品名牌丧失的伤痛,以及其各产业内部分配失调,系统内耗导致丧失优势,无法向更高层次迈进的艰难。在经历了计划经济阶段工业经济的优先发展,到市场化改革后优势的丧失,再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和快速发展后,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配合,就成为天水城市主题文化形成的重要契机。城市品牌的形成和彰扬,只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定位。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国家级经济区。《规划》将天水列为经济区西端的次核心城市,提出到2020年,将天水建成拥有80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这标志天水的城市发展由中等城市跨入大城市发展行列,成为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新的城市定位在城市建设上,在城市主题文化的引领下,确定城市发展规划,以主题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将城市主题文化在新的城市项目建设中得到体现,形成以主题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意识、市民意识,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

天水市建市时的目标定位是发展大城市,建设陇上最佳人居环境,到2020年具体要围绕“宜居天水、文化天水、生态天水”的城市定位,再按照今年《抓住机遇,发展优势,加快天水特色文化大市建设》中“推动文化旅游业融合式发展,抢抓省上建立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陇东南历史文化基地的机遇,打响‘羲皇故里’、‘陇上江南’两大品牌,规划建设中华始祖文化园,大地湾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园,百里石窟走廊佛教文化旅游园,麦积山文化旅游园”的思路,整合这些资源的价值内涵,把过去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阶段的思维模式转变为认识趋同、集中、统一的口径,使外界以最简洁,最具特色的语言,概括出天水的特征来,实现唱响天水的目标。当然,“宜居天水、文化天水、生态天水”,“五大文化”,“四大园”,“两大品牌”的不同提法都概括了天水城市的神韵和特色。在整合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如果推出城市文化主题,如以“羲皇故里—陇上江南”来引领,再在这一主题下,把这一主题设计理念,付诸天水市将要进行的“三阳川、二十里铺、太京—藉口”四个新区的设计,到2020年天水市建成区域型大城市的时候,天水有望在全国乃至世界成为名城。

猜你喜欢

天水市天水特色
三个好朋友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特色种植促增收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完美的特色党建
《天水之镜像》